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西东南沿海蔗区根际土壤AM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广西东南沿海甘蔗种植区北海和钦州两地甘蔗根际土壤中从枝菌根真菌(AM真菌)的分布状况,为广西甘蔗AM真菌资源保护和优势菌株的筛选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集蔗区甘蔗根际5~20 cm土样,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AM真菌孢子,根据形态结构鉴定孢子种属.[结果]分离出6种类型AM真菌孢子,其中球囊霉属两个类型,无梗囊霉属3个类型,盾巨孢囊霉属1个类型.[结论]供试蔗区根际土壤AM真菌群落中,无梗囊霉和球囊霉属占优势,A.sp1在两地蔗区出现数量最多,为共有种,两地蔗区特有种:钦州为未定种A.sp2,北海为S.gregaria.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采煤塌陷矿区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培肥7a研究施肥处理对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真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湿筛倾注-蔗糖离心法对培肥7a后土壤AM真菌孢子进行提取分离和统计。[结果]存在于该矿区复垦土壤的AM真菌共3属9种,其种属的频度、相对多度、重要值的大小顺序依次为:球囊霉属(Glomus)>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在球囊霉属(Glomus)中,缩球囊霉(Glomus constrictum)、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3种出现的频度、相对多度最大。[结论]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AM真菌孢子总数、丰度等影响显著。长期施用无机肥组处理(无机肥+菌肥、无机肥)比有机肥组处理(有机肥+菌肥、有机肥+无机肥+菌肥、有机肥+无机肥、有机肥)显著地减小了土壤AM真菌的多样性,无机肥处理主要是减小了土壤双型球囊霉(Glomus ambisporum)、聚丛球囊霉(Glomus aggregatum)和细凹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crobiculata)3种AM真菌,也即有机肥处理土壤的AM真菌相对丰度和重要值最高,其中缩球囊霉(Glomus constrictum)是本矿区玉米根际的优势菌种。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贵阳市东山何首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的种类及多样性,为优势AM真菌在何首乌人工栽培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酸性品红染色法和湿筛法测定何首乌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分离何首乌根际土壤中的AM真菌孢子并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何首乌根系的菌根侵染率为7.5%;从根际土壤中分离到AM真菌4个属55种和一个未鉴定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31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22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1种,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1种,优势种主要为枫香球囊霉(G.liquidambaris)、褐色球囊霉(G.badium)、孢果无梗囊霉(A.sporocarpia)。东山何首乌AM真菌资源丰富,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的适应性强、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4.
供试材料为以色列引进的草莓品种S3,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接种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草莓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这2种AM真菌均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草莓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其中,摩西球囊霉的促增效果比地表球囊霉促增效果显著。2个菌种混合使用比1个菌种促增效果更显著,其中,摩西球囊霉和地表球囊霉菌土各16 g的混合处理对草莓果实产量的促进作用最强,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22.26%、36.09%和15.07%,果实硬度提高,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了28.99%,改善了草莓风味。  相似文献   

5.
吴廷娟  杜权  谢小龙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1):159-163,177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地黄品种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以明确不同地黄品种的根际土壤中真菌的群落结构和组成是否具有差异,为优选抗病性地黄品种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通过采用传统的平板培养和分离方法,将吨王、北京3号、沁怀、金九、金状元、狮子头6个地黄品种土壤中的真菌先进行纯培养分离、鉴定和计数,然后提取初步分离得到的真菌菌株的DNA,采用基于ITS序列的一代测序技术,通过ITS序列扩增、测序比对,进一步鉴定真菌的种类,并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从6个地黄品种的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出34株真菌,分别通过形态、显微鉴定以及序列分析,最终归属于13属27种,主要属于青霉属、毛霉属、曲霉属、根霉属、酵母属、枝孢属、链格孢属等.其中沁怀中分离出来的真菌属于4属,狮子头3属,金九3属,金状元4属,吨王和北京3号均为5属.[结论]不同地黄品种根际土壤中真菌的群落结构具有一定差异,地黄根系对其根际土壤中的真菌数量、组成和种类具有一定的塑造性.  相似文献   

6.
