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4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井·酮·三环唑、噻呋酰胺、纹曲宁WP和纹曲宁AS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6%井·酮·三环唑WP对水稻纹枯病防效最好,为73.1%;纹曲宁WP对稻曲病防效最好,为95.7%。16%井·酮·三环唑在绿色大米生产上只能使用一次,纹曲宁可用于有机大米生产。  相似文献   

2.
表面活性剂对生物农药纹曲宁抑菌活性和防病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纹曲宁分别与9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组合混用,通过测定制剂中的活菌含量和制剂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活性,筛选出5种不影响枯草芽孢杆菌活性的表面活性剂组合A、B、C、D和E。纹曲宁分别与这5种表面活性剂按重量比100∶3混配后,降低了药剂稀释液的表面张力,在1∶500倍的稀释液中,表面活性剂达到和超过了临界胶束浓度,增加了枯草芽孢杆菌在水稻表面的滞留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纹曲宁中加入适宜的表面活性剂后,能提高纹曲宁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孙彬 《油气储运》2006,(10):18-18
江苏省农科院研制的生物农药——“纹曲宁”在江苏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中成了“水稻癌症”的克星,大大降低了水稻病害的发生率,最近获江苏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纹曲宁”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制开发的新型生物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效。研究了纹曲宁的田间高效使用技术,结果表明:使用手动喷雾机防治效果最好,宽幅远射程喷雾机次之,弥雾机效果最差;在一定的工作压力范围内(5~45 kg),使用喷雾器件,喷雾机压力越大越有利于生防菌定殖;风速Ⅱ(15 m/s)是比较理想的工作风速。  相似文献   

5.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与国际水稻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开展了利用土壤拮抗细菌生物防治水稻病害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富有成效的研究进展。研制开发出防治水稻病害的高效生物杀菌剂—纹曲宁。[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测试了己唑醇、井冈霉素、纹曲宁、井冈·蜡芽菌、乙蒜素、三唑酮6种药剂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控效果。试验结果显示,2.5%纹曲宁水剂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82.01%,其次为80%乙蒜素乳油,防效为71.30%,12.5%井冈·蜡芽菌水剂,防效为61.97%,5%己唑醇微乳剂、5%井冈霉素水剂和15%三唑酮水乳剂对小麦纹枯病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何平 《农村百事通》2006,(18):28-28
江苏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邮编:210014。电话:025—84390393)陈志谊研究员研制的生物农药——纹曲宁在江苏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中屡立战功。成了“水稻癌症”的克星,前不久获江苏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水稻稻曲病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稻稻曲病菌(ustilaginodiea virens(cke.)Tak)的浸染适期研究表明:水稻花粉母细胞充实期是稻曲病菌侵染水稻的最佳时期,其接种后的病株率为45%。在稻曲病菌浸染的最佳时期尝试引进拮抗细菌和化学农药的复配剂FP-Bb、生物农药纹曲宁、三唑醇、Bb-916、井冈霉素、稻曲清对稻曲病进行防治,防治结果为66.7%、75.6%、40.0%、45.2%、72.3%和80.1%;重金属类药剂稻曲清对稻曲病防效最好,生物农药纹曲宁、FP-Bb、井冈霉素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FP-Bb对稻曲病的控制效果随着单位面积用药量的增加,防治效果有所提高,比其组分15%三唑醇和Bb-916的控制效果好,不同次数的防治结果表明,在水稻花粉母细胞充实期足量药剂防治1次即可有效的防治水稻稻曲病。  相似文献   

