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香蕉茎秆堆肥化处理腐熟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以香蕉茎秆和鸡粪为主要填料进行好氧堆肥,研究了香蕉茎秆堆肥化过程中几种与腐熟度有关的物质含量和参数的变化情况及堆肥腐熟度评价理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C/N比、阳离子交换量(CEC)、CEC/TOC可以作为香蕉茎秆和鸡粪堆肥化处理腐熟度评价的化学指标,而pH值和水溶性有机碳(WSC)不能作为腐熟度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辅料及微生物菌剂对羊粪好氧堆肥腐熟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好氧堆肥是目前有效的羊粪资源化利用方式,本研究旨在探究辅料及微生物菌剂对羊粪好氧堆肥腐熟度的影响。以羊粪、水稻秸秆、菌糠为堆肥原料,加入外源菌剂,检测各个处理的理化指标,生物学指标和重金属指标。平均温度Z4>Z3>Z2>Z1,最高温度68.1℃,69.1℃,69.3℃,71.1℃。pH先升高再降低,堆肥结束为8.53、8.25、8.43、8.35。C/N逐渐降低,堆肥结束为15、16、15和14。含水率逐渐下降,堆肥结束Z2含水率最低并且下降最多,为66.82%。全钾含量逐渐升高,Z4增加最大为196.58%。GI逐渐升高,50天均达到110%,Z4最先达到。NH4+-N含量波动下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NY 525—2012。以水稻为辅料与羊粪的堆肥效果优于菌糠,混合菌与菌糠处理提前进入高温期,更有利于羊粪堆体的快速腐熟。  相似文献   

3.
碳氮比对热带地区鸡粪和蔗渣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热带地区鸡粪和蔗渣不同配比对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寻求最佳物料配比,本研究采用好氧堆肥的方法,研究堆肥过程中不同C/N对堆肥温度、NH3排放、养分含量及腐熟度等理化指标的影响,探究不同C/N下畜禽粪便的堆肥效果。结果表明,C/N为20 (T1)、30 (T2)和40 (T3)处理的高温持续时间(>50℃)以上的持续时间分别为38天、32天和20天;T1处理的NH3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T2处理的NH3挥发速率第1周内最快,说明有机质降解速度最快。随着C/N提高,其有机质含量越高,但NPK总养分含量越低。T2和T3的处理在OM、pH、NPK总养分、GI和NH4+含量指标均达到堆肥标准,而T1处理堆肥结束时OM和NH4+含量不符合标准。综合各个指标,C/N为30的处理为该研究中的最佳堆肥比例。  相似文献   

4.
不同原料配比对鸡粪高温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鸡粪和锯末不同质量比混合堆肥,通过调节水分和加入过磷酸钙和石灰,研究了腐熟过程中发酵参数对堆肥温度、水分、pH、C/N和植物养分含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在53 d堆肥期间,堆肥高温期维持时间长,50℃以上累计达20 d;含水量和C/N持续下降,C/N各处理下降幅度不同,T值小于0.6的处理仅处理4、处理5、处理6;pH值先升后降,53 d后趋于稳定,接近7左右;全磷和速效磷呈缓慢上升趋势,变幅最大的均为处理5;全钾和速效钾则先降后升,处理5的含量和增幅均最大.综合各因素来看,处理5的物料配比较适合本地区鸡粪高温堆肥发酵.  相似文献   

