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牦牛高原低氧适应的生物学机制以及为高原疾病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青海省玛多县、泽库县牦牛的心肌、骨骼肌组织及其线粒体中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结果表明:玛多牦牛心肌、骨骼肌线粒体中SDH活性均高于泽库牦牛,玛多、泽库牦牛骨骼肌线粒体中SDH活性差异显著(P<0.05),泽库牦牛心肌、骨骼肌组织SDH活性均高于其线粒体中SDH的活性,且差异极显著(P<0.01);玛多、泽库牦牛心肌、骨骼肌线粒体中CCO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泽库心肌、骨骼肌组织中CCO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线粒体中CCO的活性(P<0.05或P<0.01)。在高原低氧环境下,随着海拔的升高,牦牛心肌、骨骼肌组织及其线粒体中SDH活性增强,而CCO有氧代谢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表明牦牛对高原低氧环境具有显著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不同海拔地区牦牛心肌、骨骼肌GSH-PX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宁屠宰场对来自青海省两个不同海拔县牦牛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海拔4300m左右的玛多县牦牛心肌、骨骼肌GSH-PX分别为20.15U.mg-1±5.43U.mg-1和15.32U.mg-1±4.27U.mg-1,海拔3400m左右的刚察县牦牛心肌、骨骼肌GSH-PX分别为6.67U.mg-1±5.67U.mg-1和7.76U.mg-1±4.83U.mg-1;玛多牦牛的心肌、骨骼肌组织线粒体的GSH-PX活性显著高于刚察牦牛(P<0.05)。在高原低氧环境下,牦牛体内GSH-PX活性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对青海大通种牛场1、30、180日龄、成年含野血牦牛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中LDH、SOD活性和LD、MD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牦牛心肌、骨骼肌线粒体LD、MDA含量在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心肌线粒体LDH活性随年龄的增长呈现递减趋势,骨骼肌线粒体LDH活性在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牦牛心肌线粒体SOD的活性在年龄组差异不显著(P>0.05),1日龄牦牛骨骼肌线粒体SOD活性最低,其他3个年龄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牦牛在生长发育阶段骨骼肌、心肌线粒体无氧代谢和抗氧化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适应性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4.
不同海拔地区牦牛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方法分别对青海省玛多、刚察地区牦牛,甘肃地区黄牛心肌、骨骼肌中Mb和血液中Hb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心肌及骨骼肌中Mb依次为:玛多牦牛(1275.96±220.96)nmol/g,(828.33±194.25)nmol/g;刚察牦牛(1195.58±156.63)nmol/g,(759.09±184.46)nmol/g;甘肃黄牛(1073.81±147.19)nmol/g,(545.82±98.54)nmol/g;Hb,玛多牦牛(163.4±16.2)g/l;甘肃黄牛(117.8±16.9)g/l;Hct,玛多牦牛(47.20±2.85)%,甘肃黄牛(35.69±4.19)%.结果表明在高原低氧环境中心肌、骨骼肌中Mb和血液中Hb含量与牦牛适应低氧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用常规方法分别对青海省玛多、刚察地区牦牛,甘肃地区黄牛心肌、骨骼肌中Mb和血液中Hb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心肌及骨骼肌中Mb依次为:玛多牦牛(1275.96±220.96) nmol/g,(828.33±194.25)nmol/g;刚察牦牛(1195.58±156.63)nmol/g,(759.09±184.46) nmol/g;甘肃黄牛(1073.81±147.19)nmol/g,(545.82±98.54)nmol/g;Hb,玛多牦牛(163.4±16.2)g/l;甘肃黄牛(117.8±16.9)g/l;Hct,玛多牦牛(47.20±2.85)%,甘肃黄牛(35.69±4.19)%。结果表明在高原低氧环境中心肌、骨骼肌中Mb和血液中Hb含量与牦牛适应低氧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和比色法对高原牦牛和黄牛心肌、骨骼肌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三磷酸腺苷(ATP)、氧化物歧化酶(T-SOD)及丙二醛(MDA)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高原牦牛与黄牛心肌、骨骼肌线粒体ATP、SDH、CCO、T-SOD酶活性及MDA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高原牦牛与黄牛心肌、骨骼肌胞浆SDH、CCO活性均高于线粒体(P0.05)。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牦牛适应高原缺氧环境的分子机制,测定了麦洼牦牛心肌和骨骼肌中肌红蛋白(Mb)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活力,并对牦牛Mb进行了分离纯化和基因克隆测序。牦牛心肌和骨骼肌中Mb含量显著高于水牛和黄牛(P〈0.01);牦牛、黄牛和水牛心肌MDH/LDH活力比均显著高于骨骼肌;牦牛心肌MDH/LDH活力比显著高于水牛和黄牛,但在不同牛种骨骼肌之间无显著差异。各组织Mb含量与MDH/LDH活力比呈显著正相关。试验用RT-PCR方法从牦牛心肌中克隆了Mb基因,与普通牛相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5%,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用盐析、CM-Sephadex阳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50凝胶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了牦牛Mb,SDS-PAGE显示其分子量约为17 ku。  相似文献   

8.
