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8个黑麦草品种(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8个黑麦草(Loluim sp)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110个10 bp的随机引物中筛选获得26个多态性引物,然后对18份黑麦草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97条DNA扩增片断带.其中多态性带187条,平均多态检出率为94.9%.18份材料的Jaccard相异系数为0~0.846 7,采用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雅晴、特高、沃土、潘多拉、安格斯、意大利黑麦草、邦德、普通一年生、嘉宝、绿神、普通二倍体、小黑麦为一群,匹克、凯琳特、顶峰、明星、首相为一群,冬牧70为单独一群.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芸苔属的白菜,芥菜及萝卜属的不同萝卜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及酯酶同功酶进行了研究。白菜与萝卜,芥菜与萝卜不同属间的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及酯酶同功酶酶谱中有相似的酶带。但同一属内白菜与芥菜,或者同一属内不同萝卜品种间相似的酶带更多。供试验的七个萝卜品种的酯酶同功酶酶带有5—9条。试将所观察的萝卜不同品种的酯酶酶谱中的酶带,归纳为四种类型。根据所获得的同功酶酶谱,可以帮助进一步分析芸苔属及萝卜属的遗传多型性、亲缘关系及其品种地理群分布。  相似文献   

3.
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对咸宁地区的32个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品种进行了亲缘关系研究.15对引物共扩增出210个谱带,其中182个为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达86.67%;其中银桂品种群的Shannon's信息指数(0.339 3)和遗传多样性指数(0.2164)最高.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供试桂花品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57.89%,说明品种群间遗传分化高.根据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644水平上可将32个桂花品种分为5个类群.供试品种的地理分布与其分类学地位具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香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威廉斯B6及其选育亲本等国内外32个香蕉品种(系)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从98对通用ISSR引物中筛选出7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64条DNA带,其中51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比例为79.69%,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为9.12条。供试香蕉品种间的遗传相异系数范围为0.0345~0.7500,平均相对遗传相异系数为0.0305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的32个香蕉品种(系)可分为四个类群,其中巴引103、野酸蕉和花蕉(观赏)分别为一类,其余29个品种(系)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2012年以来引种试验的20个苜蓿(Medicago)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南疆苜蓿品种遗传改良、杂交亲本选配提供依据.[方法]以8日龄幼苗和6日龄再生植株为材料,采用过氧化物酶电泳技术对供试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0个苜蓿品种幼苗和再生植株材料过氧化物酶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72.73;和50.00;.供试苜蓿品种间的相似系数介于0.611 ~1.000,平均值为0.815.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0.776处把供试品种聚为3类,甘农1号单独聚为1类.主成分分析表明,甘农1号在分析图中的位置也相对孤立.[结论]供试苜蓿品种具有一定水平的遗传差异.甘农1号杂花苜蓿与紫花苜蓿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远.与6日龄再生植株材料相比,8日龄幼苗材料的过氧化物酶能更有效地鉴定苜蓿材料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新疆欧洲李种质类型间的亲缘关系。[方法]运用ISSR分子标记对5个类型共30个单株的新疆欧洲李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筛选获得的16条引物共扩增出317条带,其中有多态性条带246条,占扩增总数的77.60%。供试单株的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266 6,平均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399 1,遗传相似系数多在0.555 2~0.996 8之间,表明新疆欧洲李资源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0.719处30株供试欧洲李被划分为3个大组,国外引进欧洲李品种一组、塔城酸梅和塔城槟子一组、伽师酸梅和野生欧洲李一组,而在相似系数0.949处,伽师酸梅和野生欧洲李又分为两个小组。[结论]伽师酸梅与野生欧洲李的亲缘关系很近,国外引进欧洲李品种与塔城酸梅及塔城槟子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7.
