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确定优质冬油菜新品种的合理有机肥配比,同时促进畜禽粪便的肥料化利用,本文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在猪粪型有机肥代替50%、30%、10%的化肥氮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比对‘湘杂油763’产量、叶绿素和碳氮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猪粪型有机肥代替10%的化肥氮处理的产量最高,为2055.00 kg/hm2,与其他处理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纯无机肥处理的产量位居第二;比较3个配施有机肥处理的产量,随着有机肥施用比例的增加而产量减少。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则与叶绿素含量相反,施用有机肥处理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总量基本低于纯无机肥处理。游离氨基酸总量以纯无机肥处理最高,10% OM处理次之。总体来看,合理的有机无机肥配比(10% OM处理)下,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总量都较高,从而保证产量也达到最高值。因此,在本试验所设处理中,10%的氮素养分为有机肥替代的最合理比例。  相似文献   

2.
明确不同间作模式下碧螺春茶园高产优质协同的肥料运筹方式,为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园“精准施肥”和“配方施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田间试验,以30年茶树龄的纯茶园和茶-枇杷间作茶园碧螺春茶树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水平以及无机、有机肥配施对碧螺春百芽重及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施氮量处理间百芽重比较,2种种植模式茶园茶树均以450 kg/hm2处理时最高,继续增施氮肥百芽重不再增加,纯茶园不升反降;茶-枇杷间作园在有机:无机比例为6:4时产量最高。(2)茶-枇杷间作碧螺春茶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含量比纯茶园含量高;碧螺春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施肥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同施氮量下,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提高碧螺春茶游离氨基酸及咖啡碱含量,降低酚氨比,其中游离氨基酸在茶果间作茶园效应大于纯茶园,咖啡碱的含量在纯茶园和茶-枇杷间作茶园中均以纯菜籽饼肥处理最高,与相同施氮量的无机肥处理比较则分别提高了41.9%和51.7%。茶-枇杷间作和增施有机肥有利于改善碧螺春茶叶品质;30年树龄茶园适宜的施氮量为450 kg/hm2,因茶园不同种植模式构建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可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3.
明确不同间作模式下碧螺春茶园高产优质协同的肥料运筹方式,为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园"精准施肥"和"配方施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以30年茶树龄的纯茶园和茶-枇杷间作茶园的碧螺春茶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以及无机有机肥配施对碧螺春茶百芽重及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纯茶园和茶果间作茶园的茶叶百芽重均在施氮量为450 kg/hm2时最重,继续增加施氮量,百芽重不再增加,在纯茶园中反而下降,且茶-枇杷间作茶园的茶叶百芽重在有机肥与无机肥比例为6:4时达到最高。(2)在相同施氮水平下,茶-枇杷间作茶园的茶叶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均大于纯茶园;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施氮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显著提高茶叶的游离氨基酸及咖啡碱含量,降低酚氨比,其中游离氨基酸在茶-枇杷间作茶园的作用效果大于纯茶园,咖啡碱的含量在纯茶园和茶-枇杷间作茶园中均在纯菜籽饼肥处理时达到最大值,与相同施氮量的无机肥处理相比较分别提高了41.9%和51.7%。茶-枇杷间作和增施有机肥有利于改善碧螺春茶叶的品质,30年树龄茶园适宜的施氮量为450 kg/hm2,根据茶园不同种植模式构建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可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4.
