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浙江红山茶总DNA提取及ISSR-PCR引物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出简易的DNA提取方法及适合于所有浙江红山茶种质材料进行ISSR分析的有效引物。[方法]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参考其他山茶科植物的50个ISSR引物,对来自浙江、福建、江西、安徽10个居群中共20份浙江红山茶种质材料进行了PCR扩增。[结果]改进的CTAB法可简单、快速地提取到高纯度DNA产物;筛选出的20条引物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且可重复性良好。共扩增出337条DNA谱带,其中281条为多态性带,占总扩增带数的83.4%,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6.85条谱带。[结论]所筛选的20条引物可有效应用于浙江红山茶种质资源材料的ISSR分析。  相似文献   

2.
浙江红山茶总DNA提取及ISSR-PCR引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出简易的DNA提取方法及适合于所有浙江红山茶种质材料进行ISSR分析的有效引物。[方法]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参考其他山茶科植物的50个ISSR引物,对来自浙江、福建、江西、安徽10个居群中共20份浙江红山茶种质材料进行了PCR扩增。[结果]改进的CTAB法可简单、快速地提取到高纯度DNA产物;筛选出的20条引物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且可重复性良好。共扩增出337条DNA谱带,其中281条为多态性带,占总扩增带数的83.4%,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6.85条谱带。[结论]所筛选的20条引物可有效应用于浙江红山茶种质资源材料的ISSR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牡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DNA鉴定,采用ISSR标记的方法来进行试验,即采用改良的CTAB法从成熟干燥的牡丹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其质量检测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法,用优化的ISSR-PCR反应系统,对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UBC)公布的220条ISSR引物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从6个牡丹品种的叶片中提取的DNA浓度范围在30×10-3~100×10-3μg/μL之间,DNA样品纯度D260 nm/D280 nm比值在1.7~1.9之间;从22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了12条适合牡丹的扩增结果好的引物,选出的引物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重复性好.说明提取的DNA质量较好,该改良的CTAB法适用于从蛋白质和酚类物质含量较高的植物材料中提取基因组DNA;筛选出的12条ISSR引物为进一步研究牡丹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吴田  蓝增全  李青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859-8860,8862
[目的]提取诺丽(Morinda citrifoliaLinn.)叶片DNA,并建立ISSR-PCR反应体系。[方法]以3份采自海南、4份采自美国的诺丽种质的叶片为材料,对其DNA提取和ISSR分子标记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采用改进的CTAB DNA微量提取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诺丽叶片基因组DNA。用14条不同的ISSR引物对所提取的诺丽基因组DNA进行了ISSR分子标记分析,其中7条引物在诺丽DNA中可扩增出多态性产物。[结论]建立了诺丽叶片基因组DNA快速、高效的提取方法和ISSR标记体系,可为ISSR分析应用于诺丽遗传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快速和准确地对鹧鸪茶种质材料进行ISSR分析提供有效引物。[方法]基因组DNA的提取采用改良的CTAB法。利用99个ISSR引物,对来自海南岛境内的10个居群中共20份鹧鸪茶种质材料进行PCR扩增,以筛选出适合于所有鹧鸪茶种质材料进行ISSR分析的有效引物。[结果]从99条供试引物中共筛选出15条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且可重复性良好的有效引物。用筛选出的15条引物对66份鹧鸪茶种质材料进行ISSR-PCR扩增,均可获得带型丰富和清晰可辨的DNA指纹图谱;共扩增出286条DNA谱带,其中231条为多态性带,占总扩增带数的80.77%,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9.1条谱带。[结论]所筛选的15条引物可以有效地应用于鹧鸪茶种质资源材料的ISSR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ISSR分子标记鉴别楠属3个树种。【方法】以紫楠、浙江楠和桢楠木材为对象,比对改良CTABSDS法、CTAB法和试剂盒法3种方法提取的木材基因组DNA质量,采用ISSR-PCR技术对3个树种24个样本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改良CTAB-SDS法和CTAB法较适合这3种木材的DNA提取。序列扩增筛选出7条稳定、条带清晰且多态性好的引物,确定其最佳退火温度。7条引物共扩增出67条大小为100~2 000 bp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3条,多态率64.2%。【结论】这7条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条带都可用于鉴别与区分这3种楠木。  相似文献   

