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树林 《内陆水产》1993,(10):21-21
鲤鱼水肿病是一种病原不明的传染病,传播迅速,危害严重,应引起各地渔民的高摩警惕。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套饲养商品鲤鱼的装置,1983年4月在苏联尼日涅卡姆斯克石油化工厂中投入实际使用。  相似文献   

3.
鲤鱼水肿病是一种病原不明的传染病,传播迅速,危害严重,应引起各地渔民的高度警惕。鲤鱼水肿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比较常见和危害大的是急性型。主要症状是:病鱼身体腹腔积水而显著肿大,全身竖鳞,各鳍条组织腐烂形成“蛀鳍”,特别是尾鳍,几乎全部烂掉,只剩几条骨骼:鳃苍白无血色:打开病鱼腹腔,可发现组织液大量渗出而积水,颜色淡红;病鱼肠道充血肿胀,内无食物、肝、肾、脾、鳔均充血或有紫红色的瘀血斑块。  相似文献   

4.
国外简讯     
苏联培育出新的鲤鱼良种西伯利亚的育种组织培育出一种萨尔波扬斯基鲤鱼。这一新品种产量高,适应性强。它是用欧洲鲤鱼同黑龙江野鲤和罗帕森鲤鱼经过反复的杂交而获得的。通过四个世代的改良,使萨尔波扬斯  相似文献   

5.
序言 以前称为“慢性传染性水肿病”的赤皮炎(Erythrodermatitis)是鲤鱼慢性接触传染病中亚急性的一种病。其特征是皮肤因坏死而引起溃疡。这是欧洲大多数养鲤场常见的鱼病(Fijan,1972)。  相似文献   

6.
散鳞镜鲤♀×兴国红鲤♂杂种一代杂交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鲤鱼 Cyprinus carpio 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养殖鱼类之一,其产量约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10%。鲤鱼养殖的历史长,地理范围广,品种凡多。全世界对鲤鱼遗传育种作过不少工作,而鲤鱼种内杂交优势利用的研究,是比较富有成果的一个领域。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苏联鱼类学家进行了欧洲鲤和伏尔加野鲤杂交,首先发现了不同品系的鲤鱼杂交,其后代表现出杂交优势。Moav等进行了欧洲鲤和台湾大肚鲤杂交,杂种一代已在以色列池塘广泛养殖。铃木亮进  相似文献   

7.
《科学养鱼》1988,(1):19-19
位于中亚细亚,大部分国土都是沙漠的苏联土库曼共和国,近年来却兴起了养鱼热,渔业正成为沙漠的重要产业。苏联在那里修建了一条世界最长的运河总长达1100公里的喀喇库姆运河,致使沙漠地带有了养鱼的可能性。他们从吉尔吉斯共和国、阿塞拜疆共和国等用飞机或直升飞机把草鱼、鲢鱼和鲤鱼亲鱼苗运来放养,並一举放养成功,  相似文献   

8.
《水产科技情报》1976,(6):22-22
苏联的《消息报》报道了在西伯利亚地区用温泉水养殖鲤鱼的试验。  相似文献   

9.
根据今年一月十八日在莫斯科签订的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协定的规定,苏联俄罗斯池塘渔业研究所苏霍维尔霍夫教授负责运一批名贵鲤鱼抵达我国,计亲鲤30尾,大鲤鱼50尾,当年鲤鱼约6000余尾。其中鳞鲤约占90%,镜鲤10%。  相似文献   

10.
1983年4月,一套养殖商品鲤鱼的新设备在苏联下卡姆斯克市投产。除了8只金属养鱼池外,该设备还附设一个封闭式循环供水系统。其作用是净化水质、添加新鲜水、加温并充氧。每只金属池的面积为15平方米,容积25立方米。下卡姆斯克石化生产联合会在该设备中放养了75,715尾平均体重为173克的二龄鲤鱼,密度为200~250尾/平方米。  相似文献   

11.
进行鱼类人工繁殖时,一般采用鲤鱼脑垂体来催产。摘取脑垂体通常是用手工操作的,必须先用利刃劈开颅骨,这样做具有一定困难。目前,苏联采用脑垂体采挖器来劈削颅骨,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并使其生产效率提高19倍。  相似文献   

12.
在普通的池塘养鱼场中,养鱼生产是有季节性的;而且要在像俄罗斯中央地带这样的条件下,克服这个十分重大的缺点,暂时还是办不到的。甚至在苏联建造的第一批温流水养鱼场中,由于发电站温排水的水温,冬季和夏季相差很大,不得不在夏季饲养温水性的鲤鱼,而在冬季则饲养冷水性的鳟鱼。  相似文献   

