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对上部烟叶4-6片充分成熟一次性采烤试验,分析总结盘县上部烟叶烘烤质量差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合理施肥、科学打顶留叶、田间管理到位的前提下,上部烟叶4-6片充分成熟一次性采烤烟叶的光泽、油分、叶片结构、身份、色度均好于常规采收烘烤处理,上等烟比例比常规采收烘烤高12.31个百分点,一次性采收烘烤烟叶均价较常规采收烘烤高2.83元/kg,一次性采收烘烤亩产值较常规采收烘烤高112.24元/667 m~2。  相似文献   

2.
调研分析了咸阳烟区烟叶结构优化存在的阻力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烟叶结构的途径和办法。长期形成的作务习惯、烟区劳务费用的提高、烟农对烟叶市场化的认识不足、烟叶种植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步伐缓慢等原因,是影响咸阳烟区烟叶结构优化存在的主要阻力和问题;而大力宣传优化烟叶结构的必要性、合理制定优化方案,降低优化劳动力投入、加大分级培训力度,提升烟农分级技术水平、加强成熟采收和烘烤管理、提升烘烤水平等是优化烟叶结构的主要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3.
精选烘烤专业队伍狠抓烟叶成熟采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叶烘烤水平滞后一直以来是制约彝良县烟叶生产发展的一大瓶颈因素,烟农丰产但不丰收现象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是在烟叶进入烘烤季节后,缺乏技术人员指导烟农成熟采收与科学烘烤,烟农按传统的方法凭感觉采收和烘烤,致使烟叶成熟和后熟不够,烤后烟叶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较差,收入低.  相似文献   

4.
烟叶的采收与烘烤是烤烟生产中关键的一环,采收的质量如何关系到烘烤出来的品质,而烘烤操作不当即使采收的质量再好也烤不出高品质的烟。因此烟叶采收与烘烤直接关系到烤烟的品质和经济效益。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烟叶的适时采收与烘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对西昌烟区非正常烟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对非正常烟叶叶片特点及烘烤特性,采收与装烟,烘烤要点进行探讨研究,并结合实际提出合理的烘烤技术措施和对策,可为提高西昌地区烟农的烘烤技术水平,降低烟农的经济损失,增加烟农经济效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一次性采收分片烘烤、一次性带秆采收和分次分片采收对云烟87上部烟叶烤后外观质量、经济性状的影响,并对3种不同采收方式的烘烤成本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一次性采收分片烘烤和一次性带秆采收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均优于常规的分片采收;一次性采收分片烘烤的经济性状和上等烟比例最优,烘烤成本最低,一次性带秆采收的烘烤成本最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烘烤中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上部烟叶难烘烤、易挂灰等问题,探讨不同采收方式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生理变化,为提高烘烤质量提供参考。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上部叶为试验材料,测量不同采收方式烟叶烘烤过程中的呼吸强度、组织水和色素含量的变化,并对烤后烟经济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带茎采收相比逐片采收失水困难,两片叶带茎较四片叶带茎易失水;呼吸强度表现为四片叶带茎高于两片叶带茎,逐片采收烟叶的呼吸强度最低;色素降解速率为逐片采收烟叶慢于两片叶带茎,四片叶带茎降解速率最快;带茎采收烟叶烤后烟上中等比例较高。表明带茎采收能加快烘烤过程中烟叶变化,使叶片变黄和失水趋于协调,有助于提升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介绍凤庆县烟区的烟叶烘烤技术,并分析在烘烤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烟叶烘烤环节中的3个方面,即成熟与采收、分类编烟与装烟、烟叶烘烤等的阐述,熟练掌握卧式烤房的烟叶变化,合理调控温度、湿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9.
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采烟时间和烘烤工艺对上部烟叶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15 d采收,烟叶上部叶干物质较正常时间采收降低,但上等烟比例提高3.62个百分点;采取3种烘烤工艺烘烤延长采收期的烟叶,其经济性状均较正常采收常规烘烤差,产值降低。  相似文献   

