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平板免疫溶血试验快速检测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琼脂糖为介质,进行固相平板免疫溶血试验测定毒素源性大肠杆菌不同耐热肠毒素(LT),同时与ELISA,兔肠结扎试测定LT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平板免疫溶血试验特异性强,标准的ETEC发生溶,非ETEC不发生溶血;灵敏度与ELISA相似,比肠结扎试验敏感8倍左右;对151份样品的检测说明平板免疫溶血试验与ELISA具有很高的符合性。此外对不同来源的红血球用于测定LT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的调查研究,从患黄痢的新生仔猪分离出13株O149大肠杆菌,采用兔肠结扎试验、平板免疫溶血试验对其产肠毒素性能进行了鉴定,生物学试验和血清学反应的结果表明,O149大肠菌株的被检滤液中存在热敏肠毒素(LT)。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检测兔群鼻拭子中兔出血症病毒(RHDV)的RT-PCR方法,研究健康免疫兔群是否存在携带RHDV现象,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RHDV vp60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经cDNA合成和PCR扩增,目的片段大小为586 bp.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检出最小RNA浓度为2.4 ng/L,敏感性为血凝试验8 000倍.通过对来自泰州市5个地区采集的100份健康免疫兔鼻拭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样品为11份,阳性率为11%.表明RT-PCR方法能快速、敏感地从健康免疫兔鼻拭子样品中检出RHDV,提示健康免疫兔群存在携带RHDV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枯草芽孢杆菌溶血相关基因yqxC的功能。【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枯草芽孢杆菌溶血相关基因yqxC,构建GST融合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使用含体积分数5%绵羊血的琼脂平板,检测可溶性融合蛋白GST-YqxC的溶血活性。此外,采用RT-PCR检测yqxC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转录情况。【结果】获得的可溶性融合蛋白GST-YqxC,在绵羊血琼脂平板上显示出较强的溶血活力;通过RT-PCR,检测到yqxC基因可以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转录。【结论】枯草芽孢杆菌yqxC基因编码蛋白YqxC有较强的溶血活性,且能够发生转录,yqxC很可能是引起枯草芽孢杆菌溶血的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马链球菌马亚种新疆分离株 ZX 表面蛋白的免疫原性,用化学法提取该菌的表面蛋白,用 SDSG PAGE检测提取的表面蛋白,并将提取的表面蛋白与该菌免疫实验兔后产生的抗体及康复马血清反应,利用 WestG ernGblotting和 ELISA试验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表明,SDSGPAGE电泳可检测到分子量为45,34,33,30,27,20,16 kDa 7条主蛋白带.提取的7条蛋白带多数可与全菌免疫兔的抗体及康复马体内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的结合.用提取蛋白和全菌包被 ELISA对马血清的检测表明,二者的阳性吻合率在86.0%.表明提取的表面蛋白具有理想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大肠杆菌热稳定肠毒素Ⅰ(Heat-stable toxin typeⅠ,STa)和鸡卵清蛋白(Chicken ovalbumin)串联表达的3×STa-ovalbumin重组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原核表达融合蛋白后,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将表达的融合蛋白纯化后免疫小鼠,利用ELISA方法测定免疫小鼠血清中抗STa抗体的滴度,应用体外中和试验检测抗体对STa毒素的中和作用。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42 ku;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可被STa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小鼠免疫试验结果表明,融合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诱导机体产生的抗STa抗体滴度达到2.33,并且产生的抗体能在体外中和STa的毒性作用。以上结果表明,3×STaovalbumin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Listeriolysiono,LLO)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根据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蛋白的基因Hly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Hly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并转化于大肠杆菌BL21中,在诱导剂IPTG的作用下重组LLO蛋白成功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69.3 ku,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LLO蛋白。将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兔抗LLO抗体。Western-blot检测到一条约69.3 ku的特异性条带,表明该抗体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基因Hly在大肠杆菌中已成功表达,且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用于LLO蛋白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白杨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以及该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A和SEB表达的影响,应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了白杨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TNF-α释放试验、蛋白免疫试验以及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分别从蛋白表型、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3个层面上考察了白杨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A和SEB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杨素几乎无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其MIC1 024μg/m L。低浓度白杨素(2~16μg/m L)即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A和SEB的分泌,且这一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溶血性试验,故D-甘露糖微量血凝试验(MRMH),玻板凝集,体外细胞粘附试验透射电镜和兔肠结扎试验,首次对大肠杆菌贵州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该细菌是一株血清型为O60:K88,不溶血,产肠毒素的大肠杆菌;其所产K88菌毛抗原,在电镜下呈纤细短小,密布于细菌表面,能介导细菌粘附于仔猪离体肠上皮细胞,使细菌能凝集豚鼠和鸡的红细胞,其凝集作用不被D-甘露糖抑制。  相似文献   

