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单细胞藻类与我们的水产养殖息息相关,不同的单细胞藻类品种及组成使养殖水体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单细胞藻类是鱼、虾、蟹、贝类等的直接或间接饵料;水体中单细胞藻类的优劣决定了鱼、虾、蟹、贝类等生态环境的好坏.在水体中培养单细胞藻类有多种方法,笔者将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单细胞藻作为在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活体饵料,除了具有营养全面、摄食方便、容易消化等优点外,对水质也具有改良作用。文章从饵料藻类的种类、培养条件(水体环境、光照、培养基等)、应用前景3个层面概述了饵料藻类的研究进展,可为今后开展饵料藻类的培养以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种鱼肥,当施放到养殖水体以后,都是通过肥料所含的各种营养元素作用于水生植物(水体中主要是浮游植物,也称藻类)来提高水体的初级生产力。藻类既可以直接作为白鲢等滤食性鱼类的饵料,同时也是水中浮游动物和其它微型动物的饵料,最终通过食物链被池塘中的经济水生生物——  相似文献   

4.
正肥水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这不仅与养殖动物幼苗健康和成活率的高低关系密切,更关系着养殖的成败。通常大家所说的肥水就是增加水体中浮游藻类的数量。其作用为:第一,提高水体本身的增氧能力,促进水体各种物质的循环,增加水体自净力;第二,增加饵料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为养殖动物提供优质的天然饵料。传统的肥水(培水)主要采用施用有机肥或无机肥进行,施用有机肥肥力持久但见效慢,施用无机肥见效快但肥力不持久,而且更重要  相似文献   

5.
单细胞藻、轮虫培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在饵料浮游动物(轮虫、卤虫、桡足类、枝角类等)的培养中,单细胞藻类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生物饵料来讲,在很大程度上是最优质而又不可或缺的;同时,单细胞藻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大量培养和生产不仅为鱼、虾、贝类等各种水产经济动物的苗种生产提供饵料,  相似文献   

6.
安瑞永  吕丽萍 《河北渔业》2000,(3):20-20,25
<正> 所谓“载体饵料生物”是指利用饵料生物做载体,让其摄取特定的营养物质或药物后,再用它们来饲喂其它的经济动物,从而达到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和防病治病的目的。日本早在廿世纪60年代就已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全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积极开展了载体饵料生物的研究与开发,其产品已在水产动物养殖中广泛使用。 水产动物养殖的饵料种类很多,但并非都能做为载体饵料生物。有一些饵料生物对所投喂的特定物质或药物不喜欢摄食,就无法替  相似文献   

7.
<正>氨氮是水产养殖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水质指标。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氨氮由非离子氨(NH3-N)和离子态铵(NH4+-N)所组成,主要来源于含氮物质的转化分解,包括无机和有机氮肥、水产生物的排泄物、残剩饵料及死亡残体(藻类等)。养殖水体中氨氮浓度的升高,一方面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暴发,另一方面可影响水产生物的生长、降低其对不良环境及疾病的抵抗能力,成为诱发病害的主要原因,影响水产养殖生产。氨氮污染已成为制约水产养殖环境的主要胁迫因子。  相似文献   

8.
巴夫藻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含量高,必需氨基酸搭配合理,富含动物需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及各种维生素,可作为水产动物的饵料和畜禽饲料添加剂。同时藻类还可以吸收水中的富营养成份,对于净化水质、保持良好的水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在水产养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巴夫藻作为生物饵料在水产育苗中占有重要地位。当藻液有害菌大量繁殖时,巴夫藻增殖速度减慢。因此,抗生素的使用就成为必要。本实验将研究不同抗生素对巴夫藻类生长的影响,探讨大规模培养巴夫藻时使用抗生素的参考浓度以及致死参考浓度。  相似文献   

9.
单细胞藻类的敌害生物与有害藻类的溶藻微生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单细胞藻类是水产养殖植物性生物饵料的主要类群之一,能够在水中进行光合作用、降解水中富营养化成分而净化水质和保持良好的水环境条件。自然水域或非密闭条件培养单细胞藻类时,水中难免发生杂藻、菌类、原生动物和昆虫幼虫等等,如不采取特别措施,这些生物将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10.
正微藻是养殖水体中最主要的初始生产者,也是贝类、虾蟹类和鱼类育苗中重要的生物饵料。在生产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低温、阴雨天、药物残留等不良环境,单纯使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很难达到促进微藻快速生长的要求。因此,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微藻生长速率、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生产实践中使用过的一些微藻生长促进剂的经验,对其在肥水培藻类产品中的合理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在水产养殖中,水质要求"肥、活、嫩、爽",其中的"肥"说的就是水要适当地肥,不能太瘦。施肥的目的主要是:1调节水质,使氮、磷等含量处于正常范围内;2培养浮游植物,主要是藻类,使其成为水产动物丰富的天然饵料。那么,在合适的时机施肥就变得十分重要,这是能否养好鱼虾蟹等水产动物的基础和关键。一年四季中,因为每个地区的气温不同,风雨也  相似文献   

