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香菜挥发油GC/MS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香菜茎叶及根经水蒸汽蒸馏--萃取得到的挥发油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其中香菜茎叶中主要成分有:壬烷、癸烷、癸醛、十一醛、环癸烷、十二醛、2-十一烯醛、2-癸烯-1-醇、十三醛、十四醛等,香菜根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有:壬烷、辛醛、癸醛、环癸烷、十-醛、十二醛、十四醛等.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月见草油,并应用GC-MS对该两种方法提取的月见草油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的月见草油化学成分仅有1种相同,为2,4-癸二烯醛;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鉴定的2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56%,其中有19种属脂肪酸类,占98.33%,以棕榈酸乙酯含量最高,占41.56%;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鉴定的18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1.08%,其包含醇、醛、烯、萜、烷烃及不饱和脂肪酸等多个种类,以β-谷甾醇的含量最高,达52.58%。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炭配施蚯蚓粪(BEC)可增加土壤碳氮投入,促进作物增产及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设置3个生物质炭用量梯度(B0:0.0g/kg,B1:6.0g/kg,B2:30.0g/kg)和3个蚯蚓粪用量梯度(M0:不施蚯蚓粪,M1:1%蚯蚓粪,M2:5%蚯蚓粪),于2018和2019年进行盆栽试验,以研究BEC对水稻产量和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2019年不同处理水稻各部位生物量均高于2018年,籽粒的氮和磷吸收量增加,但吸钾量在B2和M2处理中降低;2018和2019年籽粒生物量与BEC的碳投入量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2019年籽粒生物量与氮投入量显著相关(P<0.05);BEC产生的碳、氮投入量与氮素收获指数呈正相关,与2018年磷素收获指数间呈不显著负相关,与2019年钾元素收获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BEC对不同元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存在差异。生物质炭配施蚯蚓粪促进了水稻生长,有利于提高化学元素利用率,是培肥中低产田、提高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水稻生育后期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蛋白质组学角度对水稻生育后期的叶片蛋白质组变化进行了研究,利用Imagemaster 2D Elite 5.0软件对所得到的双向电泳图谱进行分析比较,以揭示水稻叶片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经图谱分析共得到差异蛋白质点47个,其中孕穗期及抽穗期新增蛋白质点6个,21个随生育进程表达丰度增加,6个蛋白质点表达丰度逐渐减弱,其它14个蛋白质点呈无规则变化,多表现为在某个生育时期具有峰值;蛋白质是细胞功能执行者,受细胞功能或细胞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上述蛋白质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与水稻后期的发育转变有关系  相似文献   

5.
不同配比蚯蚓粪与酒糟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求烟叶品质提升新途径,通过大田试验,设置蚯蚓粪与酒糟不同配比研究其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陕南烟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供试烤烟品种为K326,试验设6个处理:CK(常规施肥);T1(蚯蚓粪生物肥2 400 kg/hm~2);T2(蚯蚓粪生物肥1 800 kg/hm~2+酒糟600 kg/hm~2);T3(蚯蚓粪生物肥1 200 kg/hm~2+酒糟1 200 kg/hm~2);T4(蚯蚓粪生物肥600 kg/hm~2+酒糟1 800 kg/hm~2);T5(酒糟2 400 kg/hm~2)。结果表明:蚯蚓粪与酒糟均能有效促进烤烟生长,改善烤烟农艺性状,提升烟叶化学品质,其中以T2(蚯蚓粪生物肥1 800 kg/hm~2+酒糟600 kg/hm~2)处理作用效果最佳。具体表现为:与CK相比,T2处理在圆顶期及成熟期烟叶总氮含量分别提高60.60%,14.86%,全钾含量分别提高46.37%,34.59%,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7.80%,32.50%;同时,T2处理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烤后化学品质各项指标均在适宜范围内。因此,在陕南烟区推荐使用蚯蚓粪生物肥1 800 kg/hm~2+酒糟600 kg/hm~2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6.
以陕西兴平白皮蒜为试材,采用水蒸气蒸馏—乙醚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大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共分离得到33个组分,鉴定出26个化学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9.39 %。兴平白皮蒜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以含硫化合物为主,共有18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8.80%。兴平白皮蒜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大蒜新素(二烯丙基三硫化物,43.85%),大蒜素(二烯丙基二硫化物,35.28%)和甲基烯丙基三硫化物(11.10%)。  相似文献   