13.
<正> 此项实验工程是1984——1985年在夏莫泽尔斯克养鱼场(地处北纬62°的苏联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的池塘内进行的。每个池塘的面积是0.2公顷,平均深度1.2m。池塘具有独立供水系统,秋天则全部排干。鲤鱼仔鱼放养密度波动于2—6尾/公顷之间。6月上旬鲤鱼仔鱼下塘时的平均重量是1.5mg(21号池是7mg),水温12.7—17.6℃。仔鱼是使用工厂化方法由本地鲤鱼亲鱼孵化的。关于摄食情况,总共研究了405尾鲤鱼。鱼类日粮是按照梅利尼丘克法(能量平衡相等)测定的。 1984年鲤鱼幼鱼的生长期是105—114  相似文献   

14.
鳖水肿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鳖水肿病是近年来发生较多的鳖病之一,不但影响养殖成活率,也影响商品价值,但大多数鳖场对鳖水肿病的发生和防治了解较少,故在发现此病时束手无策。对此,笔者根据近几年各地水肿病发生的不同类型、主要原因以及防治方法谈点个人的经验,供参考应用。 一、鳖水肿病的主要症状 1.形态变化。鳖发生水肿病后体形由正常的扁平变成体高背厚,脖颈粗大,严重的全身肿胀,四肢僵直。 2.行为变化。发病初期病鳖头颈上仰,鼻孔喷小气泡,有的爬出沙层或泥穴,在池底缓慢爬行。有的集群在池的四角攀游,严重的在水面平游,不怕惊扰,更严重的…  相似文献   

15.
鲤鱼的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赖铭勇 《内陆水产》2004,29(7):31-32
鲤鱼是世界上养殖最为广泛的鱼类,其产量约占世界养殖鱼类总产量的40%。在我国鲤鱼也是传统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2000年的养殖产量为212万t,仅居鲢、鳙、草鱼之后。关于鲤鱼的营养需要,国内外已有较多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鲤鱼营养研究的结果和生产实践,就鲤鱼营养需要和饲料配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 缩短鲤鱼的养殖周期,将当年苗当年养成食用鱼,国内外均有报道。1947年苏联乌克兰基辅地区当年鲤鱼苗养成300克的食用鱼。我国黑龙江水产研究所1959年把当年鲤鱼苗养到170克。我省1977年鱼种池套养杂交鲤鱼,出塘鱼尾重平均950克。1979~1981年大连水产学院将当年鲤鱼苗养到155~415克食用鱼。这些报道说明鲤鱼养殖周期可以缩短,当年鱼苗能养成商品鱼。但到目前有关当年鲤鱼养成商品鱼的关键性技术措施,尚报道的极少。我所于1981~1984年,利用5口池塘进行了四种不同的放养方式,将当  相似文献   

17.
对鲤鱼杂交育种一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多年来,我国就鲤鱼种内杂交一代优势利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几个鲤鱼的杂交组合已在生产上应用。同时,在鲤鱼遗传性状方面的研究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在生产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例如,鲤鱼杂交组合虽然不少,但有的效果好,有的不够理想,应该如何选择亲本和配组?为什么有的本来很好的杂交组合后来变差了?如何保持和提高杂种优势?从杂交鲤的后代中如何选育新品种等等?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以供参考。一、亲本的选择和配组按照育种目标,正确地选择杂交亲本和合理的配组,是杂交育种工作的关键。国内外比较好的鲤鱼杂交组合,无一例外的皆因亲本的选择适当、配组合理而致。苏联用欧州家鲤与黑龙江野鲤杂交,日本用大和鲤与镜  相似文献   

18.
黄河鲤鱼核型和银染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活体制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研究了黄河鲤鱼的核型,并同鲤鱼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黄河鲤鱼与鲤鱼的染色体数均为2n=100,核型公式均为18m 38sm 22st 22t.臂数为156,未发现与性别有关的异型性染色体对。本文同时比较研究黄河鲤鱼与鲤鱼的银染核型,发现二者在st组第3号染色体上均有两个明显的银染点,但在鲤鱼中较小,黄河鲤鱼则是具有特大的AgNORs。以上结果表明,黄河鲤鱼与鲤鱼的核型基本相同,银染核型则差别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采用剪标记法,现场模拟测定了钻井噪声与振动对鲤鱼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钻井噪声与振动对鲁鱼生长有显著影响,其临界等效噪声级和振动级约为83.9dB和89.7dB,影响域径约为9m,污染持续时间,体重和群居行为等生态因素,能显著改变钻井噪声与振动对鲤鱼生长的污染效应,由在污染消失后鲤鱼生长率能迅速恢复,这说明钻井噪声与振动鲤鱼的生长的污染效应,由于在污染消失后鲤鱼生长率能迅速恢复,这说明钻井噪声与振动对鲤鱼的影响机制可能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呆鲤鱼是属于鲤鱼的一个品种,它具有鲤鱼的一般特性,所不同的是由于它长期生活在稻田等静水中,逐渐变得性情温和,养成了一种喜逆游和横游的习性,不随流水逃跑,故称呆鲤鱼。它第一龄生长比较迅速,当年的鱼苗,最大个体可长至二斤左右。是当前稻田、山塘等小水面养殖优良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