12.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管理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养殖的成败。养殖早期培养优良的浮游单细胞藻类,营造适宜、稳定的水色和透明度,培养有益微生物优势菌群,是养殖池塘早期管理的关键措施,也是随后养殖过程中管理的基础。因此,早期养殖水环境的控制就显得更为重要。所谓养水,就是营造良好的养殖水环境,即养殖业者常说的“做水色”。“水色”是水体中浮游单细胞藻类和微生物优势菌群的表观现象。浮游单细胞藻类是生长在水中的一类微型植物,它与大型植物一样,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利用阳光、二氧化碳、无机营养元素,释放氧气。培养有益的单细胞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病害开始频繁发生,除病毒性疾病外,由寄生虫和养殖水体中有害藻类引起的疾病也成为南美白对虾死亡的重要原因。为了杀灭寄生虫和养殖水体中的有害藻类,渔用药物被广泛使用,其中硫酸铜因为价格低、效果明显而成为许多养虾户的常用药物。硫酸铜属重金属盐类,又名蓝矾、胆矾,在水产养殖上主要用于杀灭寄生于水产动物体表上的鞭毛虫、纤毛虫、吸管虫、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以及控制池塘中有害藻类(如蓝藻、丝状绿藻、水绵等)的生长繁殖等。但硫酸铜对水产养殖动物具有较强的毒性,其毒性与水温、溶氧、盐度…  相似文献   

14.
水体施肥是培育优质、适口、水产动物易消化吸收的天然饵料(浮游生物)或二级饵料(有机碎屑),通过人工促进饵料生物增长从而提高水产品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大水面合理的施肥养鱼首先要判断水质的好坏肥瘦.然后再分析影响水体肥度的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使肥料既不浪费也不造成环境污染,最终达到提高水产品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卤虫是水产动物苗种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生物饵料之一。尽管卤虫的替代产品不断开发,但卤虫休眠卵因其便于储存和使用,在世界范围内仍对水产养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也是世界卤  相似文献   

16.
【产品特点】本品为华中农业大学土壤及水化学专家经几年精心研究出的新一代无机+有机+生物高效鱼、虾、蟹、蚌用复合肥,是针对养殖水体的水化学特征以及鱼、虾、蟹、蚌的饵料生物的营养需求特点而专门设计的高效水产用肥。本产品科技含量高,营养元素配比科学,不但能充分满足饵料生物的营养需求,迅速促进优质藻类的大量增殖,为鱼、虾、蟹、蚌提供充足、优质的饵料,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池水中溶氧,且施用本品后既能体现无机肥的快速肥水功能,又能达到有机肥的长时间维持水体肥度的功效。本品中所含的生理活性物质,能增强水生…  相似文献   

17.
水产动物营养或食物来源有两个途径:水体中天然生物饵料和人工投喂的配合饲料。不同养殖模式、不同养殖密度和不同养殖品种对两种营养来源的依赖性也不一样。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主要以精养为主,鱼类以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为主,或完全依靠人工饵料、以天然饵料作为人工配合饲料的补充,但其补充作用到底多大,至今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8.
孙兴涛 《齐鲁渔业》2013,(11):14-16
在对虾人工养殖过程中,水化学环境和水体生态结构的优劣是决定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长期以来,水产科技工作者一直致力于优化养殖水体生态结构的研究,如利用化学物质抑制有害藻类的繁殖和生长,以高等水生植物抑制藻类生长等,但用生物法调节水化学环境和水体生态结构比化学法有更大的优越性。为此,笔者在虾池中进行了接种小球藻的试验,研究其对浮游生物和水化学环境的影响。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赵玉宝  邱黎明 《海鲜世界》1993,(1):26-27,34
水产饵料生物主要指为水产经济动物提供饵料的生物,包括藻类、高等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以及陆生昆虫、蚯蚓等动物。目前,具有较高研究和开发价值的主要有三类:藻类、浮游动物及某些昆虫。其中藻类最有开发价值的首推螺旋藻浮游动物有开发价值的主要有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昆虫中有开发价值的是大黄粉虫等。以下就上述三个方面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20.
单细胞藻类不仅是一些养殖生物幼体的开口饵料,而且是贝类幼虫不可缺少的饵料;也是净化水质的重要物质。但是在单细胞藻的培养过程中(包括初级培养、二级培养和多级培养)往往易被一些有害菌类污染。这些有害菌类不仅与其争光、争气(指二氧化碳)及营养盐,而且还直接破坏单细胞藻类的生长,特别是丝状菌类更为明显,它能将许多藻细胞粘连在一起,使细胞失去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