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由于感染脑心肌炎(EMC)病毒而死亡的病因在澳大利亚是1970年首次证实的(Acland等1970)。这些病例发生在新南威尔斯,22群猪中死亡了277头(Acland&Littlejohus 1975)。死亡的猪大多数是3—16周龄,也有5日龄的仔猪。在新南威尔斯检  相似文献   

2.
在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CH60株)生产时,用10日龄和11日龄进行病毒增值,同时把病毒稀释倍数由100倍改为5000倍,将鸡胚死亡高峰期、最终死亡率、单胚平均收获单产、病毒含量ELD50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将病毒进行100倍稀释后,用11日龄鸡胚增值鸭病毒性肝炎弱毒(CH60株)与10日龄鸡胚相比死亡高峰期时间、最终死亡率、病毒含量ELD50、单胚平均收获单产等基本相同;将病毒进行5000倍稀释后,用11日龄鸡胚增值鸭病毒性肝炎弱毒(CH60株)与10日龄鸡胚相比死亡高峰期时间推迟12~24h,最终死亡率基本相同、单胚平均收获单产可提高30%左右、病毒含量ELD50略有上升;采用5000倍稀释病毒,接种11日龄鸡胚的生产工艺可以提高收获单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效价.  相似文献   

3.
土鸡抗病力强,一些在良种鸡易发生的疫病,土鸡却很少发生。针对土鸡的易发病状并结合当地的疫情状况,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可有效提高土鸡的存活率。1病毒病的防治1)鸡新城疫。由新城疫病毒引起,一般表现为呼吸困难,腹泻,粪便呈绿色,精神沉郁及神经症状,头部和面部肿大,产蛋停止等,敏感鸡群死亡率常高达90%~100%。预防措施:雏鸡7--10日龄用新城疫IV系疫苗饮水或滴鼻首免,18日龄二免,60日龄以上用新城疫I系肌肉注射。2)传染性法氏囊炎。  相似文献   

4.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急性传染病,发病急、来势猛,病期短、死亡多。我市部分养鸭专业户饲养的雏鸭在今年发生病毒性肝炎,笔者采用中药对7户3880只雏鸭进行防治,取得较好的效果,达到迅速控制病情,减少因疫病造成的死亡损失。用药的鸭群死亡损失控制在3.7%以内,对65只病鸭单独治疗试验,结果全部存活。一、发病情况市郊三个乡镇先后有7户专业户雏鸭发生病毒性肝炎,共计为3880只鸭,其中7—8日龄1030只,10日龄1350只,14日龄650只,21日龄250只,29日龄600只,以7—10日龄的鸭发病为多,同地饲养与同户饲养的成年鸭未见发病。鸭群发病有着共同的下列诱因:1.游水  相似文献   

5.
我省某两个养鸭场雏鸭大批死亡,经我们综合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现报告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某两个养鸭场分别由外地引进1日龄樱桃谷鸭1500只和1700只。至3~4日龄时突然大批发病死亡,5~7日龄达高峰,最多时每日死亡近百只。用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粉、痢菌净、灭霍灵、喹乙醇、亚硒酸钠等药物治疗无效。至20日龄后,死亡逐渐减  相似文献   

