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雾滴分布特征影响作物上喷雾的施药效果,而喷施参数是影响植保无人机雾滴分布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揭示施药量和雾滴粒径等喷施参数对电动四旋翼植保无人机雾滴在高大乔木橡胶树林段中分布的影响,以成龄‘热研7-20-59’胶林为试验地,分别设置18.75、37.50、75.00、90.00、105.00 L/hm2施药量,70、100、150、250 μm雾滴粒径,采用5点采样法在6个高度上测量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雾滴谱宽度、雾滴覆盖密度、雾滴分布均匀度等主要作业质量技术指标数据,结合橡胶树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四旋翼无人机的最佳喷施参数。结果表明,随施药量的增加,雾滴谱宽度呈下降趋势,雾滴覆盖密度显著增加;施药量在75 L/hm2及以上时满足最低施药雾滴覆盖密度的要求。随着雾滴粒径的增加,雾滴谱宽度呈上升趋势,雾滴覆盖密度无显著差异,雾滴粒径100 μm的水平分布均匀度最优。不同施药量和雾滴粒径的雾滴在橡胶林垂直方向的分布均匀度一致,穿透性良好。本研究筛选出施药量75 L/hm2和喷雾粒径100 μm的最佳喷施参数,在橡胶树白粉病最佳防治时期使用咪鲜胺(EW)和戊唑醇(SC)复配药剂进行田间飞防试验,效果优异,2块试验地的防效分别为65.7%和82.9%。本研究提供了一组橡胶树白粉病防治的四旋翼无人机施药参数,为植保无人机在橡胶林病虫害防治作业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几种高扬程药剂对橡胶树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供试的杀菌剂有15%嘧咪酮热雾剂和15%粉锈宁烟雾剂、硫磺粉、15%咪鲜胺·腈菌唑烟雾剂等6种,不同杀菌剂用相匹配的植保机械施药。施药2次,根据施药后10 d的调查结果比较防效,15%嘧咪酮热雾剂的防效最好,15%粉锈宁热雾剂药效最差。且施药后10 d的调查数据显示,15%嘧咪酮热雾剂施药2次的防效优于硫磺粉施药3次,表明15%嘧咪酮热雾剂的持效期要优于325目硫磺粉。  相似文献   

3.
小麦纹枯病田间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不同杀菌剂与施药技术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单剂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以5%的适乐丹最好,小麦拔节期其防效为72.75%,且持效期长;混剂拌种以混剂3(戊唑醇+三唑酮WP1∶1)按种子重量的0.04%拌种防效最好,小麦拔节期其防效为55.94%;小麦拔节期药剂喷雾的防效以混剂5(戊唑醇+丙环唑EC1∶1)按900 mL·hm-2喷雾的防效最好;药剂不同处理技术对小麦纹枯病和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均以混剂1(三唑酮WP+福美双WP1∶9)按种子重量的0.04%拌种加混剂5分别在小麦拔节期和孕穗期各喷雾1次的防效最好,该处理措施在小麦腊熟期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为77.40%,在孕穗期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为95.28 %.综合各药剂在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防效,药剂拌种+拔节期喷雾+孕穗期喷雾的药剂防治策略总体控病效果最好,增产效果明显;其次是药剂拌种+拔节期喷雾.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使用除草剂、预防杂草抗药性的产生,研究10%(质量分数,下同)噁草酸乳油以田间推荐剂量60.0 g·hm-2(有效成分用量,下同)和45.0 g·hm-2(田间推荐剂量减量25%)分别与不同剂量的50%噻苯隆悬浮剂(37.5、75.0、150.0 g·hm-2)、41%乙烯利水剂(400.0、600.0、800.0 g·hm-2)混配对棉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噻苯隆悬浮剂75.0 g·hm-2和150.0 g·hm-2与45.0 g·hm-2的噁草酸乳油混配使用,药后15 d的株防效分别达到93.3%和96.5%,极显著高于噁草酸乳油单剂处理的52.3%;药后45 d的株防效分别为93.5%和98.3%,显著高于噁草酸乳油单剂处理,质量防效分别提高19.3和24.4百分点。600 g·hm-2和800 g·hm-2乙烯利水剂与45.0 g·hm-2的噁草酸乳油混配使用,药后15 d、30 d、45 d的株防效为89.2%~100.0%,极显著高于噁草酸乳油单剂处理;药后45 d的质量防效分别提高21.1和24.2百分点。可见,噻苯隆悬浮剂和乙烯利水剂分别与噁草酸乳油混配对禾本科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且速效性和持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以甬优12为材料,进行了水稻白叶枯病不同器械施药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选用相同药剂和药量(20%噻唑锌悬浮剂125 mL/667 m2),用植保无人机飞防施药对白叶枯病的防效达84.36%,极显著优于用担架式喷雾机或背负式智能电动喷雾器施药,且安全性好。