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苦荬菜别名苦菜、节托莲、小苦麦菜、苦叶苗、败酱、苦麻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陷血丹、小苦荬、苦丁菜、苦碟子、光叶苦荬菜、燕儿衣、败酱草。具有清凉解毒,消痈散结。治毒蛇咬伤,肺痈,疖肿,跌打损伤之功效。一、环境要求苦荬菜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耐热又耐寒,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0℃,在湿润、营养丰富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分析了生长在5月、6月、7月间苦苣菜与苣荬菜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生长在5月间的苦苣菜与生长在6月间的苣荬菜中多种氨基酸含量最高,与小青麻叶等7种常见蔬菜相比,苦苣菜、苣荬菜中多种氨基酸、必需和半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提示:苦苣菜、苣荬菜是1种很有开发与利用价值的野生资源及植物蛋白供给体。  相似文献   

3.
研究温度、浸种时间、赤霉素(GA3)用量、褪黑素用量和2,4-D溶液用量对苦苣菜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为苦苣菜选择良好的萌发和生长条件。设置不同温度、浸种时间、生长调节剂浓度处理苦苣菜种子,研究对苦苣菜发芽率、发芽势等发芽指标及苗质量、根长、苗高等生长生指标,以及对脯氨酸含量、淀粉酶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25℃、浸种6 h时,苦苣菜的种子萌发指标及幼苗生长状况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200 mg/L GA3溶液对苦苣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显著有效;100μmol/L褪黑素溶液可显著促进苦苣菜细胞生理活性物质含量的增加,脯氨酸含量、淀粉酶活性、POD活性分别较对照组高20.93μg/g鲜质量、2.28 U、26.66 U/(g·min);10 mg/L 2,4-D溶液可显著促进苦苣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代谢。苦苣菜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是25℃,最适宜的浸种时间是6 h; 3种调节剂都不同程度地对苦苣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其中200 mg/L GA3、100μmol/L褪黑...  相似文献   

4.
苦苣栽培法     
苦苣是一种菊科植物,鲜嫩绿叶可拱食用。本草纲目中的苦菜包括:苦苣菜和紫花山莴苣两种,苦苣菜,俗名"取菜"谐音。苦苣味苦、性寒、无毒:能够治疗五脏邪气,厌食胃痹,经常食用能够安心益气,增强体力。苦苣嫩叶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肝病等效果显著。苦苣的抗病虫性很强,一般不需进行病虫  相似文献   

5.
正苦苣菜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华中地区都有栽培。苦苣菜生长旺盛,适应性强,在田间、路旁均可生长。但苦苣菜在自然条件下具有较强的生长季节性,因而不利于它的开发和利用。如采用温室静止水培法进行栽培,就可实现苦苣菜的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6.
苦苣是一种菊科植物,鲜嫩绿叶可拱食用.本草纲目中的苦菜包括:苦苣菜和紫花山莴苣两种,苦苣菜,俗名"取菜"谐音.苦苣味苦、性寒、无毒.能够治疗五脏邪气,厌食胃痹,经常食用能够安心益气,增强体力.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富蕴县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蔬菜种植技术不断规范,广大农牧民朋友逐渐认识到食用蔬菜对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逐步在自己的庭院中规划种植蔬菜、果树。而苦苣菜因其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糖类,食物纤维,钙,磷及锌、铜、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烟酸等营养物质受到广大农牧民的喜爱。苦苣菜还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例如苦苣菜具有消炎解毒的作用,可防治癌症;还具有利胆保肝,抗胃溃疡的作用;由于苦苣菜中铁元素含  相似文献   

8.
苦苣菜,又名苦荬菜、取麻菜等,原野生植物,经多年驯化,现以成为广泛栽培饲料作物之一。喜温耐寒,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成株高1.5cm熏茎粗3~4cm,叶长30~45cm,叶宽10~15cm,全株含白色乳汁。它生长旺盛,叶量大,再生能力强,全年可刈割3~5茬,每亩可产鲜草6~10t,高者可达15t。  相似文献   

9.
1 品种选择 越冬莴笋、春莴笋选用耐寒、适应性强、抽薹迟的品种,如耐寒白叶尖、耐寒二白皮、苦荬叶等.夏、秋莴笋,选用耐热的早熟品种,如耐热白叶尖、苦荬叶、耐热大大花叶、特耐热二白皮、油麦菜等.  相似文献   

