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探讨热应激对鸡肺脏组织损伤的影响,将60只35日龄SPF鸡随机分为对照组,热应激1、2、3、5、10 h组,每组10只,试验开始后环境温度迅速从25℃升高到35℃,观察热应激组鸡临床症状,热应激结束迅速剖杀、取病料,检测血清pH值、乳酸脱氢酶(LDH)、钾离子和钙离子浓度,石蜡切片检测肺脏组织结构,Western blot检测肺脏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s)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血清pH值显著升高(P<0.05),LDH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随着热应激时间增加,血钾和血钙浓度开始降低,热应激5、10 h后血钾和血钙浓度显著减低(P<0.05);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热应激后,肺组织内血管充血,肺房结构基本完整,热应激5 h后肺房内有大量的红细胞存在,热应激10 h肺房内的异物减少,但肺上皮细胞大量脱落,组织结构损伤严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SP27和HSP72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HSP60表达量在热应激1 h后显著升高(P<0.05),随后呈降低的趋势,HSP90表达量在热应激5 h后显著升高(P<0.05),随后呈降低的趋势,HSC70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热应激可对鸡呼吸系统造成损伤,提高肺脏HSPs表达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慢性热应激对昭乌达牛血清酶活性、免疫功能及热休克蛋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日龄和体况相近、体质健康的昭乌达牛24头,根据当地牧场环境温度、湿度变化,将试验期划分为热应激期和非应激期,于各试验期最后一天清晨进行颈静脉采血并制备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酶活性、免疫指标及热休克蛋白含量。结果显示:慢性热应激对西门塔尔肉牛生理指标和血清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在慢性热应激状态下,昭乌达牛呼吸频率极显著提高(P<0.01);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降低(P<0.05),肌酸激酶(CK)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热应激对昭乌达牛免疫功能和热休克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在慢性热应激状态下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和脂多糖(LPS)浓度均极显著提高(P<0.01);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热休克蛋白60(HSP60)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含量显著提高(P<...  相似文献   

3.
旨在研究急性冷应激对绵羊免疫功能和不同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选取8只健康、体况接近的(12±0.5)月龄小尾寒羊×湖羊杂交F_1母羊,单笼饲养于保温舍内(风寒温度(-7.14±2.53)℃),适应7 d。第8天将母羊移置舍外(风寒温度(-27.40±3.12)℃)急性冷应激12 h,采集冷应激前后试验个体血样和组织样。利用ELISA法测定血清免疫指标(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G含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不同组织(肝、肾、脾、心、背最长肌和十二指肠)HSP70家族基因(HSPA1A、HSPA6和HSPA8)和热休克转录因子1基因(HSF1)的表达量。结果显示:1)与冷应激前相比,冷应激后试验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显著升高(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免疫球蛋白G(IgG)浓度显著下降(P0.05)。2)冷应激后,试验羊HSPA1A mRNA表达量在肝、肾、心和背最长肌中显著升高(P0.05);HSPA6 mRNA表达量在心和背最长肌中显著升高(P0.05);HSPA8 mRNA表达量在背最长肌中显著升高(P0.05),在脾和十二指肠中显著下降(P0.05);HSF1 mRNA表达量在肝、心和背最长肌中显著升高(P0.05),在脾和十二指肠中显著下降(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急性冷应激能抑制绵羊的免疫功能;HSP70家族基因(HSPA1A、HSPA6和HSPA8)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不同,其中HSPA1A对温度更敏感,宜作为绵羊冷应激的生物标记物;肝、心和背最长肌等组织中HSP70家族基因表达量升高可能与其保护组织细胞维持正常产热有关。  相似文献   

4.
