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物育种信息》2005,(12):10-11
黄瓜是易感病作物,而且感病快,甚至连一批黄瓜没采收就拆棚;感病种类多,如霜霉病、炭痘病、立枯病、根瘤病、疫病、病毒病等。为了提高黄瓜抗病能力、提高产量,通过嫁接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K2SiO3对黄瓜(Cucumissativus L.)幼苗叶片中几丁质酶和p-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易感白粉病品种ZJ02-09幼苗第2叶喷施20mmol/LK2Si03溶液之后,叶片中几丁质酶和p-1,3-葡聚糖酶活性明显升高,并诱导第3、4片叶中几丁质酶和p-1,3-葡聚糖酶活性增强,从而抵制以后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的侵入。喷施20mmol/L K2SiO3溶液能安全、有效地诱导黄瓜抵抗白粉病。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西芹种子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致病力的影响,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黄瓜枯萎病菌经西芹种子浸提液化感作用后菌体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及毒素(镰刀菌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各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3种细胞壁降解酶(果胶酶、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较对照降低,其产生的镰刀菌酸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20.02%、31.50%、34.18%。说明西芹种子各浸提液中含有的化感物质抑制了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水解酶活性,并阻碍了黄瓜枯萎病菌镰刀菌酸的分泌,减弱了其对寄主的致病能力。  相似文献   

4.
嗜铁素产生菌ZJH-10诱导黄瓜抗灰霉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建根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445-449
为研究嗜铁素产生菌ZJH-10诱导黄瓜对灰霉病的抗性的作用机制,采用生理生化的方法,测定了黄瓜根部与叶部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系列防御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黄瓜经ZJH-10处理并同时接种灰霉病菌后,黄瓜根部与叶部组织中SOD、POD、CAT、PPO和PAL活性都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其根部活性分别在处理后 5d、3d、5d、3d和3d出现高峰,叶部酶活性变化基本与根部的相吻合。表明这些酶活性的提高与ZJH-10诱导的黄瓜抗灰霉病抗性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绿色木霉Tr9701对多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抑病机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筛选获得的绿色木霉菌株Tr9701(Tr/ehodemmviride)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Tr9701对立枯病菌和灰霉病菌等多种病原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小区试验表明,Tr9701菌剂对黄瓜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在66.27%-73.46%间,对番茄灰霉病的防病效果在70:85%-80.06%间。并通过产几丁质酶活性等对其抗病机理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绿色木霉菌Tr9701产生几丁质酶,且经诱导处理酶产量明显提高.其酶粗提液对立枯病菌、灰霉病菌有显著抑制作用。显微观察显示绿色木霉菌对立枯病菌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  相似文献   

6.
黄瓜白粉病抗性及生理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研究了黄瓜不同抗性品种在接菌前后酶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黄瓜对白粉病的抗性与植株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酚类物质含量密切相关。不同抗性黄瓜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与PPO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可能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几种化学诱导物对黄瓜白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建立简单、有效、准确的叶圆片检测黄瓜白粉病抗性的基础上,系统地比较了7种化学诱导物及其组合对黄瓜白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草酸、水杨酸、苦参碱、苯基硫脲、复合磷均能显著诱导黄瓜对白粉病的抗性。其诱导效果为草酸〉水杨酸〉苦参碱〉苯基硫脲〉复合磷,氯化钾和硫酸锰的诱导效果不明显。当苯基硫脲、苦参碱与硫酸锰、氯化钾和复合磷分别组合时与单一诱导物相比,诱导效果明显增强;而当水杨酸、草酸与之组合时诱导效果明显减弱,这可能与离子间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旋覆花提取物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抑制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试了采于河北承德的旋覆花根、茎、叶、花及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以及花的提取物的4种溶剂萃取组分对黄瓜白粉病菌、黄瓜霜霉病菌、黄瓜炭疽病菌、黄瓜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叶霉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旋覆花各部位的粗提物对6种供试真菌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花部抑制作用较强。