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肺炎支原体DJ-166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西某猪场采集疑似猪支原体肺炎肺组织病料,接种CH培养基培养,克隆纯化获得一株菌株。该菌株经PCR、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和血清学特性试验鉴定为猪肺炎支原体,命名为DJ-166株。该分离菌株在人工合成培养基上传8代稳定后,活菌计数达到108CCU/m L;菌液培养物气管注射猪后,致病性较弱;免疫原性试验证明该分离菌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此结论为猪支原体肺炎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仔猪副伤寒活疫苗合成培养基发酵工艺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确定仔猪副伤寒活疫苗合成培养基发酵参数,根据发酵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设计3种不同工艺,分别发酵培养21 h,每隔3 h取样进行活菌计数表明,培养15~21 h均可达细菌稳定期,工艺3培养菌数高于其余2种,其最适培养时间为18 h;将合成培养基以1%、2%和3%的接菌量按工艺3分别发酵18 h,发现3者培养菌数基本一致。进一步比较4批合成培养基和普通肉汤发酵18 h的培养效果,期间15、18 h抽样的合成培养基培养菌数分别比普通肉汤高12%和25%;发酵18h的菌液对小鼠安全性及对兔的免疫原性,两者基本一致,接种小鼠均10/10健活,免疫攻毒兔均达4/5~5/5保护,对照攻毒兔5/5死亡。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工艺3可行,可实现仔猪副伤寒活疫苗合成培养基高密度培养,且发酵菌体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嗜水气单胞菌GYK1株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营养肉汤培养基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嗜水气单胞菌GYK1株培养试验,结果证明,成本价格较低的蔗糖、酵母膏可以代替葡萄糖、牛肉膏,从而降低培养基原料成本;添加少量的K2HPO4和微量元素溶液(Mg2+、Fe2+、Zn2+、Mn2+)可明显提高培养液的活菌数;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低成本、高得率的适合嗜水气单胞菌GYK1菌株生长的培养基配方,该培养基组成(g/L):蛋白胨10.0、酵母膏10.0、蔗糖15.0、K2HPO42.28;NaCl 5.0微量元素(硫酸镁0.1,硫酸亚铁0.04,硫酸锌0.00375,二氯化锰0.0021)。24 h摇瓶培养,菌液中的最高活菌数可达316×108cfu/mL,比营养肉汤培养基活菌数(151×108cfu/mL)提高100%以上。  相似文献   

4.
试验利用蚕蛹浸出液,添加适量碳源和无机盐后,作为液体发酵灵芝菌的培养基,测定了灵芝菌生物量和胞外多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蚕蛹浸出液作为灵芝菌发酵培养的基料,可起到提供氮源、替代部分碳源和生物素的作用,所得的菌丝体生物量、胞外多糖含量和添加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的组别相当。  相似文献   

5.
根据培养物的生长速度和含菌量方面筛选适合猪肺炎支原体CJ株生长的猪血清。配制改良Friis培养基时分别添加6种不同生产厂家的猪血清,由6种不同厂家猪血清配制的改良Friis培养基培养猪肺炎支原体CJ株。从生长时间可知,由厂家1的猪血清配制的改良Friis培养基更适宜猪肺炎支原体CJ株的生长。从测定的含菌量测定结果可知,由厂家1的猪血清配制的改良Friis培养基培养猪肺炎支原体CJ株的含菌量较高。结果表明,由厂家1的猪血清配制的改良Friis培养基培养猪肺炎支原体CJ株的生长时间短且含菌量高。  相似文献   

6.