9.
为了达到对纹枯病更好的防效,对生防菌B-916进行了诱变处理,从中选育出J71、E73、H74、K33等四种防效较高的突变菌株。同时,植物表面枯草芽孢杆菌活菌定植的数量,直接影响到防治效果,在纹曲宁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有效提高这一数量,通过室内筛选试验,筛选出助剂A、B两种较好的表面活性。为此,受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委托,我们在无公害稻米生产示范基地内,对此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金寨县茶叶产业化现状与问题,提出了茶叶产业化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财政增收,农民致富为目标,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在生产基地、名牌产品、深度加工等方面全方位开发,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生物杀菌剂纹曲宁对水稻主要病害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2.5%纹曲宁AS(2.5%井·100亿活芽/ml枯草芽孢杆菌水剂)每666.7m^2用量250ml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为87.7%,防治稻曲病效果为87.5%,明显高于对照井岗霉素的防治效果,且增产效果显著,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达到对纹枯病更好的防效,对生防菌B-916进行了诱变处理,从中选育出J71、E73、H74、K33等四种防效较高的突变菌株.同时,植物表面枯草芽孢杆菌活菌定植的数量,直接影响到防治效果,在纹曲宁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有效提高这一数量,通过室内筛选试验,筛选出助剂A、B两种较好的表面活性.为此,受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委托,我们在无公害稻米生产示范基地内,对此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  相似文献   

13.
不同药剂对稻曲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防治药剂,2005~2006年我们进行了防治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爱苗EC、43%好力克SC防治效果非常显著,25%使百克Ec、50%HB-201、20.67%万兴EC、纹曲宁AS防治效果较好,50%甲托WP、10%井冈霉素SP对稻曲病也有较好防治效果,15%三唑酮WP和15%粉锈宁WP对稻曲病防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4.
十六大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的综合效益”。农业产业化的目标应是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的效益,其表现形式是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其基础是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和企业化。我们要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农业产业化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油气储运》2010,(8):6-8
临沂市农业资源丰富,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水资源充沛且自成体系,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良好,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临沂市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两大目标,转方式、调结构,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指在人为控制各种环境因素的条件下进行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其特点是技术含量高、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高,有利于市场准人的限定和市场管理的规范化,有利于形成成熟稳定的销售市场,有利于实现食用菌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周年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安徽农业科学》2019,(23):246-250
当前农业生产方式是否应规模化,理论研究上不甚清晰,实践上有的犹豫不决,有的用力过猛。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提出农业生产采用分散生产方式还是规模化生产方式,应由资本劳动要素比率和产品市场商品化率来决定。并通过分析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期以及当前阶段,农业生产资本劳动要素比率和产品市场商品化率进行验证,认为当前应有区别选择规模化、采取适度规模化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8.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个主要病害,每年都给淮安市楚州区的水稻造成一定的损失。为了寻找一种效果好且持效期长的药剂,我站对几种常见的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进行了一次大田比较示范。1示范概况1.1材料与处理(1)禁纹200毫升/667平方米;(2)活化代森铵50毫升/667平方米;(3)宇菌1号40克/667平方米;(4)2.5%纹曲宁250毫升/667平方米;(5)5%井冈霉素250毫升/667平方米;(6)清水对照。共6个处理,不设重复,小区面积为200平方米。供试水稻品种为武育粳3号,施药时间为2004年7月24日,水稻刚刚开始封行,正值水稻纹枯病初发期,施药时天气晴朗,气温在25…  相似文献   

19.
苹果轮纹病菌分生孢子器产生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培养基、温度、pH值和光照对苹果轮纹病菌分生孢子器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轮纹病菌分生孢子器的产生最适宜的培养基是燕麦粉琼脂培养基,PDA和PSA培养基产生分生孢子器的数量较少;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紫外灯与日光灯交替照射有利于分生孢子器的形成,黑暗条件下不能形成成熟的分生孢子器。  相似文献   

20.
对云南大叶茶进行染色体G带和大螺旋结构的高温原位诱导表明。其G带带纹丰富而清晰,部分晚前期染色体带数接近人数高分辨带的水平,当G带原位诱导超过一定范围时,常出现染色体大螺旋结构,晚前期和早中期是观察统计和分析大螺纹的最适时期,本文首次观察到木本植物染色体由G带向大螺旋转转化的现象。在G带带纹中常有大螺旋的雏形或典型的纹结构,螺纹数目,大小及相对位置大致对应于带纹,初步推测G带的诱导是染色体大螺旋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