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邕宁区紧紧围绕南宁市“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和林业强市”总目标,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走科技兴林之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造林绿化步伐,不断完善城市、乡镇建成区、村屯的绿化、美化、生态功能,深化林业改革,邕宁区林业发展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良好改变,城区森林蓄积量明显上升,资源存量大幅增加,森林结构合理,林分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生态功能日益加强。  相似文献   

2.
杜菲 《绿色科技》2019,(12):44-45,47
指出了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城市的生态环境,国内大部份城市都在建设城市森林。以西安市为例,从增强城区绿化、建设绿色廊道、乡村绿化美化、加强自然保护区林木保护、加强湿地保护建设、发展林业产业富民工程、增加市民参与度七个方面对城市森林构建提出了思路,并探讨了构建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绿化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以三北防护林建设等国家重点工程和自治区国土绿化“四大工程”为依托,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助推建设美丽新宁夏,全区国土绿化工作总体呈现出“行动早、起点高、质量好”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分析浙江省天台县森林城市建设的国际、国内和区域背景,介绍总体规划中的范围、现状,阐述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对城市绿色屏障、森林生态廊道绿化,城区绿地系统、村庄绿化等建设规划内容进行分析与阐述,认为总体规划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建设观念,将构建起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5.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应注重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银莲 《中国林业》2008,(16):24-25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城市森林作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措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我国城市森林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城市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成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关键词,“城市林业”作为一项战略举措写入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发展战略”。由此确定了我国城市森林体系建设目标,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我国城市森林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分析河南省西平县森林城市建设现状,确立了以“花海森林城,宜居新西平”为主的建设理念和“一心、一核;一轴、两带;三区、多点”为骨架的森林城市建设布局。从森林生态网络、森林产业、森林生态文化、森林支撑保障4方面,阐述西平县森林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内容,构建绿色生态网络,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总量,逐步提高森林质量,让更多的森林进城、环村,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生态承载力,弘扬生态文化,提升城市宜居度。  相似文献   

7.
崔巍  何武江 《国土绿化》2013,(12):45-45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工作会议精神,近日,汕尾市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市新一轮绿化大行动工作。汕尾市新一轮绿化大行动将坚持以创建林业生态市为抓手,以大工程推进“美丽汕尾”林业生态建设,全方位增加森林面积、蓄积和城市绿量,为汕尾新一轮快速发展夯实坚实的生态基础。一是全面构建连绵山体森林生态屏障体系等五大森林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8.
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关于"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决策部署,通辽市确定了在主城区建设国家级园林城市,在城区周边建设百万亩森林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总体生态建设框架,制定了《通辽市2013年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加大重点区域绿化美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着力建设美丽通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城郊百万亩森林工程,让城市拥抱森林。为打造良好人居环境,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通辽市启动实施了城郊百万亩城防林工程,利用两年时间,在以主城区为中心方圆50公里半径范围内,在现有40万亩森林的基础上,新造林绿化60万亩,城郊森林面积达到100万亩,使区域森林覆盖率由14.7%提高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郑州森林生态城建设中城市林业体系建设,森林城市重点林业工程,城市森林支撑体系工程的论述,阐述了如何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具有中原地域文化特色的城乡绿化新格局,并探讨郑州生态环境现状及森林城市建设产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焉军 《国土绿化》2012,(2):31-32
辽宁省丹东市山林面积占国土面积近70%,森林覆盖率达65.9%,位居辽宁省前列。目前,全市确立了造林绿化总思路:以建设生态丹东为目标,以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为载体,以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栽植大规格树木为主题,突出抓好城市绿化、乡村绿化、通道绿化等绿化工程。通过实施大规模造林绿化工程,构建起城市园林化、乡村森林化、通道林荫化的绿化网络体系,全面提升城乡绿化美化品位和档次。  相似文献   

11.
论森林工程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从森林工程与森林可持续经营关系入手,分析了森工作业对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保证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生态森林工程”概念、模式和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樊冬温  杨雪峰  李应珍 《森林工程》2010,26(4):82-84,89
森林工程审核是森林工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其审核的作用是充分发挥森林经营组织在森林工程实施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工程项目的优化和实施,为主管部门审批和工程管理提供支撑。森林工程审核的基本思路为:以森林工程对森林生态系统作用效应为切入点,获得森林工程生态系统作用效应的作用因素和作用时象,提出森林工程生态系统作用效应的目标指标体系,将“作用因素和作用对象”对照“目标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提出森林工程生态系统作用效应最佳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森林工程与森林生态系统保护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森林工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木材采伐工程、迹地更新造林工程、抚育采伐工程、低效林改造工程、林内路桥工程和装备系统工程。策划和实施森林工程时应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森林工程活动将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置于首要位置,二是森林工程工艺系统要与作业区域的生态系统保持一致。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及其生态过程决定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所以森林工程实施时,森林生态系统群落结构保护要着眼于群落结构的连续性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要着眼于目的树种、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和生境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环境保护要着眼于水土流失、土壤和地质性灾害。  相似文献   

14.
森林工程装备系统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森林工程的主体工程,确定森林工程装备系统体系的主体系统,包括木材采伐工程装备系统、迹地更新造林工程装备系统、抚育采伐工程装备系统和低效林改造工程装备系统,进而构建森林工程装备系统体系框架,即采伐装备系统、集材装备系统、清林装备系统、整地装备系统、栽植装备系统、幼林管护装备系统、监测装备系统。采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分析森林工程装备系统的模式,根据森林工程装备系统体系框架和模式构建森林工程装备系统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主要结合江西省林地的现状,以及江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对三种有针对性的植树造林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工林的近自然经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人工林是世界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运用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方法和理念建立经济上高效、生态上安全的人工林,是当前我国林业上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在对人工林目前所存在的生产和生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近自然林业思想,对我国人工林近自然经营进行了探讨,同时也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近自然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涵 《福建林业科技》2003,30(3):115-119
归纳总结了计算机在伐区经营与规划、林道网与木材运输、贮木场作业、森林采运辅助管理与决策等方面应用研究的现状,针对森林采运工程计算机应用出现的新技术,论述了森林采运工程计算机应用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森林采运工程计算机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8.
运行控制的基础是过程方法。森林工程能否稳定地按照工程特性要求,实现工程目标指标,一是是否具备足够的过程能力,二是是否有工程实施过程的稳定受控。森林工程运行控制的内涵是对森林工程活动的作用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森林工程运行控制的前提是构建或设计森林工程实施的过程系统,然后确定运行控制点、设计并构建监测装备系统并构建运行控制信息反馈系统。森林工程运行控制实施程序为:①过程信息的获取;②过程信息的处理;③过程信息的传递;④调整改进;⑤进入过程输入程序。  相似文献   

19.
永善县森林资源特点及林业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永善县森林资源具有的有林地覆盖率低,分布不均;森林资源不丰富,并以生态公益林占优势;用材林近、成、过熟林林木质量高,主要经济林木为花椒、核桃等特点.藉此提出降低森林资源低价值消耗,科学营林,集约经营,实行定向培育措施,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制定林产业发展规划等促进林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作为森工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采伐。“天保”实施后,如何执行森林采伐。本文作者以方正林业局为例,谈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