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超抗原(SAg)在禽类诱导的免疫机理和进一步揭示MDV(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的免疫学规律,采用NO-释放法,设计用雏鸡骨髓巨噬细胞为靶细胞检测1日龄雏鸡接种超抗原SEB和MDV后脾与胸腺淋巴细胞IFN-γ体外诱生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超抗原SEB(SAG-SEB)可提高脾与胸腺淋巴细胞IFN-γ体外诱生水平,其中,高剂量(1ng/只)引起短时加强后下降,而低剂量(0.01ng)则出现缓升缓降现象,而MDV接种则抑制脾与胸腺淋巴细胞IFN-γ体外诱生,SAg-SEB能增强雏鸡细胞免疫,主要表现于接种初期(1-10dPI),而MDV却在接种后1-25d间降低细胞免疫,说明超抗原SEB和MDV虽然均可引起鸡T细胞增殖,但对鸡免疫细胞IFN-γ的体外诱生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2.
超抗原SEB与MDV对雏鸡胸腺细胞IL-2生成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1日龄雏鸡分组接种高剂量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B)1ng/只、低剂量SEB0.01ng/只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京-1株,分别于接种后1,5,10,15,20,25d,应用MTTI地检测雏鸡胸腺细胞IL-2的生成能力,结果表明,高、低浓度SEB对IL-2生成有不同影响,高剂量SEB诱导其短暂升斋,而低剂量SEB诱导其大幅升高且持续时间较长,而MDV明显降低胸腺IL-2的生成能力,其原因可能是高剂量SEB诱导雏鸡胸腺细胞VβT细胞增殖后的细胞凋亡和免疫无反应性,低剂量SEB促进IL-2生成;对感染MDV11日龄雏鸡接种SEB0.1ng/只后,可降低死亡率,说明一定浓度的SEB具有利于降低MD致死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对不同日龄鸡的免疫病理、免疫反应和法氏囊、脾、胸腺占体重比,将其分别接种15日龄和30日龄无特殊病原体(SPF)鸡,通过临床观察、PCR、ELISPOT,进行法氏囊病理损伤、IFN-γ表达水平、抗体消长规律,法氏囊、脾及胸腺占体重比研究。另外,将其分别接种15日龄鸡胚和1日龄SPF鸡,检测致病力。在接种3 d、5 d后,SPF鸡的法氏囊、盲肠淋巴结和脾脏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检测到病毒的目的基因,IFN-γ表达差异显著;在接种后7~28 d检测到特异性抗体、中和抗体,各组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在接种后22 d,胸腺、法氏囊与体重之比最高,之后开始下降;在56 d内,脾脏和体重比逐渐升高。结果表明不同日龄的鸡在接种后3 d、5 d,法氏囊、脾、盲肠淋巴结等组织IFN-γ表达水平差异十分显著,鸡胚接种病毒引起的损伤比雏鸡接种损伤更严重,为后期评价免疫水平和疫病诊断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不同的G2系和G5系鸡在感染马立克氏病毒(MDV)后立即早期病毒复制及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动态变化,本实验对14日龄G2和G5系SPF鸡滴鼻接种超强毒(vv MDV)Md5株,以28S r RNA基因为内参,利用双重荧光定量RT-PCR(dq RT-PCR)方法对接种后4 h、24 h、48 h和96 h肺淋巴细胞、脾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中MDV meq、IFN-γ、IL-18、IL-4和IL-10的m RN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接种后96 h仅在两品系感染鸡的肺淋巴细胞和脾脏中检测到了meq m RNA,G2系鸡群肺淋巴细胞中病毒m RNA含量高于G5系,但脾脏中较低。96 h肺淋巴细胞和脾脏中IFN-γ、IL-4和IL-10转录水平大幅上调,并且G2系鸡群均略高于G5。本研究结果提示G2系对MDV的抵抗能力强于G5,这两种品系鸡感染MDV后可能主要启动以Th2型为主的细胞免疫反应,为研究MDV对不同MHC单倍型鸡的致病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对体外诱生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试验中,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蓝黄青口服液(LHQY)对脾淋巴细胞分泌IL-2、IFN-γ及I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LHQY在有无诱生剂ConA存在的条件均能极显著促进小鼠T淋巴细胞分泌IL-2和IFN-γ(P<0.01),加入诱生剂的组,分泌的量较大;在PHA-M的协同作用下,除药物浓度为1:10外,均可极显著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NF-α(P<0.01),但其本身对于INF-α的分泌主要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硫酸化人参总皂苷对人工感染MDV鸡淋巴细胞活性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经腹腔注射感染8日龄雏鸡,攻毒15 d后检测硫酸化人参总皂苷对鸡外周血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MDV感染能引起鸡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对增多(P〈0.01),人参总皂苷及其硫酸化人参总皂苷不能改变MDV所致变化(P〉0.05),且硫酸化人参总皂苷与人参总皂苷之间没有差异(P〉0.05);MDV感染极显著抑制淋巴细胞增殖(P〈0.01),人参总皂苷能明显改善MDV对感染鸡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P〈0.01),硫酸化人参总皂苷促进了MDV所致的抑制状态(P〈0.01);人参总皂苷及其硫酸化人参总皂苷均能增强MDV所致鸡淋巴细胞IFN-γmRNA的表达,与健康组相比,硫酸化人参总皂苷极显著增加IFN-γmRNA表达(P〈0.01)。结果提示,硫酸化人参总皂苷对人工感染MDV鸡的淋巴细胞活性具有调节作用,其作用比人参总皂苷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7.
1日龄SPF鸡分别接种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禽呼肠孤病毒(ARV)和REV+ARV,于感染后3、5、46 d采集脾细胞做脾淋巴细胞培养并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IFN-γ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鸡感染REV后脾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水平显著升高。感染后5 d,REV单独感染引起IFN-γ8倍的增长,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ARV单独感染引起IFN-γ2倍的增长。REV和ARV共感染鸡脾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量增长了3倍。至感染后46 d,共感染和REV单独感染的IFN-γ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仍然差异显著,ARV单独感染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8.
研究1日龄雏鸡分别接种SEB和MDV脾淋巴细胞IL-2体外诱生和脾细胞总数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SEB诱导IL-2短暂上升后迅速下降,后期略有回升,但仍低于对照组;而低浓度SEB诱导的IL-2水平要高,后期降至正常。提高低浓度SEB有短期的免疫增强作用,且不引起免疫抑制;而高浓度SEB诱导IL-短时上升后随即发生免疫抑制或无反应性;MDV感染则显著降低脾淋巴细胞IL-2体外诱生能力。SEB和MDV  相似文献   