运输应激对山羊血清和空肠中HSP27、HSP70和HSP90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运输应激对山羊血清和空肠中HSP27、HSP70和HSP90 3种热休克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12只赣西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运输应激2 h组和运输应激6 h组,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山羊血清和空肠中3种热休克蛋白浓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运输2 h山羊血清中HSP70和HSP90极显著升高(P<0.01),空肠中HSP70和HSP90显著升高(P<0.05),血清和空肠中HSP27有升高趋势(P>0.05);与对照组相比,运输6 h后血清中HSP70和HSP90分别极显著和显著升高(P<0.05和P<0.01),血清中HSP27含量以及空肠中3种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与运输2 h相比,运输6 h后3种蛋白含量都极显著降低(P<0.01)。结果显示,山羊对运输应激在细胞水平的适应性调节与血清中HSP70和HSP90蛋白水平升高有密切联系,运输2 h山羊通过上调HSP70和HSP90对应激导致的空肠损伤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谷氨酰胺作为热休克蛋白70(HSP70)诱导剂,从细胞凋亡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探讨HSP70对热应激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试验以体外培养的猪小肠上皮细胞为模型,分别加入不同浓度(1、2、4、6、8、10 mmol/L)谷氨酰胺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提取总RNA和总蛋白,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SP70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筛选出谷氨酰胺诱导HSP70表达的最佳浓度。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37℃培养12 h)、热应激组(Hs组,42℃培养12 h)、谷氨酰胺组(Gln组,6 mmol/L谷氨酰胺、42℃培养12 h)。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SP70、凋亡酶激活因子-1(Apaf-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9)、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的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谷氨酰胺对HSP70上调表达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6 mmol/L的谷氨酰胺诱导时HSP70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浓度(P<0.05),作为后续试验中Gln组的诱导条件。与Con组相比,Hs组细胞凋亡率极显著增加(P<0.01),HSP70、Apaf-1、Caspase-3、Caspase-9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而Bcl-2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Hs组相比,Gln组细胞凋亡率极显著降低(P<0.01),但仍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Gln组HSP70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Gln组Apaf-1、Caspase-3、Caspase-9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但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Gln组Bcl-2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但极显著低于Con组(P<0.01)。由此可见,上调HSP70的表达可有效缓解热应激导致的猪小肠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热应激对泌乳奶牛抗氧化性能及微量元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比研究热应激与非热应激期泌乳奶牛血清中抗氧化指标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发现夏季热应激使奶牛血清中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极显著(P<0.01)降低,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P<0.01)升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微量元素Zn、Cu、Fe含量均显著(P<0.05)降低,且Zn的下降幅度较大(P<0.01),而Mn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热应激使泌乳奶牛抗氧化性能降低,微量元素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热应激诱导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抗氧化能力、内质网应激通路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试验分3组,分别为对照组(CON,37℃)、热应激组(HS,43℃)和NAC加热应激组(NAC+HS,43℃)。其中NAC+HS组细胞在NAC(0.5 mmol/L)预处理12 h后,进行热应激处理4 h,测定细胞氧化损伤情况、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抗氧化酶的活性、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细胞内质网应激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热应激导致细胞中ROS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和过氧化氢酶(CAT)的表达量提高(P<0.05);与HS组相比,添加NAC降低了氧化损伤和抗氧化酶(SOD2、CAT)的表达(P<0.05)。与CON组相比,热应激增加热休克蛋白A5(HSPA5)、磷酸化真核细胞翻译启始因子2α(p-eif2α)、转录激活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蛋白表达量(P<0.01);添加NAC降低HSPA5、...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急性热应激对鹅血清激素以及肝脏热休克蛋白70 mRNA(HSP70 mRNA)水平的影响。以60只8周龄仔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对照组环境温度为(22±1)℃,试验组分别施与2 h、4 h、6 h、8 h和10 h(40±1)℃的高温处理,各组处理均在16:00结束。试验鹅全部屠宰取血清和肝脏,测定血清中胰岛素(INS)、皮质醇(COR)、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肝脏HSP70 m RNA水平。结果表明,急性热应激处理下,INS、T3、T4的水平均随热应激时间的延长出现了显著性降低(P0.05),COR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急性热应激处理可极显著提高仔鹅肝脏中HSP70 mRNA的表达水平(P0.01)。