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仙茅根茎DNA的提取及其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进仙茅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从而为其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以仙茅根茎为材料,采用CTAB法探讨了仙茅根茎DNA大量提取中CTAB浓度、PVP用量及Na Cl浓度对其DNA质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仙茅根茎DNA的大量提取方法的最优组合为:CTAB的浓度为2%,PVP的加入量为0.20 g,Na Cl的浓度为4 mol/L。为了得到仙茅的最佳ISSR-PCR反应体系,以(CT)8 RG为引物,采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的最优反应体系(25μL)为:1×PCR Buffer,模板DNA浓度为50 ng,Mg2+浓度为2.50 mmol/L,d NTPs浓度为0.20 mmol/L,引物浓度为0.40μmol/L,Taq DNA聚合酶浓度为1.50 U。  相似文献   

2.
以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为阻燃剂,用锥形量热仪,探索MPP添加量对竹纤维(BF)/聚丙烯(PP)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MPP的加入,使BF/PP复合材料在燃烧时形成致密的炭层,残炭率增加、点燃时间延长、总热释放量、总烟释放量及燃烧速度明显下降,产生的CO_2气体减少,抑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麦秸/塑料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羽飞 《林产工业》2004,31(3):25-27
研究了麦秸与塑料的比例、麦秸粉末的粗细,以及塑料种类对麦秸/塑料复合材料耐水性能的影响,并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和分析了乙烯-醋酸乙烯(EVA)、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塑料与麦秸之间的热反应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麦秸/塑料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麦秸与聚乙烯、聚氯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塑料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竹炭-Zn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苯酚的光催化降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硅酸钠为粘结剂用浸涂法制备了竹炭-ZnO复合材料,用FT-IR、电镜扫描(SEM)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形貌观察,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对溶液中苯酚光催化降解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竹炭-ZnO复合材料的最佳配比为m(竹炭) ∶m(ZnO)∶m(Na2 SiO3·9H2O) 为5∶2∶1;酸性条件下,竹炭-ZnO复合材料对苯酚的去除效果更好,H2 O2对苯酚溶液光催化降解有促进作用.当苯酚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0mg/L时,复合材料最佳用量为2g/L,溶液中H2 O2最佳的添加量为1.95mmol/L,在紫外灯和太阳光下催化降解4h,苯酚去除率分别达到92.3%和76.4%.复合材料重复使用3次,对苯酚的去除率仍可以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5.
采用熔融共混、模压成型方式制备剑麻纤维(SF)/聚丙烯(PP)木塑复合材料,探讨剑麻纤维对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考察SF的表面处理方式、用量以及同玻璃纤维(GF)混杂增强与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关系;通过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磨损的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F的表面处理方式和用量对材料耐磨性能有一定影响;SF与GF混杂后材料的耐磨性能随SF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纯PP树脂的摩擦以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为主,SF/PP复合材料磨损以磨粒磨损为主,SF/GF/PP复合材料的磨损是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共同承担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4种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CTAB法、SDS法、高盐法、试剂盒法)对八角基因组DNA进行提取试验.结果表明,对传统CTAB法稍加改良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提取效果,改良的内容包括①在加入CTAB提取缓冲液之前,先用CTAB-free缓冲液抽提1~2次;②将CTAB提取缓冲液中CTAB的用量从2%提高到3%;③提取缓冲液的用量由样品干重的10倍增加到60倍.用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经RAPD-PCR扩增,条带清晰,其质量能够满足分子标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逯柳  李琴  张明  陈鹏  吴智慧  顾群 《木材工业》2011,25(4):11-14
以生物基可降解塑料聚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竹纤维及环氧大豆油(增塑剂)、马来酸酐(偶联剂)、氮化硼(成核剂)为原料,通过共混挤出、注塑成型工艺制得生物复合材料,分析环氧大豆油的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工艺及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环氧大豆油的添加,可改善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其最适宜添加量为PHBV质量的0.15倍.  相似文献   

8.
灰毡毛忍冬DNA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灰毡毛忍冬新品种——金翠蕾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SDS法、CTAB法、改良CTAB法对金银花总DNA提取的效果。结果表明:利用以上3种方法均能提取出完整的金银花基因组DNA,而DNA提取量从大到小依次为SDS法、改良CTAB法、CTAB法,DNA纯度依次为CTAB法、改良CTAB法、SDS法。CTAB法是灰毡毛忍冬DNA提取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华山松(Pinus armandi)针叶为实验材料,分别采取经典CTAB法、简易CTAB法、改良CTAB法和Zigenhagen法提取华山松基因组DNA,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标准差和标准误、卡方检验和SPSS软件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卡方检验,所有数据的差异是由DNA提取方法所引起的,不是偶然误差造成的。对(OD260-OD320)/(OD280-OD320)的标准差和标准误分析表明:改良CTAB法的标准差和标准误最小,经典CTAB法次之,再其次是简易CTAB法,说明改良CTAB法稳定性最好,数据精确度最好。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和SPSS分析,经典CTAB法存在RNA污染,(OD260-OD320)/(OD280-OD320)的比值大于1.90,简易CTAB法和Zigenhagen法存在少量蛋白质污染,(OD260-OD320)/(OD280-OD320)的比值小于1.80,而改良CTAB法(OD260-OD320)/(OD280-OD320)的比值是1.855,接近理论值(1.80),且标准差和标准误最小,数据稳定性和精确性最好,提取DNA纯度最好。  相似文献   