不同发育期黄牛有氧和无氧代谢相关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方法对平原地区不同发育期黄牛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肌红蛋白(Mb)、乳酸脱氢酶(LDH)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随着黄牛年龄的增长,血液中Hb及心肌和骨骼肌中Mb含量逐渐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心肌Mb含量显著高于骨骼肌,差异显著(P<0.05);血液中Hct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骨骼肌、心肌组织及线粒体LDH活性在黄牛年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清中LDH活性高于组织和线粒体,差异显著(P<0.05)。试验表明黄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增加血液中Hb和心肌、骨骼肌中Mb含量来增强机体的有氧代谢机制,而无氧代谢机制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线粒体呼吸链是实现氧化磷酸化的分子机构,被广泛证实是活性氧产生的主要来源,活性氧的积累会造成细胞氧化应激,因此为了阐明不同海拔地区牦牛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差异,试验从高(海拔4 200 m)、中(海拔3 200 m)、低(海拔1 900 m)海拔地区随机选择临床健康成年雄性牦牛各5头(分别分为高、中、低海拔组),屠宰后取骨骼肌采用比色法测定5种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和抗氧化关键酶的活性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牦牛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Ⅰ~Ⅴ活性均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高海拔组牦牛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Ⅰ、Ⅲ、Ⅳ活性与中、低海拔组牦牛差异显著(P<0.05);低海拔组牦牛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Ⅱ、Ⅴ活性与中、高海拔组牦牛差异显著(P<0.05)。随着海拔的升高,牦牛骨骼肌中羟自由基、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逐渐下降,且各组间显著差异(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先升高后降低,中海拔组牦牛骨骼肌显著高于低海拔组和高海拔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牦牛胎盘肽的抗氧化作用,试验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连续15 d分别注射牦牛胎盘肽和生理盐水,0.2 m L/d,然后处死小鼠,取其心肌、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制成组织匀浆,测定各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药物组心肌和肝脏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组心肌、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组心肌、肝脏和脾脏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牦牛胎盘肽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不同海拔牦牛骨骼肌代谢关键酶的含量及其酶活性,本试验选取3个海拔高度(4 200、3 200和1 900 m)的牦牛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低海拔牦牛作为对照,运用电镜技术观测牦牛骨骼肌的线粒体相关指标,运用ELISA方法测定骨骼肌代谢关键酶乳酸脱氢酶(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含量、酶活性和LDH同工酶类型。结果显示,随海拔升高,肌红蛋白(Mb)和有氧代谢关键酶SDH含量和酶活性逐渐增强,中海拔和高海拔牦牛的Mb含量和SDH酶活性均高于低海拔牦牛且差异显著(P<0.05),高海拔牦牛SDH含量大于低海拔牦牛且差异显著(P<0.05);随海拔升高,无氧代谢关键酶LDH含量和酶活性逐渐降低,中海拔和高海拔牦牛LDH含量和酶活性均低于低海拔牦牛且差异显著(P<0.05);3个不同海拔牦牛5种LDH同工酶中LDH5占比最高,随着海拔升高,LDH1、LDH2、LDH4和LDH5含量逐渐下降,中海拔和高海拔牦牛LDH1和LDH2含量均低于低海拔牦牛且差异显著(P<0.05),高海拔牦牛LDH4和LDH5含量均低于低海拔牦牛且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6,(7):51-54
旨在研究菊苣酸对高寒放牧牦牛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年龄、胎次和体重接近的40头健康牦牛,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自由放牧,1、2、3组每头每天清晨分别投喂100、150和200 mg的菊苣酸胶囊后自由放牧,连续投喂60 d,分别在第0、15、30、45天清晨空腹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投喂紫锥菊提取物显著提高放牧牦牛血清T-AOC能力、GSH-Px活性(P0.05),同时显著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P0.05),紫锥菊提取物菊苣酸一定程度上提高放牧牦牛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盐酸克伦特罗对小鼠心肌乳酸脱氢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小鼠,采用腹腔注射法给药,注射不同浓度的盐酸克伦特罗,1次/d,连续给药30d,第31d脊椎脱臼法处死小鼠,迅速取出心脏,匀浆后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盐酸克伦特罗可使小鼠心肌中的LDH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升高,SOD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结论盐酸克伦特罗可造成心肌损伤,并降低心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6,(4):25-29
为了研究含有不同浓度海藻糖的冷冻保护液对关中奶山羊睾丸组织冷冻保存的效果,将关中奶山羊的睾丸组织切碎后,冷冻保存在含有不同浓度海藻糖的冷冻保护液中,保存1个月后解冻,分别检测冷冻保存前后睾丸组织总细胞活力、总抗氧化酶(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各试验组总细胞活力、T-AOC、SOD、CAT活性以及GSH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各试验组MDA含量低于对照组。另外,经含有15%海藻糖的冷冻保护液保存后,总细胞活力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T-AOC、SOD、CAT活性和GSH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冷冻保护液中添加海藻糖能够通过保护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奶山羊睾丸组织冷冻保存的效果;添加海藻糖的最佳浓度为15%。  相似文献   

15.