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西南地区夏季热应激对肉兔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择8只健康肉兔,分别测定非热应激期和热应激期兔舍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并测定试验肉兔血清中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热应激期试验肉兔的直肠温度、耳根温度、尾根温度和呼吸频率均极显著高于非热应激期(P0.01),颈部温度显著高于非热应激期(P0.05);(2)与非热应激期相比,热应激期肉兔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甲状腺素(T_4)含量在第30天显著降低(P0.05),皮质醇(COR)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显著增加(P0.05),丙二醛(MDA)含量在第1天升高而后逐渐恢复正常(P0.05)。这表明夏季高温高湿环境诱发了肉兔的热应激反应,热应激肉兔表现为直肠温度、耳根温度、颈部温度、尾根温度及呼吸频率升高,内分泌系统紊乱,抗氧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冷、热应激对肉鸡肝脏和心脏组织中HSP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45只28日龄罗斯308肉鸡随机均分为三组进行急性应激处理:热应激组在急性热应激下持续饲养6 h(温度为39℃,湿度为90%);冷应激组在急性冷应激刺激下持续饲养6 h(温度为11℃,湿度为90%);对照组鸡群在正常饲养条件下饲养(温度为26℃,湿度为60%)。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分别对肝脏和心脏组织中的4种热应激蛋白基因(HSP60、HSP70、HSP90、HSP110)的表达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心脏组织中,HSP60表达量在冷、热应激下均无显著变化(P0.05);HSP90表达在冷应激下显著下降(P0.05);HSP70表达在冷、热应激下均显著上升(P0.05、P0.01);HSP110表达在冷应激下无显著变化,在热应激下极显著上升(P0.01)。在肝脏组织中,HSP60在冷应激下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热应激下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HSP70和HSP110在热应激条件下表达量极显著上升(P0.01);HSP90表达量在冷、热应激下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揭示:急性热应激相比于急性冷应激对应激蛋白的表达影响更显著;在急性热应激条件下,心脏和肝脏组织中HSP70和HSP110表达量均极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评估了饮水中添加氯化钾,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C对夏季高温肉鸡生长性能和生理参数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AA肉仔鸡93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9只鸡。共设计4种日粮,对照组饲不做任何处理,处理1~3组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00、400和800 mg/kg维生素C,饮水中添加0.1%氯化钾。试验由1日龄开始到49日龄结束(试验前21 d各组室内温度维持一致)。试验结果:各组对21和28 d肉鸡活体重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42和49 d肉鸡活体重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处理2组体重最高(P<0.05)。处理2组较处理1组和对照组显著提高了35 d肉鸡日增重(P<0.05),较其他3组显著提高了49 d肉鸡日增重(P<0.05)。对照组较其他3组显著提高了21、28、35、42和49 d肉鸡日采食量(P<0.05),处理2组较处理1组显著提高了35 d肉鸡日采食量(P<0.05),处理1组较处理3组显著提了42 d肉鸡日采食量(P<0.05)。对照组较处理2和3组显著提高了35、42和49 d肉鸡料重比(P<0.05)。处理1组较处理2组显著提高了42和49 d肉鸡料重比(P<0.05)。处理1组较处理3组显著降低了肉鸡屠宰率(P<0.05),而对照组较其他各组显著降低了肉鸡的死亡率(P<0.05)。对照组较其他各组显著降低了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比积(P<0.05),而处理2组血红蛋白含量最高(P<0.05),处理3组红细胞比积最高(P<0.05)。对照组较其他组显著提高了血液pH和葡萄糖含量(P<0.05),其中处理3组血液pH和葡萄糖含量最低(P<0.05)。结论:饮水中添加氯化钾,日粮添加维生素C可以显著缓解热应激对21 d肉鸡生长性能的负面影响,其中肉鸡环境温度在25~35℃时,饮水添加0.1%氯化钾,日粮添加400 mg维生素C可以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寒冷环境下对阿勒泰羊血常规指标的影响,本试验于冬季采集30只阿勒泰羊颈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表明,阿勒泰羊在寒冷环境下白细胞、中间细胞、粒细胞数目上升;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有所下降。此结果说明寒冷环境会导致阿勒泰羊体内有炎症发生,还会导致阿勒泰羊出现贫血的情况,为冬季饲养阿勒泰羊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C抗畜禽热应激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维生素C (VC)是国内外研究最多的抗热应激物质之一,其能明显抑制动物体温上升,降低血浆中的糖皮质激素水平,改善细胞免疫,减少免疫抑制,增加精子形成和精液量,提高受精率及增加骨骼中钙的效用等多种功能,从而减轻热应激对机体的影响,因而被广泛用于畜禽抗热应激反应。本文阐述了VC生理功能、抗热应激作用机理及畜禽养殖中应用,旨在为畜禽临床使用VC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血糖稳态对动物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起着重要作用。黄烷醇是一类来源于植物的生物类黄酮物质,研究表明,黄烷醇可以平衡动物胰岛素抵抗状态下的血糖稳态,其机制可能涉及调节肠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效率、增加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活性、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提升肝糖原合成效率以及降低机体炎症来保护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不被破坏等方面。本文将黄烷醇对动物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血糖稳态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作一概述,为其在生产和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血液生物活性物质丰富,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可作为高蛋白饲料原料。我国目前正面临着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的问题,利用屠宰产生的血液制成血粉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主要总结利用畜禽血液制成血粉的加工工艺、营养价值与应用以及生物安全控制的研究进展,为血粉的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持续热应激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浆甲状腺激素分泌和脂质代谢的影响。选取体况接近、体重[(40.84±2.67)kg]相近的健康大白阉公猪27头,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3组(每组9头):适温对照组饲养于23℃环控舱中,自由采食;热应激组饲养于33℃环控舱中,自由采食;采食量配对组饲养于23℃环控舱中,根据热应激组的采食量进行饲喂。