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蛹虫草菌落形态、子座产量及子座硒含量的影响,旨在为富硒蛹虫草产业化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蛹虫草菌株CM003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基探讨不同质量浓度(0,50,100,150,200,250,300,350,400和450 mg/L)亚硒酸钠对蛹虫草菌落形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瓶栽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50,100,150,200和250 mg/L)亚硒酸钠对蛹虫草长势、子座产量及子座硒含量的影响,并拟合了栽培营养液中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与蛹虫草长势评分、子座产量、子座硒含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在平板培养基上,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100 mg/L 时,蛹虫草的菌落形态基本正常,菌落直径的变化幅度较小;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450 mg/L 时,蛹虫草菌丝仍能缓慢生长。采用常规瓶栽法栽培蛹虫草时,随着亚硒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加,蛹虫草的长势评分和子座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子座硒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拟合方程显示,营养液中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28.2 mg/L时,蛹虫草的长势最好;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58.17 mg/L时,蛹虫草子座产量最高;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子座硒含量最高达92.68 mg/kg。【结论】蛹虫草对亚硒酸钠不仅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且具有较强的富硒能力,是人工生产富硒产品的优良载体。  相似文献   

2.
马国良  马琪  看措  东主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39-18541,18547
[目的]开发天然的富硒虫草产品,为提高虫草的医疗保健价值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蛹虫草为富硒载体,在培养基质中加入不同浓度硒,研究其对蛹虫草菌丝、原基的分化和子实体形成的影响。[结果]当硒浓度在21.0~23.0 mg/L范围内,蛹虫草菌丝生长最快,形成原基、子实体的生物量最高,表明该浓度范围内对子实体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硒浓度为25.0 mg/L时,菌丝几乎停止生长,且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在硒+肌醇的复合浓度中,添加硒9.0 mg/L+肌醇4.0 mg/L的培养基中蛹虫草菌丝生长最快;硒21.0 mg/L+肌醇4.0 mg/L促进了蛹虫草原基的分化和子实体的生长,其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浓度处理。[结论]低浓度硒促进了蛹虫草菌丝的生长,而高浓度硒对其菌丝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加速溶剂萃取法提取蛹虫草主要成分工艺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成分内含有大量的核苷类、多糖、虫草酸、甾醇、糖醇、酶和色素等多种活性物质,其中对虫草素(cordycepin)、腺苷(adenosine)、多糖等研究广泛。【方法】目前提取虫草素、腺苷常用超声法、回流法、渗漉提取法等。采取加速溶剂萃取法,从蛹虫草子实体中获取虫草素、腺苷活性物质,并进行四因素(温度、静态萃取时间、乙醇浓度和循环次数)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明确其最优组合条件。【结果】通过试验得到了加速萃取法提取虫草素、腺苷的最佳组合条件。【结论】加速萃取法提取虫草素的最适条件是:温度70℃,时间5 min,乙醇浓度20%,循环次数2次;提取腺苷的最适条件是:温度100℃,时间10 min,乙醇含量0,循环次数2次。  相似文献   

4.
8种物质对蛹虫草液体发酵中虫草素及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前体物及营养物对蛹虫草液体发酵中虫草素和虫草多糖含量的影响,筛选提高虫草素及虫草多糖的最适添加物及其添加质量浓度。【方法】将不同质量浓度的腺苷、核糖、次黄嘌呤、谷氨酰胺、甘氨酸、核黄素、苯丙氨酸及甲硫氨酸8种物质添加到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提取菌丝体中的虫草素与多糖,分别用HPLC法、硫酸-苯酚法对其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在8种添加物中,腺苷、核糖、谷氨酰胺、甘氨酸均能明显提高虫草素及虫草多糖的含量,其最适添加量分别为4.0,2.0~3.0,0.5~1.0,0.5mg/mL;苯丙氨酸、甲硫氨酸、次黄嘌呤对蛹虫草液体发酵中虫草素和多糖含量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核黄素对虫草素与多糖合成有抑制作用。【结论】蛹虫草发酵过程中添加腺苷合成途径中的前体物能明显提高其中的虫草素与虫草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微量元素硒锗组合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中主要活性成分虫草素、腺苷和虫草多糖产生的协同效应,选择Na_2SeO_3质量浓度依次为5、10、15 mg/L,GeO_2质量浓度依次为100、200、300、400 mg/L,正交设计配制成12个硒锗组合质量浓度组,按照常规固体培养蛹虫草的方法,分别添加在基本培养基中,观察蛹虫草子实体在硒锗组合影响下的生长情况,再分别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苯酚-硫酸法测定虫草素、腺苷和虫草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经过不同质量浓度的硒锗组合处理,所有样品组的子实体生长发育都很健壮旺盛,绝大部分都呈金黄色,而且比空白对照组粗壮、色深。在生物量方面,相同条件下的鲜质量与干质量都明显大于对照组,干质量增长率最高可达14.50%。所有样品处理组的虫草素、腺苷和虫草多糖含量都高于对照组。当硒锗组合质量浓度为10 mg/L×300 mg/L时,子实体中虫草素含量达到最高,为1.12%,是对照组的2.89倍;当硒锗组合质量浓度为15 mg/L×100 mg/L时,子实体中腺苷含量最高为0.116%,是对照组的2.7倍;当硒锗组合质量浓度为10 mg/L×200 mg/L时,虫草多糖的合成量达到最高(5.72%),为对照组的1.93倍。硒、锗2种微量元素能显著影响蛹虫草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及其主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硒、锗同时添加时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有利于蛹虫草子实体生物量的增加以及虫草素、腺苷和虫草多糖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6.
