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弓形虫和新孢子虫是两种亲缘关系接近的顶复亚门原虫,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基于交叉反应抗原产生的。本研究旨在表达并鉴定弓形虫和新孢子虫的交叉反应抗原TgMIC17A,通过将其应用于小鼠的免疫保护试验,评估该抗原对弓形虫和新孢子虫感染产生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对TgMIC17A进行基因克隆和原核表达,通过免疫印迹试验鉴定其反应原性和交叉反应性。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测定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评价其免疫原性。二免后,分别用1×103个弓形虫Pru速殖子、1.5×107个新孢子虫Nc1速殖子攻虫,对小鼠的体重变化、存活率进行监测,并在攻虫30 d后检测各组存活小鼠的脑荷虫量,评价TgMIC17A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对弓形虫和新孢子虫的交叉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rTgMIC17A可以被弓形虫和新孢子虫的阳性血清识别,相较于未免疫组小鼠,免疫组小鼠体内可产生高水平特异性IgG抗体(P<0.01),且感染弓形虫或新孢子虫的脑荷虫量均显著降低(P<0.01)。本研究克隆并表达了TgMIC17A,鉴定其为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交叉反应抗原。该抗原可以刺激小鼠产生较好的体液免疫反应,并对弓形虫和新孢子虫的感染产生一定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可以为弓形虫和新孢子虫共感染的防治,以及筛选具有交叉免疫保护力的重组疫苗提供可借鉴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5种弓形虫抗原的诊断效果,建立实用的羊弓形虫病诊断方法,本研究制备了弓形虫速殖子全虫抗原和4个重组蛋白(GRA1、MIC3、MAG、BAG1),正交试验比较其免疫反应性,从中筛选出相对优势抗原并建立羊弓形虫病间接ELISA(iELISA)诊断方法,用于检测弓形虫特异的IgG抗体.研究结果表明:除BAG1外上述4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6种住肉孢子虫包裹要溶性蛋白的抗原特性进行了研究。应用SD-SAGE分别从包裹提取物中分离出23~33条蛋白区带,分子量为14.5~100KD。以梭形住肉孢子虫包裹抗原免疫兔血清和黄牛,水牛,绵羊,山羊和猪住肉孢子虫阳性血清对梭形柱肉孢子虫和巨型住肉孢子虫分离蛋白作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ting)显示100KD和90KD蛋白带可被同源和异源动物血清所识别,此外,梭形住肉孢子虫包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表达新孢子虫重组蛋白SRS2原核表达系统,本研究以新孢子虫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SRS2蛋白部分基因,获得大小约为998bp的目的片段,并克隆到大肠杆菌PET-32a载体中,IPTG诱导重组大肠杆菌,通过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表达产物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经SDS—PAGE分析,表达的重组SRS2蛋白分子量约为54kD,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与牛抗新孢子虫阳性血清反应形成一条特异性蛋白条带。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诊断和治疗新孢子虫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构建表达新孢子虫重组蛋白SRS2原核表达系统,本研究以新孢子虫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SRS2蛋白部分基因,获得大小约为998bp的目的片段,并克隆到大肠杆菌PET-32a载体中,IPTG诱导重组大肠杆菌,通过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表达产物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经SDS-PAGE分析,表达的重组SRS2蛋白分子量约为54kD,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与牛抗新孢子虫阳性血清反应形成一条特异性蛋白条带。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诊断和治疗新孢子虫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新孢子虫NcSRS2基因的亚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NcSRS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将上、下游引物分别引入EcoRI,XhoI酶切位点,用PCR技术从pGEX-NcSRS2重组质粒扩增截去N端疏水氨基酸序列NcSRS2的基因片段(以下称dNcSRS2),插入到pGEX-6p-1质粒的多克隆位点,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于氨苄阳性LB培养平板上筛选阳性克隆,酶切及PCR鉴定;经IPTG诱导在E.coli中表达,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表达产物并纯化.结果表明,新孢子虫dNcSRS2基因体外扩增产物与预期值相符,约1041bp;所构建pGEX-dNcSRS2重组质粒经双酶切与PCR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SDS-PAGE和免疫印迹显示,表达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62.6 kD,表达效率为32.3%,该蛋白具有特异的免疫反应性,为新孢子虫病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和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4,(12):5-9