5.
典型畜禽粪便配伍食用菌菌渣堆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三种典型畜禽粪便工厂化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物理化学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典型禽畜粪便和食用菌菌渣废弃物有机肥料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分别以新鲜牛粪、猪粪和鸡粪配以2倍质量(DW)的食用菌菌渣进行堆肥试验,研究了堆肥过程中温度、pH值、铵态氮、硝态氮和发芽指数等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堆肥过程中牛粪、鸡粪和猪粪处理在55 ℃以上的持续时间均超过15 天,堆体温度均超过70 ℃。堆肥结束时,猪粪、鸡粪、牛粪处理的pH值分别为7.59、7.81、7.48,符合腐熟堆肥pH值在 5.5 ~ 8.5的一般标准,种子发芽指数(GI)均大于80%,总养分(N+P2O5+K2O)分别为4.31%、5.01%、4.57%,只有鸡粪处理满足有机肥养分标准(NY525-2012)。堆肥过程中各处理铵态氮含量逐渐下降,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加,至堆肥结束时牛粪、鸡粪和猪粪处理铵态氮的减少量分别为45.6%、29.2%、33.9%,而相应地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到2.59 g kg-1、2.57 g kg-1、2.15 g kg-1。[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适度规模养殖场的畜禽粪便进行堆肥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外源添加物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腐熟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北京市香山公园园林绿化剪枝的废弃物为堆腐原料,采用露天高温好氧堆腐技术,通过测定堆腐试验过程中高温期持续天数、pH、EC值、C/N比、发芽指数GI等指标,研究在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腐过程中分别添加木酢液和炭化物相比添加菌剂及无添加剂时对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木酢液及炭化物均可加快园林绿化废弃物的腐熟,主要表现为:添加木酢液及炭化物能加速堆体升温并增加高温期持续天数;添加木酢液可有效降低堆体pH、EC值;添加木酢液及炭化物的处理C/N下降率分别为44.50%、41.44%,稍低于添加EM菌剂处理的45.61%,高于空白处理的32.51%,且T值均在0.6以下;添加木酢液和炭化物能有效降解堆体中的植物毒性物质,2组处理的发芽指数高达98.03%和97.27%。  相似文献   

7.
油菜秸秆适宜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油菜秸秆的粒径长度、C/N比、含水量、氮源对油菜秸秆堆肥发酵的性能参数,包括堆肥温度、C/N比、秸秆发酵后的浸提液种子发芽指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长度、氮源和含水量对油菜秸秆堆肥发酵效果的影响显著,而在本试验所设置的C/N比值范围内,C/N比对油菜秸秆堆肥发酵效果的影响不显著。综合各项指标以及从能耗和成本角度考虑,确定油菜秸秆发酵宜采用粒径长度为5cm,C/N比值为25,含水量为70%,氮源为鸡粪的组合进行堆肥发酵。  相似文献   

8.
添加糠醛渣对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处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加快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腐熟化进程、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于2011年5月在北京市香山公园,以春季园林绿化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添加适当比例干鸡粪进行高温堆肥试验,主要研究了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体系中加入糠醛渣后温度、全氮、C/N比、植物抑制物质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的最高温度为46℃,GI值最高为71%,未达到堆肥腐熟要求;添加糠醛渣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在堆肥第3天后进入高温分解阶段,持续时间为14天,较仅添加鸡粪的处理2进入高温分解时间提前了2天,高温持续时间延长了4天。至堆肥结束,添加糠醛渣的处理3全氮含量较处理2增加了12.4%,较处理1增加了36%,3种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73%、87%、90%。添加糠醛渣的处理3可以显著增加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产品的N、P、K养分含量,降低产品容重,提高堆肥总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改善堆肥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鸡粪堆腐过程中有机态氮形态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鸡粪堆腐过程中有机氮形态的变化及含量关系到堆肥的农业价值,研究其变化规律,是为生产高质量的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鸡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了堆腐试验,研究在堆腐过程中不同形态有机氮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堆腐过程中全氮,鸡粪先降低后增加,至堆腐结束下降了30.4%,玉米秸秆和玉米秸秆+鸡粪呈现增加的趋势,分别增加了4和2.4倍;THN/TN鸡粪先降低后增加,上升了7.9%,玉米秸秆和玉米秸秆+鸡粪呈下降的趋势,分别下降了40.56%和23.15%;AN/THN,鸡粪先增加后降低,下降了13.49%,玉米秸秆和玉米秸秆+鸡粪呈现缓慢上升,比开始增加了9.7和2.1倍;AAN/THN三处理在21d均达最低值,分别增加了1.5、5.1和4倍;ASN/THN,鸡粪下降了32.5%,玉米秸秆和玉米秸秆+鸡粪分别上升了5.4%和2.9%;HUN/THN,三处理均在21d达最高值,鸡粪上升了30.9%,玉米秸秆和玉米秸秆+鸡粪分别下降了46.2%和239%。由此得出鸡粪堆腐中添加秸秆能够提高全氮的含量减少氮的损失,增加AN/THN、AAN/THN、ASN/THN的值,降低HUN/THN的值,有机态氮的有效性增加。  相似文献   

