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为评估热辅快速生物发酵分解工艺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尸体的处理效果,利用病毒分离培养、RT-PCR(PCR)等方法对热辅快速生物发酵分解工艺处理的病死猪尸体样品进行病原检测,通过处理前及处理后病原微生物检出率的对比,对该工艺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尸体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除猪瘟病毒外,猪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细小病毒、猪链球菌等常见病原微生物在处理72h后均能被杀死,说明经热辅快速生物发酵分解工艺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尸体基本达到了无害化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实际生产应用中化制法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尸体杀灭病毒的效果,选取3个应用化制法工艺处理病死猪尸体的规模化猪场,采集无害化处理前和处理后的样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方法和病毒分离培养法,对无害化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非洲猪瘟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猪伪狂犬病毒、口蹄疫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9种病毒的核酸检测,通过处理前后病原核酸检出情况的对比,评估该工艺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病毒杀灭效果。结果显示:化制法处理前病死猪尸体样品中的部分病原可在细胞培养物中检出且可增殖传代,说明存在活病毒;而处理后样品的细胞培养物中均检不出病原核酸,说明病原均被彻底杀灭。结果表明,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化制法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尸体可彻底杀灭病毒,达到了无害化处理目标。  相似文献   

3.
猪高热病是以发热症候为主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是一种多病原的混合感染症。常见的主要病原有: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猪支原体、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其中猪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在混合感染的病原中占有极高比例,几乎...  相似文献   

4.
猪高热病是以发热症候为主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是一种多病原的混合感染症。常见的主要病原有: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猪支原体、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其中猪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在混合感染的病原中占有极高比例,几乎是所有猪高热病的基础病原。  相似文献   

5.
1 当前猪病的主要态势 1.1 病毒的多重感染(混合感染)如: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瘟+伪狂犬病;猪瘟+蓝耳病;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伪狂犬病+猪瘟. 1.2 细菌的多重感染如:猪喘气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猪肺疫;猪增生性肠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等.  相似文献   

6.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综合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PRDC)是一种多因子性疾病,即由病毒性、细菌性和非病原性,如温和型猪瘟、支原体肺炎、蓝耳病毒(PRRS)、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感病毒、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等原发病原和猪链球菌属2型、副猪嗜血杆菌病、猪肺疫、放线杆菌胸膜肺炎以及猪蛔虫等继发病原以及不良的饲养管理条件和易感猪群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疾病综合症。猪以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上呼吸道症状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近2年的猪高热病病情以及规模化猪场如何做好呼吸道疾病的防制提出一些浅薄的看法和建议。1发病原因“高热病”的病因比较复杂,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所致,但有主次。免疫抑制性疾病是“主因”:猪蓝耳病毒、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猪瘟病毒、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等。细菌性疾病、应激综合征以及饲料霉变等是“帮凶”: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巴氏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萎缩性鼻炎、猪链球菌病、猪地方性肺炎、仔猪副伤寒、中暑、饲料霉变等。2防治措施2.1净化和健全呼吸系统“三大天然保护屏障”呼吸免疫系统的“天然保护屏障”主要有:鼻腔滤过系统、黏膜纤毛系统、肺泡一淋巴结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杀菌物质等。呼吸系统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寄生性关系)有: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支原体、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蓝耳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圆环病毒、呼吸道冠状病毒等。寄生于机体呼吸系统内的病原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对动物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但可以使动物处于一种“假健康状态”,形成潜在性危害。如果受到应激因素等各种诱因的作用,就会形成内源性感染,加重病情。危害性强的是支原体、猪蓝耳病病毒、圆环病...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河南省病死猪常见病原分布规律,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17年河南省病死猪常见病原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以病死猪聚集地——无害化处理厂为采样单元,按病死猪体重进行分层抽样,采集不同阶段病死猪的扁桃体、淋巴结、肺脏、肝脏、脾脏、肾脏等样品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口蹄疫病毒(FMDV)、猪伪狂犬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副猪嗜血杆菌(HPS)和弓形虫(TP)的病原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时间、空间和群间分布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样品526份,未检出FMDV、TGEV和PEDV,其他7种病原的检出率在0.76%~58.17%之间;春夏季节检出的病原种类较多,检出率也较高,秋冬季较少;不同区域病原种类分布情况差异较大,豫西检出病原种类最少,豫中检出病原种类最多,不同区域内各病原检出率差异较大;不同体重猪群的病原种类数量有差异,体重越小,检出病原种类越多。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常见猪病病原复杂,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生长阶段猪群的病原流行情况并不一致,需通过加强监测,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采集无害化处理厂不同季节病死猪样品,并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口蹄疫病毒(FMD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副猪嗜血杆菌(HPS)、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塞尼卡谷以及猪弓形虫(TP)的病原学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除FMDV、TP和SVV未检出外,CSFV、PRRSV、PRV、PCV2、HPS和PEDV等6种病原均有检出;从时间分布上看,春秋季节发病较高,冬季相对较低,4、5、8、9月明显高于其他月份。  相似文献   

10.
夏季生猪发生高热病的原因浅析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高热病”是一种由多病原引起的高热综合征,主要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圆环病毒、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巴氏杆菌、败血性大肠杆菌参与,单发或继发感染,导致生猪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