植保无人机施药在水稻生产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文章小结和讨论了无人机飞防白叶枯病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几种杀菌剂对甜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喷雾的方法,筛选对甜菜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及合理的施药剂量,结果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325g/L苯甲·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400g/L氟硅唑乳油5000倍液、250g/L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25%乙嘧酚水悬浮剂800倍液,防效分别为73.46%、70.59%、69.48%、68.09%。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机直播水稻田高效安全的封闭除草剂,采用大田试验,比较了不同时期应用含有乙氧磺隆成分的除草剂对阔叶草和莎草科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发现,播种时同步喷施五氟·乙氧或混配乙氧磺隆与其他除草剂能够有效抑制机直播稻田阔叶草和莎草科杂草的萌发和生长,且对水稻出苗安全。机直播后10 d或15 d施用对阔叶草防效下降,但播种15 d后撒施0.65%五氟·乙氧控释颗粒剂97.5 g/hm2对杂草防效较好,密度防效达到90%以上。表明采用五氟·乙氧或混配乙氧磺隆与其他除草剂防除机直播稻田阔叶草,越早施药效果越好。但如果因气候条件或其他因素影响错过施药窗口期时,撒施0.65%五氟·乙氧控释颗粒剂97.5 g/hm2或喷施30%氰氟草酯112.5 g/hm2+30%五氟·乙氧90 g/hm2也可以防控绝大部分直播田杂草。  相似文献   

8.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小麦白粉病的高效新药剂,对5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0 d,30%醚菌酯WP 30 g/667 m2、20 g/667 m2防效分别为78.57%和72.10%,防治效果优于其它药剂处理的防效;20%三唑酮EC 80 ml/667 m2和80%戊唑醇WP 15 g/667 m2处理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62.63%、54.40%;30%氟菌唑WP 20 g/667 m2和20%乙嘧酚磺酸酯ME 20 ml/667 m2处理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50.17%和44.99%。药后20 d,30%醚菌酯WP 30 g/667 m2和30%醚菌酯WP 20 g/667 m2处理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分别达到93.40%和83.53%,防效在各处理中最高,其次为20%三唑酮EC 80 ml/667 m2,防效为61.25%,以上3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对照及其他处理都达到显著性差异;80%戊唑醇WP 15 g/667 m2和20%乙嘧酚磺酸酯ME 20 ml/667 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2.60%和18.28%,30%氟菌唑WP 20 g/667 m2处理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仅有5.90%。因此30%醚菌酯WP 30 g/667 m2和20 g/667 m2处理可有效控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及危害,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以作为三唑酮的替代药剂或与其他药剂合理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9.
金边虎尾兰炭疽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边虎尾兰炭疽病进行了田间防治药剂筛选和采用温室大棚栽培防病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10种药剂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50 g/L咪鲜胺水乳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50 g/L 吡唑醚菌酯乳油、53.8%氢氧化銅水分散粒剂、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和75%多·锰锌可湿性粉剂对金边虎尾兰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其中,450 g/L咪鲜胺水乳剂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为83.87%.而采用温室大棚栽培防雨避病对金边虎尾兰炭疽病也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三种热雾剂对橡胶树炭疽病大田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间试验比较10%百菌清、20%氟硅唑·咪鲜胺、16%百菌清·咪鲜胺·三唑酮三种热雾剂对大田橡胶树炭疽病的防治试验结果,其中前两种处理防效(相对防效68.14%和66.31%)显著优于16%百菌清·咪鲜胺·三唑酮和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11.
