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研究以"紫甘1号"杂种一代及其亲本为材料,以CTAB法提取子叶DNA,运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对种子纯度进行鉴定,并与田间纯度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引物Bo-005在"紫甘1号"及其亲本间具有多态性,该标记鉴定200株杂种一代,种子纯度为98%,与田间鉴定结果完全一致,可以应用于"紫甘1号"的杂交种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苦瓜杂交一代品种秀玉1号纯度进行鉴定,为生产上提高苦瓜新品种纯度鉴定效率提供参考。[方法]利用ISSR技术和91条引物,对苦瓜品种秀玉1号及其亲本的DNA指纹进行分析。[结果]从91条引物中筛选出两条特征引物能同时扩增出F1代及其父母本的多态性条带,分别是ISSR-845和ISSR-891,两个特异位点分别位于510和300 bp处。其中ISSR-891能够准确区分母本自交系与杂种F1,经群体验证表明该标记与田间鉴定结果高度一致。[结论]ISSR技术具有准确、简便、高效和实用强等优点,可用于生产上苦瓜种子纯度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 ISSR分子标记对苦瓜杂交一代品种秀玉1号纯度进行鉴定,为生产上提高苦瓜新品种纯度鉴定效率提供参考。[方法]利用ISSR技术和91条引物,对苦瓜品种秀玉1号及其亲本的DNA指纹进行分析。[结果]从91条引物中筛选出两条特征引物能同时扩增出F1代及其父母本的多态性条带,分别是ISSR-845和 ISSR-891,两个特异位点分别位于510和300 bp处。其中ISSR-891能够准确区分母本自交系与杂种 F1,经群体验证表明该标记与田间鉴定结果高度一致。[结论] ISSR技术具有准确、简便、高效和实用强等优点,可用于生产上苦瓜种子纯度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4.
野生与杂交天麻的DNA标记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丽  陈祖云  王晓玲  宋聚先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60-14860,14916
[目的]从分子水平鉴定野生和杂交天麻。[方法]合成SSR特异引物用于天麻基因组DNA的PCR扩增。[结果]SSR扩增重复性好、多态性高、分辨力强,野生和杂交天麻有各自特异的DNA标记。其中,杂交天麻均扩增出2条带,为杂合子;野生天麻只扩增出1条带,为纯合子。[结论]该研究为野生和杂交天麻种质资源的鉴别、保护、育种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测定向日葵种子纯度,以期为生产加工应用提供准确、便捷的杂交种种子纯度鉴定方法提供依据。[方法]该研究以新食葵6号及其双亲的DNA为模板,通过DNA提取、PCR扩增反应和制作电泳的步骤,进行了约100对SSR物分子标记的筛选。[结果]SSR多态引物标记532在新食葵6号母本分别产生特异条带大小为496bp,父本特异标记条带大小为451 bp;引物标记574在母本上特异条带大小为364 bp,父本上的特异标记条带大小为384 bp,同时室内分子鉴定的纯度和田间鉴定纯度基本一致;通过SSR分子标记方法可出可得到区分父本、母本和杂交种的引物标记532和574,这2个引物标记可有效用于鉴定上述新食葵6号杂交种种子的纯度,辨别种子的真伪。[结论]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重演性高的优点,目前该方法已成为向日葵品种鉴定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测定向日葵种子纯度,以期为生产加工应用提供准确、便捷的杂交种种子纯度鉴定方法提供依据.[方法]该研究以新食葵6号及其双亲的DNA为模板,通过DNA提取、PCR扩增反应和 制作电泳的步骤,进行了约100对SSR物分子标记的筛选.[结果]SSR多态引物标记532在新食葵6号母本分别产生特异条带大小为496bp,父本特异标记条带大小为451 bp;引物标记574在母本上特异条带大小为364 bp,父本上的特异标记条带大小为384 bp,同时室内分子鉴定的纯度和田间鉴定纯度基本一致;通过SSR分子标记方法可出可得到区分父本、母本和杂交种的引物标记532和574,这2个引物标记可有效用于鉴定上述新食葵6号杂交种种子的纯度,辨别种子的真伪.[结论]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重演性高的优点,目前该方法已成为向日葵品种鉴定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SSR分子标记鉴定杂交水稻真伪与纯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寻找快速有效鉴定杂交水稻种子真伪与纯度的方法,以提高鉴定的效率。[方法]利用SSR分子标记鉴定杂交水稻种子中优88、协优88和全丰优88的真伪和纯度,并将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杂交种的DNA带谱中均含有两个亲本的互补带,说明杂交种为真种子。中优88的SSR分子标记和田间鉴定的纯度分别为97.43%和97.60%;协优88的SSR分子标记和田间鉴定的纯度分别为98.00%和98.10%,全丰优88的SSR分子标记和田间鉴定的纯度分别为96.29%和96.60%,3个杂交种的SSR分子标记鉴定和田间鉴定的结果基本上一致,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用SSR检测杂交水稻种子纯度是完全可行的。[结论]SSR分子标记在杂交水稻种子真伪与纯度鉴定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棉花杂交种SSR标记检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棉花杂交种SSR分子标记检测技术.[方法]以天云1号、天云3号及各自亲本为材料,用SDS-CTAB法提取组织DNA,通过SSR-PCR技术, 进行SSR标记引物的筛选.[结果]从107对引物中共筛选出8对多态性效果较好的引物,平均每对引物产生3.2个多态性位点.