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西部地区特色经济林开发利用前景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适宜辽西地区发展的黑果腺肋花楸、红醋栗、桤叶唐棣、大果沙棘、钙果、平欧杂交榛子等特色经济林树种特性、应用前景和开发利用途径。在辽西困难立地条件下,开发利用特色经济林树种,可以达到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
浅谈适地适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地适树是指造林树种的生态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也就是把树栽植在最适宜生长的地方。所谓适地就是要正确认识造林地的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物质等立地条件(森林植物条件),确定适宜的树种。适树就是要正确认识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在认识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造林地。 1.适地适树的途径 ①选树适地。在已确定造林地的前提下,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首先选择乡土树种(在某一地区的天然分布中,其中有栽培经验,生长稳定的树种)。其次引进外来树种。 ②选地适树,在已确定造林树种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阳县县域造林树种的选择历史和保存状况遴选出3个分布范围较广生长良好的树种:白皮松(Pinus bungeana)、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和五角枫(Acer truncatum),通过分析其分布区域的立地条件、生境特征,结合其生物学特性,总结了3个树种的适生环境和在中阳县适宜推广的区域,以利于中阳县造林树种的多样化发展,改善林分结构,发挥森林持续稳定的生态效能。  相似文献   

4.
根据第六届中国(厦门)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园博园公共区域景观绿化乔木树种(包括棕榈科,下同)的选择运用情况,总结分析园博园建设景观绿化乔木树种的选择运用与配植特点,介绍乔木树种运用与配植基本原则和运用配植方式等成功经验。就园博岛乔木树种运用与配植的生态习性、观赏特性、栽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初步探讨了乔木树种在厦门园博园公共区域景观绿化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同时介绍了沿海滩涂吹填造地立地条件下乔木树种的栽培和管护技术,这些将对以后类似事件的举办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5.
林木新害虫沙棘木蠹蛾的控制策略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该文对我国沙棘木蠹蛾的发生现状和主要成灾原因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沙棘木蠹蛾已成为制约沙棘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立地条件差、树种或品种单一、对该害虫生物生态学特性了解很少以及监测技术缺乏是沙棘木蠹蛾大发生的主要原因。控制策略是在系统进行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发性引诱剂和环境协调性药剂应用技术,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开展沙棘抗旱抗虫品系选育,转变营林模式,最终建立起有效控制沙棘木蠹蛾灾害的综合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 引入的国外优良树种只有栽植在立地条件与原产地相符或基本一致的地方,方可发挥良种优势,这是因为良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是在原产地立地条件下经长期的自然与人工选择形成的。虽然引入的良种也可以驯化,但需要时间。立地条件包括地理区域与土壤条件两个部分,地理区域主要是气候与地貌因素所决定的,集中反映了林木生长的水热条件;土壤条件是指土壤的理化和生物特性对于具体树种的宜林性。本文就六十年代引入的I-214  相似文献   

7.
太行山石灰岩中山区树种选择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石灰岩中山区两个立地条件,包括干旱阳坡24个水保林树种,阴坡9个造林树种进行了综合评分。结果为干旱阳坡乔木树种以樟子松、侧柏、油松得分最高,分别为4.86、4.43、4.29;小乔木及灌木树种以沙棘、翅果油树、荆条得分最高,分别为3.71、3.43、3.29;阴坡以樟子松、油松、沙地柏得分最高,分别为5.0、4.0、3.29。在选择造林树种时,除参考综合评分外,还应考虑立地条件,造林目的和造林方法,以及树种特性和经济价值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8.
生物防火适宜树种的综合评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静风篝火法测定树种抗燃时间,作为生物防火适宜树种的主要选择因子;同时,结合树种的适生性,生物学、造林学特性以及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红花油茶、油茶抗火性能良好,木荷、青冈、苦槠抗火性能中等,在生物防火工程中可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加以选择利用。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生态公益林优良乡土阔叶树种选择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大力发展优良乡土阔叶林是提高我省林分质量、生态功能等级和增加优质森林资源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我省优良乡土阔叶林造林树种选择,以及主要树种的适宜种植区域、立地条件要求和主要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0.
沙地珍贵经济树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西部几种珍贵经济林树种以造林成活率、抗寒指数、抗旱能力为主要选择目标进行了筛选,以期为吉林西部沙地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提供优良的能形成特色产业的经济林新品种。结果表明:欧李1号、欧李2号、向海一号桑、同发一号桑、丰产型西伯利亚杏是最适宜吉林西部沙地栽培的能形成特色产业的优良树种;龙王帽、丰产型文冠果、沙棘较适合年最低温度不低于-37℃地区的沙地栽培,在吉林西部栽培时应加强苗期管理和造林当年的抚育管理。  相似文献   