7.
韩城大红袍花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森  刘拉平  贾礼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334-334
以陕西韩城大红袍花椒为试材,采用水蒸气蒸馏—乙醚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共分离得到80个组分,鉴定出58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 93.83%。韩城大红袍花椒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柠檬烯(25.58%)、(R)-4-甲基-1-异丙基-3-环己烯-1-醇(13.38%)、β-月桂烯(6.92%)、γ-松油烯(4.76%)、β-水芹烯(3.81%)、芳樟醇(3.35%)、à,à,4-三甲基-3-环己烯-1-甲醇(3.28%)、(E)-罗勒烯(3.04%)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6种伞形科植物挥发油的杀螨效果,分析活性最好的植物挥发油的主要活性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菜、白芷、柴胡、大齿山芹、辽蒿本、川芎6种伞形科植物挥发油。以玻片浸渍法测定其挥发油杀螨活性后,使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具有较好杀螨活性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菜、白芷、柴胡、大齿山芹、辽蒿本、川芎挥发油杀螨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9006、1.1575、3.2386、1.6314、1.8854、0.3767 mg/mL,其中以川芎挥发油的杀螨活性最强,其主要成分为4-萜烯醇(11.81%)、双环(2,2,1)庚烷-2-醇1,7,7-三甲基-2-乙酸酯(8.28%)、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14.88%)、苯戊酮(7.92%)、苯己醇(9.87%)。本研究首次发现川芎挥发油对朱砂叶螨具有较好的触杀作用。毒杀效果与市售常用杀螨剂螺螨酯(LC50=356.8878 mg/L)相对持平。因此推测4-萜烯醇可能是杀螨的活性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9.
分析芸香科植物化橘红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化橘红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认了2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色谱峰总面积的99.5%。其中几种主要的成分有柠檬烯(89.58%),β-月桂烯(2.57%),芳樟醇(1.99%),桧烯(1.66%),柠檬醛a(0.64%)。  相似文献   

10.
为阐明鲜切花黄莺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其抗细菌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莺花中的挥发油,得率为1.00%(以鲜质量为基础)。通过GC-MS分析,从黄莺花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9个成分,占总相对含量的96.37%,其中主要成分为大根香叶烯D(23.34%)、(3a S,3bR,4S,7R,7aR)-7-methyl-3-methylidene-4-(propan-2-yl)octahydro-1Hcyclopenta[1,3]cyclopropa[1,2]benzene(19.27%)、(1R)-(+)-α-蒎烯(13.10%)、D-柠檬烯(10.00%)和β-萜品烯(5.62%)。黄莺挥发油对枯草芽孢杆菌和桉树青枯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3±0.6)mm和(13.0±1.0)mm;对黄瓜角斑病菌也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但对根癌土壤杆菌、溶血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几乎无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1.
天竺桂叶精油的含量动态、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探明天竺桂叶精油含量的月变化动态及高含油量月份的叶精油化学成分组成与抗菌效能。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天竺桂叶精油,GC-MS-DS分析叶精油化学成分,纸片扩散法与梯度浓度MIC法测定与评价叶精油的体外抗菌活性。不同月份的天竺桂叶精油含量变化范围约0.25~0.6mL/100g干叶,其中12月份精油含量相对较高,该月份的叶精油主要化学成分为匙叶桉油烯醇(13.522%)、丁香烯(10.403%)、丁香烯氧化物(8.691%)、α,α-4-三甲基-3-环己烯-1-甲醇(8.293%)等,体外抗菌试验表明该精油对普通变形杆菌、藤黄八叠球菌、甘蓝黑腐菌、白菜软腐菌等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天竺桂的适宜采叶期为12月份,此时精油得率较高,抗菌活性也强,在植物源抗菌剂与农药领域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EMS诱发大豆不同品种M2代与M3代农艺性状变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甲基磺酸乙酯(EMS)对大豆品种诱变的后代变异情况,利用0.5% EMS溶液处理4个大豆品种种子,对M2、M3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各世代农艺性状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与M2代相比,M3代株高、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及百粒重的平均变异系数变小,而主茎节数的平均变异系数变大,单株荚数的变异系数大致相当,然而这种趋势在各品种间却不尽相同;各世代都诱变出早熟或晚熟的变异株,各品种总熟期变异率由高到低M2代为‘黑河43’(0.71%)>‘北豆5’(0.63%)>‘合丰50’(0.57%)>‘合丰55’(0.53%),M3代为‘北豆5’(0.64%)>‘黑河43’(0.5%)>‘合丰55’(0.25%)>‘合丰50’(0.22%),说明熟期的变异至M3已下降。  相似文献   

