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赖红芳  吴志鸿  邓晰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51-15253
[目的]研究半仿生法提取了哥王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温度(A)、提取时间(B)、料液比(C)、乙醇体积分数(D)4个因素对提取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半仿生法提取优化工艺条件是浓度70%乙醇、料液比1∶14(g∶ml)、回流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为70∶35∶35(min)提取3次。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4.73%。[结论]半仿生提取法适合提取了哥王中的总黄酮。  相似文献   

2.
张雪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187-11188,11207
[目的]对女贞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分别采用溶剂浸提和超声波提取法对女贞子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研究,并以女贞子中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运用正交分析法确定各种方法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女贞子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2B1C1D3,即浓度5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35(g/ml),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1.0 h;在此提取条件下,女贞子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197%。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女贞子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1B1C2D1,即选定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为1∶70(g/ml),超声功率600 W,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提取条件下,女贞子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3.61%。[结论]超声提取女贞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明显高于溶剂浸提法,并且操作简单易行,是一种理想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3.
斑地锦总黄酮的提取及抑菌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斑地锦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连续回流法明显优于浸渍法;正交实验得出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A1B3C3D3,即65%的乙醇12倍量提取4次,每次2h条件下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各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顺序为D(提取次数)〉B(提取时间)〉C(加倍量)〉A(乙醇浓度)。斑地锦总黄酮是主要的抑菌成分之一,其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mg/mL,最小杀菌浓度为10mg/mL。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番木瓜叶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为番木瓜叶中黄酮类成分提取及番木瓜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超声波提取番木瓜叶片总黄酮,采用氯化铝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选取乙醇体积分数(A)、料液比(B)、超声波时间(C)和超声波温度(D)为试验因素,总黄酮提取率(Y)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回归方程,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建立的回归方程:Y=4.54-0.11A+0.29B+0.023C-8.333×10-4D-0.18AB+0.19AC-0.068AD+0.23BC+0.017BD+0.18CD-1.13A2-0.72B2-0.44C2-0.61D2.4个因素对番木瓜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排序为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时间>超声波温度,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以料液比与超声波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最大,而料液比与超声波温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最小.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79%、料液比1:72(g/mL)、超声波时间42 min、超声波温度50℃,实际总黄酮提取率为4.15%,与理论预测值(4.18%)接近.[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番木瓜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可在生产实际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陈邓  雷春娟  殷中琼  魏琴  卢扬  吴长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62-13063,13066
[目的]筛选苦参、土茯苓、白鲜皮3种中药复方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期为该复方中药的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中乙醇浓度(A)、提取时间(B)、三种中药的比例(土茯苓、白鲜皮、苦参)(C)及料液比(D)4个因素进行优选研究。[结果]复方中药提取物提取工艺的最优组合为:A3B2C3D1,即提取液为体积分数为70%乙醇,苦参∶土茯苓∶白鲜皮的比例为2∶2∶1,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为2h。在该工艺条件下提取,中药复方提取物得率约为23%,对白色念珠球菌的MIC值为0.195mg/mL。[结论]该试验筛选出了苦参、土茯苓、白鲜皮3种复方中药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该复方中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沙棘叶中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沙棘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高效液相色谱图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峰面积为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料液比、乙醇浓度对沙棘叶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确定沙棘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A3B2C2,即提取温度60℃、料液比1∶10(g∶m L)、乙醇浓度60%;固定超声功率60 Hz,时间30 min,连续提取2次。[结论]该提取工艺黄酮提取率高,质量易于控制,为沙棘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和测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于洁  程迪  董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160-8161
[目的]建立超声波提取牡丹皮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对浸提液料比(A)、提取时间(B)、提取温度(C)和提取次数(D)进行优选研究。[结果]影响牡丹皮多糖提取率的因素主次关系C〉A〉D〉B,最佳提取工艺A3B1C1D3。[结论]试验优选所得工艺较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8.
女贞子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化女贞子(FRUCTUS LIGUSTRI LUCIDI)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乙醇回流法提取女贞子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2.50 g干燥女贞子粉末,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50(M/V),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2 h。在此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较高,为6.215%。[结论]乙醇回流法提取女贞子总黄酮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斑地锦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连续回流法明显优于浸渍法;正交实验得出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A1B3C3D3,即65%的乙醇12倍量提取4次,每次2 h条件下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各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顺序为D(提取次数)>B(提取时间)>C(加倍量)>A(乙醇浓度).斑地锦总黄酮是主要的抑菌成分之一,其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为10 mg/mL.  相似文献   