9.
用雏鸡将马立克氏病毒(MDV)血毒复壮,分离发病鸡淋巴细胞并接种于鸡胚成纤维细胞,观察其病变。获得适应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MD强毒,通过电镜观察、琼脂扩散实验进一步鉴定病毒,并建立了MDV感染CEF细胞模型,为研究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的体外抗病毒作用及其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将重组鸡痘病毒(rFPV—IFN-γ)与IBDMB43弱毒疫苗联合接种SPF鸡,研究重组鸡IFN-γ对IB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rFPV—IFN-γ和MB43弱毒疫苗联合免疫组(MB43+rFPV-IFN-)")及rlFN-γ和MB43弱毒疫苗联合免疫组(MB43+rIFN-γ)在免疫后第2周即可检出ELISA抗体,比MB43疫苗单独免疫组早1周。用IBDVGx株攻击后,MB43+rFPV-IFN-γ组和MB43+rIFN-γ组免疫鸡的脾只有个别淋巴细胞核浓缩、核崩解,少数滤泡萎缩变性坏死;胸腺损伤程度轻于MB43疫苗单独免疫组和非免疫对照组。免疫后1周,3个免疫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含量均显著高于非免疫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含量变化不明显;攻毒后第2周,3个疫苗免疫组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均显著升高,各组之间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无明显差异。证实,rFPV—IFN-γ和rIFN-γ可加强疫苗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1.
研究朱砂七多糖(Polygonum cillinerve polysaccharide, PCP)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用MTT法和ELISA等方法分别检测PCP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小鼠脾淋巴细胞的毒性、细胞增殖及小鼠脾淋巴细胞IL-2、IL-4、IL-10、IFN-γ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PCP浓度为1.95μg/mL~31.25μg/mL时,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小鼠脾淋巴细胞无毒性,能促进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L-2、IL-10、IFN-γ等细胞因子,表明PCP在体外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活性。  相似文献   

12.
接种马立克氏病(MD)三价疫苗的雏鸡,用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攻击,免疫保护指效为73.3%,脾脏和胸腺 T 淋巴细胞 IL-2诱生活性比 vMDV 感染雏鸡显著升高(P<0.01,P<0.01),IL-2R 诱导表达显著增加(P<0.01,P<0.05);接种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的雏鸡,用 vMDV 攻击,免疫保护指数为56.7%,脾脏和胸腺 T 淋巴细胞 IL-2诱生活性比 vMDV 感染雏鸡显著升高(P<0.01,P<0.05).IL-2R 诱导表达显著增加(P<0.05,P<0.01).  相似文献   