有机肥对植物生长及品质形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自制残体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烤烟生长、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有机肥促进烟草的生长发育,提高烟叶的产值和经济性状。废弃烟杆50%+饼肥10%+农作物秸秆30%+煤渣10%处理促进了烟草的生长发育,且烟叶产值达到了53 308.92元/hm2,上等和中等烟的最大比例达到了46.98%和93.02%;废弃烟杆60%+饼肥10%+羊粪20%+煤渣10%处理增加了中部位烟叶的内在化学指标及其协调性。2)经有机肥培育1年后,土壤耕层的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含量有所改善,其中废弃烟杆50%+饼肥10%+农作物秸秆30%+煤渣10%处理的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的增加量分别为1.41g/kg、41.31mg/kg、42.59mg/kg、5.27g/kg。整体而言,以5号肥效果最佳,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HPLC法测定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GABA)所用衍生剂缺乏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了3种常见衍生剂及其色谱方法比较。以邻苯二甲醛(OPA)、丹磺酰氯(Dansyl-Cl)、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氨基甲酸酯(AQC)3种物质作为柱前衍生剂,色谱柱为intertsil ODS-C18柱(前两者使用)、Waters AccQ Tag氨基酸分析柱,均为梯度洗脱,紫外吸收波长分别为332 nm、386 nm、250 nm,线性方程分别为Y=9.0×106X+2062.5(R2=0.9989)、Y=7.0×106X+11337(R2=0.9982)、Y=7.1×106X+10025(R2=0.9999),检出限分别为0.005 mg/mL、0.01 mg/mL、0.001 mg/mL,同一样品中测得GABA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16%、1.98%、0.94%,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5%~106.9%、95.8%~110.6%、99.4%~103.4%,同一样品中测得GABA含量分别为11.24、10.67、13.47 mg/100 g干重。从上述结果得知,HPLC法测定GABA的3种衍生剂中,测定结果最准确的是AQC,其次是OPA和Dansyl-Cl。AQC作为一种新型衍生剂,在γ-氨基丁酸乃至氨基酸分析中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氮肥形态配比对烤烟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氮素形态对烟叶品质和经济性状的调控效应,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铵态氮和硝态氮配施对烟叶化学成分含量、中性致香成分含量、感官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铵硝配施显著提高了烟叶还原糖、总糖和钾含量,降低了总植物碱含量。铵硝配施处理的类胡萝卜素类、苯丙氨酸类、棕色化产物类和类西柏烷类致香成分含量低于单施铵态氮处理,与单施硝态氮处理差异较小。新植二烯含量和总中性致香成分含量以单施硝态氮处理最高,铵硝配比为30%:70%的处理次之。烟叶感官质量以铵硝配比为30%:70%的处理最佳,铵硝配比为50%:50%的处理次之。烟叶产值以铵硝配比为50%:50%的处理最高,铵硝配比为30%:70%的处理次之。在本试验条件下,兼顾品质和效益的铵硝配比为30%:70%或50%:50%。  相似文献   

7.
茚三酮比色法测定牛肉中游离氨基酸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出牛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对游离氨基酸的提取方法及测定体系的pH、最大吸收波长、反应时间、显色剂用量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最佳提取方法为蒸馏水煮制提取法,得出最佳的测定条件为pH值为6.8,沸水浴加热15 min并冷却15 min后加入KIO3稀释液,在最大吸收波长为568 nm处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8.
建立4-二甲胺基苯基偶氮苯磺酰氯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稻米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方法。样品采用80%的乙醇溶液提取后,1.0mL样液依次加入0.20mL碳酸氢钠和0.40mL DABS-Cl在70℃下衍生20min,利用C18色谱柱,乙腈-三水合乙酸钠溶液作为流动相在436nm波长下测定GABA含量。结果显示:GABA在糙米和精米的添加回收率大于87.6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07%;GABA在1.0~100.0mg/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0.9995(n=3)。用本方法测定了14种糙米和精米样品的GABA,其含量为6.38~108.7mg/kg,湖南精米和糙米中的GABA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配施有机肥对烤烟若干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黄泥田土盆栽试验研究了烤烟配施五种有机肥料对烟株旺长初期若干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五种有机肥的烟叶NR活性均随有机氮比例增加而提高;配施鸡粪和稻草的烟叶光合色素含量随有机氮比例增加而增加,而饼肥、牛粪和猪粪则相反;配施鸡粪、饼肥和稻草的烟叶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有机氮比例增加而增加,而牛粪和猪粪则相反;配施鸡粪、饼肥和牛粪的烟叶可溶性总糖含量随有机氮比例增加而增加,而猪粪和稻草则相反。  相似文献   

10.