9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9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醚菌酯SC 40 m L/667 m2、22.5%啶氧菌酯SC 40m L/667 m2和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 15 m L/667 m2药后15 d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均较好,同时30%醚菌酯SC40 m L/667 m2和22.5%啶氧菌酯SC 40 m L/667 m2对白粉病的持效期也较长;其次为17.2%吡唑醚菌酯·氟环唑SC 50 m L/667 m2,药后15 d防效也达到88.29%。研究发现生产上常用的20%三唑酮EC 50 m L/667 m2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药后15 d防效仅为49.44%,药后30 d下降至34.89%。推荐将30%醚菌酯SC 40 m L/667 m2和22.5%啶氧菌酯SC 40m L/667 m2作为三唑酮的替代药剂或与其他药剂合理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2.
蔗田杂草对甘蔗产量有重要影响,为了探讨植保无人机在蔗田化学除草上的应用效果,用植保无人机(3WWDZ-10A)喷施900 g/L乙草胺乳油进行苗前封闭除草,喷施15%硝磺草酮悬浮剂与38%莠去津悬浮剂混配液进行苗后除草,调查杂草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应用植保无人机飞喷乙草胺对单子叶杂草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88.46%、96.68%,双子叶杂草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90.16%、97.99%,总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9.66%、97.85%;飞喷硝磺草酮与莠去津混配液对单子叶杂草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89.29%、86.31%,对双子叶杂草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99.23%、97.03%,对总杂草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96.84%、96.25%,防除效率49.95 min/hm^2。说明植保无人机进行蔗田杂草防除具有防除效果好、对甘蔗安全和作业效率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部分茶区茶网蝽暴发成灾,缺乏高效安全防治技术。以低水溶性化学农药、植物源农药为对象,从施药方法、药剂种类、药剂浓度、农药残留等方面,研究了茶网蝽药剂防治技术。结果表明,背负式机动弥雾机施药的防效显著高于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且防效随施药用水量增加显著提高。8种低水溶性化学农药单剂中,联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甲氰菊酯对茶网蝽具有很好的防效,其有效成分用量分别在1.31、22.50、11.25 g·hm-2时,施药后7 d防效可达90%以上,且干茶中的农药残留量均低于中国、欧盟等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唑虫酰胺效果次之,施药后7 d防效为60%~70%;而虫螨腈、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噻嗪酮等低水溶性农药的防治效果均不理想。3种复配化学农药中,高氯·吡丙醚效果最好,施药后7 d防效可达89%。3组植物源农药中,除虫菊素效果最好,其有效成分用量在45.00 g·hm-2时,施药后7 d防效可达90%;印楝素与藜芦碱混配、印楝素与苦参碱混配,对茶网蝽的防治效果均不理想。综上所述,通过背负式机动弥雾机施用拟除虫菊酯类化学农药和除虫菊素,是一种高效安全防治茶网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搭载常温弥雾系统的植保无人机(简称为“常温弥雾植保无人机”)喷施不同剂型吡虫啉对棉田蚜虫防治效果(防效)的差异,选择乳油、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和可溶液剂吡虫啉,按照相同有效成分用量42 g·hm-2在山东省临清市棉田喷雾进行苗期蚜虫防治。结果:常温弥雾植保无人机施药,叶片正反面的雾滴密度、雾滴覆盖率在4种剂型间差异均不显著;可湿性粉剂在叶片正反面的单位面积药液沉积量均最少,其中叶片反面的单位面积药液沉积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剂型;可湿性粉剂的农药利用率显著低于水分散粒剂和可溶液剂。从4种剂型田间防效看,可溶液剂最好,药后1~7 d防效为68.86%~83.07%,其次是水分散粒剂(药后1~7 d防效为65.34%~80.27%)和乳油(药后1~7 d防效为63.40%~79.18%),这3种剂型间差异不显著;可湿性粉剂防效显著低于其他剂型,药后3 d为66.98%,药后7 d为58.73%。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常温弥雾植保无人机在棉花苗期施药对蚜虫的防效较好,且乳油、水分散粒剂和可溶液剂剂型的吡虫啉防效更佳。  相似文献   

15.