[结论]该方法可以准确地鉴别出材料间的差异,为棉花杂交种分子检测提供了一个准确、稳定、快捷、实用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套快速、准确、高效的茄子杂交种纯度鉴定方法,为其制种过程中除伪存真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挑选已公布的48对SSR引物对2个茄子杂交种15-16和1-7的亲本进行多态性标记筛选,选取有效引物对茄子杂交种进行纯度鉴定,并结合田间植株纯度鉴定,验证SSR分子标记纯度鉴定的有效性.[结果]在48对SSR引物中,有12对引物在杂交种15-16亲本材料中存在多态性,其多态性引物带型呈互补带型的有8对(SM14、SM15、SM17、SM20、SM29、SM30、SM34和SM45);有5对引物在杂交种1-7亲本材料中存在多态性,其多态性引物带型呈互补带型的有4对(SM15、SM20、SM24和SM29).分别选取2对呈互补带型的SSR引物进行杂交种纯度鉴定,结果显示杂交种15-16和1-7的纯度分别为99%和100%,与田间种植鉴定结果一致.[结论]采用SSR分子标记检测茄子杂交种纯度具有准确、高效的特点,可为茄子杂交制种过程中真假杂种鉴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贵州地方辣椒种质资源疫病抗性鉴定及抗疫病辣椒品种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以具有代表性的贵州地方辣椒抗疫病纯系母本S016(P_1)、高感疫病纯系父本S010(P_2)和S022(P_3)及其杂交F_1代和F_2代为试验材料,用已报道辣椒疫病抗性鉴定相关分子标记的18对引物为候选标记引物,采用育苗接种鉴定和分子标记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适合贵州地方辣椒品种资源疫病抗性鉴定的分子标记引物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在18对候选引物中有16对引物对3个亲本及其F1代材料的DNA扩增条带无特异性,Primer3引物对3个亲本材料的DNA扩增条带无特异性,该17对引物均不适合用于贵州地方辣椒品种资源疫病的抗性鉴定。Primer1引物对S016和S022亲本材料的DNA扩增条带存在特异性,经F_2代群体材料进一步验证,该引物可作为类似S016和S022亲本及其杂交后代材料的疫病抗性鉴定。  相似文献   

11.
王新风  富健  孟凡刚  马巍  董岭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492-11493
[目的]探讨大豆高蛋白组合杂交R代蛋白质含量与其亲本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以及与其他性状的相关性。[方法]分别以蛋白质含量高或产量高的8个大豆品种或品系为亲本于2005年配置杂交组合,2007年获得杂种F3代,对其进行室内考种并测定蛋白质含量,分析杂种F1代蛋白质含量与其亲本的相关性。[结果]双亲蛋白质含量中值及母本蛋白质含量对F1代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呈正相关关系;高蛋白组合F3代蛋白质含量分离较大,蛋白质含量低于双亲和F2代;F1代蛋白质含量与单株产量呈负相关、与百粒重呈正相关;F3代蛋白质含量与亲本的熟期差异呈负相关,相关性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杂交后代选育高蛋白质含量的个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唐宗祥  符书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792-5793
[目的]探测异源多倍化过程中微卫星序列变异。[方法]利用150对小麦微卫星引物调查了小麦-黑麦双二倍体形成过程中微卫星序列的变异情况。[结果]与杂交F1植株及亲本植株相比,28对引物从双二倍体中扩增产物发生了变异,而其余引物从亲本、F1植株及双二倍体中扩增的带型相同。[结论]这表明常发生在二倍体生物中的微卫星序列变异现象在植物异源多倍化过程中也会发生,异源多倍化可能是促进微卫星进化的又一个不可忽视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宽柄芥F1代主要性状优势及其与亲本间的相关性,为宽柄芥杂交优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个宽柄芥杂交组合(F1代)及其亲本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分析其生育期内的9个农艺和经济性状,并对F1代各性状优势指数间及其与亲本相应性状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宽柄芥F1代的单株产量和最大叶叶长极显著高于大值亲本值(BP)(P<0.01,下同),最大叶叶宽、中肋长、最大叶叶片数、株高和开展度显著高于BP(P<0.05,下同),但中肋宽和柄肋重与BP无显著差异(P>0.05),单株产量超亲优势主要受最大叶叶长、最大叶叶宽、柄肋重、中肋宽、株高和开展度等性状共同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1代的最大叶叶长、最大叶叶宽、中肋长、株高和开展度与母本相应的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中肋宽和单株产量与父本相应的性状呈显著正相关,中肋宽与双亲的中肋宽均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中肋长、中肋宽、单株产量和株高与BP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最大叶叶长和最大叶叶宽超亲优势与父本和BP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中肋长和开展度超亲优势与BP呈显著负相关,株高超亲优势与父本、BP和双亲差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单株产量超亲优势受BP的负向影响明显.[结论]宽柄芥F1代的农艺和经济性状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可通过优势育种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4.