新疆伊犁野生植物VA菌根真菌及其生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伊犁地区8种野生植物的VA菌根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其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8种野生植物根围土壤中均有VA菌根真菌的孢子分布,从中分离并鉴定出丽孢无梗囊霉(A cau losp oraeleg ans G erdem ann&T rappe)、蜜色无梗囊霉(A cau losp ora m ellea Spa in&Schenck)、苏格兰球囊霉(G lom us ca le-d on ium N ico lson&G erdem ann)、缩球囊霉(G lom us constrictum T rappe)、地球囊霉(G lom us g eosp orum N ico lson&G erdem ann)、台湾球囊霉(G lom us f orm osanum W u&Chen)和白色球囊霉(G lom us a lbidum W a lker&R hodes)7种VA菌根真菌,其中缩球囊霉和地球囊霉的出现频率较高,为优势菌种;同一菌种在不同宿主上的种群频度存在差异,表现出较强的VA菌根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的选择性;在不同地区的同种宿主上,土壤中孢子数量与平均侵染率亦存在差异,并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表现出VA菌根真菌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为合理利用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促进喀斯特退化土地植被恢复,采用形态学方法研究了土壤类型(石灰土和黄壤)和宿主植物种类(紫弹树(Celtis biondii Pamp)、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和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 Dandy))对AM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共分离鉴定了2属14种AM真菌,其中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是石灰土和黄壤共有的优势种,石灰土特有的AM真菌包括地球囊霉(G.geosporum)、白色球囊霉(G.albidum)、双型球囊霉(G.ambisporum)、象牙白球囊霉(G.eburneum)和细凹无梗囊霉(G.scrobiculata),而波状无梗囊霉(A.undulata)是黄壤特有的AM真菌。土壤类型对AM真菌孢子密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以及侵染率具有显著影响;宿主植物种类与AM真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呈显著相关。石灰土紫弹树和单性木兰根际土AM真菌孢子丰度显著高于黄壤相同植物的,而红锥无显著差异;石灰土紫弹树和红锥的AM真菌物种丰富度及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高于黄壤同种植物的。土壤类型对AM真菌孢子密度、物种丰富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侵染率均有显著影响,对均匀度指数也有显著影响;植物种类对Shannon多样性指数有显著影响,且AM真菌物种丰富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侵染率受土壤类型与植物种类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土壤p H和全钾含量对AM真菌群落影响显著。因此,利用AM真菌促进喀斯特植物定植生长与植被恢复过程中,应该考虑喀斯特土壤AM真菌具有区域特异性和物种偏好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接种两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 ar adic es))对紫花苜蓿抗旱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干旱胁迫试验的方法.[结果]在干旱胁迫下,接种AM真菌提高了紫花苜蓿菌根侵染率和地下生物量.接种AM真菌后显著地增加了苜蓿叶片的保水能力,同时接种AM真菌均提高了植株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丙二醛和脯氨酸的含量,而且接种不同的AM真菌对苜蓿抗旱性能促进效应差异很大.[结论]接种AM真菌能够很好地改善植株水分代谢能力,接种匹配的菌种更能提高苜蓿的抗旱能力.测定各指标与苜蓿抗旱能力之间的关联度排序为孢子密度>地下生物量>菌根侵染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水分饱和亏缺.  相似文献   

9.
[目的]根腐病是严重影响新疆加工番茄产量和品质的病害之一,育苗移栽技术已在新疆加工番茄主产区大面积应用,通过培育菌根苗移栽防治加工番茄根腐病.[方法]在营养钵中接种摩西球囊霉和根内球囊霉菌种,播种1个月后,取加工番茄根系测定两株AM真菌的侵染率,并分别用瓜果腐霉菌液接种加工番茄菌根苗和非菌根苗,20 d后调查各处理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计算防病效果,同时在接种后1、3和7d采集各个处理的植株样品分别测定其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摩西球囊霉和根内球囊霉对加工番茄根系侵染率分别为60.50;和47.50;,对加工番茄根腐病的防效为63.42;和21.22;.菌根化加工番茄苗抗逆相关的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而指示过氧化程度的丙二醛含量降低.[结论]摩西球囊霉接种加工番茄可有效防治加工番茄根腐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陕西省关中地区18种林木VA菌根研究,从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出VA菌根真菌23种。其中无梗囊霉属3种,球囊霉属20种,球囊霉属为优势属,摩西球囊霉、地表球囊霉、地球囊霉为优势种,本文还分析了VA菌根真菌与宿主植物的选择性及其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一株南海木榄内生真菌 (Gloesporium sp.)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株木榄内生真菌(Gloesporium sp.)