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奶牛肝脏脂肪在代谢过程发生障碍,脂肪在肝脏内大量蓄积,肝脏脂肪含量超过5%以上,使奶牛发生脂肪肝疾病。此病多发生于奶牛的围产期,又称分娩综合症、母牛肥胖综合症。  相似文献   

2.
奶牛养殖业在畜牧业中占有很大的地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奶牛的繁殖障碍却严重地阻碍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大幅度地降低了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奶牛繁殖障碍综合症的治疗,应根据病因,采取适当措施。目前,临床上治疗奶牛繁殖障碍综合症的方法有:生物疗法、激素疗法、激光疗法、子宫冲洗灌注法、中药疗法、针灸疗法等,但治疗某种疾病的方法往往不是单一的,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加士合剂在爬窝母牛综合症中的运用山西省山阴农牧场一分场(038400)张挨双爬窝母牛综合症,又称"卧地不起综合征"、"倒地不起奶牛综合征"等,是奶牛产犊期间发生的一类错综复杂疾病的临床表现。此症的发生涉及许多疾病。10年来,笔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配...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前不吃综合症亦称妊娠中毒综合症,多发于冬春季,产前1~2月的奶牛,主要是奶牛营养不良,饲喂不当所致。  相似文献   

5.
奶牛卧地不起综合症是指奶牛临近分娩或分娩后发生的一种以卧地不起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它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一个症候群。最常发生于产犊后2~3d的高产母牛,发生率约2%-12%,但此病导致的死亡率和淘汰率约占发病奶牛总数的60%~70%。临床上遇到的奶牛卧倒不起综合症,按生产瘫痪进行治疗后多可痊愈,但有相当一部分病例用药后,精神状态虽有所改善,但仍然不能站立。奶牛分娩前后由于胎儿生长迅速,对营养需求较高,而此时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造成体内矿物质代谢障碍,尤其是低钙血症、低磷血症、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和低糖血症等与该综合症有密切的关系。笔者对41例卧地不起综合症的奶牛采用血液生化分析仪进行诊断时发现有34例是由于代谢性因素所导致的,约占奶牛总数的82.93%。其中单纯低血钙症11例,  相似文献   

6.
奶牛卧地不起综合症是奶牛产犊期间发生的一类错综复杂疾病的临床表现。此病的发生涉及到许多疾病。由于发病原因不十分清楚,故难以给爬卧牛(Downer cow)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文献资料中报道的名称也不一致,如“爬卧母牛综合症”、“倒地不起奶牛综合症”等。一般认为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症是指包括能使母牛产后爬卧不起的所有疾病。但它并不泛指那些致使母牛濒死前不能站立的重度疾病;并和生产瘫痪有着根本的区别。所以有人把此病看作是发病后用足够量的钙制荆注射或应用乳房送风治疗仍不能起立的任何生产瘫痪病例。  相似文献   

7.
高产奶牛饲料报酬要求高,而当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导致一些母牛营养代谢障碍而引起卧倒不起的病例,发病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本文通过对母牛“卧倒不起”综合症不同病因的对症治疗的记述,对于治疗该类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奶牛热应激综合症是指奶牛受到超过本身体温调节能力的过高温度刺激时,作用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所引起机体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和特异性障碍在内的全身性适应症。奶牛热应激会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和健康。2013年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奶牛的热应激反应时常发生,给奶牛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如何尽量避免奶牛热应激综合症的发生,降低持续高温对奶牛生产的影响,保证奶牛健康生产,保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奶牛妊娠毒血症也称母牛肥胖综合症、牛的脂肪肝和肥胖母牛的酮病。现将1例奶牛妊娠毒血症病例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奶牛难产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但奶牛难产综合症较为少见,首先该例奶牛产前就因部分子宫脱出。经治疗后按期分娩,分娩过程中因胎儿前肢姿势不正,造成难产,后经助产,在取出死胎后子宫全部脱出,在剥离胎衣和整复子宫时,造成子宫出血,经缝合结扎止血后整复人内,对阴门进行纽孔状缝合,并对患牛进行产后护理和治疗一周后彻底痊愈,较集中地反映了产科多个方面,在临床上有较高的指导意义,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1.
奶牛脂肪肝     
泌乳早期是高产奶牛的一个特殊的应激时期。最近的临诊资料报告了一种称为分娩综合症(又称肥胖母牛或脂肪肝综合症)的疾病,顾名思义,本病多发于高产奶牛群。这是由于这些奶牛在干奶期采食过多以致产犊时过分肥胖。这种临诊综合症常与生殖系统疾病、传染病(如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以及代谢性疾病(如醋酮血症、乳热症等)的发病率升高有关。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在泌乳最初几周的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后瘫痪也称乳热和临床分娩低钙血症,其特征是精神沉郁、全身肌肉无力、昏迷、瘫痪卧地不起。产后1—3天发病,体温低于正常,心跳加快,卧地后知觉消失、昏睡、便秘,局部或全身出汗。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发生局部肌肉缺血性坏死及躺卧不起综合症。笔者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共治疗奶牛产后瘫痪218例,治愈201例,治愈率达92%。  相似文献   