13.
鸡球虫病的细胞免疫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主(鸡)感染球虫后,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或体内外理化因素对球虫的杀灭作用。体液免疫主要通过依赖腔上囊B淋巴细胞实现,细胞免疫主要通过依赖胸腺的T淋巴细胞实现。实验分别摘除胸腺和腔上囊,发现鸡球虫病的免疫力可由于摘除胸腺而受到抑制,而摘除腔上囊则无影响,结果表明抗体作用居于次要地位,而细胞免疫居于主要地位。1T淋巴细胞在鸡球虫保护性免疫中的作用用抑制细胞介导免疫力的药物环孢菌素A(CsA)处理鸡后,研究T淋巴细胞在鸡球虫中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结合MTT检测法,通过白细胞介素-2(IL-2)诱生活性和T、B淋巴细胞对ConA或PMA增殖能力的检测,研究雏鸡二次攻击性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虫后,其胸腺、脾脏和法氏囊上述被检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雏鸡二次攻击性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虫后,其胸腺、脾脏T淋巴细胞IL-2诱生活性在感染后4~7 d较对照和一次感染雏鸡显著降低,7d后迅速回升,且幅度较大.T、B淋巴细胞对ConA或PMA的增殖功能在二次感染后的早期下降,随后也迅速回升.  相似文献   

15.
甲哨唑对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观察了甲硝唑对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并与左旋咪唑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5-400mg/kg甲哨唑可显著促进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但对B淋巴细胞无明显影响;可使CD4^ /CD8^ 淋巴细胞比值明显升高;可使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诱生IL-2活性明显增强;可使鸡体内抗颗粒性胸腺依赖性抗原SRBC抗体滴度、抗可溶性胸腺依赖性抗原BSA抗体滴度和抗非胸腺依赖性抗原BA抗体滴度明显升高;可使鸡血清总补体活性明显升高。与甲硝唑比较,左旋咪唑也存在着非常类似的作用,2.5-10mg/kg左旋咪唑可明显促进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可使CD4^ /CD8^ 淋巴细胞比值明显升高;可使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诱生IL-2活性明显增强;可使鸡体内抗SRBC抗体滴度、抗BSA抗体滴度和抗BA抗体滴度均明显升高;10mg/kg左旋咪唑甲硝唑可使血清补体总活性升高。上述结果表明甲硝唑和左旋咪唑两种咪唑类化合物在促进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可能存在着相似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超抗原由某些细菌、病毒、支原体和寄生虫产生,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中SEB具有代表性;已知超抗原(SAg)可大量激活人和小鼠T细胞(CD4^ 和CD8^ )和抗原递呈细胞(APC),并诱导IL-1、IL-2、IL-6、TNF、IFN-γ等Th-1细胞因子,乃至免疫无反应、细胞凋亡和免疫抑制;超抗原SEB诱导CD8^ T细胞成为细胞毒性T细胞,启动NK细胞的细胞因子产生,有研究发现,SEB具有双相激活作用,高剂量诱导迅速,低剂量诱导长期而长期的激活状态。  相似文献   

17.
用鸡贫血病病毒(CAV)MSB_1-TK_(5803)毒株接种4周龄SPF鸡,制备CAV高免血清,建立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跟踪检测了MSB_1-TK_(5803)标准毒株人工感染2批50只1日龄SPF鸡的胸腺、肝、脾、法氏囊、骨髓。结果表明,雏鸡接种第3天在胸腺、脾、骨髓中可见到特异性荧光,第5~26天在被检组织中均可见到特异性荧光。该试验与IBDV、HVT、MDV、LLV染细胞或组织涂片均无交叉反应。 用该法对天津、广州、沈阳、哈尔滨的鸡群进行了病原检查,其阳性率分别为35%、34.8%、26.6%、27%。  相似文献   

18.
用雏鸡将马立克氏病毒(MDV)血毒复壮,分离发病鸡淋巴细胞并接种于鸡胚成纤维细胞,观察其病变。获得适应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MD强毒,通过电镜观察、琼脂扩散实验进一步鉴定病毒,并建立了MDV感染CEF细胞模型,为研究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的体外抗病毒作用及其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茯苓多糖对雏鸡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及其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给1日龄AA雏鸡经腹腔注射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强毒株(0.2mL/只),并从当日开始给试验组雏鸡以3个剂量连续肌肉注射茯苓多糖1周,分别于7、14、28、42、56日龄取脾组织,制备脾细胞悬液,用ELISA法检测了雏鸡淋巴细胞转化率、NK细胞活性及MФ活性,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3个剂量均可显著提高雏鸡的淋巴细胞转化率、NK细胞活性及MФ活性,且中剂量组效果优于其他2个剂量组。证实茯苓多糖能提高MDV强毒株感染雏鸡的细胞免疫活性.并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考察枸杞多糖对雏鸡肿瘤坏死因子α和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先给1日龄雏鸡腹腔注射马立克强毒株(0.2 m L/只),后注射不同浓度枸杞多糖悬液,最后一次给药后48 h,采集雏鸡脾组织,分离淋巴细胞,分别以生物法和ELISA方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枸杞多糖能提高雏鸡脾淋巴细胞中TNF-α和IFN-γ含量,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