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化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一系列综合性措施,既可以避免猪群中出现大面积传播的疾病,又可以防止猪只受到感染。随着当前规模化、现代化养猪业的蓬勃发展,现代化养猪场已经成为了养猪业的主阵地,但是规模化养猪业仍然存在诸多弊端,一旦暴发传染病,难以有效地控制疫情。所以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防范体系,才能做好猪场的防疫工作。本文就现代化养猪场生物安全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农村中小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农村中小规模猪场已经成为我国养猪业的主要形式。其养殖的方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由于从业者专业知  相似文献   

3.
<正>猪产业安全体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养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养猪与环境的协调和肉产品对人类生物安全的影响。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是猪产业安全体系的基础。亿万农民进城务工,由猪肉生产者变为猪肉消费者,使我国养猪业赖以供求的数量基础迅速瓦解,猪产业正处于由千家万户向大规  相似文献   

4.
为了完善猪场的保健与生物安全措施,对甘肃省7个规模猪场和一些小规模猪场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了解其猪场保健方法和生物安全措施现状,发现规模猪场在保健和生物安全方面做得比小规模猪场更加规范,提出了猪场保健和生物安全措施,供中小规模养猪场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中国养猪业的发展,规模化养殖场逐渐增多,养殖密度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猪场疾病的问题。目前中国的猪蓝耳病、仔猪腹泻仍然肆意横行,猪瘟也偶有发生,细菌性疾病如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传染性胸膜肺炎等也常常参与其中,复杂的疾病让众多猪场焦头烂额。因此,如何控制猪场疾病成为大多数养猪场首要关注的问题。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对于猪群疾病控制非常  相似文献   

6.
倪兴军 《中国猪业》2021,16(4):83-86
随着我国养猪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猪场疫病及环境污染问题日趋呈现严重化和复杂化态势。规模化猪场构建科学规范的生物安全综合防控体系是有效解决猪场疫病发生、环境污染及经济效益下滑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养猪场的场址选择、规划布局、引种检疫、消毒工作、免疫程序、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入手,阐述了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综合防控体系的构建要点,为养猪场疫病防控、生态改善和生物安全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目前的生猪养殖模式主要包括规模化养殖和农户散养。规模化养殖不仅推动了我国养猪业发展,还对畜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农户散养、"农户+公司"养殖、中小规模养猪场为农民增收,调动农村闲置劳动力,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养殖户的科学养殖经验不足,不能合理选址和规划猪场布局,一旦出现疫病就无法很好控制,甚至可能会造成猪群感染和地方流行性疾病,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  相似文献   

8.
<正>消毒是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菌、切断和预防疫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措施。养猪场必须要根据当地的疫情和猪场的养殖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制度,以确保猪群健康和猪场的安全生产。目前,我国农村中小规模猪场的消毒工作往往不健全或完全缺失,从而造成疾病频发,给广大养殖业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针对以上状况,作者从农村中小规模猪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其消毒技术进行建议。1猪场日常消毒1.1常规带猪消毒作为养猪场重要的日常工作,每  相似文献   

9.
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减少猪场疫病发生,提高养殖经济效益。通过对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构建中的科学选址、合理布局、防疫设施建设、完善防疫制度、科学饲养管理、灭除有害生物、养殖废弃物处置、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等要点进行规范管理,从而提高养猪场的疫病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我国首次确诊,对我国的养猪业造成重大创伤,许多养猪场心理恐慌,无所适从。在目前尚无疫苗的情况下,生物安全似乎成为防控非洲猪瘟唯一的措施,而消毒是生物安全措施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很多猪场将消毒作为猪场生产管理的重要工作,甚至将生物安全与消毒等同起来,其中每周3次或每天1次的带猪消毒已成为一些猪场的制度,成为常态。高频次的带猪消毒在防控非洲猪瘟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养猪大国,但并不是养猪强国,生产效率较低,养殖水平虽有提高,但与养猪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其中生物安全意识淡薄、生物安全体系不完善是一个重要因素。生物安全体系是一种防控猪群疫病的综合措施,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可有效切断病原与猪群之间的接触,或者有效降低猪群生存环境或机体内病原数量,使得猪群不发病。文章从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来进行阐述,以期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提供思路或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养猪业同时面对环保与新疫情入侵、突显生物安全之不足的现状,结合养殖实践,剖析了猪场规划与建设存在的不科学、不合理、不完善或不起作用等问题,并从堵截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养殖动物健康三要素方面阐述了系统构建生物安全体系的关键点,以科学规划与建设构筑好猪场健康养殖后盾。  相似文献   