增菌培养基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自制的增菌培养基按比例添加于猪丹毒G4T10株活疫苗、猪多杀性巴氏杆菌EO630株活疫苗、猪多杀性巴氏杆菌A型CA株活疫苗、猪链球菌ST-171株活疫苗的培养。结果上述四种疫苗比使用常规培养基培养的菌数分别提高44%;34%;95%和59%;增菌的效果明显。这也说明了在其他工艺条件较稳定的情况下,增加培养基中细菌所需的营养成分和数量,对获取高浓度菌数的重要性。添加增菌培养基后,不会影响上述四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菌数的提高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鸭疫里氏杆菌液体发酵培养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旨在利用液体发酵装置对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GN52株在改良酵母肉汤中的发酵培养情况进行研究。通过染色镜检、活菌计数、D450 nm值测定、pH测定等方法对RA的生长规律进行摸索,确定培养方法、最佳收菌时间及最佳灭活条件。结果表明,RA在培养过程中,菌液pH基本不变;37 ℃液体发酵培养20 h活菌含量最高,可达320亿~350亿CFU/mL;0.3%甲醛37 ℃灭活18 h为最佳;D450 nm值与活菌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可通过测定RA菌液的D450 nm值推算其活菌数。  相似文献   

8.
为精确测定猪链球菌2型的半数致死量,通过对猪链球菌2型菌株进行液体培养,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液的实时OD_(600)值,制作细菌的生长曲线,并确定OD_(600)值与菌液稀释倍数的关系、猪链球菌对BALB/c小鼠的半数致死量。结果猪链球菌2型用THB液体培养基培养2 h达到对数生长期,培养至5 h的菌液OD_(600)值为1.51,此时对应的活菌浓度为5.3×10~8CFU/mL;猪链球菌2型对BALB/c小鼠的LD_(50)为1.116×10~8 CFU,95%置信区间为9.429×10~8-1.311×10~8CFU。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一种快速测定副鸡禽杆菌菌液浓度的方法,本研究选取副鸡禽杆菌血清A、B、C型代表性菌株(CVCC254株、CVCC257株和CVCC256株),培养制备菌液,分别在450nm、540nm、600nm、650nm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值(OD值),同时测定活菌计数值。回归分析两组数据,获取回归方程及标准曲线,分析回归方程的测定系数(R2)和标准曲线的点线离散度,确定最适测定波长。再选取不同培养时间点(10h、12h、14h、16h、18h、20h)的菌液,在最适波长下测定其OD值并代入回归方程获取活菌数,同时采用活菌计数法获取活菌计数值,将两组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验证分光光度法与活菌计数法测定菌液浓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3株菌液在600nm波长测定的OD值与活菌计数值之间均呈最佳的线性关系,确定其菌液浓度最适测定波长均为600nm,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14.302x-0.1441(R2=0.9962)、y=14.464x-0.2746(R2=0.995)和y=14.681x-0.01326(R2=0.9989),y为活菌计数值(×108 CFU/mL),x为OD600值。3株培养至衰退期前的菌液在600nm波长测定的OD值代入回归方程计算获得的活菌数值与其活菌计数值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衰退期前副鸡禽杆菌菌液的分光光度法与活菌计数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该分光光度法可用于快速测定衰退期前副鸡禽杆菌菌液浓度。  相似文献   

10.