新疆引进扁桃品种与当地品种间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7个多态性稳定的引物,对18个扁桃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RAPD分析.共扩增出54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DNA带30条,占总扩增片段的55.6;.根据RAPD扩增结果,应用DPS(V3.01)软件进行Jaccard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计算,并利用UPGMA法构建聚类树状图,结果表明,供试的18个扁桃品种可分为2个大类,聚类结果与种质分布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利用SSR标记评价甘蔗品种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甘蔗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15对多态性SSR引物对20个广西主栽甘蔗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分析,研究现代甘蔗品种的遗传亲缘关系及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结果]利用15对多态性SSR引物对20个甘蔗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85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2.33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占87.6%。供试甘蔗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54~0.826,平均值为0.679。根据UPGMA聚类分析结果,20个供试甘蔗品种可分为2个类群。[结论]20个供试甘蔗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SSR标记能较好地揭示供试甘蔗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鲁加1号(Malus domestica Borkh.‘Lujia 1’)等31个加工苹果品种为试材,采用IT-ISJ标记(Intron Targeted Intron-exon Splice Junction,内含子-外显子拼接位点标记)技术,分析了苹果品种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31个苹果品种的相似系数平均值为0.49,变异系数为0.49±0.37。其中,倭锦和邦扎相似系数最小,仅为0.26;鲁加2号和鲁加6号相似系数最大,达到了0.86。供试苹果品种中相似系数大于0.50的组合有182个,占供试组合总数的39.3%,而相似系数小于0.50的组合有283个,占供试组合总数的60.7%,说明供试苹果品种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广西大果油茶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为其种质资源利用和品种选育等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3个大果油茶品种(系)的遗传与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从99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6条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56条带,其中54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比例为95.2%,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9.33条.供试大果油茶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2222~0.7826,平均相对遗传相似系数为0.5293.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3个大果油茶品种(系)可分为3个类群.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3个大果油茶品种(系)可分为3个类群.[结论]13个广西大果油茶品种资源间的遗传基础较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NCBI数据库中桃的EST信息开发SSR引物,分析成都平原主栽桃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探讨各遗传相似系数在桃SSR分析中的适用性,以期为桃种质资源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来自NCBI-EST数据库的100对SSR引物对12个不同形态的桃品种进行PCR扩增,分析筛选20对多态性好、稳定性高且均匀分布于桃8个连锁群的引物对40个桃品种进行PCR扩增,并采用5个遗传相似系数分别对扩增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使用20对引物共检测出68个多态性等位基因位点,每对引物的等位基因数在2~5之间,平均为3.4。多态信息含量在0.36~0.73间变化,平均为0.54。Jaccard相似系数为0.106~1.000;Jaccard系数的共表型相关系数rc最高,为0.772;Dice系数次之,为0.719;Jaccard和Dice系数的系统树一致性最高,CI_c为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在种级水平上和类群水平上分别为0.603和0.374,相应的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1.041和0.591。40个桃品种在聚类中首先分为观赏桃和食用桃2大类,再细分为各类群,聚类结果与传统系谱基本吻合。【结论】基于NCBI数据库中桃的EST信息开发的SSR引物多态性较好,可用于桃的SSR分析。Jaccard和Dice系数适合桃的SSR分析。桃品种总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但水蜜桃品种仍需加强种质创新。  相似文献   

12.
25个菊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摸清重庆地区的菊花品种的遗传关系,以便分类鉴定与生产运用,用ISSR-PCR技术对25个重庆地区主栽菊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分别对供试材料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24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41条,多态性比率高达99.6%,表明供试材料在DNA水平上存在广泛差异。用NTSYS软件统计分析出供试品种的DICE相似系数界于0.331~0.718之间,应用根据UPGMA得出聚类结果,将25个品种分成4个类群,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有些不同,可以看出ISSR标记技术能较准确地揭示出菊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它与形态学分类方法结合对菊花品种的分类研究会有很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62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系)的新梢韧皮部为试材,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研究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特征。结果表明:平欧杂种榛韧皮部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有3个区,共25条酶带,R f范围在0.087~0.557之间,多数品种(系)之间的谱带存在差异,部分品种(系)间酶带数量及强弱不同。62份资源的相似系数在0.5~1之间,距离系数在0~2.00之间。以距离系数1.6为标准,可将供试资源分为5大类。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利用筛选出的一对来自烟草的叶绿体DNA(cpDNA)SSR引物(NTCP9)扩增48份梅花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叶绿体DNASSR标记试验。以这48个梅花品种的cpSSR指纹数据为基础,采用NTSYSpc2·11软件计算Nei’s(1972)遗传距离系数、简单匹配系数(SM)、Jaccard匹配系数和Dice匹配系数,并分别进行聚类、排序分析。从新的角度分析讨论基于cpDNA分化揭示的梅花品种间的系统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15.
8个云南主要栽培梨品种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利用简单序列重复间区(ISSR)分子标记研究供试栽培梨品种的分类和系统发育。[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8种云南主要栽培梨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结果表明,20μl ISSR.PCR反应体系中各因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PCR buffer、100μmol/L dNTP、0.3μmol/L引物、20ng的模板DNA和1.5U Taq DNA聚合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梨ISSR—PCR反应体系。从24个引物中筛选出9个能扩增出清晰带并具多态性的引物,共扩增出了135条DNA片段,其中102个DNA片段呈现多态性,占总扩增片段的75.5%。利用NTSYS—pc2.10t软件计算8种梨品种间的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结果显示梨品种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186~0.750,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476。UPGMA聚类分析表明,8种梨品种可以聚为2类:第一类群包括日本水晶梨、早95-2、四川火把和西子绿;第二类群由早酥、金花、旱黄酥和砀山梨4个品种组成,这与传统分类结果一致。[结论]该研究为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了芥菜(Brassica iuncea L.)不同类型品种和杂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酸性磷酸酶同工酶。结果表明:芥菜不同类型品种在两种同工酶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酸性磷酸酶同工酶还表现出一定规律性的差异。在杂合子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没有“杂种酶带”表现,而酸性磷酸酶同工酶有“杂种酶带”出现,且杂合子酶谱表现随双亲的酶谱变异而有所不同。正反交酶谱表现无差别。可以认为,这两种酶的编码基因都是核基因。酸性磷酸酶同工酶可作为“特征酶”在芥菜种质资源研究和育种实践中利用。  相似文献   

17.