根据Gen Bank上的安氏隐孢子虫HSP70基因主要抗原片段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出目的片段,构建克隆载体,双酶切后连接到p ET-32a表达载体,成功构建了表达质粒p ET-32a-HSP70。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到表达菌中,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和分析,证实获得HSP70融合蛋白。以鼠抗安氏隐孢子虫卵囊高免血清为一抗进行Western blot检测,试验结果证实重组HSP70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为建立隐孢子虫病免疫学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构建新孢子虫和弓形虫AMA1基因重组腺病毒,并分析其免疫原性,本试验根据新孢子虫和弓形虫AMA1基因序列的开放阅读框,设计新孢子虫和弓形虫交叉抗原AMA1基因通用引物,构建重组克隆质粒pMD18T-NcAMA1、pMD18T-TgAMA1及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ADV4-Nc/TgAMA1,将ADV4-Nc/TgAMA1和骨架质粒pacAd5线性化后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Ad5-Nc/TgAMA1重组腺病毒,测定病毒滴度后,收集病毒液接种BALB/c小鼠,间接ELISA检测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结果显示,Nc/TgAMA1在Ad5-Nc/TgAMA1重组腺病毒中获得表达,测定Ad5-Nc/TgAMA1重组腺病毒滴度为109PFU/mL,接种BALB/c小鼠后,Ad5-Nc/TgAMA1接种组IgG抗体水平明显高于pVAX1-Nc/TgAMA1质粒组和PBS对照组。结果表明,构建的Ad5-Nc/TgAMA1重组腺病毒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本试验为新孢子虫和弓形虫交叉抗原AMA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交叉免疫保护效果,以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探究弓形虫PRU(Ⅱ型)、VEG(Ⅲ型)虫株免疫对新孢子虫Nc-1虫株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分别用PRU和VEG免疫小鼠,3周后用Nc-1虫株大剂量攻虫,对各组小鼠的临床症状、体重和死亡情况进行监测。30 d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2种寄生虫的抗体效价与新孢子虫脑荷虫量,评价弓形虫PRU、VEG虫株与新孢子虫之间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各组小鼠血清中同时存在针对新孢子虫及弓形虫的抗体,与未免疫弓形虫组相比小鼠的新孢子虫脑荷虫量明显下降(P0.05)。表明弓形虫与新孢子虫之间存在交叉抗原,弓形虫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对新孢子虫的再感染具有一定的交叉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原核表达弓形虫的TgERP基因,参照GenBank中弓形虫GTl株的TgER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分离的一株猫源弓形虫(TC株)的TgERP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通过IPTG诱导表达蛋白,应用带His标签的重力柱纯化蛋白,采用BCA方法测定蛋白浓度,利用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并对重组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成功表达了TgERP蛋白,且蛋白以上清形式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16 ku。将纯化的重组蛋白pET-28-TgERP作为诊断抗原,初步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利用间接ELISA、改良凝集试验(MAT)和间接血凝试验(IHA)3种方法分别检测472份羊、犬、猫血清样品,发现阳性率分别为1.0%、3.8%、3.4%,验证了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区分动物感染弓形虫的途径。本研究为弓形虫病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和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笔者拟探讨疏肝益阳胶囊(SGYY)对炔雌醚(QES)诱导大鼠生精紊乱和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及机制。将2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适应饲养1周后,进行药物灌胃处理,对照组:0.1mL生理盐水+0.1mL橄榄油;SGYY组:100 mg·kg-1 SGYY;QES组:0.1 mg·kg-1 QES;QES+SGYY组:0.1 mg·kg-1 QES+100mg·kg-1 SGYY。QES溶于橄榄油;SGYY溶于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周。