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奶牛发生胎衣不下是牧场常见病,胎衣不下会延迟奶牛产后发情时间,增加配种次数,严重的继发子宫内膜炎,导致奶牛不孕。有资料报道奶牛不孕有70%的相关因素与胎衣不下有关。另外,胎衣不下发病率较高,在饲养管理较好的牛场有5%以上的发病率,个别的牛场可高达20%-50%,给乳牛业的生产繁殖带来极大的损  相似文献   

2.
<正>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在产后12h内胎衣不能自然完全脱落,是奶牛的常见病之一。发病率通常在10%~25%,在高温季节,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甚至可达50%。胎衣不下是奶牛养殖生产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病因复杂,对患牛的繁殖及产奶影响较大,严重者可导致患牛不孕,甚至危及生命,给奶牛养殖户造  相似文献   

3.
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h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一般地说,如果奶牛胎衣在产后12小时以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就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为30%~40%,甚至某些季节高达50%以上。该病治疗不当易继发子宫内膜炎等疾病,不少胎衣不下母牛因不孕而被淘汰。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目前严重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产科疾病。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后,胎衣在12 h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下来称胎衣不下(Retention Fetal Membrane,简称RFM)。有资料显示,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奶牛合作社为30%~40%,夏季可高达60%[1]。高清友等[2]研究报道,在717头分娩奶牛中有148头发生产后胎衣不下,发病率为21%。靳国旺等[3]于2007-2011年间,对安阳地区奶牛场的奶牛胎衣不下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856头分娩奶牛中,有188头在产后发生了胎衣不下,发病率22%。该病作为奶牛产后常发、多发病之一,在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的同时,可继发子宫内膜炎,造成繁殖障碍,导致奶牛因不孕而被提前淘汰,使奶牛养殖业遭受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胎衣不下是规模化奶牛场最常见的危害较严重的疾病。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在分娩后12h仍然没有自然将胎衣完全排出的情况,该病夏季的发病率比较高,一般会超过60%。奶牛胎衣不下可引发子宫炎症,对以后奶牛的再孕及产奶会造成不良影响,严重的会发生败血症,以致危及奶牛生命。所以应该重视奶牛的饲养管理,掌握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症状及诊治方式,以降低饲养场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h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小时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奶牛犊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奶牛产科疾病。母牛发病率在10%~20%,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小时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由胎衣不下而引发泌乳减少、子宫内膜炎等疾患的病牛约占72%,可见此病对牛群的健康、繁殖影响很大。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  相似文献   

10.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胎衣在12h以内不能自然安全脱落的一种疾病,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病之一,发病率通常在10%~30%,该病处理不当时最易继发子宫感染等多种疾病,而不少胎衣不下母牛因不孕而被淘汰,重者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采取中西结合综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82例,治愈80例,治愈率98%.  相似文献   

11.
胎衣不下是母牛特别是奶牛的高发性产科疾病。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的不断发展 ,该病的发生逐年呈上升趋势。据有关资料报道 ,相当一部分奶牛场奶母牛胎衣不下 ,其发病率为 7 8% ,有的奶牛场高达到 2 5 %。因胎衣不下未能作出妥善处理 ,继发子宫内膜炎 ,终至不孕而被淘汰的奶牛均为 4 5胎次。严重阻碍了奶牛业的顺利发展 ,给广大业主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何降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和正确处理胎衣不下 ,无疑是一个值得探讨和重视的问题。笔者在生产实践中运用下述综合防治措施 ,有效率达到 92 %左右 ,现介绍如下 ,以供参考。胎衣不下又名胎…  相似文献   

12.
夏季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的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衣不下是指奶牛产后24h胎衣不能正常排出体外,是奶牛产后常见病之一。该病可导致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从而增加奶牛空怀天数,严重者由于不孕而导致淘汰,直接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奶牛胎衣不下防治现状及中药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胎衣不下又名胞衣不下、胎衣滞留,是胎衣在产后12小时内不能自行脱落的一种病症.多与奶牛体质状况差,代谢、生殖内分泌激素紊乱,异常分娩、双胎或胎儿过大以及怀孕期胎盘发生炎症等因素有关.据报道,美国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7%~8%[1],以色列统计了8 521头产犊牛,其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17.8%[2],我国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更高.刘俊哲(1991)1987~198841.60%3],康顺之(1996)600多头奶牛,1990年胎衣滞留占妊娠牛的26.9%,1991?32.7%4].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病之一,常导致子宫内膜炎,使奶牛妊娠间隔延长,产奶量下降,甚至引起不孕而成为奶牛过早淘汰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有效的防治该病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小时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奶牛分娩后,胎衣在12h内不能自行完全脱落者,即称胎衣不下,又称胞衣不下,胎盘滞留.正常分娩的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3%~10%,异常分娩,如双胎、流产、难产,发病率可高达30%~45%;奶牛的胎衣不下常会引起子宫内膜炎,导致久配不孕或发情推迟,产奶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胎衣不下是指母畜产后24小时胎衣不能正常排出体外,是奶牛产后常见病之一.该病可导致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从而增加奶牛空怀天数,严重者由于不孕而致淘汰,直接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效益.现就本场近年来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原因及采取的防治措施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奶牛分娩后,通常6~8小时后会排除胎衣,如果12小时内胎衣仍未排出,即为通常所说的胎衣不下,胎衣不下可导致奶牛不孕、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繁殖率下降等,并引起奶牛全身感染,严重者可导致母牛死亡。病因饲养因素饲料单一、品质差、精料过多、母牛过肥或过瘦。日粮中矿物质和维生素供给不足,尤其是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 E 供给不足,可导致胎衣不下,如缺硒地区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高达30%左右;运动不足也可导  相似文献   

18.
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小时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母牛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奶牛产后12小时,胎衣还不能正常排出为胎衣不下,也称为胎衣滞留、息胞,舍饲奶牛多发。有资料显示,我国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高达40%,常可以继发子宫内膜炎、败血症,导致奶牛长期不孕,给奶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笔者所在场农区经过治疗的胎衣不下的奶牛均痊愈,以后的受孕、产犊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12小时内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的症状。无布病地区,健康奶牛在正常分娩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约为3%~12%,平均为7%;异常分娩的奶牛,如双胎、难产、流产、早产以及感染布病的牛群,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20%~50%,甚至更高。胎衣不下不但能引起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症和子宫复旧延迟,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