用常规方法对同一海拔高度不同发育期牦牛几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随着牦牛年龄的增长血液中Hb含量、HCT值逐渐增加,而RBC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即随年龄的增长Hb、HCT与RBC的变化呈负相关;心肌和骨骼肌Mb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均呈逐渐递增的趋势,心肌中Mb含量均显著高于骨骼肌,差异显著(P<0.05)。结论:牦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增加血液中Hb、HCT和骨骼肌、心肌中Mb含量增强机体有氧代谢机制。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7,(12):44-48
为探讨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通犊牦牛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以及SDH活性与其亚基mRNA表达量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犊牦牛心肌、骨骼肌、大脑、肝脏组织中线粒体SDH活性进行测定;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组织中Sdha、Sdhb、Sdhc和Sdhd亚基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大通犊牦牛大脑、心肌、骨骼肌组织中线粒体SDH活性显著高于乐都犊牦牛;大脑组织中线粒体Sdh4个亚基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乐都犊牦牛。结论:含野血大通犊牦牛组织线粒体SDH有氧代谢功能强于乐都犊牦牛;大脑组织线粒体Sdh4个亚基转录水平较高;大通犊牦牛大脑组织线粒体SDH活性与Sdh4个亚基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烟曲霉毒素B1(FB1)对鸡肝脏细胞的毒性作用。将体外培养的鸡肝脏细胞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1组为对照组,2~6组为FB_1组,分别在培养基质中添加FB_1,使FB_1终浓度为2.5、5、10、20、40μg/mL。染毒培养48 h,检测肝脏细胞存活率以及培养基质、肝细胞相关生化指标。结果表明:2.5~40μg/mL FB_1组肝脏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40μg/mL FB_1组基质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5~40μg/mL FB_1组基质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μg/mL FB_1组基质中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40μg/mL FB_1组丙二醛(MDA)含量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40μg/mL FB_1组超氧化物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0μg/mL FB_1组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AST、ALT活性以及MDA含量与FB_1浓度呈正相关(P0.05),LDH、SOD活性以及T-AOC与FB_1浓度呈负相关(P0.05)。由此可以看出,FB_1具有明显的肝细胞毒性,氧化损伤是FB_1致肝细胞毒性的重要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研究单色光对肉鸡胚胎发育后期骨骼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225枚AA肉鸡受精蛋随机分为5组,分别置于白光、蓝光、绿光、红光和黑暗条件下孵化(n=45)。于15胚龄(E15)、18胚龄(E18)和21胚龄(E21)时分别取胸大肌和腓肠肌,检测抗氧化酶(SOD、GSH-Px、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如下:(1)在E18与E21时,白光组抗氧化酶活性和T-AOC水平高于黑暗组(0.92%~32.79%),而MDA含量减少(1.75%~10.32%);(2)与白光组相比,绿光极显著增强骨骼肌抗氧化酶活性和T-AOC水平(1.72%~51.29%,P0.01),显著降低MDA含量(8.78%~18.26%,P0.05);蓝光组骨骼肌抗氧化酶活性和T-AOC水平提高(0.84%~39.48%),MDA含量降低(2.35%~11.20%),但升高与降低程度均不及绿光组;红光组则相反,降低骨骼肌抗氧化酶活性与T-AOC水平(2.29%~28.17%),使MDA含量增加(0.51%~18.08%),该作用在E18与E21时尤为明显(P0.01)。孵化期间给予单色绿光照射可增强肉鸡胚胎发育后期骨骼肌抗氧化功能,而红光则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和比色法对青海省泽库、海晏县牦牛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标志酶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和三磷酸腺苷(ATP)活性进行测定,并与甘肃黄牛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泽库牦牛心肌、骨骼肌线粒体SDH、ATP活性显著高于海晏牦牛和甘肃黄牛(P<0.05),而海晏牦牛和甘肃黄牛差异不显著(P>0.05);泽库、海晏牦牛和甘肃黄牛心肌、骨骼肌线粒体CCO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牦牛心肌、骨骼肌线粒体标志酶SDH、ATP表达量增加,肌组织有氧代谢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菊苣酸对放牧牦牛围产期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接近(195~205kg)的围产期牦牛1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对照组饲喂精料补充料+燕麦青干草,试验组饲喂精料补充料+燕麦青干草+0.15kg/d菊苣酸。试验期60d(从产前30d到产后30d),于产前第15天、产前第7天、分娩当天、产后第7天、产后第15天采集血液,进行相应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在产后第15天,试验组牦牛血清尿素氮(BU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和产后第7天,试验组牦牛血清葡萄糖(GLU)含量、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试验组牦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试验结果,添加菊苣酸能有效缓解围产期放牧牦牛氧化应激状态,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