以中华鳖温和气单胞菌 (Aeromonas sobria,As)口服缓释微球疫苗生产菌株 Z- 1株培养菌液含菌量和胞外产物溶血性为指标 ,考察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振荡与否、培养基 p H等因素对 As Z- 1株繁殖和产毒的影响 ,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 ,对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的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振荡与否、培养基 p H等均会影响As Z- 1株的菌体产量和溶血性 ,其中 2 8℃振荡 (2 0 0 r/ min)培养 36 h菌液的含菌量和溶血价均较高 ;在营养肉汤中添加适量的硫酸铜、磷酸二氢钾、硫酸锰和硫酸铵 ,可显著提高菌液的含菌量和溶血价。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改变牛肉汤培养基中的蛋白胨的种类和调整添加量的比例,改变发酵过程中通气量的大小、方式等发酵参数,来寻找获得活菌菌数较高的菌液的方法,结果显示:加入牛肉蛋白胨,立即通气并且通气量由小到大培养,加入蛋白胨的量为2.0%时发酵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仔猪副伤寒活疫苗生产用菌株生长曲线,获取菌株培养参数,从而实现合成培养基初步应用。将猪霍乱沙门氏菌(CVCC79500株)运用试管和三角瓶分别静置和振荡培养30 h,期间取4、8、12、18、24、30 h等6个点进行活菌计数并建立生长曲线,确定37℃静置培养18~24 h,37℃、200 r/min振荡培养8~24 h为培养稳定期。不同接菌量比较结果表明,37℃静置培养24 h,37℃、200 r/min振荡培养12 h均可达到菌体稳定期。在稳定期参数条件下,比较合成培养基与常规普通肉汤培养基对该菌的增殖效果,结果表明,37℃静置培养24 h,试管及三角瓶培养菌数分别为27×108~31×108、33×108~41×108CFU/m L;37℃、200 r/min振荡培养12 h,试管及三角瓶培养菌数分别为58×108~66×108、78×108~88×108CFU/m L。而同条件3批普通肉汤培养菌数均低于合成培养基,且批次间稳定性较合成培养基差。将合成培养基振荡培养12 h的菌液接种小鼠均10/10存活;免疫后攻毒家兔达4/5~5/5保护,与普通肉汤基本一致。合成培养基保存期试验表明,25℃避光保存28 d与当天配制的液体合成培养基,振荡培养菌数基本一致。获取的培养参数适合用于合成培养基的初步评价,研制的合成培养基培养菌数优于普通肉汤,且不影响菌体安全性及免疫原性,室温保存期可达28 d。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质控菌猪鼻支原体生长规律,以活菌浓度,菌液pH值为指标,比较了不同代次与不同传代方式猪鼻支原体生长情况。结果显示:3%与10%浓度传代,0~48 h内,活菌浓度持续上升,菌液pH值持续下降,3%浓度传代的支原体生长较均匀,更利于菌种生长;1~5代支原体活菌浓度无显著差异;通过0.3 mL菌液加9.7 mL培养基传代,20组菌液平均浓度为(24.4±5.7)×10~8CFU/mL,通过0.9 mL菌液加29.1 mL培养基传代,菌液平均浓度为(7.2±2.1)×10~8CFU/mL,两种浓度差异极显著,前种传代方式更有利于支原体生长。本次试验为支原体液体和固体培养基的质控工作标准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优化培养基提高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R-WL发酵液的菌体密度,为高效、优质的微生态制剂产品研制奠定基础。首先通过生长曲线的测定、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分的单因素试验,确定菌种RWL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时间14 h、pH 8.5、温度37℃、接种量3%,最适碳源为乳糖,浓度为10 g/L,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酵母膏,浓度为30 g/L。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分析培养基中对粪肠球菌发酵影响最重要的主要因素为蛋白胨、乙酸钠和柠檬酸二铵,再通过最陡爬坡试验获得主要因素的最适范围,最后通过Box-Behnken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得到主要因素的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为:乳糖10 g/L、酵母膏15 g/L、蛋白胨12.18 g/L、乙酸钠4.5 g/L、柠檬酸二铵4.5 g/L、硫酸镁0.58 g/L、硫酸锰0.25 g/L、磷酸氢二钾2 g/L、轻质碳酸钙3 g/L,初始pH 8.5。通过试验验证,优化后发酵培养基的发酵菌液活菌数可达(6.44±0.10)×109cfu/mL,比原MRS培养基活菌数提高了71.28%。  相似文献   

15.