13.
刺梨挥发油香味成份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得到刺梨挥发油,平均出油率为2.46%。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仪对刺梨挥发油的21种化学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其主要成分为:亚油酸(34.80%)、亚麻酸(21.25%)、棕榈酸(12.31%)、油酸(9.20%)、亚油酸甲酯(2.24%)、月桂酸(1.85%)、亚麻酸乙酯(1.62%)、丁香酚(1.22%)等。该方法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37~0.9998;回收率在84.02%~96.58%之间,RSD在1.82%~4.87%之间。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适于刺梨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闽西南黑兔的肉质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福建地方家兔的肌肉肉质特性,对闽西南黑兔的肉质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闽西南黑兔的蛋白质含量比猪、牛、羊、鸡肉的蛋白质含量分别高出6.87%、4.56%、6.25%和3.95%。闽西南黑兔的总氨基酸为(15.21±1.29)%,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含量最高,蛋氨酸含量最低。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表明: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半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异亮氨酸和缬氨酸。  相似文献   

15.
摘 要:为了探明香蕉球茎象甲虫体挥发物的各种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提取香蕉球茎象甲的虫体挥发物,进行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香蕉球茎象甲雌虫、雄虫、雌雄虫(雌虫和雄虫等数量混合)分别鉴定出9种、8种和9种成分,各占总峰面积的61.05%,39.46%和17.43%。香蕉球茎象甲雌虫、雄虫和雌雄虫三种虫体挥发物共有成分有3,7-二甲基-1,3,6-辛三烯、α-荜澄茄油烯、(1,1-二甲基乙基)-2-甲氧基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乙酯、3,3',5,5'-四甲基联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6种,而3,7-二甲基-1,3,6-辛三烯是香蕉球茎象甲雌虫、雄虫和雌雄虫三种虫体挥发物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19.15%。香蕉球茎象甲虫体挥发物各成分种类多样,相对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棉子油分近红外光谱测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无损、快速和高效等优点,建立棉籽油分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模型,进行棉籽油分快速大批测定,提高分析水平和效率。218份陆地棉的脱绒光籽为定标样品,通过不同的光谱数学预处理和光谱反射方式,优化棉子含油量近红外光谱法所建立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采用(2,4,4,1)光谱数学预处理和散射校正(SNV)得到的回归方程效果最好,回归决定系数(RSQ=0.9773)和验证决定系数(1-VR=0.9646)最高,回归标准误差(SEC=0.6977)和交互验证标准误差(SECV=0.8714)最小。对30份验证样品的化学测定值和近红外光谱预测值相关系数高达0.9882,平均偏差0.65%,回归标方程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可以在实践中应用。长江流域棉花杂交种棉子含油量平均值为28.05%,含油量在26.50%~30.05%区间的品种居多,具有很大的改良潜力。  相似文献   

17.
3种植物提取物复配对松梢螟幼虫的联合毒力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测定3种植物提取物复配对松梢螟幼虫的联合毒力作用,并为开发此类植物源杀虫剂奠定理论基础。将乙醇作为溶剂提取3种植物中的有效活性成分。采用浸虫法在室内将博落回、柚子皮及垂序商陆提取物进行两两复配,测定了各复配剂对松梢螟幼虫的联合毒力作用,同时筛选出最佳的复配组合和比例。结果表明:博落回与柚子皮提取物复配的效果并不显著,仅在处理比例为1:5和5:1时表现出一定的相加作用;博落回与垂序商陆提取物复配效果在处理比例为1:3时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为147.52;柚子皮与垂序商陆提取物复配效果在处理比例为1:3时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共毒系数(CTC)为170.02。因此,3种植物提取物复配对松梢螟幼虫联合毒力最佳的复配组合和比例为柚子皮与垂序商陆,质量比为1:3。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试验和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翠碧1号’烤烟多酚含量的影响及其与烟叶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下,绿原酸和芸香苷占5种多酚类物质总量的77.77%~88.64%;随施氮量上升,烤后烟叶的绿原酸、4-o-咖啡奎尼酸、芸香苷、莨菪亭含量和5种多酚总量均表现为先明显下降再略有上升的趋势,新绿原酸含量表现为上升的趋势。5种多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总量随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还原糖/烟碱比值和总氮/烟碱比值的变化均呈二元二次曲线变化,相关关系显著或极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不同品种有机肥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探讨不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云烟8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有机氮用量相同(占总氮量的20%)的条件下开展了试验。结果表明:(1)配施有机肥能够提高上等烟叶比例,提高烤烟‘云烟85’的产量和产值(除土杂肥),烟叶产量提高了49.7~219 kg/hm2,产值提高了890.2~3081.1元/hm2。(2)配施有机肥能使其化学成分更趋于协调,提高烤烟‘云烟85’的品质。(3)在5种供试的有机肥中,以油枯和秸秆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