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发生霉玉米中毒以马属动物,禽类报道较多,猪有关霉玉米中毒的报道比较少,黄曲霉的毒性很强,主要损害动物的肝脏,严重的可致肝癌,发病率高,死亡快.2002年4月我市所属农场勤得利粮库猪厂的猪因喂发霉玉米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2.
<正>霉玉米中毒一般指的就是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采食被黄曲霉等特定真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即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而引起的一种危害极大的中毒病。主要破坏肝脏、血管和中枢神经,病畜表现全身出血、消化障碍和神经症状等。1发病机理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猪采食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花生、玉米、黄豆、棉籽饼及饲料等而引起的一种中毒性疾病。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的一种代谢产物,目前已发现的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有20种,其中黄曲霉毒素B1、B2、  相似文献   

3.
霉菌中毒是养猪临床常见的中毒病,主要由饲料霉变引起,霉菌毒素种类很多,临床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可造成猪肝脏、肾脏、肺等器官病变,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也会造成影响。预防本病必须加强饲料监管,同时提升养殖场的管理水平;治疗本病需使用解霉剂,临床推荐含有葡萄糖氧化酶成分的兽药产品。  相似文献   

4.
一、发病情况 近年来,由于玉米收获季节长期阴雨连绵,日照少,气候潮湿,常导致收获的玉米含水量多,如在阴暗潮湿环境中未及时晒干,会使60%~70%玉米被自然界黄曲霉等霉菌污染,在适宜条件下产生黄曲霉毒素。猪只若采食了含黄曲霉毒素的发霉玉米或霉玉米的配合饲料后,会发生霉玉米中毒。  相似文献   

5.
玉米及玉米加工品中的真菌毒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菌毒素(Mycotoxin)是由真菌产生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人畜误食带有毒素的粮食或饲料,就会发生中毒现象或称为真菌中毒症(Mycotoxicoses)。介绍了美国玉米及玉米加工品中常见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和两种镰刀菌毒素(Fusarium toxins):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及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Tnchothecenes)。重点概述了黄曲霉毒素和镰刀菌毒素在玉米原粮及玉米加工品的不同组分中的分布情况;讨论了真菌毒素的检测和化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霉菌毒素中毒在目前养猪生产中较为常见,通过临床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确认华南地区某猪场出现的新生仔猪头骨发育不全和阴户红肿是由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中毒引起,并针对此问题提出换料、解毒等处理措施,这是近20年来我国首次报道在同一猪场同时出现黄曲霉毒素与玉米赤霉烯酮导致新生仔猪中毒且引起发育畸形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饲料原料和饲料成品中,对各阶段猪群造成严重危害,是当前猪场养殖中首先预防工作之一。对猪危害严重的霉菌毒素主要有玉米赤霉烯酮(ZEN)、黄曲霉毒素(AFB1)、呕吐毒素(ZON)、 T-2毒素、烟曲霉毒素(FB1)、赭曲霉毒素(OTA)等。本文对引起猪繁殖障碍的霉菌毒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湖北荆州周边地区3个猪场所使用的饲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吸水纸检测法对饲料中的真菌种类进行了调查,并采用真菌毒素ELISA试剂盒对饲料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_1、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和伏马毒素进行了检测,分析了饲料被污染的程度。结果表明,所检测的配合饲料、全价饲料、玉米和豆粕普遍受到了以上6种霉菌毒素的污染。饲料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的检出率高达100%,黄曲霉毒素B_1和T-2毒素的检出率平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9.
霉菌中毒病是养猪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多由饲喂受霉菌污染的饲料而引起,临床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及赭曲毒素等,可对全身组织器官造成破坏;预防本病必须加强饲料管理,科学使用脱霉剂和解霉剂,建立霉菌防控体系;治疗本病首选葡萄糖氧化酶,有细菌混感的还需配合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霉菌毒素在养猪生产中有巨大的危害,可影响猪的生长、生殖。在猪霉菌毒素中毒时,早期科学的治疗对轻度中毒有一定的疗效,但深度中毒时晚期医疗效果并不理想,会导致兽医人员误诊。加强饲料管理及利用科学的脱霉方法有利于防控霉菌毒素中毒。本文主要介绍了常见的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和赤霉毒素对猪的危害,分析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及脱霉措施,以期为防控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饲料原料及饲料中,对猪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给养猪业带来了较大的损失。饲料中危害较大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AFB_1)、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霉毒素(DON)、T-2毒素、赭曲霉毒素(OTA)、烟曲霉毒素(FB_1)。文章对6种霉菌毒素的特征及对猪的危害作以详细阐述,并对霉菌毒素防控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
1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猪群连续采食霉玉米或其它霉变饲料后发生霉菌毒素中毒症,依据采食时间长短,饲料毒素含量高低,常表现为慢性、亚急性、急性中毒3种类型,往往表现为:精神沉郁,  相似文献   