10.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贵州省主要家畜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进行了研究。同时与平板免疫溶血试验,基因探针测定LT进行了比较。通过对贵州省主要地区的猪,鸡,牛等239份腹泻样品中的124份E。coli分离物测定,LT阳性检出率为ELISA51.6%,Gene probe 61.3%,PIHA43.5%。结果表明,肠毒素大肠杆菌是引起家畜腹泻致病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遵义地区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用家兔肠袢试验和乳鼠灌胃试验检测了6株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产肠毒素能力.结果表明:检测的6株鸡源大肠杆菌均不产生耐热肠毒素(ST),另检测3株鸡源大肠杆菌亦不产生不耐热肠毒素(LT),因而认为鸡源大肠杆菌的致病性与肠毒素无关.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抗仔猪黄痢作用机理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及对热敏肠毒素 L T所致结扎肠袢液体蓄积的拮抗作用两个方面 ,初步探讨了大青叶、板蓝根、连翘、败酱草、盐酸黄连素 5味中草药及其复方配伍抗仔猪黄痢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 ,板蓝根、连翘、败酱草等及其复方制剂对大肠杆菌 O1 49K88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体外抗菌活性 ;将上述中药提取液加入到细菌培养液中与大肠杆菌一起培养 ,用所得培养物 L T进行兔回肠结扎试验 ,均可显著或极显著地减少培养物上清液所致肠袢液体蓄积量 (P <0 .0 5 ,P <0 .0 1) ;将败酱草提取液同 L T一起注入结扎肠袢 ,可显著地减少肠袢液体蓄积量 (P <0 .0 5 )。由此可说明 ,抑制病原菌的繁殖、拮抗热敏肠毒素的致泻作用是中草药治疗仔猪黄痢的重要机理 ,该结果为临床应用中草药治疗仔猪黄痢病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LTB)不仅是重要的黏膜免疫原,而且作为佐剂在黏膜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试验采用PCR方法扩增了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的LTB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GEX-KG原核表达栽体上,构建了重组质粒pKG-LTB,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克隆的LTB基因与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获得了高效融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GST-LTB分子量约为35kDa,并具有免疫反应活性.这为进一步研究LTB蛋白黏膜免疫原性和黏膜佐剂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LT)的毒性丧失或减弱的同时仍保留其较强的免疫原性,通过PCR和重叠—延伸PCR扩增突变体LTK63/G192基因片段,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经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目的蛋白,在HPLC系统上纯化目的蛋白,经ADP-核酸转移酶试验及Patent-mouse毒性试验检测其酶活性与毒性,纯化的目的蛋白与鸡新城疫病毒弱毒疫苗联合一起经滴鼻免疫鸡。结果表明:制备的突变体LTK63/G192的基因片段经酶切和测序发现,所构建的表达载体pLTK63/G192阅读框架正确,且相应位点氨基酸获得了替换;经SDS-PAGE电泳检测,野生型LT及双突变体均表达出约33.0ku和13.0ku的两条蛋白带,与LTA、LTB亚基分子质量相吻合;经Western bolt检测,两个蛋白亚基均可与His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双突变蛋白的酶活性和毒性与野生型LT相比酶活性和毒性都有所降低;突变体LTK63/G192能辅助新城疫疫苗在血清和黏膜中产生较高抗新城疫病毒的IgG和IgA。说明LTK63/G192是一个良好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15.
将大肠杆菌不耐热性肠毒素B亚单位(LTB)基因eltb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LTB蛋白,其产量约为细菌总蛋白的20%,GM1-ELISA方法鉴定目的重组蛋白可与GM1结合,具有潜在的佐剂活性;由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的抗血清效价为1:16000,并且可以特异性识别天然毒素。结果表明,所表达的LTB有良好的抗原性和佐剂活性,制备的抗血清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为下一步以LTB作为佐剂的黏膜疫苗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6.
应用还原和非还原单向SDS-PAGE及二者结合的双向电泳技术,研究了红苋R104种子谷蛋白的亚基组成。谷蛋白由多种亚基组成,高分子量二硫键连接蛋白占其多数,经还原裂解成A(54KD)、B(40KD,39KD)、C(33KD,31KD)、D(22KD,20KD,18KD,)和E(15KD)5组主要单肽链单元,提出了二硫键连接蛋白的组成模式,并发现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存在肽内二硫键  相似文献   

17.
构建LT-PMD19质粒标准品,进行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LT基因,以确定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绘制标准曲线;通过腹腔注射0.2mL ETEC菌液建立小鼠腹泻模型,分别于感染后4h、15h、2d、7d和14d各处死2只,通过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小肠液中的ETEC的LT基因进行定量检测。研究结果显示,用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LT基因无非特异性扩增,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标准品的熔解曲线均呈单峰,灵敏度为8.18×103拷贝数/μL;小鼠感染4h后LT毒素含量最高,剖检可见小肠肿大,充满黄绿色的内容物,感染后7d、14d均未检测出LT毒素,肠道未见明显病变,表明LT肠毒素在肠道内的生成规律与肠道病变损伤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从西藏地区腹泻死亡牦牛中分离出一株肠毒素型大肠杆菌,该菌在形态特征,培养特笥和生化特性方面与大肠杆菌基本一致,血清学试验表明,该菌原O抗原属O148,K88,K99,987P单因子血清均不能凝集本菌,在MSHA反应中,木菌能凝集绵羊、豚鼠、马、鸡的红细胞,而K88、K99、987P抗血清均不能抑制其对绵羊、豚鼠、马、鸡红细胞的凝集,用腔接种对小白鼠具有太原市 致病性,乳鼠胃内投服试验和兔回肠结所试验证明,该菌能产生热稳定肠毒素和热敏性肠毒素,总之,该功得一株不表达K88、K99、987P的、能产生ST和LT的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9.
草鱼暴发性出血病病原分离、毒力基因检测与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草鱼体内分离到致病菌株Jxsks1,该菌株对草鱼的LD50值为2.3×103CFU/g鱼体质量,为强致病菌;经生理生化、16S r DNA和gyr B基因序列测序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ERIC-PCR分型结果表明,该菌株为迄今未见报道的类型。选取丝氨酸蛋白酶ahp、热稳定性肠毒素ast、气溶素aer A、热不稳定性肠毒素alt、鞭毛基因fla、脂酶lip等6种毒力基因特异性引物对该菌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其毒力基因型为aer A~+、alt~+、ast~+、ahp~+、lip~+、fla~-。选取28种抗生素进行药敏检测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第二代和第三代头孢类等药物敏感,对硝基呋喃类、大环内酯类、多肽类中度敏感,对第一代头孢类、青霉素类、复方新诺明和洁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