13.
随着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烈性传染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而建立科学、高效的生物安全体系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在养猪生产过程中采取生物安全措施可以阻止或减少外部病原的引入(外部生物安全)及病原在养殖场内的传播(内部生物安全)。同时,科学的生物安全体系还有助于提高养殖生产效率、减少药物和疫苗的使用量。文章综述了目前国内养猪业主要采取的生物安全措施,同时系统分析了美洲和欧洲国家生物安全措施在猪场应用的发展历程,以期为完善我国养猪业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消毒是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菌、切断和预防疫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措施。养猪场必须要根据当地的疫情和猪场的养殖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制度,以确保猪群健康和猪场的安全生产。目前,我国农村中小规模猪场的消毒工作往往不健全或完全缺失,从而造成疾病频发,给广大养殖业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针对以上状况,文章从农村中小规模猪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其消毒技术进行规范。1猪场日常消毒1.1常规带猪消毒  相似文献   

15.
消毒是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菌、切断和预防疫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措施。养猪场必须要根据当地的疫情和猪场的养殖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制度,以确保猪群健康和猪场的安全生产。目前,我国农村中小规模猪场的消毒工作往往不健全或完全缺失,从而造成疾病频发,给广大养殖业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针对以上状况,文章从农村中小规模猪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其消毒技术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国家积极出台支持政策,生猪养殖规模和数量逐步恢复,小型养猪场发展迅速。小型养猪场规模相对较小,生物安全水平相对较低,笔者系统梳理总结了小型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并指导辖区内生猪养殖场落实,有效提高了小型猪场的生物安全水平,降低了疫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养猪大国,随科学发展,养猪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中小规模猪场在养猪业中仍占有较大比重,养殖数量较大,而且饲养着大量特色生态猪。他们对生猪的市场供给,保障民生的菜篮子工程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思想意识都存在,但限于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条件设备设施简陋,管理不规范,缺少制度,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体力劳动中,往往忽视了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和生物安全措施的执行。在物资流通快速便捷的今天,也为传染病的传播提供的方便。因此小规模猪场如何做好生物安全工作,对猪场盈利,甚至是决定了猪场的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18.
寿宁县地处福建省闽东北,是个山区县。我县现有生猪养殖规模场11家,养殖规模化水平较低,养猪生产面临着更严重疫病的威胁,建立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水平的生产体系就显的极为重要。生物安全措施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可以防止猪病的发生与传播,保证猪只安全生产及猪肉的安全性,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促进养猪业的发展。本文简要论述规模养猪场的基本的生物安全体系措施,为各猪场建立生物安全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猪舍内的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猪只的生长速度和健康水平。研究表明,在已发生的疫病中有40%以上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而在突发的烈性疫病中会有70%之多与环境空气质量相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模式是农村中小规模猪场,由于受选址、饲养规模、资金及技术的限制,猪舍内的空气粉尘问题一直困扰着养猪业者,对猪群的健康造成威胁。文章对农村中小规模猪场粉尘的来源、危害进行总结,并提出控制措施。1农村中小规模猪场粉尘的来源  相似文献   

20.
正环境是猪群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猪场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猪的生存健康;建立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是控制猪群疫病的发生,实现"防重于治"的重要保障。搞好猪场环境卫生,加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有利于猪群的健康生长与正常繁殖;同时,也是推广健康养殖,改善动物福利,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猪肉的基础。1猪场的环境卫生规模养猪场应严格按照NY/T388-1999《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对猪场的内外环境进行管理和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