以传统中韩泡菜为研究对象,采用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化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中韩泡菜中的游离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对17种氨基酸混合标准样品检测结果可知,所有的氨基酸在35 min内全部出峰,优于文献报道的检测方法;大部分氨基酸在浓度0.02~2.50 mmol/L时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17种氨基酸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9.5%~94.7%,检测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0.7%。从检测到的氨基酸种类来看,中国泡菜中没有酪氨酸、缬氨酸和蛋氨酸,而韩国泡菜中仅没有蛋氨酸,其他氨基酸均检测出来。从检测到的氨基酸含量来看,中国泡菜中的各种氨基酸含量均远大于韩国泡菜,其中中国泡菜中的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和甘氨酸含量比韩国泡菜高出1倍左右,而苯丙氨酸含量比韩国泡菜高出近8倍;中国泡菜中的总氨基酸含量(12 204.19μg/g泡菜)远高于韩国泡菜中的总氨基酸含量(5 275.27μg/g泡菜),前者为后者的2.3倍。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类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0  
采用田间试验,在等氮、磷、钾施用量,有机氮施用量占总施氮量25%的条件下,研究饼肥、鸡粪、商品有机肥Ⅰ号、商品有机肥Ⅱ号等4种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纯化肥相比,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会提高烟株的抗病能力,增加烟叶中磷、钾、氯养分含量,降低烟叶氮素含量,尤其是上部烟叶氮素和烟碱的含量,但对烟叶总糖含量影响无明显规律。饼肥、鸡粪、商品有机肥Ⅰ号分别与化肥配施,生产出的烟叶化学成分含量适中,糖/碱比值、钾/氯比值比较协调,可明显改善烟叶香气质,增加烟叶香气量,上中等烟叶比例提高,增加烟叶产值。饼肥、鸡粪、商品有机肥1号均可作为福建烟区烤烟生产使用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12.
不同有机质土壤饼肥用量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在华宁县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上饼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下的植烟土壤,通过增施有机饼肥,能明显的提高上等烟的比例,改善烟叶的品质。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增施饼肥对上等烟的比例没有明显影响。试验结果还表明:在目前大量施用化肥的条件下,有机肥能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能,创造良好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力;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下的植烟土壤施有机饼肥300~450kg/hm2能提高烟叶的产值和上等烟的比例。在有机质含量大于4%的土壤上以不施或者饼肥为宜。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饼肥对烤烟叶片发育过程中色素降解及相关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饼肥处理叶绿素、叶绿素酶活性、总类胡萝卜素整个生育期含量均较高;无机肥处理在烤烟叶片发育过程中叶绿素的a/b比例保持基本恒定,而饼肥处理促进叶绿素a的代谢。饼肥对新黄质前中期起促进积累作用,中后期起促进代谢作用;饼肥显著促进叶黄质、β-胡萝卜素积累;对紫黄质的影响两处理效应大致相同。无机肥处理的脂氧合酶(LOX)活性在烤烟发育前期高于饼肥处理,30 d后一直低于饼肥处理。饼肥调整了发育末期类胡萝卜素类物质组分比例和色素与相关酶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有机无机配施对生菜养分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作物吸收养分和土壤培肥的作用,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生菜养分吸收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盆栽条件下,有机无机配施(精制有机肥,生物有机肥)较单施化肥贡献率分别提高6.4和6.8个百分点。在等氮量条件下,与单施化肥(100%无机氮)相比,有机无机配施(有机氮:无机氮=4:6)显著增加生菜生物量,促进生菜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提高氮肥利用率。与单施化肥相比,精制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和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生菜生物量分别增加了38.7%和41.6%;生菜氮、磷、钾养分含量分别增加了12.9%和17.5%、7.0%和12.8%、7.3%和17.2%;生菜的氮利用率分别提高了9.2%和13.7%。  相似文献   

15.
目前有关蔬菜作物有机无机肥的配施比例等有关施肥种类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为获得蔬菜生产上合理施用有机肥的用量,通过对菜心等叶菜和苦瓜开展田间试验,考察施不同量有机肥对菜心等叶菜和苦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获取2类蔬菜的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时的合适用量,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菜心等叶菜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时,产量较高和品质较优的有机肥合适施用量为每茬50 kg/667 m2,若产量水平特别高的叶菜可适当增加至每茬100 kg/667 m2。(2)苦瓜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时,产量水平一般的苦瓜使用商品有机肥合适用量约为300 kg/667 m2,产量水平特别高的可增至500 kg/667 m2;若使用农家有机肥的合适用量约为750 kg/667 m2。  相似文献   

16.