6.
鹌鹑对新城疫病毒的易感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从新城疫病死鹌鹑中分离的新城疫病毒(NDV)株(QNDV-1)和鸡新城疫毒株(F_(48)E_8),对5日龄、10日龄、25日龄、35日龄和70日龄等不同日龄鹌鹑进行了感染试验,并用15日龄鹌鹑做了呼吸道、肌肉注射、皮下注射、脑内注射、静脉注射和消化道等不同途径的感染试验。结果表明:供试不同日龄鹌鹑均可被感染发病,并出现和自然病例同样的症状或死亡,随着日龄增长,死亡率有降低趋势,70日龄鹌鹑(成年产卵)出现同自然病例同样的产卵量下降和产出异常卵现象;不同途径均可使鹌鹑感染发病或死亡,其中以脑内注射和静脉注射所表现的发病或死亡最为急剧;从病死鹌鹑中可重新收回到新城疫病毒,发病耐过鹌鹑可产生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7.
取疑似雏鸭病毒性肝炎病死鸭肝脏制成1:1匀浆,分别接种9日龄鸡胚和11日龄鸭胚,鸡、鸭胚均于接种后24~36小时全部死亡,取鸡胚尿囊膜制成1:2匀浆接种11日龄鸭胚,鸭胚于接种后64小时死亡,取鸡胚尿囊液回归4日龄雏鸭进行人工发病雏鸭于24~96小时全部死亡;用已知抗鸭肝病毒卵黄液对发病鸭群紧急被动免疫注射,病鸭群于注射后3天全面停止死亡,取鸡、鸭胚尿囊液制成油乳剂免疫产蛋鸡,免疫后21天的鸡卵黄经3倍稀释,1ml可抵抗10~(-2)0.5ml鸡胚尿囊液对2日龄樱桃谷鸭的致病性,获100%保护,而对照鸭的发病率为100%,致死率为66.7%,从而确诊某鸭群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用鸭肝病毒无需灭活制成油乳剂免疫产蛋鸡以制取抗鸭肝病毒鸡源性卵黄抗体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传播迅速,病程较短。发病初期的死亡率常可达90%以上,给养鸭业带来很大的损失。本病的病原体是病毒,属于细核酸病毒群,可以在8~9天龄鸭胚及11~12天龄的鸡胚(尿囊腔接种)中生长繁殖,经5~6天死亡,胚体皮下水肿(特别在股内侧及腹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将10窝同期出生的共105头仔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于14日龄、45日龄分别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免疫,对照组不免疫。通过临床跟踪观测和定期采血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ELISA抗体和PCR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表明,临床免疫猪群成活率及生长指标明显好于不免疫猪群;试验组及对照组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和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且可同时检出圆环病毒核酸及抗体。  相似文献   

10.
从广东新兴某鸭场大批发病和死亡的10日龄雏鸭肝、脾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无血凝性,攻毒1日龄雏鸭能引起100%发病死亡,利用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标准血清进行中和试验、血清被动免疫保护试验、RT—PCR鉴定及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为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11.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疑似雏鸭病毒性肝炎病死鸭肝脏制成1:1匀浆,分别接种9日龄鸡胚和11日龄鸭胚,鸡,鸭胚均于接种后24~36小时全部死亡,取鸡胚尿囊膜制成1:2匀浆 接种11日龄鸭胚,鸭胚于接种后64小时死亡,取鸡胚尿囊液回归4日龄雏鸭进行人工发病雏鸭于24~96小时全部死亡,用已知抗鸭肝病毒卵黄液对发病鸭群紧急被动免疫注射,病鸭群于注射后3天全面停止死亡,取鸡,鸭胚尿囊液制成油乳剂免疫注射后3天全面停止死亡,了  相似文献   

12.
<正> 土鸡抗病力强,一些在良种鸡易于发生的疫病,土鸡却很少发生。影响土鸡健康的主要有三种病毒病、三种细菌病和三种寄生虫病。针对土鸡的易发病并结合当地疫情状况,相应做好防治工作,可有效提高土鸡的存活率。1 三种病毒病的防治1.1 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和具有高度毁灭性传染病,也称鸡瘟。一般表现为呼吸困难、腹泻、粪便呈绿色、精神沉郁及神经症状、头部和面部肿大、黏膜和浆膜出血、产蛋停止等,敏感鸡群死亡率常高达90%~100%。预防措施:雏鸡10日龄用新城疫Ⅱ系、Ⅳ系疫苗饮水或滴鼻首免,35日龄二免,70、130曰龄以上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伊春地区某种鹅场于2001年上半年网上共育雏鹅5批次。育雏过程中在30日龄内均发生同一种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小鹅瘟极其相似的传染病。这给养鹅生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1 流行病学 饲养的每一批鹅雏群均在4日龄后开始发病,5~7日龄开始死亡,15~18日龄到死亡高峰,30日龄以后基本不发生死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6,(8):83-85
2016年3月,广西某鸡场一群10 000只115日龄的灵山土鸡群出现鸡冠发绀、抬头伸颈、呼吸极度困难等症状,至送检时已累计死亡600余只。根据病鸡临床症状,初步怀疑感染了呼吸系统病原。剖检病死鸡,见患鸡喉头内有黏液,气管严重充血、出血,气管内壁附有黄色豆腐渣样物;脾脏肿大,表面有细小灰白色坏死点等病变。无菌取病死鸡的喉头、气管、脾脏等病变组织,1/2用于提取样品总DNA进行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PCR检测,1/2用于提取样品总RNA,经RT-PCR检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和新城疫病毒。结果显示: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检测呈阳性、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和新城疫病毒的检测呈阴性,确定该鸡群患了传染性喉气管炎。  相似文献   