花部粗提物对黄瓜霜霉病菌Ec50值为5.48mg/mL,12.5mg/mL的抑制率达88.89%。在花部粗提物的4种溶剂的萃取组分中,氯仿萃取组分的抑菌活性比其他3种溶剂萃取组分高。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寄主尖孢镰刀菌培养滤液对黄瓜胚根萌发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番茄(179,F-F.1.5-031017,番茄,福州福清)上分离的尖孢镰刀菌的发酵液处理的黄瓜种子的胚根重量最低,平均重量为85.00 mg/10粒,黄瓜(120,F-H.6.5-030318-J4,黄瓜,漳州诏安)上分离的尖孢镰刀菌发酵液处理的黄瓜种子的胚根重量最高,平均为183.33 mg/10粒。不同寄主发酵滤液对黄瓜胚根重量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为甜瓜(128,F-T.1.7-030514-03,甜瓜,福州永泰)、番茄(179,F-F.1.5-031017,福州福清)和班兜(107,F-B.1.1-030221,福州建新),第二类为西瓜(134,F-X.1.7-030320-03,西瓜,福州永泰)和网纹甜瓜(144,F-T2.1.1-030616-01,网纹甜瓜,福州义序),第三类为黄瓜(120,F-H.6.5-030318-J4,黄瓜,漳州诏安)。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常规PCR技术在黄瓜抗白粉病品种JIN5-508中克隆得到几丁质酶基因,并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该基因在接种白粉菌后的表达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接菌后几丁质酶基因表达量明显上升,在24 h达到最高值,是其对照的7倍;接菌24 h后,几丁质酶基因表达量迅速下降,最终与对照趋于一致。从具有不同抗白粉病特性的品种中克隆得到几丁质酶基因并进行同源性比对,获得4个多态性位点,对品种间几丁质酶基因开放阅读框(ORF)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发现了2个氨基酸差异位点,其中抗感白粉病品种在第557个碱基位点即第184个氨基酸位点上存在差异。进一步以抗病品种JIN5-508与感病品种D8杂交得到的F2代为材料,从苗期(2~3片真叶)人工接种白粉菌,1周后根据幼苗发病情况鉴定出F2代中表现为抗病的植株和感病的植株,并以此为材料克隆几丁质酶基因,成功克隆得到F2抗与F2感的几丁质酶基因,发现F2抗性植株中克隆到的几丁质酶基因差异氨基酸位点处的氨基酸与抗病品种一致,而从F2感病株中克隆得到的几丁质酶基因差异氨基酸位点处的氨基酸与感病品种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几丁质酶基因与黄瓜的白粉病抗性密切相关,可利用此差异位点进一步发展与黄瓜白粉病相关的功能性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株系及不同水稻品种的几丁质酶活力及纹枯病抗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几个转几丁质酶基因的高世代纯合株系及不同抗感品种的几丁质酶活力进行了测定,并接菌调查纹枯病抗性,结果表明:转基因可提高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不同转基因系的抗性水平与外源几丁质酶的表达活力一致;在内源几丁质酶活力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转导外源基因可掩盖或抑制内源基因的表达;抗/感品种在接菌诱导后,其几丁质酶活力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棚室黄瓜在喷施不同浓度的Harpins蛋白后,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的规律,探讨了Harpins蛋白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黄瓜在喷施Harpins蛋白后不同时期PAL活性变化是不一样的,0.005g/L浓度的Harpins蛋白接种后,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的规律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0.015、0.045g/L浓度的Harpins蛋白接种后,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的规律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黄瓜接种Harpins蛋白后PAL活性的变化,可作为一种生化指标来作为Harpins蛋白防治黄瓜霜霉病的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13.
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含有2,4-DAPG基因的质粒pMON5122导入到野生型荧光假单胞菌株中,探索了不同热激时间、不同CaCl2浓度和荧光假单胞菌的不同生长时期对转化子形成的影响;研究了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株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生长到OD约0.53时,用0.025mol/L CaCl2处理细胞,热激3~4min,转化频率最高;荧光假单胞工程菌株对黄瓜枯萎病的盆栽防治效果达到75.0%,并且能够提高黄瓜出苗率。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的几丁质酶产生菌F2的筛选与鉴定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土壤中分离到1株细菌,在几丁质平板上产生明显透明圈,经平板抑菌测定对长蠕孢霉、黄瓜枯萎病菌、辣椒炭疽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等多种病原真菌具明显抑制作用,该菌经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初步定为浅黄金杆菌(Aureobacteriumflavescens)。是一种新的几丁质酶产生菌和生防菌。  相似文献   

15.
