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揭示影响烤烟香型风格的主要化学特性指标,研究以湖南郴州、河南许昌、云南文山和福建三明4个烟区的烟叶作为浓香型和清香型烟叶的代表,对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湖南郴州和河南许昌两个烟区的浓香型烟叶在总糖和烟碱含量上的差异不明显,云南文山和福建三明两个烟区的清香型烟叶在总氮含量上没有差异,这表明总糖和烟碱是浓香型烟叶的决定因素,而总氮含量是清香型烟叶的决定因素.湖南郴州和河南许昌为代表的浓香型烟叶与云南文山和福建三明为代表的清香型烟叶在化学指标上总糖、还原糖、烟碱、糖碱比和两糖差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浓香型与清香型烟叶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糖和烟碱上,低糖和低碱成为浓香型的烟叶特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广东梅州烟叶主产区土壤和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其相关关系,探究影响烟叶化学品 质的关键土壤因子。【方法】选取广东梅州烟叶主产区 48 个植烟土壤及相应的烤后中上部烟叶,分析土壤和 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并对土壤和烟叶化学成分指标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广东梅州烟区土壤偏酸比例占 64.58%,有机质(SOM)及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丰富,全氮(TN)含量适宜比例占 68.75%,全磷(TP) 丰及很丰比例占 70.83%,全钾(TK)缺和极缺比例占 68.75%,速效氮(A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 含量丰富,其中丰及很丰比例分别占 97.92%、91.76% 和 79.17%。中部烟叶总糖和淀粉含量及糖碱比偏高, 比例分别占 91.67%、100% 及 66.67%,上部烟叶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及糖碱比偏高比例分别占 87.50%、 75.00%、100% 及 56.25%,烟碱含量偏低,比例占 47.9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糖碱比、总氮、烟碱、总糖 和还原糖含量是评价广东梅州中部烟叶化学成分的主要指标,还原糖含量、糖碱比、总糖和烟碱含量是评价梅 州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主要指标。中部烟叶化学综合质量与土壤 AK 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中部烟叶烟碱含量与 土壤 AK 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中部烟叶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以及上部烟叶淀粉含量与土壤 WSOC 含量呈负 相关关系;上部烟叶还原糖含量与土壤 AP 呈正相关关系;上部烟叶化学综合质量与土壤 AP 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与土壤 AK 含量和 pH 值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提高广东梅州烟区土壤 pH 值、AK 和 WSOC 含量,降低土壤 AP 含量,有利于梅州烟区烟叶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产区浓香型与清香型烤烟内在化学成分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影响烤烟香型风格的主要化学特性指标,研究以湖南郴州、河南许昌、云南文山和福建三明4个烟区的烟叶作为浓香型和清香型烟叶的代表,对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湖南郴州和河南许昌两个烟区的浓香型烟叶在总糖和烟碱含量上的差异不明显,云南文山和福建三明两个烟区的清香型烟叶在总氮含量上没有差异,这表明总糖和烟碱是浓香型烟叶的决定因素,而总氮含量是清香型烟叶的决定因素。湖南郴州和河南许昌为代表的浓香型烟叶与云南文山和福建三明为代表的清香型烟叶在化学指标上总糖、还原糖、烟碱、糖碱比和两糖差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浓香型与清香型烟叶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糖和烟碱上,低糖和低碱成为浓香型的烟叶特色。  相似文献   

4.
浓香型烟叶分切不同段位质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襄县烟叶是河南浓香型烟叶的代表。对襄县B2F进行分切,采用常规化学成分检测、气相色谱-质谱(GC-MS)致香成分分析及感官质量评吸等手段,研究单叶分切后不同段位的内在质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分切后不同段位的烟叶在总糖、烟碱、糖碱比及钾氯比等常规化学指标与酸性、中性及碱性致香成分含量上均存在差异。叶中部香气量更充足、透发性好、地方性杂气小,烟气特征较为细腻、刺激性较小、余味干净,感官评吸质量好于未分切的原级B2F;叶尖部分感官评吸质量次之;叶基部分感官评吸质量较差。究其原因在于叶中部致香成分总量丰富,碱性致香成分适当,且糖碱比及钾氯比协调。  相似文献   

5.