7.
使用ISSR和SSR两种分子标记检测小滴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牛大力(Callerya speciosa)腋芽后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7条适合引物,共扩增出128条DNA条带.从53条牛大力SSR引物中选出8条引物进行银染检测.结果显示,ISSR和SSR分子标记,对照和超低温保存后再生植物无差异性条带.两种分子标记的结合充分证明了牛大力在超低温保存后其基因组DNA序列均无变异,因此该材料的遗传稳定性没有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8.
任志龙  韩文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7876-17877
[目的]改进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mongholicus)总DNA的CTAB提取法。[方法]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通过提取试验研究了利用改进CTAB法从植物组织中提取总DNA的效果。[结果]提取DNA的凝胶电泳图谱上呈现出清晰、整齐的条带且拖带较少,说明所提DNA的纯度较高,质量较好。利用改进CTAB法提取的DNA进行trnS-trnG扩增的产量高,说明提取的DNA可用于测序等后续分析。用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多对特异性ISSR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表明各基因组DNA均扩增出多态性谱带,且带型清晰,易区分,说明利用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ISSR分子标记检测的效果良好。[结论]改进CTAB法可有效消除次生物质对DNA的干扰,提取的基因组DNA可用于叶绿体trnS-trnG测序分析和ISSR分子标记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油楠基因组DNA提取、ISSR反应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进行探讨。[方法]运用改良CTAB法对油楠树皮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利用单因素试验,对油楠ISSR-PCR反应各因素水平进行优化。[结果]运用改良CTAB法对油楠树皮进行基因组DNA提取效果最佳;最优体系:20μl反应体系中,模板用量20 ng,引物浓度0.6μmol/L,d NTPs浓度0.2 mmol/L,Mg2+浓度2.0 mmol/L,Taq酶用量1.5 U,10倍反应缓冲液2μl,dd H2O补至20μl;以该体系为基础进行引物筛选,在100条ISS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3条多态性较高、扩增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结论]该研究丰富了油楠遗传学基本资料,为油楠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可用的SSR分子标记,加快椰子分子辅助育种进程。[方法]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椰子基因组DNA,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对36对SSR引物进行筛选,以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为引物筛选原则。[结果]共筛选出7对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其中2对多态性较丰富,可用于后续SSR分子标记分析。[结论]该研究为开展椰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系统分析提供了SSR引物。  相似文献   

11.
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标记技术对38份余甘子种质资源和1份近缘种进行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00条通用引物共筛选出17条适用于余甘子的分子标记研究;筛选的17条ISSR引物共扩增获得13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6条,多态百分率为92.65%,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聚类结果看,遗传相似系数为0...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收集、保存和研究茶树品种资源,从2008年开始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恩施州茶树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TAB法提取DNA,探索出茶树PCR扩增效果较好的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筛选出28条左右多态性较高的ISSR引物,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供试品种遗传关系树状图。基于遗传相...  相似文献   

13.
绣线菊属植物的DNA提取和RAPD引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0种绣线菊属植物资源为材料,分别用SDS法、高盐低pH法及改良的CTAB法对幼嫩叶片进行DNA提取并进检测比较,利用经过检测的模板对RAPD引物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DNA可以用于RAPD分析。对200条10碱基的RAPD引物进行了初筛和复筛,筛出了30条扩增多态性强、稳定性好的引物,作为全部基因组的扩增引物。  相似文献   

