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调查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容易感染的固着类纤毛虫种类,并挑选寄生虫种类较单一的寄生部位分割成若干小块,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硫酸锌溶液,观察硫酸锌对固着类纤毛虫的药效。结果显示:容易感染克氏原螯虾的种类主要有钟虫、聚缩虫、累枝虫及莲蓬虫。硫酸锌对这几种虫体的24 h和48 h的LC_(50)分别为5.63和2.18 mg/L、5.01和2.44 mg/L、6.28和2.93 mg/L、3.23和1.72 mg/L,对硫酸锌敏感度莲蓬虫钟虫聚缩虫累枝虫。结果表明硫酸锌对克氏原螯虾常见固着类纤毛虫病有效。  相似文献   

2.
刘青  赵铭武 《现代渔业信息》2010,25(2):19-20,26
对工厂化养殖车间患病观赏鱼进行了诊断,表明为累枝虫寄生导致。采用甲醛溶液和氯化钠两种药物组合对累枝虫进行离体和在体的杀灭治疗试验,通过治疗试验表明,30×10^-6甲醛和10‰的NaCl组合对患累枝虫病的热带观赏鱼的治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累枝虫属原生动物门的纤毛纲,是一种营固着生活的纤毛虫,常寄生于淡水鱼体表、鳍条或鳃部,流行高峰期为每年的5月 ̄10月,流行水温一般在22℃ ̄28℃。今年6月,笔者成功的治愈了一例鳖累枝虫病,现将具体情况和治疗过程简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薮枝螅(Obelia)属于腔肠动物水螅虫纲,水螅虫目,钟螅科,薮枝螅属,主要为海产,少数淡水种,常见的有双齿薮枝螅、双枝薮枝螅、曲膝薮枝螅等。  相似文献   

5.
<正>在广东等南方地区,1月份由于受强冷空气影响,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天气。2~4月份气温虽然在逐步上升,但也可能受寒潮影响,气温变化比较大,气温在15℃~25℃之间,是水产多种寄生虫和真菌生长的合适温度。本文结合近期发现的甲鱼混合感染真菌和累枝虫、花鳗鲡感染累枝虫的病例,提供一些防治真菌和寄生虫病的方法供广大养殖朋友参考。一、发病情况与症状广东新会一养殖甲鱼池塘采集的发病甲鱼,患病甲鱼四肢皮肤有黄色絮状物,冲洗刮走后出现出  相似文献   

6.
本较详细介绍对虾养殖中常见的病毒病、细菌性疾病中的烂眼病、白黑斑病、黑鳃病、烂鳃病、褐斑病、纤状细菌病以及寄生生物病害中纤毛虫类的聚缩虫、钟形虫、累枝虫等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提倡对虾健康养殖模式,采用生物制剂防病,结合一些药物的治疗,在生产实践中是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固着类纤毛虫病1.症状早期少量虫体寄生时没有症状。严重寄生时,虾体表有许多绒毛状物,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呼吸困难,手摸体表和附肢有滑腻感。2.病原纤毛虫病种类很多,常见病原体为累枝虫、聚缩虫、钟虫等。3.防治方法(1)纤虫净全池泼洒,药量为0.3克/米3,病情严重隔1~2天后再重复1次。(2)高锰酸钾化水全池泼洒,药量为3~7克/米3,4~5小时后进行大换水。(3)硫酸铜化水全池泼洒,药量为0.5克/米3。  相似文献   

8.
河蟹的疾病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纤毛虫病此病主要由聚缩虫、累枝虫等引起,虫体附生在河蟹全身甲壳上,呈一层绒毛状物,并经常与细菌或其他原生动物同时存在。少数为局部少量附生。发病个体行动迟钝,对刺激反应不敏感;食欲下降乃至停食,最后营养不良,无力蜕壳而死。显微镜检查可发现其体表、附肢、鳃等处有许多累技虫、钟形虫、腹管虫等。防虫方法:a.每隔7~10天更换一次池水,换水量为1/3池水体积。换水后每亩泼洒生石灰叨公斤(池水深1米);b.用1%福尔马林浸洗病蟹1.5小时;c用0.3毫克/升硫酸锌全池泼洒。2“蟹奴”病此病主要由寄生在蟹体内的一种蔓足类…  相似文献   