摘要: 为进一步探索烟叶分切加工的化学物质基础,以河南浓香型初烤烟叶为材料,从叶尖到叶基分切成10段(HN-1~HN-10),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回归分析研究了叶片不同分切区位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变化,并基于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对不同区位进行聚类分析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①不同分切区位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平均为124.22 mg/g,变幅为41.70~193.40 mg/g,各组分平均含量表现为苹果酸(89.38 mg/g)>草酸(18.07 mg/g)>柠檬酸(13.48 mg/g)>丙二酸(3.13 mg/g)>丁二酸(0.17 mg/g);②草酸和丙二酸在不同区位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③丙二酸、柠檬酸含量与分切区位(HN-1→HN-10)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草酸与分切区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从叶尖到叶基,草酸含量呈逐渐增加的抛物线型变化,丙二酸和柠檬酸含量均呈逐渐降低的线性变化;④可将不同区位聚为两段,第一段(HN-1~HN-7)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为124.68 mg/g,第二段(HN-8~HN-10)含量为123.15 mg/g;⑤两段式分切烟叶样品的感官评吸结果为第一段(43.19分)>整片(42.08分)>第二段(41.04分),且第一段的得分显著高于整片和第二段,说明切除叶基3/10的烟叶有望作为高端原料的替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烤烟上部叶推迟采收对其可用性的影响,为郴州优质上部烟叶采收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分析上部烟叶不同采收时间(以常规采收为对照,在常规基础上推迟3 d、6 d、9 d采收)烟叶品质和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随采收时间推迟,上部叶外观质量、经济效益、两糖含量、风格及品质特征和工业可用性均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烟碱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糖碱比、氮碱比呈逐步上升趋势。与常规采收相比,推迟3~6 d采收烟叶经济效益增加,外观质量改善,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烟碱、总氮含量降低,糖碱比、氮碱比提高。推迟3 d采收,烤后烟叶经济效益最佳,焦甜香、醇甜香及特征彰显度最高,香气质量、杂气、口感等品质指标及工业可用性最好。【结论】郴州烟区上部烟叶在常规采收基础上适当推迟采收(推迟3~6 d)有利于提高烟叶品质和经济效益,其中以推迟3d采收的烟叶外观质量高、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好、风格特征与品质特征突出。  相似文献   

7.
烤烟叶片不同区位半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烟叶不同区位半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差异,探索烟叶分切加工的化学物质基础,为烤烟原料的分切加工提供参考。【方法】以河南浓香型初烤烟叶为材料,从叶尖到叶基分切成10段(HN-1~HN-10),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回归分析研究叶片不同区位半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变化,并基于半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对不同区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烟叶不同区位半挥发性有机酸总量平均为12.43 mg/g,变幅为9.01~20.56 mg/g,各组分平均含量表现为:亚麻酸(5.59 mg/g)棕榈酸(2.83 mg/g)亚油酸(2.04 mg/g)油酸(1.02 mg/g)硬脂酸(0.89 mg/g)十五酸(0.06 mg/g)。棕榈酸、亚油酸以及半挥发性有机酸总量在不同区位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以及半挥发性有机酸总量与区位(HN-1→HN-10)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从叶尖到叶基,亚油酸和亚麻酸呈逐渐降低的抛物线型变化,棕榈酸和半挥发性有机酸总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抛物线型变化。基于半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不同区位聚类结果表明,不同区位聚为3段,第1段叶尖部(HN-1~HN-5)半挥发性有机酸含量为12.83 mg/g,第2段叶中部(HN-6~HN-8)半挥发性有机酸含量为12.30 mg/g,第3段叶基部(HN-9~HN-10)半挥发性有机酸含量为11.61 mg/g。【结论】不同区位的半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且从叶尖到叶基呈规律性变化;烟叶HN-2~HN-5区位工业可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