处理结束后,取睾丸、附睾、精囊腺和前列腺称重、测量长径与短径,并制备睾丸组织切片,通过HE染色,观察睾丸生精小管组织结构、生精细胞比例的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睾丸生精细胞PCNA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分离血浆,检测睾酮含量变化。取睾丸匀浆检测抗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QES处理后大鼠生殖器官的质量显著下降,附睾的精子数量显著减少;生精小管的面积、直径、生精上皮的高度和生精细胞数量均显著减少。而且,生精细胞的PCNA表达和血浆睾酮含量明显下降,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睾丸SOD、GSH-Px和T-AOC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SGYY增加生殖器官质量、精子数量、睾丸睾酮含量、增殖的生精细胞数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和Tunel的表达。结果表明,SGYY通过改善抗氧化功能、抑制氧化应激及促进睾酮分泌等途径增加了生精细胞数量并提高睾丸的生精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牛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牛消化道如肝、肠道的病理变化进行研究。本试验采用滴鼻吸入的方式感染犊牛,七个月后进行剖检和显微镜下的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肝脏可观察到肉芽肿结节,中心为干酪样坏死或者钙化,外周为上皮样细胞和郎罕氏细胞,最外层是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肠道病变不明显,多为局灶性炎性细胞聚集。此次试验可为牛分枝杆菌对消化道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养猪生产中产(活)仔数和胎儿初生重是影响母猪繁殖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但产仔数和初生重呈负相关关系,近年来母猪繁殖生产的研究重点之一便是如何提高仔猪初生重并降低初生重变异。氨基葡萄糖是一种饲料原料,其制作原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近期研究发现氨基葡萄糖应用于母猪妊娠后期可调控仔猪的胎盘发育和初生重。文章介绍了近年来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能量、功能性添加剂在调控仔猪初生重和均匀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简述了氨基葡萄糖的性质、来源及合成方法,重点阐述了母猪妊娠后期使用氨基葡萄糖在维持胎儿果糖浓度稳定、促进母猪胎盘发育和改善胎盘功能等方面的效果,分析了氨基葡萄糖通过促进胎盘基质和胎褶双分子层发育、刺激胎盘滋养层细胞增殖、增强胎盘功能等途径调控胎盘发育、仔猪初生重和均匀度可能的机理;提出了氨基葡萄糖在调控仔猪初生重和均匀度方面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在生产实践中调控仔猪初生重和均匀度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我国猪萎缩性鼻炎的流行现状,采用鼻甲骨病变评分方法对我国12个省市24个规模化养殖场的上市猪及死淘猪的鼻甲骨病变状况进行诊断评估。数据显示:100%的猪场感染萎缩性鼻炎,97.81%的样品出现鼻甲骨病变情况。结果表明,猪萎缩性鼻炎在我国广泛流行,且北方及东部地区感染情况更为严重,急需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5.
犬黑色素瘤是一种恶变率和转移率高的肿瘤,且多发生于口腔,由于疾病发展迅速,如果不尽早治疗,在疾病发展后期,患犬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会显著下降。另一方面,现有临床传统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及放疗,对于犬黑色素瘤的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且在实际应用中受限。论文通过结合人医和兽医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对目前关于犬黑色素瘤的免疫疗法、靶向治疗、细胞因子和溶瘤病毒等新型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及分析,期望能够对我国小动物临床应用和科研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究海带粉作为饲料原料对饲喂高精料饲粮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及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为(605±36)kg的健康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1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5头。采用随机试验设计,3组奶牛分别饲喂45%低精料饲粮、55%高精料饲粮和55%高精料+5%海带粉饲粮。试验期为35d,于试验末对晨饲前奶牛经口腔采集瘤胃液,测定其pH,氨态氮、微生物蛋白、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菌群结构。结果显示:1)相比55%高精料饲粮,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海带粉后,瘤胃中pH显著升高(P<0.05),氨态氮和微生物蛋白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以及挥发性脂肪酸中丁酸、异丁酸和异戊酸的比例显著增加(P<0.05)。