9.
本公司与有关专家历经多年研究,已成功研制出两种杀虫类新药,现将这两种药物基本情况介绍如下:一、本品由多种植物中提取的杀虫素复配而成,可强力杀灭海、淡水养殖水体中的小瓜虫、车轮虫、斜管虫、杯体虫、聚缩虫、钟形虫、累枝虫等,不影响鱼、虾、蟹正常生长。二、用量小、无抗药性、无残留。虫害发生后,全池泼洒本品0.3g/m3(即200g/亩·1m水深),3天后,即可杀死虫体。使用后,无药物残留,不污染养殖水环境。三、使用实例:1.(1)时间:2002年7月11日(2)地点:广东顺德市勒流镇邓先生(水产工程师)(…  相似文献   

10.
在河蟹、青虾的体表常见寄生生物中,除固着类纤毛虫,还常可见到丝状藻类和水霉,这三类体表寄生生物外观共同症状均为绒毛状,因而在虾蟹养殖生产中,养殖户常因不能将这三类寄生生物病正确区分,而影响治疗效果,有时甚至用药后毫无疗效,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将河蟹、青虾这三类常见体表寄生生物病的区别与防治方法分别介绍,供虾蟹养殖户参考。一、纤毛虫病病原包括原生动物环毛目的聚缩虫,原生动物缘毛目的累枝虫、钟虫、单缩虫等固着类生物。症状纤毛虫主要寄生在虾蟹的体表,被感染的虾蟹体表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灰色或黑色…  相似文献   

11.
就pH值、温度、渗透压等理化因子对鲤鱼精子液态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保存液的pH值为弱酸性(pH6.5)时保存效果最好;低温(0~4℃)条件下,鲤鱼精子的保存效果明显比室温(18~25℃)条件下的保存效果好;在1.2%的NaCl溶液中,鲤鱼精子保存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2.
2010年5月17日,我站对辖区内一水产养殖场的南美白对虾例行抽样检查。3个养殖池6个样品镜检均发现对虾附肢和鳃丝附着大量固着类纤毛虫(主要有累枝虫、聚缩虫、钟形虫)。在使用“混杀安”(主要成份:0.3%阿维菌素乳油)效果不佳后,我们采取综合措施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把诊治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供同行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卤虫胚胎和无节幼体超低温冷冻保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玻璃化液作为低温保护剂,对卤虫胚胎和无节幼体进行超低温冷冻保存实验。通过实验筛选出5种适宜卤虫胚胎保存的玻璃化液,找出了影响胚胎成活的降温温层和升温温层,使胚胎经-196℃保存后的成活率稳定在90%。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卤虫胚胎冷冻保存的程序。卤虫无节幼体经超低温冷冻保存后,获得3-5%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其土池人工育苗工作也在沿海地区广泛开展起来。土池育苗较水泥池育苗有不少的优越性:它投资小、见效快,可适当弥补咸淡水水域养殖品种少、效益低的不足;土池蟹苗对外界适应性强,成活率高,颇受养殖户的青睐,因而价格相对较高,可比同期水泥池苗高一倍左右,因而效益可观。现就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土池育苗谈谈我们的看法,仅供参考:一、病害问题土地育苗的病害主要有两类:一类为细菌性疾病,如弧菌、毛霉亮发菌、丝状细菌等;另一类为固着型纤毛性疾病,包括钟虫、聚缩虫、累枝虫等。这两类病危害很大,往往是…  相似文献   