西南牡丹品种起源的ISS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西南牡丹21个品种、中原牡丹18个品种、江南牡丹1个品种和1个野生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了解西南牡丹品种群的遗传背景,为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改良的CTAB法对41份材料抽提总基因组DNA,采用ISSR分子标记的方法,通过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从60个哥伦比亚大学(UBC)开发的通用引物中筛选27个进行PCR扩增差异比较,利用POPGENE软件计算多态位点百分率(%);依据Nei’s遗传距离,运用NTSYSPC进行UPGMA聚类构建不同品种群和品种间亲缘关系。【结果】利用27个ISSR引物对41个牡丹样本扩增,共获得的317个条带,其中304个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5.41%,平均每个引物扩增条带为11.74;41个样本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483-0.811,云南牡丹‘丽江紫5’和‘大关粉4’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为0.811;云南牡丹‘大关粉4’和中原牡丹‘彩绘’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小,为0.483;UPGMA聚类结果显示41个样本在阈值为0.625时,聚为四支:第一支由19份样本组成,其中包括5个中原牡丹品种和14个西南牡丹品种,其中,云南牡丹‘丽江紫5’与‘大关粉4’亲缘关系最近,而云南牡丹‘丽江紫5’与中原牡丹‘首案红’的亲缘关系最远,其遗传相似性系数仅为0.609;第二支包括10份样本:有‘乌龙捧盛’、‘豆绿’等5个中原品种和‘四川粉紫’、‘昭通粉’、‘丽江粉1’等5个西南牡丹品种,其中天彭牡丹‘紫金荷2’与‘四川粉紫’的亲缘关系最近,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为0.770;天彭牡丹‘紫金荷2’与中原牡丹‘罗婺现瑞’亲缘关系最远,其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25;第三支包括11个样本:1个江南品种,8个中原牡丹品种;3个西南牡丹品种。亲缘关系最近的是中原牡丹‘菱花湛露’与‘朱砂垒’,其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79;亲缘关系最远的是‘朱砂垒’和‘凤丹白’;第四支为黄牡丹单独聚为一支。多数花色相同的供试中原品种表现出近缘关系,红色系的天彭牡丹‘胭脂楼’与紫红色系的中原牡丹品种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而供试的紫红色系的天彭牡丹分别紫红色、粉色、紫色和红色的中原品种有近缘关系;云南紫牡丹品种与紫色、紫红色系的中原品种有一定关系,粉牡丹则与紫红、浅红、浅紫红、浅紫色等不同色系的中原牡丹和天彭牡丹都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天彭牡丹总是先与中原牡丹品种相聚,再与云南牡丹相聚;云南牡丹品种除‘狮山皇冠’、‘香玉板’外,不同产地、株型相似和花色相同的云南牡丹品种间遗传相似性较高,总是先聚为一分支后,才与其他中原品种相聚。【结论】西南牡丹品种栽培起源较复杂,天彭牡丹比云南牡丹与中原牡丹有着较近缘关系,云南牡丹不可能是天彭牡丹直接引种驯化产物,推测云南牡丹品种可能是由几个祖先品种演化的产物,但本地黄牡丹参与起源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8.
同工酶在枣品种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9.
43份三色堇、角堇材料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SRAP方法分析三色堇和角堇材料的亲缘关系,了解不同材料遗传背景,为品种鉴定和保护以及高效率人工杂交育种和遗传改良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应用 SRAP (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分子标记方法对43份三色堇、角堇材料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从88对引物中筛选出21个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共产生 500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23.8条多态性条带,Jaccard’s相似系数在 0.62-0.88。在相似系数为 0.73水平上将 43份材料分为 4个类群,三色堇与角堇明确分开,花色是影响聚类结果的重要因子。【结论】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能较准确地解析三色堇和角堇不同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西宁地区的9种忍冬属(Lonicera L.)植物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9种植物的POD同工酶电泳共出现8条酶带.其中POD-1为试验植物材料共有的酶带,POD-2仅在兰果忍冬中出现,POD-3仅在红脉忍冬中出现,因而POD-2和POD-3可作为上述两种植物的分类鉴定依据.聚类分析结果将9种忍冬属植物分成3大类,分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