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构建了基于循环农业、现代农业、园林景观和农业科技园区经营管理为主要理论的循环农业规划的理论框架,并阐述了循环农业、现代农业、生态景观和农业科技园区经营管理理论的内涵及特征,为我国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与规划要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取实证研究与资料挖掘相结合的手法,论证了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是高新技术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比较分析了国内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类型,进而结合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实践,提出了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的基本要点和样本目录.  相似文献   

3.
《吉林农业》2016,(4):27
正近日,抚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被正式命名为"吉林白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吉林省第5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这是抚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既2014年被认定为省级园区后在园区建设上取得的又一新成就。抚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规划"人参大健康、生态农业观光游、长白山特种经济动植物种养殖及加工、矿泉水保护与开发"等为四大主导产业。园区根据地貌、资源优势、产业布局等特征,确立为3个分区,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现代农业科技园在我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向人们展示了农业科技发展的美好前景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无限魅力,不仅给城市增添了新的景点和活力,而且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之间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国内不少农业科技专家和学者对农业科技园区从功能定位、建设管理和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过,迄今为止,有关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的空间规划问题还少有人进行系统研究,为此,本文结合四川绵阳农科所新址规划阐述农业科技园区空间规划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贵州贵阳(乌当)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全国在建的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乌当农业科技园区既是贵州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园区,也是贵州省第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针对该园区建设成效,从综合效益、组织管理、能力建设、带动作用四方面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估,力求为贵州省正在开展的农业园区建设及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休闲农业以其特有的“体验和学习”优势,成为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人们追求回归自然、寓教于乐首选的旅游方式.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休闲农业开发,有着得天独厚的科技、生态和文化优势.该研究以河南现代农业研发基地为例,在分析其休闲农业开发背景、存在问题及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发展休闲农业的经营理念定位和注重度假化、体验化、科技化、健康化的经营思路,为农业科技园区的休闲农业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循环农业建设理念为切入点,分析了建设恩施“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之前当地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及经过3年初步规划建设之后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展望建设“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以烟为主的生态循环农业的前景,提出了在建设循环农业体系过程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就发展“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的现状与问题,从基本职能的角度提出农业科技园区的空间结构布局可以分为3个层次:即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将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理念导入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中,提出现代农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重点,分别为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包括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和农业用地控制指标(包括规定性指标、引导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并给出相应的图则示意.最后将上述规划方法应用于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规划实践.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取代传统农业是一种必然趋势的,但过于统一的现代科技园区开发方式、功能相似、特色丧失成为其发展的一大阻碍。植物作为一种最具有生命属性的构景要素,可以使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更具生命力。结合九溪农业科技园区案例,基于植物体验视角,为特色现代休闲科技园区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江西山区特色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农业科技园区是推动江西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文章通过对江西农业科技园区进行的调查,总结了江西农业科技园区的山区特色概况,分析了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现代产权经营模式、现代农业科技、农产品品牌战略、人才培育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江西山区特色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了湖南农业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新阶段对农业科技的客观要求,提出了湖南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与近期可启动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并从政策、人才、基础条件、科技投入诸方面,提出了湖南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乡村循环经济与农业产业园区的合理结合是区域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我国现代循环农业转型升级与和谐互利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阐述了现代循环农业园区建设的生态学原理,并结合福建省福清星源公司与渔溪农场现代循环农业园区的建设实践,简要报道了循环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资源匹配、循环利用、高效转化、技术模式、主要对策与实践成效,以期为乡村循环农业的转型升级及其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各地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产业链条延伸的一体化模式、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型工厂化模式、注重技术创新和推广的"宝塔蜂窝煤模式"、环境友好型循环农业模式以及相关企业集聚型的园区模式,这些模式各有其特点及其适用性。山东是食用菌生产大省,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应优先发展一体化组织模式,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推进园区和工厂化模式,在农业和畜牧业基础好的地区发展循环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模式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和5种主要实践模式:以肥药减量控害和生产清洁节约为特点的减量化模式;包括农牧结合和新型农作模式的生态链连接和转换模式;废弃物综合利用和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农产品质量提升型模式;生态循环农业园区模式。通过对这些模式产生的社会经济特征环境的分析,提出了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健全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努力营造发展循环农业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5.
关于院地合作共建农业科技园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院地合作共建农业科技园的合作机制、发展机遇,及其在科技兴农中的独特作用等几方面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介绍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产业园的发展实践,指出加快发展院地合作共建农业科技园符合院地双方利益,更加有利于地方政府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相似文献   

16.
赵静  裘莉娟  张丽  樊静  胡晓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8985-8986,8988
通过理论研究并结合霍格沃兹农业乐园的规划设计来探讨创意农业的创意途径,认为将农业与时尚事物结合进行创意,也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崇的创意模式。霍格沃兹农业乐园以“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为主题,以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中学纪景观风格为表现形式,形成一个包含观光性、可参与性、趣味性和具有“惊、险、奇、特”特征及农业文化内.涵的自然、新奇、魔幻的农业生态主题公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发展循环农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军 《农学学报》2011,1(10):31-33
从追溯循环经济理论起源着笔,系统地阐述了循环农业的深刻内涵,总结提炼了新时期循环农业的基本特征,即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相扣的标准化、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和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简要回顾了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历程与现状,分析了中国发展循环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循环农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也必将成为未来一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文章从循环农业模式角度对农业产业园区的价值与建设途径进行了综合的分析探讨,并以宜春市温汤镇有机循环农业产业园为案例,分析了园区选址、规划思路、循环模式、建设布局及能量流动过程,进而得出良好的自然与交通环境,根据园区主旨建立配套的循环农业体系,增加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降低人工辅助能投入、增加可更新能源的使用是提高产投比、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探讨适宜的低碳农业模式,发展低碳农业已成当务之急。本研究着重从区域循环发展的层次,分析总结了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包含农户庭院、乡村层次、园区层次、乡镇区域、城乡区域低碳循环农业模式,以利于不同层面因地制宜选用适宜的发展模式,实现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