15.
中华枝吻纽虫(Dendrorhynchussinensis)、湛江枝吻纽虫(D.zhanjiangensis)和疣多枝吻纽虫(Polydendrorhyn chuspapillaris)因其在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上差异较小,致使其分类地位存在争议。基于28SrRNA基因序列及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对采自北海和湛江的3种枝吻纽虫进行分类地位鉴定,结合来自GenBank的其它纽虫序列,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中华枝吻纽虫21个个体共检测到长度为1045bp的2个单倍型;湛江枝吻纽虫的4个个体的长度均为1038bp,共检测到2个单倍型;1个疣多枝吻纽虫个体的长度亦为1038bp。中华枝吻纽虫的2个单倍型以及湛江枝吻纽虫的2个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均为0.001;而3种枝吻纽虫28SrRNA基因序列的遗传差异很大,彼此之间的遗传距离都在0.098以上。分子系统树(NJ)的拓扑结构也显示,3种枝吻纽虫没有聚成1支,而是各自成支,结果支持3种枝吻纽虫分别为独立有效物种;同时也表明3种枝吻纽虫并非单系,乃至枝吻纽虫属(Dendrorhynchus)的2种枝吻纽虫也并非单系。  相似文献   

16.
水产养殖品种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一般是7.0-8.5。强酸环境会直接导致养殖品种死亡。在弱酸性环境下,首先容易引发鱼类寄生虫病,如纤毛虫病、鞭毛虫病;其次会影响水体中多种无机盐的溶解度,藻类、细菌生长繁殖受到抑制,有机物分解率减慢;再者,鱼鳃会受到腐蚀,  相似文献   

17.
长海县核大砣子海珍品自然保护区海域的浮游动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海县核大砣子自然保护区海域浮游动物的调查工作是在1990至1991年期间进行的。浮游动物种类繁多,共有11类41种及多种浮游幼虫。优势种主要为纤毛虫类中的纤毛虫SP(Ciliatasp.)、桡足类中的剑水蚤SP.(Cy-clopoidaspsp.)鞭毛虫类中的平底鼎型虫(Peuidiniumdepussum)等。年平均生物量9.4×105细胞/m3。生物量四季分布差异很大,同一季节里,全海域分布差异较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8.
银鲫消化酶活性与pH值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实验结果表明:在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胰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是7.5、7.5、8.5、8.0;脂肪酶的最适pH值均为7.5。淀粉酶的最适pH值均为6.5;纤维素酶在肝胰脏的最适pH值是4.8,在前肠、中肠、后肠均有两个峰值,分别为3.6和4.8。说明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分别适宜在弱碱性、弱碱性、弱酸性和酸性条件下发挥酶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科学养鱼》2002,(5):61-61
河蟹纤毛虫病、水霉病、着毛病的发生较普遍。这三种疾病在症状上较相似,往往一些养殖户见到蟹体表面不清洁,就认为是纤毛虫病,不但用错了药,而且延误了治疗时间,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使广大养殖户能正确识别这三种疾病的症状、病因和正确用药,现将近年来的实践经验介绍如下:1.纤毛虫病【病因】由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寄生于河蟹体表、附肢、鳃部等部位引起,尤以二龄以上性成熟的河蟹感染率最高。蟹种放养密度大,蟹池条件恶劣,长期不换水,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等都极易诱发纤毛虫病。【症状】蟹体表长有许多黄绿色…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我们在整个青蟹养殖生产实践中,主要有以下三种病害发生率比较高,但只要采取积极预防的措施,亦可减少和防止疾病的发生。 一、青蟹纤毛虫及丝状藻附着综合症 该病可发生于青蟹幼体,也可发生在成体阶段。该病具病程长,累积死亡率高的特点。 1.病症:发病初期,体表长有黄绿色及棕色绒毛状物,行动迟缓,对外来刺激反应慢,体表粘液有滑腻感。用显微镜观察可见钟形虫、累枝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原生动物及丝状藻。发病中晚期,蟹体周身被厚厚的附着物,鳃丝受损,呼吸困难,继发感染细菌病,导致食欲减退,甚至不摄食。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