2)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海带粉降低了样本独有的操作分类单元(OUT)数量,但对瘤胃细菌α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在门水平上,与44%低精料饲粮相比,55%高精料饲粮显著增加了瘤胃中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瘤胃中SR1_Absconditabacteria的相对丰度(P<0.05);而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海带粉后,瘤胃中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瘤胃中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同时进一步显著增加了瘤胃中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在属水平上,相对于45%低精料饲粮,55%高精料饲粮显著增加了瘤胃中瘤胃球菌属2(Ruminococcus_2)和毛螺菌科NK3A20类群(Lachnospiraceae_NK3A20_group)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瘤胃中普雷沃氏菌属1(Prevotella_1)和普雷沃氏菌科UCG-003(Prevotellaceae_UCG-003)的相对丰度(P<0.05);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海带粉后,进一步显著降低了瘤胃中Prevotella_1的相对丰度(P<0.05),并显著增加了瘤胃中Ruminococcus_2的相对丰度(P<0.05)。综上可见,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的海带粉可以改善饲喂高精料饲粮奶牛的瘤胃发酵环境,调整瘤胃菌群结构,对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新孢子虫病是由犬新孢子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然而因对新孢子虫病的研究起步较晚且认识较浅,对该病的防制手段较为有限。随着对新孢子虫介导宿主免疫应答反应及虫体抗原等多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新孢子虫病的疫苗研制不断取得进步。本研究从宿主抗新孢子虫感染的免疫应答及其在疫苗研制的应用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新孢子虫病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80只14日龄SPF鸡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株人工感染,感染后5 d和7 d分别进行试验组及对照组气管黏膜扫描电镜观察,研究IBV入侵门户气管黏膜在感染IBV后的超微病变特点。结果表明:感染IBV后,气管表面纤毛集结成束,有大量黏液附着,纤毛粘连。气管黏膜结构受损,局部气管黏膜上皮脱落,固有层裸露,大量炎性细胞渗出。随感染期的延长,症状有加剧趋势。研究结果为IBV的发病机理提供了形态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调查产后3周内健康和子宫炎奶牛子宫中细菌分离情况,尤其是化脓隐秘杆菌及其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本试验采集了产后3周内15头健康奶牛和11头患子宫炎奶牛的子宫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到的化脓隐秘杆菌进行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化脓隐秘杆菌、芽孢杆菌是产后3周内子宫分泌物最常分离培养的细菌;从15头健康奶牛和11头患病奶牛的子宫分泌物中分离到17株化脓隐秘杆菌,所有菌株均携带plo基因和fimA基因;携带多种毒力基因的化脓隐秘杆菌在健康和子宫炎奶牛中均可以分离到。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化脓隐秘杆菌对子宫内膜的致病机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对成年大鼠生长性能、氮平衡和骨骼肌蛋白质周转的影响。试验选取35只初始体重为(238.6±2.3) g的成年SD雄性大鼠,根据体重相近原则分为5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大鼠。5组大鼠分别饲喂含有20%(20%C,此为AIN-93G标准饲粮)、15%(15%C)、10%(10%C)、5%(5%C)和0酪蛋白(0C)的5种试验饲粮,并根据AIN-93G推荐量补充各种必需氨基酸。试验期12 d,并在试验第6~11天收集大鼠粪尿以测定氮平衡。在试验第12天早晨对大鼠空腹称重,并一次性腹腔注射L-苯丙氨酸(注射剂量为1.50μmol/g BW,其中含有0.60μmol/g BW的L-[ring-2H5]苯丙氨酸),腹腔注射30 min后眼眶静脉采血,然后将大鼠处死,取后肢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结果显示:1)当酪蛋白含量从20%降至15%并添加各种合成氨基酸后,成年大鼠的平均日增重上升了42.2%(P <0.05),但进一步降低酪蛋白含量并添加各种合成氨基酸后,大鼠的生长受到抑制,体重呈线性下降(P<0.05)。2)大鼠的干物质采食量在酪蛋白含量低于10%时显著下降(P <0. 05),氮摄入量、氮排出量、氮沉积量以及氮沉积率也显著下降(P<0.05)。3)在腓肠肌中,与20%C组相比,10%C组、5%C组和0C组肌肉蛋白质合成速度分别下降了18.25%、33.65%和40.68%(P<0.05),蛋白质降解速度分别提高了17.54%、29.82%和35.09%(P<0.05);在比目鱼肌中,15%C组、10%C组、5%C组和0C组大鼠蛋白质合成速度均比20%C组显著下降(P<0.05),分别下降了9.00%、11.55%、29.15%和33.99%,5%C组和0C组蛋白质降解速度比20%C组显著增加(P<0.05),分别升高了27.66%和57.45%。由此可见,在按标准需要量逐级补充所有必需氨基酸的条件下,当成年大鼠饲粮酪蛋白含量低于10%时,大鼠生长受到抑制,体重下降,氮沉积量减少,骨骼肌蛋白质合成减少、降解增加。因此,在以酪蛋白为唯一氮源的情况下,成年大鼠饲粮中酪蛋白含量降低至15%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