定向发酵饼肥对烤烟各器官氮含量及氮分配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研究定向发酵饼肥对烤烟各器官氮含量及分配的影响规律为目的,用以判断发酵饼肥供氮能力强弱。以‘龙江911’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计,3个处理,分别为纯施无机化肥、50%发酵饼肥与50%无机化肥混合施用、100%施用发酵饼肥,所有处理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52.50 kg/hm2、52.50 kg/hm2、105.00 kg/hm2,3次重复,研究根系、茎、叶片内氮含量和分配的变化。结果表明:根系含氮量随着生育期延后而降低,施用饼肥处理氮含量与对照相差0.02%~0.05%,无显著差异;茎内氮含量饼肥处理与对照相差0.01%~0.05%,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下部叶饼肥处理与对照相差0.08%~0.26%,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中部叶饼肥处理与对照相差0.03%~0.18%,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上部叶施用发酵饼肥处理含氮量显著低于对照;施用发酵饼肥处理不会改变烤烟各器官内氮分配的比例。综合分析认为,定向发酵饼肥供氮能力可以达到与无机肥相似的效果,施用比例可以达到50%~100%。  相似文献   

17.
研究旨在探讨滨海盐碱地缓释肥与无机肥配施情况下,氮素在各时期的用量分配对水稻生育期、生长特性、产量及食味品质的影响。以中粳中晚熟水稻品种‘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在3‰~6‰土壤盐分条件下,设计了5种施肥方式,在生育期的关键节点测定水稻的根系指标、叶面积指数、各部位干物质积累,并比较各施肥处理水稻的生长指标和食味品质。结果表明,配施缓释肥与无机肥且减少氮素用量20%的T3处理组,水稻的生殖生长期占全生育期的比例较全氮量施肥且施用无机肥的T1处理组缩短0.25%,营养生长期占全生育期的比例增长0.23%,全生育期减少2天。水稻的总根系长度、叶面积指数、单位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单位面积茎鞘干物质及产量总体趋势为T3>T1>T2>T4>T5。稻米中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呈现负相关性,蛋白质含量越高,食味值越低;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值之间呈现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越高,食味值越低。氮肥用量的提高显著降低了稻米的食味品质,不施用氮素的T5处理组食味值最高,配施缓释肥与无机肥处理土壤肥效增强,但稻米的食味值也最低。缓释肥与无机肥配施,减少氮素用量20%,且穗肥不追施任何氮素处理时,水稻的生长指标、稻米的食味值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沼渣有机无机复混肥是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颗粒状新型肥料。笔者通过田间试验,探讨该新型肥料在蔬菜上的适宜用量以及进一步降低菜田氮磷淋失的优化技术。结果表明:配施沼渣有机无机复混肥显著提高了结球甘蓝菜、芥菜和空心菜产量,在试验条件下,结球甘蓝菜和芥菜配施沼渣有机质的最佳用量为600 kg/hm~2,空心菜则为450 kg/hm~2。在配施沼渣有机无机复混肥时,适宜的钾肥用量和比例可进一步提高结球甘蓝菜和空心菜产量和显著降低土柱渗漏水硝态氮和总磷浓度,结球甘蓝菜和空心菜的最佳N:P_2O_5:K_2O比例分别为1:0.3:1.3和1:0.5:0.7。在芥菜和结球甘蓝菜轮作制中,化肥结合沼渣有机肥的推荐施肥模式比习惯施肥分别增产5.1%和11.9%,净增收分别提高3.9%和11.5%;两季蔬菜的氮、磷肥综合表观利用率平均提高了12.5%和12.4%,土柱渗漏水硝态氮和总磷浓度分别只有习惯施肥的53.3%和84.6%。研究结果为新型沼渣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类基肥连续施用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涛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4):248-252
为了揭示茶园中长期施用单一种类基肥的弊端,指导合理选择和施用茶园基肥。选用氨基酸有机肥、复合肥和菜饼三种不同种类基肥开展茶园土壤理化性质比较试验,研究其连续施用3年对茶园土壤pH值、营养元素和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连续施用3年后均较不施肥对照降低了茶园土壤pH值,有加速土壤酸化效应,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和镁等营养元素含量,降低了容重,改良了土壤结构,并提升了茶叶品质,但三种基肥均不能促进镁元素含量积累达到优质茶园土壤指标。综合比较,菜饼作基肥连续施用对茶园土壤pH值的影响最小,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效果更显著,且对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具有最显著的提升作用,是较理想的可以连续施用的茶园基肥,同时,建议茶园基肥混合适量含镁肥料施用,以弥补土壤镁含量不足,并调节pH值至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