王芳  丁庆忠  齐遵利  张秀文  王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542-8543,8546
[目的]对金鱼品种龙睛的形态特征进行改良。[方法]以短身型金鱼品种琉金为母本、以金鱼品种龙睛为父本进行杂交试验,获得了大眼型和小眼型杂交种,并对杂交种(F1)及其父母本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在20个表型性状的杂种指数中,大眼型杂交种有7项指数为负值、13项为正值。在负值中,5项偏向母本,2项完全偏向母本;在正值中,10项偏向父本,3项完全偏向于父本,表现出偏父本遗传;小眼型杂交种F1表型性状的杂种指数中,16项为负值、4项为正值。在负值中,15项偏向母本,1项完全偏向母本;在正值中,4项偏向父本,说明小眼型杂交种表现出偏母本遗传。[结论]小眼型杂交后代与琉金无明显差异,大眼型杂交后代与龙睛相比具备琉金体短而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红麻杂交一代F1应用和铅、镉耐性植物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3A、恢复系992及杂交种F1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法,设定不同浓度Cd2+、Pb2+处理,研究红麻的生长效应及其对不同浓度镉、铅胁迫的反应。[结果]重金属胁迫显著抑制了红麻的生长,影响红麻的生物量(茎叶干重、根干重、根冠比)及干物质的分配;不同品种红麻对重金属胁迫的耐性存在显著差异;红麻杂交种的生长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表现出较强的中亲优势和超高亲优势,F1相对亲本的杂种优势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重金属浓度的提高进一步增强。[结论]在一定阈值内,红麻杂交种在重金属胁迫下的生长表现出比亲本较强的耐性,红麻杂交种在耐重金属方面具有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6.
乌天麻和红天麻及其杂种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天麻种内两个不同变型乌天麻和红天麻及其杂种的花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4种材料的花粉均表现出复合花粉类型;在高倍镜下,花粉粒表面具有明显的网状纹饰,网脊较宽;花粉块上有白色粘性分泌物;乌天麻和以乌天麻为母本的杂种其花粉为花粉埠块类型,红天麻和以红天麻为母本的杂种花粉包括四合花粉类型和花粉块类型,杂种后代花粉块类型,杂种后代花粉类型和花粉块大小与某一亲本相似或为亲本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17.
张晨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288-13290,13293
[目的]为合理选择杂交亲本,高效利用烤烟的杂种优势。[方法]按GriffingⅣ双列杂交方式对10个烤烟品种的主要数量性状进行配合力和杂种优势测定及分析。[结果]供试品种株高、叶数、叶长、节距、产量这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都达到极显著差异,各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都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有50%的杂交种F1在产量、产值和均价上超过高值亲本。[结论]控制烤烟主要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以加性为主,但一些性状也存在明显的非加性效应。使用不同的杂交亲本可以获得不同的杂种优势表现,在烤烟重要的经济性状上获得较高比例的具超亲优势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18.
SSR标记鉴定玉米品种真实性及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杂交玉米及其亲本种子真实性和纯度的分子检测判读标准。[方法]以16个玉米杂交种及其双亲和202个骨干自交系为引物筛选材料,分别构建3个杂交种和3个自交系人工群体的验证试验材料,用CTAB法提取幼苗叶片DNA,选137对SSR引物进行SSR扩增及产物检测,用于玉米品种的真实性鉴定和纯度检测,并与同批移栽至大田的种植鉴定结果相比较。[结果]从137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高、扩增条带清晰和重复性好的20对一级和20对二级核心引物,用一级核心引物对杂交种人工群体进行真实性鉴定,根据一级核心引物的扩增结果,从中选取3对(phi080、umc1196、umc2084)表现较好的引物用于杂交种人工群体的纯度检测。ssR分子检测结果与田间种植鉴定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利用SSR标记技术鉴定玉米品种真实性和纯度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陆海杂种F1与亲本纤维细胞形态学上的差异,了解优质纤维的形态特征。[方法]以陆地棉中棉所36、鲁棉研19和海岛棉海8577、海7124为亲本配制了4个杂交组合,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F1成熟纤维的形态特征,并与亲本进行比较。[结果]F1纤维长度为32.89~34.75 mm,比强度为34.75~39.80 cN/tex,马克隆值为3.560~4.380,均接近或超过海岛棉亲本。与亲本相比,F1成熟纤维顶部和中部的扭曲程度增大,纵纹加深,均偏向于海岛棉亲本,并且多数组合成熟纤维的中部出现了泡状膨大。[结论]陆海杂种F1成熟纤维的形态与品质明显偏向于海岛棉亲本,并出现了泡状膨大的新性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之间遗传多态性的差异,以期为大豆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20对ISSR引物对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及其10份杂种F_1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探讨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此次试验共扩增出167条带,其中121条为多态性带,多态率达72.45%;杂交F_1代材料与其母本中黄19及父本ZYD04350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65和0.47。[结论]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杂交F_1代材料间存在着丰富的变异,杂交F_1代从母本获得的遗传物质多于父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