13.
奶牛瘫痪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人们追求低投入高产出的饲养观念,导致一些高产奶牛在生产中由于种种因素“瘫痪”给整个泌乳期带来很大的影响,严重的导致奶牛淘汰。 奶牛“瘫痪”不起的综合症,临床要根据奶牛发病的不同特点。寻找治疗方案。笔者对我场这几年来40头奶牛瘫痪不起的病例调查统计表明,最常见的原因是低血钙引起.共25例;其次是酮病继发瘫痪,共5例;低血镁引起3例:低血钾症引起2例;产犊瘫痪4例;之外还有因关节组织损伤引起的1例。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后截瘫的病因分析和预防王振学,刘桂芝(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县兽医院呼兰150500)奶牛的产犊性疾病,占奶牛普通性疾病相当的比例,奶牛产犊期间的截瘫也时有发生,并一时与产后瘫痪和爬卧母牛综合症以及醋酮血病很难区别。为此,对产犊期间患截瘫21例进...  相似文献   

15.
产后截瘫是母畜分晚后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多种动物均可发生,但在临床上以奶牛为最多见。国内近三十多年进行了大量研究,一致认为产后截瘫只是卧地不起综合症的一种。该病如诊断不准确,治疗不恰当,淘汰、死亡率相当高,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共参与诊治奶牛截瘫23例,其中最初诊治  相似文献   

16.
吴曦 《广东奶业》2004,(3):27-27
奶牛产伤性瘫痪是奶牛躺卧不起综合症的一种。它多由妊娠后期饲喂精料过多,胎儿生长过于迅速体重较大或胎位不正,产道开张不完全,分娩时强行拉出胎儿,以致胎儿压迫产道,使坐骨神经、闭孔神经、胫神经损伤,而导致母牛产后发生瘫痪。此病多见于初产牛。本病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常因治疗不当、疏于护理,淘汰率极高。笔者近年临床治疗11例,其中治愈7例,淘汰4例。现将诊治情况及体会简要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在,好多养牛户为了追求高产,对奶牛的饲养走入误区,在他们认为奶牛要养好膘,尤其是在干奶期,才能在下胎产奶中产更多的奶。这种盲目的短期育肥是错误的,给奶牛生产带来了相当大的危害,奶牛产后好多疾病与干奶期精料过多有关,如奶牛酸中毒,产后躺卧不起综合症,奶牛皱胃左方移位均与奶牛干奶期精料过多有关,下面依据病例逐一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养牛户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现在,好多养牛户为了追求高产,对奶牛的饲养走入误区,在他们认为奶牛要养好膘,尤其是在干奶期,才能在下胎产奶中产更多的奶。这种盲目的短期育肥是错误的,给奶牛生产带来了相当大的危害,奶牛产后好多疾病与干奶期精料过多有关,如奶牛酸中毒,产后躺卧不起综合症,奶牛皱胃左方移位均与奶牛干奶期精料过多有关,下面依据病例逐一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养牛户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9.
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症,是奶牛产科临床多发常见病症。据文献记载〔1~3〕特别是高产奶牛,第三、四胎的奶牛产后常发本病。而2005年在青海省民和县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澳洲荷斯坦奶牛中,先后发生产后卧地不起综合症6例均为头胎牛,笔者进行了探索性诊治,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诊治结  相似文献   

20.
简述奶牛热应激综合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简述奶牛热应激综合症的研究进展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平凉市744000)刘瑞生编辑同志:每年夏季高温天气,我国南方地区都不同程度发生奶牛热应激反应,严重影响着奶牛健康和生产。时值炎夏,我们很想知道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情况。安徽读者夏求林等夏求林等同志: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