试验期21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猪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而热应激组与采食量配对组相比,上述指标则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血浆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与采食量配对组相比,在试验第3天,仅热应激组血浆T4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试验第21天,热应激组仅血浆FT3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和采食量配对组相比,在试验第3天,热应激组血浆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试验第21天,热应激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游离脂肪酸含量有升高趋势(P=0.09),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4)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猪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激素敏感脂酶和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而与采食量配对组相比,热应激组猪肝脏中4种酶的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持续热应激可使猪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升高,肝脏脂肪合成和分解酶活性降低,进而造成肝脏脂质代谢的紊乱。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丙酸铬对热应激期间泌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54头泌乳天数、产奶量、胎次相近的泌乳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和20 g/d丙酸铬。结果:添加丙酸铬可以显著降低乳中体细胞数(P<0.05),试验Ⅰ组和Ⅱ组产奶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60和1.32 kg/d,但差异不显著(P>0.05),乳脂、乳蛋白、尿素氮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表明,夏季热应激期间,在日粮中添加丙酸铬有提高产奶量的趋势,有助于减少乳房炎的发病率、降低乳中体细胞数、改善乳房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张世荃 《中国饲料》2019,(14):57-60
为探讨白头翁提取物对断奶生长性能和抗热应激的影响,本研究将40只断奶仔猪随机分为白头翁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组,每组10只,共计4组。白头翁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照添加饲料重量的2.0%、1.0%、0.5%添加,空白组正常饲喂。试验期间观察断奶仔猪的临床表现,试验前、试验结束时对试验动物进行称重,每天记录饲料的消耗量,计算日增重、日均采食量及增重比。试验结束时,前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ELSIA法检测血液中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精氨酸加压素(AVP)。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期间热应激状态下,仔猪精神状态不良,采食量减少,部分仔猪出现腹泻。饲喂添加白头翁提取物组仔猪临床表现正常。白头翁提取物低剂量组末重增重明显,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白头翁提取物组日均增重增高,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白头翁提取物中、低剂量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含量降低,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白头翁提取物组甲状腺素降低,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白头翁提取物组精氨酸加压素含量升高,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白头翁提取物可提高热应激仔猪的生长性能,有一定的抗热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评估甜菜碱对热应激条件下肉鸭血液指标、电解质、气体分压和盲肠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体重为48.6g当天孵化的肉鸭4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日粮处理分为对照组和3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自由采食),处理1组为热应激条件下添加1500mg/kg甜菜碱,处理2组为热应激条件下5点~10点以及17点~20点饲喂含1500mg/kg甜菜碱日粮,处理3组为热应激条件下17点~10点饲喂含1500mg/kg甜菜碱日粮,试验共进行42d。结果显示:饲喂甜菜碱日粮的肉鸭较对照组体重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肉鸭血液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平均体积均低于甜菜碱组(P<0.05)。不同饲喂时间的甜菜碱组肉鸭电解质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肉鸭血液二氧化碳分压、氧气分压、细胞外液碱浓度、碳酸氢盐和总二氧化碳浓度均低于甜菜碱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甜菜碱组肉鸭盲肠中总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的浓度较高(P<0.05),而丁酸、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含量较低(P<0.05)。因此,与自由采食相比,在上午和下午限制饲喂甜菜碱日粮或17~10点饲喂甜菜碱日粮显著提高了热应激条件下肉鸭的生长性能和生物学参数。  相似文献   

20.
研究包被γ-氨基丁酸(GABA)和包被γ-氨基丁酸(GABA)复合微量元素添加剂对生长期肉牛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2月龄体重在407.22kg±21.36kg的西门塔尔肉牛45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饲喂包被γ-氨基丁酸(GABA)和包被γ-氨基丁酸(GABA)复合矿物质微量元素。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试验1组高于对照组,试验2组高于试验1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碱性磷酸酶(ALP)的浓度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总体呈上升趋势,在第20、30、40、50、60天时试验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总蛋白(TP)的含量在第20天时试验1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40天时试验1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球蛋白G(IgG)的浓度在第20、30天时,试验1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40、50、60天时,试验1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添加包被γ-氨基丁酸(GABA)和包被γ-氨基丁酸(GABA)复合微量元素可以提高肉牛的体重,提高肉牛机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且包被γ-氨基丁酸(GABA)复合微量元素的作用效果要优于γ-氨基丁酸(GAB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