双歧杆菌在培养液中的保存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歧杆菌对人和动物都是有益细菌 ,以双歧杆菌制成的微生态制剂也倍受关注 ,由于双歧杆菌是严格的厌氧菌 ,在制品中存活时间很短。本试验以两株双歧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后 ,置7℃冰箱中保存 ,一株到第 4天 ,另一株到第 8天时 ,其活菌数减少 99% ,至 2 0天时无活菌存在。在加有保护剂的菌液中 ,保存至 2 4天尚有活菌存在。尽管如此 ,双歧杆菌制剂的保存期仍然很短的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为研究对象,旨在建立1种快速、稳定、灵敏度高的活菌计数方法,并探讨MTT-分光光度法用于活菌计数的可行性。试验筛选显色反应终止液最适浓度、最适反应波长、最适反应时间、最适菌液浓度等,考察不同培养基、培养液保存后和其他干扰物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比MTT-分光光度法与稀释平板法测定发酵菌液中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数结果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最大吸收波长550 nm处测定OD值,反应时间为1 h,反应终止液为1.0 mol/L盐酸,MTT添加量为0.2 mL,新鲜的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OD值>0.04。菌液浓度为108~109 CFU/m L时,OD550 nm值与稀释平板法得到的活菌数具有很好的线性对应关系,当菌液浓度<108 CFU/mL时对应关系不再成立。研究表明,活菌量>108 CFU/mL时,MTT-分光光度法不受地衣芽孢杆菌生长阶段的影响,可准确计量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活菌量相对应的吸光度,从而快速、准确地检测活菌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副鸡嗜血杆菌A型、B型攻毒用菌液的活菌计数及预攻毒效果的比较,得出使用A型菌液攻毒,菌液制备的较佳条件是:菌种接种于鸡肉汤琼脂板,5%二氧化碳,37℃培养48小时后,挑取典型菌落,接种鸡肉汤培养基,摇菌8小时后,按兽药典方法要求进行攻毒。使用B型菌液攻毒,菌液制备的较佳条件是:菌种接种于鸡肉汤琼脂板,5%二氧化碳,37℃培养16小时后,挑取典型菌落,接种鸡肉汤培养基,摇菌6小时后,按兽药典方法要求进行攻毒。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建立鸡血细胞药物代谢模型,并用利巴韦林进行验证。本试验比较了3种不同培养基(L-15、M199和RPMI1640培养基)及添加不同浓度胎牛血清的细胞培养效果,采用MTT法测细胞活力,确定最佳给药时间,之后用利巴韦林进行给药,检测培养液中利巴韦林及其代谢物(TCONH2和RTCOOH)含量。结果发现,3种培养基中用L-15培养基培养时细胞存活率最高,胎牛血清添加浓度为10%时血细胞状态较好;血细胞活力检测表明其最佳给药时间为培养3 h;利巴韦林给药后,其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TCONH2和RTCOOH在给药0.5 h时迅速产生,给药3 h后其浓度变化趋于平缓。综上所述,本试验建立的鸡血细胞代谢模型操作简便,用添加10%胎牛血清的L-15培养基培养效果较好,利巴韦林给药试验表明,鸡血细胞存在一定的代谢转化功能,该鸡血细胞代谢模型可用于某些药物的体外代谢研究。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冻干年代的副鸡禽杆菌Hpg-8株菌种分别进行了毒力测定和免疫原性试验.分别用1991、1997、2001、2011年冻干的菌种,以约3万CFU/羽眶下窦接种2月龄SPF母鸡,结果均可使鸡5/5发病;分别用1991、1997、2011年冻干的菌种,经繁殖制备疫苗后接种SPF鸡,结果可提供8/8、7/7、7/7保护.结果表明,副鸡禽杆菌Hpg-8株在-70℃保存10、14、20年后的毒力和在-70℃保存14、20年后的免疫原性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二○○○版)规定.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屎肠球菌CCTCCM2017191的高密度工业化生产,必须提高该屎肠球菌的发酵活菌量,因此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筛选。首先在MRS培养基的基础上进行单因素试验以确定适合该屎肠球菌生长的最优pH值和培养温度以及该菌的最适发酵碳源和氮源;再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分析筛选培养基成分中影响屎肠球菌发酵活菌数的显著影响因子,设计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显著因子的最大活菌数响应区域,最后采用中心复合序贯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circum-scribed design,CCC)和响应面分析法得到显著影响因子的最优配比浓度。获得发酵优化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糊精20 g/l、酵母浸粉77.22 g/l、结晶乙酸钠6.42 g/l、柠檬酸二铵2.0 g/l、磷酸氢二钾2.0 g/l、无水硫酸镁0.2 g/l、硫酸锰0.04 g/l、吐温-80 0.99 g/l。培养基pH值为8.0,培养温度为37℃。经验证,优化后培养基的发酵菌液活菌数可达6.136×109CFU/ml是相同条件下MRS培养基发酵菌液活菌数的4.63倍,优化方案及所得回归模型切实可靠,成功实现了该屎肠球菌CCTCCM2017191的高密度发酵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