10.
麦秸/塑料复合材料的热反应特征及复合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羽飞  肖芳  张洋 《木材工业》2004,18(6):19-21
本研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和分析了麦秸/塑料复合材料的热反应特征,并通过试验探讨了麦秸与塑料之间的复合工艺。结果表明,麦秸、塑料以及麦秸/塑料复合材料三者的热反应特征各不相同,由此可了解麦秸和塑料之间的反应状况,说明用麦秸和塑料制造麦/塑复合材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将中密度纤维板与橡胶材料层合制备成层状夹心复合材料,并优化其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涂胶量对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MOE)、弯曲强度(MOR)、内结合强度(IB)具有极显著影响,热压压力对MOE、MOR影响极显著、对IB影响较小;热压时间对MOE、MOR的影响显著。随着涂胶量增加,复合材料的隔声性能提高;热压压力过大将导致橡胶厚度变薄,隔声性能降低。优化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层状夹心复合材料的隔声性能优于同等厚度MDF。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内外发泡木塑复合材料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系统的总结了影响发泡木塑复合材料的相关因素:发泡剂的种类和用量、界面改性方法、增强纤维的种类和添加量及加工工艺等,并提出了发泡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研究环境友好材料,通过热压成型方法制备稻秸/淀粉胶全降解复合材料。研究了预处理、胶黏剂、增塑剂和阻湿剂含量对复合材料内结合强度(IB)、弯曲强度(FS)、弯曲弹性模量(MOE)、冲击韧性(IR)、拉伸强度(TS)、拉伸模量(MOR)、含水率及2h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并观察了复合材料细观表面。结果表明:水热处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除IB外均较高;含胶量为10%时力学性能除MOR外均较高;1%增塑剂提高了IB、FS及TS,2%增塑剂提高了IS,增塑剂对MOE和MOR有负面影响;阻湿剂降低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增塑剂、阻湿剂均能不同程度的增大复合材料MC。复合材料2h吸水厚度膨胀率大,防水性能差。复合材料基体和增强体两相界面结合存在明显缝隙、空洞及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14.
将短切聚酯纤维(PET纤维)作为增强材料添加到回收聚苯乙烯(PS)中,采用热压方式制备聚苯乙烯/木粉复合材料,并使用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对其进行发泡处理,探讨PET纤维的长度和添加量对聚苯乙烯/木粉发泡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试样进行弯曲、拉伸、冲击性能和SEM扫描电镜的分析可知,在本试验研究范围内,当PET纤维添加量为6%、纤维长度为4 mm时,能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共混挤出法制备聚氨酯预聚体(PUP)改性的聚乳酸/木粉(PLA/WF)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动态热机械分析、接触角测量以及断面扫描电镜分析。力学性能分析表明:当PUP用量(以PLA和WF的质量计)为20%时,复合材料断裂弯曲应变和冲击强度分别为5.78%和18.3 k J/m2,较未改性的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209%和123%,PUP显示出较好的增韧效果。动态热机械分析表明:随着PUP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中PUP相和PLA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有所下降,并且储能模量显著降低,材料韧性得到改善。PUP的加入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对水的接触角,材料疏水性能得到改善。当PUP用量为25%时,接触角达83.7°,较未增韧复合材料接触角(66.6°)提高25.7%。拉伸断面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添加PUP的复合材料断面有更多的木粉被拉出且空穴变多,断面更为不平整,呈现韧性断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三种塑料与木纤维复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选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为原料,以2种比率与木纤维复合,用热压法制备了3种木塑复合材料,分析了塑料种类对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LDPE与木纤维的复合性能最好,其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好,但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最低;PS与木纤维的复合性最差,其复合材料抗冲击性很差,但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高;木纤维与PP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由此提出用LLDPE与PS共混改性制造木/塑复合材料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五唇兰组织内含有大量的酚类、多糖以及此生代谢产物,DNA提取较为困难。为获得高质量的五唇兰基因组DNA,文中采用传统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常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和改进的CTAB法对五唇兰基因组DNA的提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CTAB法比传统CTAB法和常规SDS法都好,可以得到质量较好的DNA,电泳条带清晰,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A260/A280为2.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用自制的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PEW-g-MAH)改性竹粉填充聚氯乙烯(PVC),制备PVC/PEW-g-MAH/竹粉复合材料.通过正交设计法探讨PEW-g-MAH接枝率及用量、竹粉粒径及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gPVC中,加入用0.3g接枝率为1.16%的PEW-g-MAH改性的0.425mm竹粉30g,可得到力学性能较好的PVC/PEW-g-MAH/竹粉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由添加等量未改性竹粉体系的28.6MPa和3.05kJ/m2提高到30.01MPa和3.86kJ/m2.  相似文献   

19.
聚丙烯比例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正交试验,以木材纤维和废旧聚丙烯塑料为原料,异氰酸酯或马来酸酐作偶联剂,压制木材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聚丙烯(简称PP)用量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比例对复合材料的内结合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有不同的影响。在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复合材料密度相同的条件下,用异氰酸酯(简称MDI)作偶联剂,聚丙烯用量40%时复合材料的性能最佳;而用马来酸酐(简称MA)作偶联剂,聚丙烯用量50%时复合材料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0.
用5种方法 (传统CTAB法、改良CTAB法、高盐低p H法、改良SDS法、试剂盒法)对白草种子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PCR扩增检测提取的DNA的质量。结果表明,传统CTAB法提取的DNA浓度低,含有较多杂质,抑制PCR反应;改良SDS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纯度低,不符合检测要求;高盐低pH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的DNA纯度高、完整性好,但试剂盒法成本高、DNA得率低。所以高盐低pH法为5种方法中最经济、效果最好的白草种子DNA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