提高蛹虫草质量和产量的综合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强  刘金龙  郑小江  陈瑶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4069-4075,4081
目前市场上生产的蛹虫草产品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影响市场对蛹虫草产品的消费,研究结果表明,蛹虫草菌种Hz1孢子复壮的菌株培养的子实体干重高于菌种B1、Bz1、H1孢子复壮的菌株培养的子实体干重,其液体培养基最优组合为葡萄糖20 g/L、蛋白胨8 g/L、KH2PO4 1.0g/L、MgS04 500 mg/L.生产富硒蛹虫草培养基的最优主料为富硒大米45 g、培养液55 mL,在培养温度为22℃、空气相对湿度70%时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最好.综合而言,子实体培养最优条件为日间温度22℃、夜间温度15℃、空气相对湿度70%、光照度200 lx,并结合先用日光灯照射、待子实体长至1~2 cm时使用蓝紫灯照射处理的产量最高.检测结果显示,蛹虫草子实体的有效成分含量分别为硒52.03 mg/kg、蛋白质27.74%、腺苷0.05%、多糖2.50%、虫草素2.61%、氨基酸26.92%,尤其是所含的虫草素具有工业提取价值.  相似文献   

7.
加硒对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高  温鲁  袁小转  刘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293-9294
[目的]明确不同加硒量对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向固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含量的亚硒酸钠,接种培养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虫草素和腺苷,用高碘酸钠法测定虫草酸,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虫草多糖。[结果]虫草素在加硒量为5.5mg/kg时达到4.50mg/g,虫草酸在加硒量为4.0mg/kg时达到30.06mg/g,腺苷和虫草多糖含量与加硒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加硒可显著提高蛹虫草固体培养物中虫草素和虫草酸含量,但医疗保健功效的提高还需通过动物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8.
以虫草素和腺苷含量为指标优化蛹虫草人工栽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提高人工栽培蛹虫草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以虫草素和腺苷含量为检测指标进行蛹虫草优化栽培研究,在采用Cm-1菌株、以20%豆粕为氮源、水料比为1.4的条件下,可获得子实体产量为每瓶42.2 g、子实体中虫草素含量为4.46 mg.g-1的栽培效果,虫草素含量超过了以蚕蛹为寄主的蛹虫草(2.83 mg.g-1),表明植物蛋白完全可以用作栽培蛹虫草的氮源,同时证实采收子实体后的培养基中仍含有大量虫草素,可作为提取虫草素的原料。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富硒与未富硒的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L.)菌丝体和子实体水浸提液在不同的体外抗氧化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的差别,分别用Fenton体系、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和铁氰化钾还原法测定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抗氧化体系中,提取物的浓度与抗氧化性均呈剂量效应关系。富硒子实体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最强,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是未富硒菌丝体的6倍;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在反应90s后与BHT持平,对邻苯三酚的自氧化抑制率仍维持在27%;在浓度为50 mg·mL-1,还原力A700可达到0.886。子实体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强于菌丝,富硒培养后的蛹虫草水浸提液抗氧化能力可增强。  相似文献   

10.