10.
正交设计研究石榴皮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石榴皮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显示乙醇提取法最佳工艺组合为A2B3 C1 D3,即70%乙醇,80℃回流提取2h,固液比为1:20;超声波提取法最佳工艺组合为A2B3C3,即70%乙醇,超声提取45min,固液比为1:20。超声波提取法优于乙醇提取法,乙醇提取法优于水提取法。乙醇浓度和溶剂倍量因素对总黄酮溶出影响极大,应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1.
浙江虎耳草属一新变型——瓣萼虎耳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虎耳草属Saxifraga一新变型——瓣萼虎耳草S.stolonifeia Curt.f.sepaloides G.H.Xia&G.Y.Li,与原变型及S.stolonifera Curt.f.aptera(Makino)Hara的区别在于花冠辐射对称,花瓣同型,萼片状。模式标本存放于浙江林学院植物标本馆。图2参3  相似文献   

12.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试验菌株,通过分析不同虎耳草乙醇提取物浓度下细菌生长曲线来研究虎耳草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0.01、0.05、0.10g/ml 3种较低浓度的提取物对摇床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0.25和0.50g/ml 2种较高浓度的提取物对摇床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这5种浓度的提取物均对摇床培养的大肠杆菌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所以,虎耳草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龙庆徳  张旭  袁春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49-18751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Meerb.)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用酒制、酒炒、醋制、醋蒸、清炒、盐制、蜜制和姜制等15种炮制方法炮制虎耳草,并设对照。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后虎耳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醋制1(100 g药材中加入30 g米醋,加热至80℃,炮制时间15 min)炮制的虎耳草样品中岩白菜素的含量最高;醋制2(100 g药材中加入40 g米醋,加热至100℃,炮制时间30 min)炮制的虎耳草样品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最高;醋制3(100 g药材中加入20 g米醋,加热至80℃,炮制时间15 min)炮制的虎耳草样品中槲皮素的含量最高。综合各种不同的炮制方法,醋制优于其他炮制方法,且以醋制1的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可为稳定虎耳草的炮制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芹菜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唐淑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09-13411
[目的]探讨从芹菜叶黄酮类成分的最佳工艺,为芹菜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索式抽提法从芹菜叶中提取黄酮类物质成分,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影响黄酮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芹菜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乙醇的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1 h,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60。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的总黄酮得率为47.85mg/g。[结论]索式抽提法提取芹菜叶中的黄酮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明日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明日叶乙醇浸提物总黄酮含量,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明日叶总黄酮得最佳提取条件.[结果]乙醇提取明日叶总黄酮最佳条件是:浸提溶剂乙醇浓度为65%,浸提时间为15 min,浸提温度为45℃;在此条件下,明日叶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10.18%.[结论]该工艺提取时间短,效率高,稳定性好,为明日叶总黄酮提取提供了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明日叶中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龙牙百合鳞茎总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龙牙百合鳞茎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龙牙百合鳞茎为研究对象,采用优化超声波法提取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龙牙百合鳞茎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提取温度为30℃,乙醇浓度为80%,料液比(g∶m L)为1∶10,提取时间为20 min。在此条件下,百合鳞茎总黄酮提取量为(32.236±0.513)mg/g。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龙牙百合鳞茎总黄酮提取液对DPPH·的清除效果优于相同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研究可为龙牙百合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络石藤中总黄酮的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络石藤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反应温度70℃、超声时间30 min、料液比1∶15;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为3.22%。[结论]优化后的工艺简便可行,可为络石藤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的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柑橘皮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比较甲醇和乙醇对柑橘皮总黄酮的提取效果,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液pH值,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进一步确定柑橘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甲醇对柑橘皮总黄酮的提取效果明显好于乙醇,各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依次为:提取液pH值〉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甲醇提取柑橘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pH值8.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60℃,此条件下所得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为8.84mg/g。[结论]该研究确定了甲醇提取柑橘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选取黔产野生水芹(下文简称水芹),比较不同提取方法下水芹总黄酮提取率的差异,考察水芹总黄酮最佳提取方法。[方法]以65%乙醇为溶剂,采用水浴、索氏、微波、超声4种提取方法分别提取水芹中的总黄酮,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采用水浴、超声、微波、索氏提取出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052 5、0.057 1、0.066 1、0.027 6 mg/g,水芹总黄酮的较佳提取方法为水浴、超声、微波。[结论]从时间成本、方法简便、提取物含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建议使用微波提取。  相似文献   

20.
韩秋菊  鲍亚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565-9567
[目的]研究木立芦荟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微波法提取工艺。[方法]以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木立芦荟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微波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微波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0,乙醇浓度80%,微波功率560 W,微波处理时间为40 s。在此条件下,测得的提取率为5.604%。[结论]与乙醇浸提法相比,微波法具有提取时间短、乙醇用量低、提取效率高的优点,是芦荟黄酮类化合物的理想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