10.
苦荬菜别名苦苣菜、苦菜、苦麻菜、鹅菜等。是菊科苦苣属中以嫩叶为食用器官的一种野菜,可炒食或做汤。食用时先用开水烫过,再用清水漂洗后食用。苦荬菜野生于田野、路旁、村舍附近,也可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和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茎叶水浸提液对蔬菜的化感作用,为洛阳地区蔬菜生产防除恶性杂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培育萝卜、白菜和甘蓝幼苗,测定分析苦苣菜和泽漆茎叶水浸提液对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苗高和根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苦苣菜和泽漆茎叶水浸提液对3种蔬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存在化感作用,且化感作用大小与浸提液浓度呈正相关。3种蔬菜对苦苣菜和泽漆的化感作用敏感程度有所不同,萝卜、甘蓝对泽漆茎叶水浸提液较敏感,甘蓝对苦苣菜茎叶水浸提液不敏感;总体上泽漆茎叶水浸提液对3种蔬菜的化感抑制作用大于苦苣菜。【结论】泽漆和苦苣菜对萝卜、白菜和甘蓝均产生一定的化感作用,泽漆的化感抑制作用相对较大,应加强对其防除。  相似文献   

12.
用低温处理法处理苦苣菜根尖12h,经卡诺氏液固定、酸解去壁、改良品红染色等步骤,对苦苣菜进行染色体数目的确定,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苦苣菜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32,核型公式为K(2n) =2x=10m+ 10sm +8st +2t +2m(SAT),核型分类属于2B型.  相似文献   

13.
春培苦荬菜     
正1栽培季节苦荬菜,别名苦菜、山苦菜、古麻菜等。耐热、耐寒、适应性强,可春种夏收、夏种秋收,早秋种植元旦前收获,以及冬季大棚生产等。一般大棚生产,在寒冬到来之前育成壮苗为宜,即苗期避开1月份寒冬季节。早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初步探索苦苣菜的抗炎机制,在成功建立脂多糖(LPS)诱导小鼠炎症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如下试验。将试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苦苣菜水提物处理组(低、中、高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炎症因子的分泌及表达。结果表明:模型组中血清及肾脏中的TNF-α、IL-6、iNOS含量及HMGB1/TLR4/NF-κB蛋白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显著升高,阳性对照组和苦苣菜水提物处理组(低、中、高浓度)的TNF-α及IL-6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同时苦苣菜水提物处理组的炎症信号通路HMGB1/TLR4/NF-κB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表明苦苣菜水提物具备一定的抗炎功效。  相似文献   

15.
一、特征特性 一代杂交小白菜品种,该品种生势壮,抗逆性强,耐涝、耐热和耐寒。商品率高,纤维少,适采期在35天左右,大株可达500克以上,还适合加工菜干。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大棚、遮阳网等保护设施栽培,莴笋可实现周年生产,周年供应。 一、品种选择 越冬莴笋、春莴笋选用耐寒,适应性强,抽薹迟的品种,如“耐寒二白皮”、“若蔓叶”等。夏、秋莴笋,选用耐热的早熟品种,如“耐寒白叶实”、“耐热大花叶”等。  相似文献   

17.
苦荬菜为菊科苦苣属,别名:苦菜、苣荬菜、滇苦荬菜、羊奶菜,兔子菜等,可作食用和药用,是常年可采集的野生菜。苦荬菜有茎白类型和茎红类型两种。两型植株高为40~80cm,根为纺锤形,  相似文献   

18.
千宝菜是由日本麝麝麦酒巴株式会社植物开发研究所和时田种苗株式会社历经6年时间共同研究育成的蔬菜新品种。近年由青岛国际种苗有限公司从日本时田种苗株式会社引种成功并加以推广。1.品种特性千宝菜属于速生叶菜类,耐热耐寒、抗病适应性强,一年四季均可栽培。冬春栽培不易发  相似文献   

19.
苣荚菜别名拒马菜、苦卖菜等,为菊科苦苣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苣荚菜主要以其嫩叶为食用部分,味道清爽可口,略带苦味。下面介绍苣荚菜罐头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大棚、遮阳网等保护设施栽培,莴笋可实现周年生产,周年供应. 一、品种选择 越冬莴笋、春莴笋选用耐寒,适应性强,抽薹迟的品种,如"耐寒二白皮"、"若蔓叶"等.夏、秋莴笋,选用耐热的早熟品种,如"耐寒白叶实"、"耐热大花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