11.
青海东部黄土丘陵区沙棘薪炭林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沙棘是青海东部黄土丘陵区最重要的薪炭林树种之一,研究表明:7年生中国沙棘薪炭林年均生物量达到最高峰,年均生长量为3.75t/hm^3;生物量成熟龄为9年,地上部分蓄积量为22.64t/hm^2。沙棘薪材热值与其不同生长阶段关系密切。在速生期热值低,苗期和成熟期薪材热值高,平均为95.10kj/g。根据立地生产力水平可将沙棘薪炭林立地条件划分为优良,较好,一般和不适宜四个类型。  相似文献   

12.
赵子庄 《云南林业》2000,21(3):20-20
秃杉既是世界上珍稀濒危的珍贵用材树种和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还是造林、四旁绿化的优选树种。但秃杉的栽培由于受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即使在保山、怒江等分布区域,生长也有较大差异。为了摸清秃杉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及营林技术,拓宽秃杉的种植范围,腾冲县沙坝林场的科技人员从1984年开始,对秃杉造作进行了研究和实践。通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摸清了秃杉生长的立地条件、秃杉造林地选择中植被的指示性应用等,外制定了一整套完村造林技术,为推广秃杉造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1秃杉生长的土地条件11气候适宜无杉生长的气候既…  相似文献   

13.
用主导因子法划分了定边县长茂滩林场的立地条件类型,用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各乔、灌树在各种立地条件类型上的生长状况,林学特性,固沙效益等。提各种树适宜的立地条件及各立地条件下适选的树种,林型(林带或片林)及造林方式。  相似文献   

14.
根据伊犁河流域重点开发区的立地条件,对防护林适宜树种进行试验栽培,并分析其防护效益;结果表明,从成活率、生长率、更新能力等多指标对比观察分析,钻天榆等10个树种苗木生长旺盛,根系发达,成活率高,适应性强,可作为造林首选树种;由适宜树种构建乔灌草窄带多带式农田防护林体系,不仅起到了良好的农田防护效益,还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树种选择是退耕还林成败的关键之一,也是林木速生丰产的重要一环。任何一个树种都具备一定的生物学特性,要求一定的生态条件,只有当树种生物学特性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相适应时,即“适地适树”林木才能正常生长发育,最终成林、成材。反之,不仅造林不宜成活,即使成活,也生长不良,经济价值不高,退耕地长期不能发挥潜力,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极大浪费,尤其是贻误了时机,还会挫伤广大群众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和影响国家投资的意向。  相似文献   

16.
基于静宁县三荒造林成活率低,且苗木生长缓慢,难于成林的现状,选取能代表静宁地域特点的北岔集流域,于2002年春至2011年秋,通过在梁峁、阳坡、阴坡、沟道4个立地条件下,采用山毛桃+沙棘、侧柏+沙棘、刺槐+沙棘、山杏+沙棘、刺槐纯林等5种模式进行造林试验,对当年成活率、3年保存率、10年成林情况进行调查,静宁县各立地类型下最适合的树种混交搭配组合模式为干旱的梁峁和阳坡,最适宜沙棘、山毛桃1∶1混交模式;相对湿润的阴坡,最适宜刺槐、沙棘1∶1混交模式;湿润的沟道,最适宜刺槐纯林建设模式;侧柏、沙棘1∶1混交模式及山杏、沙棘1∶1混交模式因不适合当地立地条件被淘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汕头生态景观林带现状和树种材料进行调查分析,应用景观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森林美学等原理,初步选择适宜的生态景观林树种,根据树种特性和立地条件,设计不同的树种配置模式,并对景观类型设计、营造林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推进广东省汕头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沙棘的特性,选择河西走廊荒漠区4种不同的立地条件类型进行沙棘引种造林试验,分析了沙棘在引种地抗寒性、物候期及生长情况,并开展了GGR在沙棘造林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沙棘适应引种地的造林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应用GGR8号喷根处理可有效地提高其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界错纵复杂的立地条件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择人类认识自然的主观能动作用,在营造混交林时,科学地掌握和运用混交类型与树种配置技术,从各种树种的林学特性出发(包括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根据立地条件、经营目的,选择和确定比较理想的树种组合、搭配比例、混交方式,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是当前林业科研与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现就个人的认识与实践,发表如下肤浅的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20.
据1983年检查,安塞县造林核实面积6675.45ha,平均成活率74%。1978年~1981年4年期间的保存面积(3042.3公顷)为上报面积(14547.3ha)的22.5%。影响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现仅提高造林质量的技术问题谈以下粗浅看法。1 适地适树据林业区划资料,安塞县适生树种有60多种,适宜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栽植的树种有:梁峁顶部宜栽种柠条、沙棘、杜梨等;阳坡半阳坡,乔木以侧柏、油松、刺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