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死亡动物运输车辆可能携带大量病原微生物,开展运输车辆消毒效果的评估研究是有效做好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主要从细菌杀灭率、病毒杀灭情况两个方面对运输车辆消毒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康永松 《中国猪业》2019,14(5):58-61
2018年,非洲猪瘟给中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切断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途径,加强生猪运输环节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管理,国家对生猪运输车辆监管提出了清洗消毒的要求。本文结合非洲猪瘟的病原学特性,阐述了养殖场运输车辆清洗消毒的关键控制点在于物理清洗、消毒剂的正确选用、高温消毒、运输人员消毒管控和智能控制,并提出了每个消毒环节的操作要求,为养殖场车辆的清洗消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选择有效的消毒药物和消毒方式,定期开展消毒灭源,是防控非洲猪瘟流行的有效手段。主要消毒剂有次氯酸盐、戊二醛、复合酚、过氧乙酸、火碱、百毒杀、碘类等。猪群饮用水消毒猪群饮水消毒可使用2%~3%的次氯酸钠消毒。次氯酸钠为无色至浅黄绿色液体,存在铁时呈红色,含有效氯10%~12%。为高效、快速、广谱消毒剂,可有效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病毒、真菌等。饮水的消毒,每立方米水加药30~50 mg,作用30 min.  相似文献   

4.
生物安全仍是当前防控非洲猪瘟的最重要措施。然而,在猪场的各个生物安全环节中,对员工食材的消毒尚未见较好的方法。臭氧消毒是多场景中均可使用的消毒方式。因此,为了探究臭氧溶于水后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杀灭效果,试验通过臭氧水与ASFV的作用后的红细胞吸附(HAD)试验来判定臭氧水对ASFV的杀灭效果。试验结果显示:10 m L浓度为2.0 ppm、3.5 ppm、5.0 ppm的臭氧水与100μL的3.0×104拷贝数的ASFV作用2 min、5 min和10 min时,HAD结果均为阴性,表明2.0 ppm、3.5 ppm、5.0 ppm的臭氧水作用于100μL的3.0×104拷贝数的ASFV 2 min、5 min和10 min时,均可完全杀灭病毒。以上试验表明,臭氧水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ASFV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定量杀菌和现场消毒评价5%聚维酮碘溶液定量杀灭细菌繁殖体和现场消毒的效果。对于细菌繁殖体,5%的聚维酮碘溶液分别进行1︰3500和1︰6000稀释度时,室温条件下(20℃左右)作用5 min,其杀灭率均达99.90%以上。现场消毒结果表明,无论是地面、墙面、圈槽、空气消毒,5%聚维酮碘溶液高浓度(1︰200)、中浓度(1︰300)消毒10 min,杀菌率均可达99.90%以上。  相似文献   

6.
对畜禽运输车辆进行清洗、消毒是切断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探讨在东北地区建立畜禽运输车辆洗消中心的重大意义,阐述了建设洗消中心要统一规划设计、功能区完备和规范的工作流程等关键点;洗消中心建设和运行成本高、缺乏行业标准和从业者认识不足等难点,旨在为建设畜禽运输车辆公共洗消中心提供参考,为根除非洲猪瘟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选择有效的消毒药物和消毒方式,定期开展消毒灭源,是防控非洲猪瘟流行的有效手段。主要消毒剂有次氯酸盐、戊二醛、复合酚、过氧乙酸、火碱、百毒杀、碘类等。1 猪群饮用水消毒猪群饮水消毒可使用2%~3%的次氯酸钠消毒。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通常为无色或稍带浅黄绿色的液体,存在铁时呈红色。是一种常用的高效、广谱消毒剂,可有效杀灭细菌、芽孢、病毒、真菌等多种微生物。  相似文献   

8.
2019年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发生的一起非洲猪瘟疫情。为追溯疫情来源,分析疫情扩散风险,以现场调查、追踪调查、座谈、采样检测等方式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显示,生猪贩运人员和车辆交叉感染导致疫情发生的可能性较高,不排除流浪犬以及废品杂物等传入疫情的风险,疫情扩散风险较低。由此,建议当地加大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宣传,促进养殖场户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加强人员、物品、车辆的清洗消毒,规范生猪和生猪产品的跨地区调运、产地检疫、运输车辆备案管理以及相关场所和车辆的清洗消毒。此起疫情的调查结果对该地区非洲猪瘟防控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条件下含0.1%的戊二醛4128消毒剂能够在作用1min后,完全杀灭1.93×108个大肠杆菌/mL、5.7×107个沙门氏菌/mL、5.3×107个金黄色葡萄球菌/mL。但是,在现场条件下,含0.1%戊二醛4128消毒剂不能够完全杀灭自来水(每毫升含菌2800个)中的细菌,其杀灭率为96.5%。鸡舍现场环境消毒的细菌杀灭率平均为71.98%和75.55%。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养禽场入场车辆消毒效率以及阐明消毒后细菌未灭活的原因,研究了常用消毒剂对入场车辆表面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消毒池内消毒剂存放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以及未灭活细菌对消毒剂的耐药情况,对消毒前后轮胎和车身表面的微生物进行监测,检测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霉菌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数和沙门菌数,测定未杀灭细菌对消毒剂的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养禽场入场车辆消毒效果明显,通过消毒池和车辆消毒通道消毒后,轮胎和车身的微生物含量均显著下降;消毒池内消毒剂使用1 d后消毒效果显著降低;未杀灭分离菌大部分对消毒剂耐药。结果提示:对养禽场入场车辆进行消毒很有必要,为保证消毒效果,入场车辆应预先彻底冲洗后再进行消毒,并且每天更换消毒剂,科学合理使用消毒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