玉溪烟区海拔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析玉溪烟区海拔高度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关系。【方法】采取定点取样的方式研究海拔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海拔高度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中下部烟叶的烟碱含量呈负相关关系;海拔高度与上部及中部烟叶总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下部烟叶总氮含量呈负相关关系;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海拔1728 m处的还原糖含量最高;氧化钾含量并未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产生明显的变化,3个部位的烟叶氧化钾含量均在海拔1900 m处最低;3个部位烟叶的氯离子含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分别出现在海拔1728和1900 m处,海拔1313和2200、1532和1900 m处的烟叶氯离子含量基本相当。烟叶协调性方面,3个部位烟叶的两糖差均随海拔高度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最大值均在海拔1728 m处;中部及下部烟叶的糖碱比高于上部烟叶,上部和下部烟叶的糖碱比均随海拔高度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上部烟叶氮碱比均小于中部及下部,中部及下部烟叶的氮碱比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高度对3个部位烟叶的非烟碱氮与总氮的比值影响不大。【结论】受海拔高度影响较大的是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含量及两糖差、糖碱比和氮碱比;受海拔高度影响较小的是氧化钾、氯离子含量及非烟碱氮与总氮的比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主要生态因子对浓香型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烟叶风格特征形成的影响。【方法】以‘粤烟97’为材料,利用南雄烟区帽子峰和古市生态亚区生态条件与地域的微观差异,在2个生态亚区之间互相置换相同质地土壤,设置4个处理,研究不同生态亚区土壤和气候因子对烟叶光合作用和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及协调性的影响。【结果】移栽50 d时,帽子峰土壤置换到古市(T1处理)后种植的烤烟的净光合速率比古市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T2处理)下种植的烤烟高3.66%;中部叶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分别降低5.74%、4.77%和10.73%,烟碱、K+和总氮含量分别提高6.49%、11.07%和11.34%。同时,古市土壤置换到帽子峰(T3处理)后种植的烤烟的净光合速率比帽子峰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T4处理)下种植的烤烟高1.81%;中部叶还原糖和烟碱含量分别降低10.02%和13.14%,淀粉含量提高9.30%。气候对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和淀粉含量,氮碱比,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净光合速率均有显著影响;土壤与气候互作对还原糖、烟碱、总氮和淀粉含量,氮碱比及气孔导度有显著影响;土壤仅对K+和总氮含量及糖碱比有显著影响。【结论】气候是浓香型烟叶风格特征形成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尤其是伸根期与旺长期的降水量和平均气温,其次是土壤与气候互作,土壤因子的影响最小。古市的气候条件更适合浓香型优质烟叶的生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丰富烟叶化学成分评价体系,了解广西中烟桂阳基地单元烟叶化学成分区域特征。【方法】以桂阳县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烟叶样品为材料,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其化学成分可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部分样品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偏高,下部叶烟碱含量偏低,部分样品的烟叶氯含量偏高,部分样品的中部烟叶淀粉含量偏高。B2F等级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大于C3F和X2F等级。B2F等级是2013年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最高,C3F和X2F等级是2014年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最高。B2F等级是欧阳海镇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最高,C3F等级是莲塘镇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最高,X2F等级是泗州乡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最高。【结论】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可以用于卷烟品牌对产区烟叶化学成分的适配度评价。  相似文献   

11.