15.
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3月某养鸭场从外地引进樱桃谷肉鸭,第6天突然发生大批死亡,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DVH),采取了防治措施。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997年3月8日,枣庄市物质回收公司购进雏鸭2000只,饲养在育雏舍内,室温25℃,鸭发育正常。于5日龄转群到没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动物保健》2009,(1):121-121
泰国在3日龄-7日龄的种鸡中检出禽腺病毒-1群,可以引起家禽的包涵体肝炎。据报告,这种病毒不能传播给人,已经在泰国的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发现。除了幼龄鸡外,在2008年年初,已经在这3个地区的6个养鸡场发现了这种病毒引起的疾病爆发。在鸽子、鹅、火鸡和鹧鸪也可以发现这种病毒。  相似文献   

17.
《养猪》2020,(4)
正盖塔病毒(Getah virus, GETV)是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甲病毒属(Alphavirus)成员~([1])。1995年Scherer等首次在马来西亚橡胶林中生存的白雪库蚊(Culex gelidus)中分离得到该病毒~([2])。GETV可感染多种动物并引起马和猪发病。2017年湖南省暴发GETV猪群感染导致大量母猪流产和仔猪死亡,同年10月周峰等首次报道中国河南省某猪场的猪感染盖塔病毒~([3]),这种病毒对10日龄内仔猪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8.
2003年2月16日,樟树市洋湖乡某养鸭户饲养的1200羽26日龄樱桃谷肉用鸭发生病毒性肝炎,上午死亡27羽,中午应邀前去诊治,用药后死亡6羽,共死亡33羽,死亡率为2.8%。该病一般发生在3周龄以内,3周龄以上较少发病,故此病例较为特殊。该群鸭症状比较典型,经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本次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月11日,此群鸭曾发生过沙门氏菌病,投服氯霉素原粉3d后基本治愈。除有少量白色或暗红色稀粪外,鸭群无异常。2月16日早上又出现死鸭,3h内死亡21羽,鸭群中有较多鸭(约占30%)出现精神沉郁,离群,不能或不愿走动,眼半闭、打瞌睡,有的出…  相似文献   

19.
1发病简况 2009年9月23日,吉安县登龙乡彭××从外地购进2000余羽雏鸭,地面散养。雏鸭在3日龄至7日龄时生病,发病快,死亡急,经当地兽医按病毒性肝炎使用中药,在治疗的过程中陆续死亡1000羽左右。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血清Ⅰ型病毒亚型毒株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广东地区接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弱毒疫苗又发生 IBD 的18~39日龄肉用鸡群采集有肉眼病变的法氏囊组织制成悬液,经20%乙醚处理后,接种10日龄 SPF鸡胚、回归24日龄非免疫鸡和28日龄 IBD 免疫鸡,,分离获得了与 D_(7?)、TAD、BV、Lukert 和 CJ 弱毒疫苗病毒抗原性不相同的6株 IBD 血清Ⅰ型病毒的亚型毒株(GF_(901)、GZ_(902)、GN_(903)、GS_(904)、GB_(905)和 GD_(906)。从肉用鸡群中分离刮 IBD 血清Ⅰ型病毒的亚型毒株,在国内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