14.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地区的11种荆芥种质资源进行分析,以此来探讨我国荆芥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11种荆芥幼苗为材料,CTAB法提取其基因组DNA;采用正交试验优化ISSR技术体系影响因素;利用100条ISSR引物进行ISSR扩增,最后计算供试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最优ISSR-PCR体系,在25 μL体系中,模板DNA 50 ng,引物0.75 μmol·L-1,Taq DNA聚合酶1 U;100条引物中55条引物可扩增出结果,共扩增出458条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8.3条,其中246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比率为53.71%;11个荆芥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在0.208 3~0.709 1;在遗传距离为0.50处,可将供试的11种荆芥材料分为2大类;在遗传距离为0.40处,可将供试的11种荆芥材料分为5大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荆芥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15.
基于ISSR的葡萄品种亲缘关系分析及其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9份葡萄品种为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其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通过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进行数据分析,建立亲缘关系图,利用筛选出的引物构建葡萄品种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从86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4条多态性较丰富且稳定的引物,共扩增出13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5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1.91%。各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54~0.83,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85。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4时,可将19份葡萄材料明显分为2大类。利用2条ISSR引物UBC815和UBC855构建了14个葡萄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分析表明,ISSR标记多态性较为丰富,适合葡萄品种亲缘关系分析及图谱构建,并可为品种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独尾草(Eremurus chinesis Fedtsch.)的遗传多样性,以独尾草的干燥叶片为研究材料,比较了SDS法和CTAB法提取独尾草总DNA的效果,并对CTAB法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采用正交试验以Mg2+、dNTP、Taq酶、引物4因素3水平建立了独尾草的ISS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优化的CTAB法提取独尾草DNA的质量较好,在l0 μl的反应体系中,含10×PCR Buffer、1.0 mmol/l MgCl2、200 μmol/l dNTP、0.75 U Taq酶、0.4mol/l的引物和20 ng模板DNA.基于上述ISSR反应体系,筛选出了适合独尾草遗传多样性分析的21条ISSR引物.  相似文献   

17.
裕丹参不同变异类型ISSR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裕丹参4种变异类型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类型问亲缘关系分析,构建遗传树状图.结果表明,从50务ISSR引物中筛选出8条具有鉴别意义的多态性引物,在裕丹参4种变异类型中共得到65条带,47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位点72.3%,聚类分析将裕丹参4种类型分为2个类群,表明裕丹参4种变异类型遗传分化明显.ISSR标记可以作为裕丹参4种变异类型鉴定的有效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8.
云南特有茶组植物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茶组植物为材料,利用ISSR技术对云南茶组植物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所筛选出的12个引物对25份供试材料进行ISSR扩增反应后,共产生141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为139条,其多态条带比率(PPB)高达98.5%,表明25份材料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并根据遗传距离利用UPGMA构建了云南茶组植物亲缘关系树状聚类图。25个材料可分为6个类群(取值水平GD=0.378 ),20个茶组植物分为2个类群。从DNA分子水平探讨了云南茶组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突出了种间的遗传差异,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151~0.580,表明25份材料间遗传基础较宽。PCA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果显示,ISSR作为一种信息量高、重演性好的分子标记,应用于茶树品种鉴别和亲缘关系分析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冬青属植物的ISSR标记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36种冬青属植物的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2条能扩增出清晰带型并具多态性的引物,共扩增出235条DNA片段,相对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400~1 500 bp之间,其中232条片段呈多态性,多态率为98.7%,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9.6条DNA片段;依据扩增结果用UPMGA类平均聚类法进行遗传相似系数分析并构建了系统树.结果表明,36种冬青属植物在遗传相似系数0.64处明显聚为落叶类和常绿类,初步证明了利用ISSR分子标记时冬青属植物进行系统进化和亲缘关系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比较了常规CTAB法、改良CTAB法和SDS法对太行花叶片总DNA的提取效果,并对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在多种分子标记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常规CTAB法提取的DNA难以完全溶解,且有褐化现象;SDS法提取的DNA产率及纯度都很低;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产率高且稳定,无明显降解,杂质少,OD260/OD280值在1.8左右.以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为模板,应用叶绿体和线粒体通用引物扩增出了特异性的高效产物,ISSR和RAPD引物对总DNA的扩增也获得理想结果.因此,改良CTAB法适用于太行花总DNA提取,其产物能满足核、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分子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