无人机施药液量对棉花脱叶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全丰3WQF120-12型植保无人机喷施540 g·L-1“棉海”悬浮剂和40%(质量分数)乙烯利水剂,设计不同施药液量处理,研究植保无人机不同施药液量对棉花脱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第1次施药后5~7 d,不同无人机处理的脱叶率随施药液量提高而上升,施药液量为22.5 L·hm-2时脱叶效果最佳;(2)从第2次药后13 d(第1次药后20 d)的脱叶效果来看,第2次施药液量为22.5 L·hm-2时脱叶效果最好,脱叶率在92.70%~97.02%,脱叶效果优于第2次施药量为15 L·hm-2和18 L·hm-2的处理;(3)植保无人机采用3种施药量喷施脱叶剂对棉花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和棉花纤维品质没有显著影响。该研究可为植保无人机喷施棉花脱叶剂施药液量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上重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小麦的产量与品质。为了筛选防治小麦白粉病高效经济的新药剂,本研究对多种药剂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醚菌酯SC 25 m L/667 m2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且持效期较长,药后25d防效达87.95%;其次为25%吡唑醚菌酯SC 40 m L/667 m2,药后25 d防效达82.84%。上述药剂均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马铃薯晚疫病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损失,采用正交设计考察药剂品种、施用剂量、防治时期、施药次数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都有防治效果,其中50%烯酰吗啉(150 g/667m2)的防治效果最好,为87.64%;其次是75%代森锰锌(150 g/667m2),防效为84.85%。  相似文献   

18.
BTH诱导橡胶树对白粉病的抗性效果和相关酶活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用几种抗性诱导剂处理橡胶树古铜期叶片,再接种橡胶树白粉菌,以研究诱导橡胶树对白粉病产生系统性抗性的能力,并测定有效药剂BTH(苯并噻二唑)处理后,诱导间隔期及叶片抗性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用250 mg/L BTH喷施,5 d后接种白粉病,诱导抗性效果最佳,防效达57.8%。用BTH处理并接种病原菌后,POD和PAL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升高,可持续到15 d,并且再次施药,酶活性再次上升。这说明BTH可以诱导橡胶树对白粉病产生系统获得抗性。在生产中,橡胶树白粉病发病前,利用BTH诱导抗病性,并结合实际情况使用常规防治,可有效减少橡胶树白粉病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19.
4种农药对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和炭疽病的苗圃防效试验结果:参试农药对棒孢霉落叶病和炭疽病都有不同程度的防效,其中以百菌清最好,防效分别达到80.05%和74.12%,显著高于其它农药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在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背景下的植保无人机对江西棉田中后期危害较重的刺吸式害虫棉盲蝽、叶蝉、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在各类刺吸式害虫发生偏重的棉田,使用大疆无人机喷施15%(质量分数,下同)阿维·螺虫悬浮剂750 mL·hm-2(简称阿维·螺虫)、1.8%阿维菌素450 mL·hm-2+5%啶虫脒乳油450 mL·hm-2(简称阿维+啶虫脒)防治各类害虫,以清水为对照,分别调查药前各处理成虫、若虫基数和药后1、5、14 d傍晚棉株上残存成虫、若虫活虫数。结果显示:无人机喷施阿维+啶虫脒防治盲蝽的速效性相对较好,药后1 d校正防效即达到45.1%,但阿维·螺虫后期防效较好,药后14 d校正防效高于前者38.7百分点;阿维·螺虫防治棉叶蝉药后5 d的校正防效与阿维+啶虫脒药后1 d相当,后期防效高于阿维+啶虫脒;2种药剂无人机喷施防治烟粉虱效果均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