10.
禽畜粪便堆肥化过程中碳氮比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迪  赵兰坡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4):193-196
本文以鸡粪与牛粪两种禽畜粪便为原料,通过不同比例混合堆肥,重点研究了堆肥过程中,三种不同比例的堆体碳氮比(C/N)变化。结果表明,三种比例的混合堆体,经过49天的高温堆肥发酵,鸡粪:牛粪为1:0.5比例的堆肥处理,其发酵周期最短,仅用30天即可腐熟。三种比例的堆肥处理,总碳含量和总氮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总碳含量下降速度大于总氮含量。C/N变化为总体上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三种比例的堆肥处理,鸡粪:牛粪为1:0.5的处理发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强化型EM菌剂对金针菇菌糠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EM菌剂在菌糠堆肥中的应用效果,加速腐熟进程,改善堆肥质量,采用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高产菌株黑曲霉SNH-7、蛋白酶高产菌株枯草芽孢杆菌SNK-103与EM菌剂进行复配,研制强化型EM菌剂,并研究其对菌糠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EM菌剂相比,接种强化型EM菌剂的处理堆肥过程中微生物代谢更加旺盛,温度、pH、EC值、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总氮、铵态氮、硝态氮、C/N、腐植酸和黄腐酸含量等理化指标的升高或降低幅度更大,腐熟进程加快;成品堆肥的GI提高,C/N降低,总氮、硝态氮、总腐植酸和游离腐植酸的含量升高,生物安全性更好、肥效更高。说明在EM菌剂中补充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蛋白酶高产菌株,可强化其对纤维素、木质素和蛋白质的降解能力,在无辅料、高C/N、低pH的不利条件下,添加该菌剂能加速堆肥进程,提高堆肥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利用油枯资源,加快其堆肥化进程,研究了油枯堆肥在加入微生物菌剂榕风和调节初始C/N的条件下,其堆体温度、pH、硝态氮含量、铵态氮含量和C/N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了解榕风和初始C/N对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初始C/N至25,同时添加菌剂,能够提高堆体温度上升幅度(50~60℃),并持续近10天;能促进NH4+-N向NO3--N的转化;C/N变化明显,从最初的25下降至末期的13,腐熟时间提前近20天。说明添加榕风菌剂能加快油枯堆肥时间,改善堆肥质量。  相似文献   

13.
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及保氮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既降低堆肥质量,又污染环境。为了深入研究堆肥过程中的氮素转化及合理的堆肥保氮措施,笔者归纳总结了堆肥中氮素的氨化作用、氨同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以及形成鸟粪石沉淀等过程,分析了与氮素损失密切相关的堆体的C/N比、pH值、温度、通风与氧气供应等因素,指出可通过调节C/N比、接种微生物菌剂、添加吸附剂和化学物质、控制通风等措施控制氮素损失。今后有必要从基于堆料碳氮组成形态的C/N比、氮素转化的微生物学机理以及适合规模化堆肥生产的保氮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4.
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过程中碳氮养分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堆肥化处理是实现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式。为探索堆肥化处理技术,笔者研究了在不同量物质(落叶、活性污泥、土壤)的园林废弃物堆肥中C、N含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堆腐过程中全碳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全氮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为嗜热阶段急剧上升,低温腐熟保肥阶段增加减缓。碳氮比在堆肥化处理过程中呈下降趋势。经正交试验分析,1000 g园林废弃物中加入800 g的污泥的处理E和处理H最有利于堆肥的腐熟,得到的腐熟肥碳氮含量较为合理,其碳含量分别为413.59 g/kg和611.16 g/kg;氮含量分别为17.57 g/kg和21.95 g/kg;碳氮比为23.54和27.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