对贵州中烟工业公司在湖南、河南、云南、福建、贵州、四川6省8个基地72个C3F烟样的化学成分、营养元素和感官评吸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烟叶化学成分差异显著,清香型、中偏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浓香型烟叶,而浓香型烟叶两糖比显著高于清香型、中偏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烟叶,但总氮、氮碱比和糖碱比均低于清香型、中偏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烟叶。不同生态区烟叶营养元素差异显著,贵州威宁烟叶铁含量异常高,湖南郴州和福建三明烟叶锌含量异常高,河南平顶山烟叶锰及氯含量异常高,云南保山烟叶铜及氯偏高,使这些产地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下降。采用感官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表明,与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指标关联较大的化学指标是两糖比、氮碱比、烟碱,其次为糖碱比和氯离子。  相似文献   

12.
 对云南省曲靖烟区2005~2007年9县(市、区)所产烤烟烟叶C3F的常规化学指标进行总体描述、产烟县(市、区)、年份间、不同品种间的统计分析及烤烟各化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曲靖烟区烤烟中除总糖、还原糖、糖碱比略偏高,钾的含量略偏低外;总氮、烟碱、氯含量、氮碱比、钾氯比等化学指标均符合优质烟叶的要求。(2)除烟碱、氯、钾含量变异较大外,其他化学成分都比较稳定。(3)化学成分在县际间(除氯外)、年份间(除氯、钾外)、主栽品种间(除还原糖、钾外)差异不显著。(4)总糖与还原糖呈高度正相关;烟碱与总氮,氮碱比与糖碱比呈中度正相关;总氮、烟碱与糖碱比,烟碱与氮碱比,氯与钾氯比呈中度负相关。控制烟叶总糖含量,协调糖碱比,提高钾含量是今后曲靖烟叶品质的改良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了合理评价和利用河南浓香型烟叶原料,提高河南烟叶的工业可用性,以河南典型浓香型产区的烟叶为研究对象,对浓香型烟叶3个部位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评价分析,同时基于"中华"卷烟品牌对河南浓香型烟叶原料的烟碱和化学成分协调性指标的具体需求目标,确定了河南浓香型烟叶原料常规化学成分的适宜含量范围。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合理评价和利用河南浓香型烟叶原料,提高河南烟叶的工业可用性,以河南典型浓香型产区的烟叶为研究对象,对浓香型烟叶3个部位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评价分析,同时基于"中华"卷烟品牌对河南浓香型烟叶原料的烟碱和化学成分协调性指标的具体需求目标,确定了河南浓香型烟叶原料常规化学成分的适宜含量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优化云南省曲靖市麒麟烟区轮作制度、烤烟的合理布局,提高麒麟烟叶产量及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麒麟区选择空闲、绿肥、蚕豆、大麦4种不同前茬地块种植云烟85,并对烤烟上、中、下部烟叶内含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前茬为大麦时,中、下部烟叶氯含量最低,中部叶烟碱含量低,糖碱比较高;前茬为绿肥时,所有烟叶化学指标处于较高含量,钾氯比较大;前茬为空闲时,各部位烟叶含有较高的总糖、还原糖、钾含量,且中、下部叶氯含量和烟碱含量少,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前茬为蚕豆时,烟叶氯含量、总糖、还原糖含量偏低,而氮、烟碱含量较高。【结论】麒麟烟区可实施前茬空闲或种植大麦与烤烟轮作的方式,既能降低烟叶烟碱、氯含量,又能保持一定的总糖、还原糖含量,从而提高烟叶化学品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不同产地的K326与红大品种片烟在不同仓储地点陈化的化学成分变化情况。【方法】选择产自昆明、曲靖、红河3地K326和红大品种的烟叶,在曲靖、楚雄、红河、元江4个仓储地点,研究陈化过程中烟叶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氯、糖/氮、钾/氯、致香物质、挥发性有机酸、多酚化合物的变化。【结果】K326和红大2个品种的主要差异表现在总糖、烟碱含量上,红大品种的总糖含量高于K326,K326品种的烟碱含量高于红大品种。3个产地的烟叶,红河产地的烟叶总糖含量低,烟碱含量高,昆明产地的烟叶总糖含量高,烟碱含量低;曲靖产地的烟叶总糖含量居中,烟碱含量最低,挥发性有机酸和多酚化合物最高。随着陈化时间延长,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升高,挥发性有机酸、多酚氧化物含量降低,相关分析表明致香物质与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2=0.37);挥发性有机酸与氯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2=0.55),与钾、致香物质呈显著负相关;多酚化合物含量与总糖、钾、氯、糖/碱、氮/碱、挥发性有机酸正相关,与烟碱、还原糖、总氮、钾/氯、致香总量呈负相关。