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株鸭副粘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3月,广东省某番鸭场暴发疑似副粘病毒(AP—MV)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并引发产蛋明显下降症状。解剖显著病变主要在肠道,在十二指肠、卵黄蒂附近有枣核状溃疡和出血,盲肠之间的回肠淋巴结有枣核状隆起出血,小肠粘膜有弥漫性出血,有典型的卵黄性腹膜炎症状,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偶有出血带,呼吸道气管内粘液增多或者轻微出血,初步诊断为鸭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2.
从广东某番鸭种鸭场全场有明显呼吸道症状和产蛋下降,而无其他典型鸭副黏病毒病症状的种番鸭群中分离到1株副黏病毒(命名为DP0690)。经过鉴定,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性,可被新城疫病毒(NDV)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不能被禽流感病毒(AIVH5与H9亚型)阳性血清和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标准阳性血清抑制;RT-PCR检测为NDV阳性;对F基因进行部分测序和分析表明F基因的裂解位点序列为112R-R-Q-R-R-F117;动物回归实验表明:该分离毒株对5日龄SPF雏鸡和雏番鸭能100%致死;对开产母鸭能复制出相同的病例,表明该病毒属强毒力毒株。  相似文献   
3.
对呼肠孤病毒感染雏番鸭进行了肉眼病变观察和组织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显示,雏番鸭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后,除机体出现临床症状外,主要呈现明显的脚软、腹泻、生长障碍为主要症状;病理剖检发现肝、脾表面坏死、纤维素性心包炎为主要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肝脏汇管区出现明显卵圆细胞及胆管细胞增生,汇管区细胞肿胀变性、呈空泡状;脾脏脾小体中心溶解坏死;心脏纤维素性心外膜炎;肾脏异嗜性白细胞浸润;其他器官无明显的异常与病理变化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4.
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1型鸭病毒性肝炎(duck hepatitis virus type 1,DHV-1)和新型鸭病毒性肝炎(new type duck hepatitis virus,N-DHV)全基因序列,在非同源区域设计一对新型鸭病毒性肝炎特异性引物P1/P2,对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鸭瘟病毒、鹅细小病毒细胞毒、流感病毒等鸭常见病病原进行RT-PCR扩增.结果表明引物特异性良好,引物P1/P2仅能特异性扩增出N-DHV的638bp基因片段;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N-DHV RNA最低检出量为21 pg.同时对临床样品的检测中发现DHV-1和N-DHV存在混合感染的情况.该方法的建立为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尤其是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鉴定及快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2008年初,广东云浮思劳片区番鸭养殖场出现下痢、张口呼吸、脚软、堆积、采食量减少等症状。发病后的前3天曾经用过抗生素治疗,但没有效果,死亡率高达80%。病理解剖主要表现为肠道中后段膨大约3倍、整个肠道出血严重,有凝固性栓子。肝脏肿大,胆囊明显膨大,肾脏肿胀。为查明原因,笔者对发病的雏鸭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工作,通过病毒分离、PCR、琼脂扩散和动物回归试验证实获得1株番鸭小鹅瘟病毒。经番鸭胚接种、雏番鸭攻毒试验,证实所分离的病毒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6.
禽肺病毒(Avian pneumovirus,APV)在上世纪70年代于南非首先分离到,随后研究证实APV存在A、B、C、D 4个亚型。APV可以感染多种禽类,可导致感染动物鼻气管炎、肿头征、产蛋下降等疾病,给禽类养殖造成严重的危害。目前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的APV检测系统,但由于APV在感染的宿主体内存活的时间很短,而且主要出现在疾病的早期,这给病毒的分离了很大的困  相似文献   
7.
从广东云浮地区采集一份疑是呼肠孤病毒病料,按常规研磨处理,接种番鸭胚收获尿囊液,提取核酸进行RT-PCR检测,结果是阳性。采用番鸭胚成纤维细胞、DF1鸡胚成纤维细胞系对收获尿囊液进行增殖培养,探索其培养特性,结果该毒株在这种细胞上增殖良好,均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其中在DF1鸡胚成纤维细胞系上病毒的TCID50最高。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内外已发表的鹅细小病毒(GPV)B株和GD株基因序列,应用DNA Star分子生物学软件设计一对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GPV ZQ株的结构蛋白基因VP2全基因片段。将扩增得到的VP2全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获得的重组质粒经PCR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ZQ株基因大小为1 764 bp,编码587个氨基酸,其基因序列与GPV参考毒株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89.1%~99.3%之间,差异较大;与番鸭细小病毒(MDPV)参考毒株相比同源性在92.0%~92.5%之间,超过与部分GPV毒株的同源性,推测可能与该毒株来源于番鸭而不是鹅有关,另外也在基因水平上解释了GPV与MDPV在血清学上存在交叉反应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9.
采取RT-PCR方法对5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的S1基因进行序列扩增、测定及分析,应用DNAStar软件将这些分离毒株与中国常用疫苗毒株、国际上其它血清型的代表参考毒株分别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系统发生进化关系分析.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5株分离毒株与A2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近,与疫苗株H120和Ma5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0.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科的多种球虫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原虫病,其中毒害艾美耳球虫可引起盲肠球虫病.鸡坏死性肠炎是由A型或C型魏氏梭菌在鸡肠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以肠粘膜坏死脱落、排带血的黑色粪便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两病经常混合感染,导致肉鸡生长发育迟缓并出现部分鸡只死亡,使料肉比升高、饲料报酬率下降,对养鸡业尤其是肉鸡生产危害极大.此类病例多发于炎热、潮湿多雨的季节.2009年2月,正值华南地区多雨的季节,天气时而闷热,禽场潮湿,细菌容易大量增殖,肉鸡群中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合并感染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将一例肉鸡盲肠球虫与坏死性肠炎合并感染的诊治情况汇报如下: 1发病情况 2009年2月25日,连续的阴雨天气.云浮某养鸡户以地面平养的饲养方式养殖6800只矮脚黄鸡,50日龄时鸡群出现鸡零星死亡,排粪异常.养户随即用抗菌药物治疗,但疗效不佳.发病第3d,鸡群出现大量死亡,达到266只,急来我单位求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