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分别为环(甘-苯丙)二肽(1)、环(苯丙-酪)二肽(2)、3-(2-甲基丙基)-2,5-哌嗪二酮 (3)、苯丙酸(4),其中化合物3、4为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E33和K38混合发酵液提取物中寻找有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的化合物,利用硅胶柱层析共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用波谱技术分别鉴定后,确定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4-甲氧酰基苯甲酸乙二醇酯、4-甲基-2-甲酰基-3,5-二羟基苯甲酸乙酯、rubramin、对羟基乙酰苯乙胺和尿嘧啶。4-甲基-2甲酰基-3,5-=羟基苯甲酸乙酯首次以天然产物的形式被发现,并首次报道了其2D-NMR数据,生测结果表明其对小麦赤霉、大豆疫霉具有中等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探讨和分析了室外用定向刨花板(OSB)在真菌腐朽及潮湿条件下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植菌试件在25~30℃、相对湿度90%条件下放置20周后,测试结果表明,两种褐腐菌Gloeophyllum trabeum(G、T.)、Postia placenta(P.P.)和一种白腐菌Trametes versitcolor(T.V.)都以较小的质量损失对静曲强度(MOR)和弹性模量(MOE)造成严重破坏,其中,G.T.和T.V.在板材表面生长较旺盛,造成的强度损失程度类似,且部大于P.P.。但P.P.腐朽导致的单位质量损失具有最大破坏力。未种植真菌的试件处于温湿状态下同样产生显著的强度下降,表明室外用人造板材料除防腐处理外,还应注意采取防潮湿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黑龙江省蔬菜病害150种,其中十字花科蔬菜(白菜、萝卜、甘兰、芥菜、苤兰、水萝卜、花椰菜、雪里蕻)病害27种;茄科蔬菜(茄子、辣椒、番茄、马铃薯)病害2种;葫芦科蔬菜(黄瓜、西葫芦、南瓜)病害25种;豆科蔬菜(菜豆、豌豆、豇豆、扁豆、蚕豆)病害30种:其他蔬菜(葱、蒜、韭菜、胡萝卜、香菜、菠菜、芹菜、莴苣、茴香)病害39种。上述150种病害病原真菌隶属于真菌5个亚门、9个纲、13个目、16个科、33个属,其中半知菌亚门有19个属,占33个属的57.6%。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研究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关系,为合理利用菌根技术促进以硬枝碱蓬为建群种适生区的植被恢复与生态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和透明压片法对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以硬枝碱蓬为建群种适生区的土壤AM真菌孢子数量和伴生植物菌根侵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土壤AM真菌孢子数量和土壤有机磷含量以及土壤全盐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所采集的4科15种植物样品中,86.67%的植物可以形成菌根,菌根侵染率变化表现为:禾本科>茄科>菊科>藜科。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的有机磷含量(2.612~40.000 mg/100 g)与AM真菌孢子数量之间关系符合幂方程:y=35.837x-0.627(R2=0.924,P<0.001),两者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硬枝碱蓬为建群种所适生区内的伴生植物对菌根真菌具有较高的依赖性,不同伴生植物类型中菌根侵染率变化表现为:禾本科>茄科>菊科>藜科。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天然色素的生产提供参考,对双梭孢虫草在不同碳源、氮源、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综合分析了基于产孢梗束数量、长度和产生的色素等指标.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作为碳源、硝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最适合双梭孢虫草色素的形成,且其孢梗束的形成和色素的形成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录了近几年调研的新疆观赏植物真菌病害,大部分标本鉴定到“种”,对每一种病害的症状、病原、分布及危害程度均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8.
在介绍食用茵主要病害包括制种和发茵期主要病害、代料栽培病害及子实体病害等的基础上,阐述了食用茵病虫害为害特点,分析了食用茵发生病虫害的原因。并从树立预防意识、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及培育优良菌种等方面提出了食用茵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侧耳属真菌系统分类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侧耳属的建立简史及其属内种的传统分类方法和现代分类方法。传统分类方法是根据菌体的外部形态特征对菌体进行分类,其优点在于外部形态特征是由多基因控制,缺点为表观形态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对于这样的菌体则无法确定其种的地位;现代分类方法是利用同工酶谱系分析、RAPD技术、有性亲和测试等手段对菌体进行分类,该方法不受形态可塑性的影响,但对菌体形态及其相似的物种来讲,用现代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又有局限性。侧耳属在分类等级上属于伞菌目、侧耳科。  相似文献   

20.
温度·湿度对贮藏片烟霉菌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大凤  高正良  杨建卿  檀根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368-5369,5377
研究了储藏片烟霉菌的营养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温湿度范围,并在液体培养基中测定了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体营养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5℃;20~30℃范围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芽管伸长以30℃最佳,而葡枝根霉为25~40℃,且分生孢子萌发以35℃最佳。液体培养中,曲霉菌和青霉菌温度为25℃时菌丝生长量最大,毛霉菌和根霉菌分别为10℃和35℃。曲霉菌在相对湿度为70%~75%时菌丝生长速率最大,而青霉菌和毛霉菌在相对湿度为90%,葡枝根霉菌为85%。分生孢子的萌发对湿度要求严格,在相对湿度>60%时霉菌孢子才能萌发,且在自由水和有水膜的情况下,萌发的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