【结论】自然陈化过程中,烟叶产地、烤烟品种对烟叶化学成分影响显著,文章明确了红河、昆明、曲靖3地及K326、红大品种片烟在陈化过程中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过中稳温时间对上部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为提高烟叶香气质量及密集烘烤工艺的优化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上部叶为试验材料,在气流下降式烤房对比研究42℃和54℃两个关键温度点稳温时间对上部烟叶致香物质和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适当延长稳温时间有助于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提高;当以42℃持续12 h、54℃持续12 h进行烘烤时,其致香物质总量、棕色化反应产物类、类西柏烷类、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和新植二烯含量最高,且明显提高巨豆三烯酮总量(19.970 μg/g);并且能够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烟碱和淀粉含量,使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增加,糖碱比和氮碱比较适宜,其感官评吸得分最高。【结论】42℃和54℃均持续12 h能明显改善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上部烟叶的香气质量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过中稳温时间对上部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为提高烟叶香气质量及密集烘烤工艺的优化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上部叶为试验材料,在气流下降式烤房对比研究42℃和54℃两个关键温度点稳温时间对上部烟叶致香物质和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适当延长稳温时间有助于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提高;当以42℃持续12h、54℃持续12h进行烘烤时,其致香物质总量、棕色化反应产物类、类西柏烷类、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和新植二烯含量最高,且明显提高巨豆三烯酮总量(19.970μg/g);并且能够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烟碱和淀粉含量,使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增加,糖碱比和氮碱比较适宜,其感官评吸得分最高。【结论】42℃和54℃均持续12h能明显改善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上部烟叶的香气质量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贵州开阳烤烟的化学质量特征,进一步提高开阳烟区烟叶质量,采集了开阳烟区5个主要产烟乡镇南江3号的B2F、C3F、X2F 3个等级烤烟样品各78个,测定了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钾、氯含量,分析了开阳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特征,并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其可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开阳烟区南江3号烟叶氮碱比偏高外,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钾、氯含量等化学指标均在合理水平,总体化学成分协调。B2F等级烟叶糖含量较高,X2F等级烟叶烟碱含量偏低;从协调性来看,B2F等级烟叶糖碱比较协调,C3F和X2F等级烟叶糖碱比相对较高;C3F和X2F等级烟叶氮碱比略高;3个等级烟叶钾氯比较大。不同植烟乡镇烤烟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糖碱比、氮碱比存在一定差异。开阳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CUI)平均得分为70.43,35.04%的烟叶可用性在较好以上。各乡镇烤烟CCUI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宅吉、冯三、龙岗、马场、花梨。综合分析开阳烟区烟草化学成分特点,为合理评价烤烟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认识昆明市烤烟品种质量特征,运用模糊数学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代表烟叶质量状况的CCUI值(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对昆明市烤烟品种K326、红花大金元(红大)、云烟87、NC102和NC297的化学成分可用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主要化学成分与色素、多酚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昆明烟叶总糖、钾、氯含量和钾氯比适宜,还原糖和烟碱偏高,总氮含量和糖碱比、氮碱比稍低。②昆明市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Ⅰ、Ⅱ、Ⅲ和Ⅳ级比例分别为5%、31%、50%和14%,CCUI平均值为0.5159,品种间CCUI表现为:红大>云烟87>K326>NC297>NC102。③叶黄素、β\|胡萝卜素与氯和烟碱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