13.
一、黄曲霉毒素中毒 1.发病原因本病是由黄曲霉所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中毒病。黄曲霉毒素的产生是由于花生、麸皮、破损玉米、干草、稻草等在潮湿的季节中收藏保管不善所致,当鸭吃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引起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在某些条件下,霉菌能够在大豆、玉米、棉籽和其他饲料原料上繁殖,有时会产生霉菌毒素。霉菌的繁殖需要充足的水分、氧气、碳水化合物,且温度为10~25℃。然而,超出上述条件时,霉菌的繁殖仍可能会发生,作物生病后更容易遭受霉菌的感染。猪因采食含霉菌毒素的日粮而中毒。加热不能破坏毒素,但现代饲料加工技术(如高温、高压)可减少霉素的存在量。1猪黄曲霉毒素中毒黄曲霉毒素由曲霉属真菌产生,很可能是猪能接触到  相似文献   

15.
<正>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猪食用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而引起的肝细胞变性、坏死、肝胆组织增生和出血的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以全身出血、消化机能紊乱、腹水、黄疸、神经症状等为特征。仔猪较成年猪易发。1发病原因主要是采食了由产黄曲霉毒素的霉菌(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污染的玉米、花生、豆类、棉籽、麦类、大米、秸秆及其副产品(酒糟、油粕、酱油渣)等引起。  相似文献   

16.
杨继建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8):132-132,141
霉菌毒素可以侵害各种畜禽,尤以猪只最为严重,严重影响到猪群的生长发育,还造成猪只较高的死亡率,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对养猪业有重要影响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桔霉毒素、麦角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烟曲霉毒素等。分析了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养猪业生产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的一种代谢产物,目前已发现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有20种,并以毒素B1、B2、G1和G2的毒力最强。它们都具有致癌作用,可导致畜禽和人类肝损害和肝癌。农村养殖过程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多是因饲喂发霉的玉米、黄豆等而引起,但我中心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发现垫料发霉也会导致鸭黄曲霉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18.
霉菌毒素是饲料原料(或饲料)在收割、运输、贮存过程中由于保存不当,因高温高湿引起霉菌感染后的代谢产物,霉菌毒素由于饲料品种不同,其种类和危害也不同,对猪危害较大的有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等,这些毒素对猪的主要损害包括生殖系统、免疫系统、肝脏、肾脏、造血组织、神经组织等,在生产中主要引起由于霉菌毒素中毒多为慢性经过,有的甚至是隐性的,但由于这种危害长期存在,对生猪生产造成较大的危害,加强对饲料霉菌毒素的防制对于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介绍了鸭、鹅因食入因含有黄曲霉毒素或肉毒梭菌毒素的饲料而导致其发生中毒症的病因、症状、病理和防治措施。1黄曲霉毒素中毒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的,对人、畜和禽类都有很强的毒性。黄曲霉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玉米、花生、水稻、小麦等农作物都很容易滋生;豆饼、棉籽饼和麸皮等饲料原料也可以被黄曲霉菌污染,发生霉变。鸭鹅中毒就是由于采食了大量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和农副产品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20.
<正>家兔误食被农药污染或含有一定量有毒物质的草料,或错误使用了兽药,都会引起中毒,严重者会导致死亡。临床上要注意鉴别诊断,做好防治。一、黄曲霉毒素中毒家兔采食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糠麸、豆饼、玉米等饲料,可发生蓄积性中毒。黄曲霉毒素严重影响兔的生长,降低免疫力,影响兔肉品质,甚至可导致中毒兔死亡。1.病因。黄曲霉毒素主要由曲霉菌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