提高蛹虫草培养物中虫草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蛹虫草的虫草素含量,从寄主培养、液体培养、固体培养和代料栽培等方面进行研究,使蛹虫草培养物的虫草素含量获得显著提高,寄主培养的蚕虫草虫草素含量超过12mg/g,菌核超过30mg/g;液体培养的培养液超过0.2mg/ml,菌丝体超过3mg/g;固体培养物超过10mg/g,代料栽培子实体超过3mg/g,采后培养基的虫草素含量比子实体还要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筛选出4种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及用于木耳的干制条件。【方法】 以野生及栽培木耳为供试材料,以干耳浸泡于抗生素75%酒精混合溶液消毒的方法进行组织分离。对比污染率、萌发率筛选4种抗生素的适宜使用方法和木耳干制方法,显微观察木耳不同部位的萌发能力。【结果】 4种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分别为:青霉素6 mg/mL消毒3~5 min;链霉素15 mg/mL消毒1~3 min;头孢曲松钠15 mg/mL浸泡3~5 min;庆大霉素1.5 mg/mL浸泡1~3 min,经65℃烘干8 h的处理后均可萌发,可育层、菌肉以及不育层均可观察到菌丝萌发。【结论】 4种抗生素均可用于干木耳菌种获得,65℃烘干木耳可用于组织分离,未经长时间高温处理的新鲜子实体干燥后,于室温下保存1年仍可分离成功,木耳具有周身萌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抑制解淀粉欧文氏菌的药剂类型,为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引起病害的药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最低抑制浓度和抑菌圈的方法,测定5大类10种杀菌剂对解淀粉欧文氏菌的室内毒力。【结果】有机杂环类杀菌剂对解淀粉欧文氏菌的室内药效最强,对应药剂EC50值为43.148 mg/L,其后按EC50值由小到大的排序为抗生素类杀菌剂、噻唑类杀菌剂、微生物杀菌剂和铜制剂杀菌剂,对应药剂EC50分别为87.82、469.50、4 397.20和4 782.00 mg/L。【结论】有机杂环类、抗生素类杀菌剂抑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蛹虫草主要有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进一步开发蛹虫草,满足人们对药品和滋补保健品的需求。[方法]通过用HPLC测定核苷类化合物和氨基酸,乙醇沉淀法测定虫草多糖,比色法测定虫草酸,SOD Assay Kit-WST试剂盒测定SOD酶酶活分析蛹虫草的主要有效成分。[结果]蛹虫草子实体中含有虫草素(3′-脱氧腺苷)、腺嘌呤、脱氧胸苷、尿嘧啶、腺苷、次黄嘌呤、鸟苷、尿苷等核苷类化合物,18种氨基酸,其中以谷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含量最高;甘露聚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别为13.88和16.68 mg/g,虫草酸含量为17 mg/g,胞内SOD酶酶活为515.40 U/g。[结论]蛹虫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核苷类化合物(虫草素、腺苷、鸟苷、尿苷、肌苷)、虫草酸、虫草多糖、氨基酸、SOD酶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成虫存活及繁殖力等生命参数的影响。【方法】 利用喷雾塔进行定量喷雾,测定不同浓度环氧虫啶处理24 h后多异瓢虫成虫的存活情况,计算LC20及LC50。利用这2个浓度处理多异瓢虫成虫,逐日记录成虫的存活情况以及产卵量、卵孵化率。【结果】 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成虫的LC20及LC50分别为2.29和12.51 mg/L。经这2个浓度环氧虫啶处理后,多异瓢虫雌雄成虫寿命均显著缩短(P<0.05),产卵前期显著延长(P<0.05);对照组与LC20处理组的产卵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LC50处理组产卵量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卵孵化率显著高于2个处理组(P<0.05)。【结论】 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成虫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与亚致死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硒肥对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富硒马铃薯的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选用马铃薯“早大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用量(0(CK),1.5,3.0,6.0,10.0 mg/kg)硒酸钠硒肥、亚硒酸钠硒肥、生物炭基硒肥、保水缓释硒肥4种硒肥进行盆栽试验,研究4种硒肥对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硒肥用量为1.5 mg/kg(除亚硒酸钠硒肥外)时马铃薯产量增加,之后随着硒肥用量增加马铃薯产量降低;随着硒肥用量的增加,马铃薯总硒含量和有机硒的转化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马铃薯的产量、总硒含量及有机硒的转化率,硒肥用量以3.0 mg/kg为宜。在适宜硒肥用量3.0 mg/kg时,4种硒肥不会影响马铃薯淀粉的累积。【结论】4种硒肥中,生物炭基硒肥、保水缓释硒肥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优于硒酸钠硒肥、亚硒酸钠硒肥,硒肥用量以3.0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密度龙葵对棉花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龙葵设为0、10~30、30~50、50~70、70~90和 90~110株/m2 6个密度处理,分别在棉花苗期、蕾期和花铃期测定棉花株高、主根长及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CAT活性、SOD活性和POD活性。【结果】 在棉花蕾期和花铃期棉花株高、根长和叶绿素含量均随龙葵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在棉花蕾期时龙葵对棉花叶片MDA含量、CAT活性、SOD活性和POD活性影响最大。其中龙葵种群密度为50~70株/m2时对棉花MDA含量以及CAT、SOD和POD活性影响最大,分别为0.05 mg/g、5.53 U/g、10.96 U/g和7 893.24 U/g。龙葵种群密度为0、10~30和30~50株/m2时对棉花株数和单株结铃数影响不显著,且龙葵种群密度为0和10~30株/m2时,对棉花铃重影响不显著。【结论】 龙葵种群密度控制在30株/m 2 以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噻虫嗪种衣剂在棉叶中的消解动态,评价其对棉蚜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QuEChERS-UPLC-MS/MS方法,定期测定棉叶中噻虫嗪的含量,田间调查噻虫嗪种衣剂对棉蚜防治效果。【结果】0.01~0.50 m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在0.01、0.20、0.50 mg/kg添加水平下,噻虫嗪在棉叶中的平均回收率在93.4%~119.71%,相对标准偏差为0.34%~5.18%,方法检测限为0.001 mg/kg。噻虫嗪在棉叶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3.85~4.03 d。下部叶中噻虫嗪含量分别占各处理总浓度的59.42%~76.39%,噻虫嗪主要分布在下部叶片。出苗后30 d时,600 g/100kg处理防效最佳,仍可达87.90%。【结论】使用600 g/100kg浓度噻虫嗪种子处理,可较好地防治苗期蚜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