10.
烤烟采收的质量、烘烤工艺是否科学合理、烘烤操作是否准确都会对烟叶的烘烤质量产生显著影响,直接决定着烟叶的使用价值。因此,烟叶的成熟采收与科学烘烤直接关系到烤后烟叶的品质和经济效益。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烟叶的成熟特征、适时采收、分类装炕、科学烘烤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当地烟农采收及烘烤水平,提升烟叶烘烤质量,促进烤烟产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不同采烤时间烟叶烘烤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匡志  张一扬  李卫  余东灿  李兰玉  周炼川  汪秋霖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971-12972,12992
[目的]探明成熟烟叶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烘烤特性,优化烘烤工艺。[方法]对供试的各部位烟叶采取了延时采烤以及不同烘烤技术的研究。[结果]分析表明,适当推迟烟叶采收烘烤时间能有效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增加上等烟比例,缩短烟叶烘烤时间,节省成本。[结论]选择合适的采烤时间及烘烤工艺能有效提高烟叶烘烤质量,针对不同气候、不同品种烟叶要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2.
烤烟上部叶带茎烘烤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烤烟生产上,采用常规采收烘烤、上部4~6片叶一次性采烤、上部4~6片叶带茎烘烤等3种采收烘烤方法,对上部烟叶的烤后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部4~6片叶一次性带茎割收烘烤,能明显提高烟叶的外观质量、均价和上、中等烟比例,黄烟率高,等级结构更趋合理,叶片厚薄适中,橘黄烟多,青筋、挂灰、杂色烟减少,技术优势明显,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烤烟上部叶可用性,改善上部烟叶质量,更好满足工业企业需求,本文作者分析了南漳烟区对上部叶成熟度认识不足、栽培措施落实不到位、采烤方式不当、烘烤措施不科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从建立片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开展技术培训,增强成熟度认识;规范行比,选择适宜移栽期,平衡施肥,科学打顶留叶,加强栽培管理;推行上部叶4~6片和上部叶带茎一次性采烤;在变黄、定色、干筋期调整烘烤工艺,针对特殊烟叶的烘烤策略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通过探究适宜南漳烟区提高上部叶可用性的技术措施,改善了上部叶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为满足工业企业需求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移栽期对烟叶烘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移栽期对烟叶烘烤特性的影响,为密集烘烤工艺的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始兴烟区常规移栽期(2月20日)为参照,设置4个不同移栽期处理,研究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移栽期烟叶的水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丙二醛(MDA)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状况及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结果】移栽期对烟叶烘烤特性的影响十分显著。4个处理中,2月13日(提早移栽)、2月20日(常规移栽期)移栽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各观察阶段失水速率相对接近各自72h内失水速率的平均值,失水均衡性好,且2个处理叶绿素在变黄期降解量较大(分别为92.38%,90.70%)、降解速率较快(分别为1.925,1.889%/h),烟叶失水与变黄协调性较好。2月13日移栽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PPO活性保持最低(4.652U/g),并且在定色初期温度升高时仍然保持最低的PPO活性(5.12U/g);而2月27日移栽的PPO活性最高(6.242U/g),在烘烤中易出现褐变现象,耐烤性较差。2月13日移栽的烟叶膜脂过氧化水平最低,MDA积累少且慢。在经济性状方面,随着移栽时间的推迟,各处理的产量逐渐增加,但是中上等烟的比例显著降低,其中2月13日移栽烟叶的产值(46 024.85元/hm2)和中上等烟比例(86.78%)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结论】始兴烟区在传统移栽期基础上适当提早移栽(2月13日)可以改善烟叶烘烤特性,获得更好的经济性状;推迟移栽和过度推迟移栽的烟叶烘烤特性均较差,烟叶质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烤烟散叶密集烘烤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和内在品质,尤其是香气质量。对比研究了散叶烘烤不同采收成熟度烟叶(尚熟、成熟和完熟)烤后外观等级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及香气成分含量的差异。散叶烘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均价、上等烟率和橘黄烟率)以成熟处理最佳;烤后烟叶香气成分总量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除新植二烯外,成熟烟叶中性香气成分总量最高;在12种酸性香气成分中,成熟烟叶有10种组分含量最高;成熟和完熟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均较好;香气质、香气量、吃味等感官指标均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成熟采收是获得烟叶优质外观等级质量的基础,完熟采收可提高烟叶内在品质,但会增加杂色烟叶的比例,导致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烘烤是烤烟生产中烟叶最终质量形成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也是制约烟叶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本文指出了德昌县烤坏烟类型,主要包括烤青、蒸片、挂灰、腐烂、烤糟、烤红、洇筋洇片、亚硫酸毒害等,分析了烤坏烟的原因,同时针对采收、装炕、烘烤等环节提出了解决措施,并阐述了烤坏烟解决措施落实效果。抽查结果表明,2021年通过落实相关措施,合计烟叶烘烤损失占比为10.21%,比2020年烟叶烘烤损失占比降低了3.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跟踪测量叶绿素SPAD和茎叶角度,同时观察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叶片的茸毛、叶面、主支脉、叶尖、叶缘、成熟斑等成熟采收特征,确立了HN2146的成熟采收标准。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时间的推后,各处理变黄时间缩短,烘烤时间缩短。烘烤关键点在变黄后转入定色过程中,把握烟叶变黄程度。在经济性状表现方面,中、下部叶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的是推后5 d和10 d采收处理,上部叶经济性状表现最好的是推后10 d采收处理。在烘烤质量方面,桔黄烟和柠檬黄烟比例为下部叶表现为88.75%~94.66%、中部叶表现为92.42%~98.03%、上部叶表现为89.06%~97.05%。各部位烟叶烤后表明,随着采收成熟度提高,桔黄烟和柠檬黄烟比例增加,烟叶质量提高。综合经济性状和烘烤质量,烟叶质量表现为下部叶和中部叶推后5 d采收烟叶质量最好、上部叶推后10 d采收烟叶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8.
采收时间和烘烤设备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围绕烤烟种植区在密集烤房采收鲜烟的成熟把握及烘烤设备使用效果方面的争议问题,采用不同的采收时间和常见烘烤设备(烤房)两因素交叉烘烤试验,分析烤后烟样中化学物质成分、上中等烟所占比例和感官质量.结果显示:各种类型的烤房都能烘烤出好的烟叶,合理建造的烘烤设备之间没有最好和最差之分,各类烘烤设备只有在合适的成熟度条件下,才能发挥最佳的烘烤效果;试验烤房最佳烘烤效果相对应的工艺技术,是随着装烟密度的增加而需要提高成熟度.  相似文献   

19.
为给低NNK烟叶的选育提供线索,通过大田试验,研究肥料种类、打顶处理、覆盖方式、采收成熟度和烘烤方式5种农艺措施对‘翠碧1号’烟叶中NNK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鸡粪的烟叶NNK含量较低;合适的打顶方式可以一定程度降低烟叶中NNK含量;前期覆膜方式下烟株各部位烟叶NNK含量最低;提高采收成熟度可降低烟碱和NNK;常规烘烤方式烟叶NNK含量较散叶烘烤方式低。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利用烤烟气候资源,研究膜下移栽方式下不同移栽期、烟苗素质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早移栽可以优化烟叶物理、化学性状;选择中壮苗、老壮苗移栽,烟株农艺性状和烟叶品质均表现较好。因此,在今后烟叶生产上,宜早移栽、选择中壮苗和老壮苗移栽是提高烟叶生产水平、增值增效的主要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