以黄瓜为主要原料,利用酵母菌和红曲霉菌双菌组合发酵生产黄瓜酵素,并通过冷冻干燥,将其制成酵素粉。选取酵母菌和红曲霉菌的最佳接种量、发酵温度、初始pH值、发酵时间及酵母菌发酵的碳源补充量和红曲霉菌的最佳接种量为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以POD酶活性为评价指标,确定黄瓜发酵酵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将黄瓜打浆、预处理后加3%蔗糖,初始pH值调为5.0,灭菌,在34℃条件下接种酵母菌,发酵26 h。在一次发酵的基础上,二次混合发酵最佳工艺为红曲酶接种10%,发酵温度34℃,发酵时间50 h时,POD酶活力较强。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CsPAL)在黄瓜侵染白粉菌中的转录应答响应,对CsPAL基因(GenBank No.JN 675927)及其启动子进行了克隆与序列分析,再利用qRT-PCR技术分析了该基因在黄瓜高抗白粉病品种‘Jin5-508’接种白粉菌后不同时间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CsPAL基因全长2 142 bp,编码713个氨基酸;推测CsPAL蛋白存在于细胞质中;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发现与拟南芥基因进化距离较近;启动子克隆及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能够响应真菌的侵染;组织特异性表达发现CsPAL在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qRTPCR结果表明‘:Jin5-508’叶片在接菌16 h内,CsPAL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接菌16 h后,CsPAL基因表达量迅速上升,显著高于对照,并在24 h达到最大值;接菌48 h后,CsPAL基因的表达量逐渐下降,但在96 h内仍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的表达量。综上所述,黄瓜CsPAL基因为白粉菌侵染响应基因,可能与黄瓜对白粉病的抗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土木香对植物病原菌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瓜白粉菌、黄瓜霜霉菌、黄瓜炭疽菌、番茄灰霉菌、番茄叶霉菌为供试菌,测试了土木香甲醇、乙醇提取物以及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组分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土木香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5种供试菌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比甲醇提取物抑菌活性高。土木香乙醇提取物在浓度为0.005 g/mL时,对黄瓜白粉菌、黄瓜霜霉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9.95%,96.30%。在乙醇提取物不同的萃取组分中,石油醚部分的抑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8.
研究拟从北京郊区黄瓜根际土壤中定向筛选黄瓜枯萎病菌生防芽孢杆菌,并研究其抑菌活性物质的基本特性。采用热处理和形态观察结合平板对峙法定向筛选黄瓜枯萎病菌拮抗菌。从北京郊区黄瓜根际土壤中定向分离到63株产芽胞的菌株,从中筛选到2株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cucumarinum Owen.)具有较好拮抗作用的菌株,命名为j-28和j-50。拮抗菌j-28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带达到11.0 mm。此外,拮抗菌j-28有较广的抑菌谱,对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马铃薯干腐病菌(Fusarium sulphureum)和茄子黄萎病菌(Verticilllium albo-atrum)等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经过形态观察、理化分析和分子鉴定,j-28和j-50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研究还发现拮抗菌j-28的发酵液经过高温和强酸碱处理后抑菌效果会明显减弱,说明拮抗菌j-28产生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可能是蛋白类。笔者定向筛选到针对北京郊区多发的黄瓜枯萎病菌拮抗菌枯草芽孢杆菌j-28,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今后北京郊区黄瓜枯萎病菌的防治提供新的生物防治资源。  相似文献   

19.
<正>嘧菌酯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杀菌谱广、杀菌活性高等优点,但同时该类药剂也属于高抗性风险药剂。为明确我国黄瓜主产区黄瓜霜霉菌对嘧菌酯的抗药性,近期,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科研人员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了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山东、江苏、湖北和广东等8个省份13个黄瓜主产区36个黄瓜霜霉病菌菌株对嘧菌酯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20.
杭州地区黄瓜猝倒病菌产嗜铁素拮抗菌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杭州地区各蔬菜种植地大量采集土样,采用平板稀释法从中分离纯化得到789个细菌分离物。室内平板对峙法获得对黄瓜猝倒病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21个,所占比例为2.67%,其抑菌圈直径为3.1~16.4 mm。再利用选择性培养基法从中筛选得到9株嗜铁素产生菌。最后对黄瓜猝倒病菌产嗜铁素拮抗菌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菌株产生嗜铁素的能力不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基本吻合;嗜铁素光吸收特性研究表明,pH直接影响嗜铁素光吸收,过酸过碱的条件光吸收峰偏向短波长,而中性条件下光吸收峰偏向长波长。pH8.3有3个吸收峰,分别在224.0 nm,264.0 nm和400.0 nm附近,并且光吸收峰最大,说明pH8.3较适合试验菌产嗜铁素;嗜铁素产生菌对黄瓜生长的初步研究表明,其对黄瓜生长有3种作用即:促进、抑制和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