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松成熟合子胚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以红松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条件,以GD、DCR、LM、MS等为基本培养基,以2,4-D和6-BA组成不同浓度激素组合,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结果表明,1供试培养基均可诱导红松成熟合子胚产生愈伤组织,但DCR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出现最早,出愈率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达93.3%;2在DCR培养基中添加2,4-D与6-BA的各种组合均获得了较好的愈伤组织发生,但以2,4-D 2 mg/L+6-BA 0.5 mg/L和2,4-D6 mg/L+6-BA 1 mg/L的出愈率最高,达96.7%。综上所述,红松成熟合子胚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时,适宜基本培养基为DCR,适宜激素组合为2,4-D 2 mg/L+6-BA 0.5 mg/L。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黑果枸杞高频再生体系及进行细胞突变体筛选、遗传转化奠定基础,以黑果枸杞叶片、茎段和腋芽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及不定芽分化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 2.0mg/L+6-BA 0.5mg/L;在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过程中,高浓度的2,4-D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但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佳培养基为MS+2,4-D 1.0mg/L+6-BA 0.5mg/L;在愈伤组织的再分化过程中,6-BA对再生芽的分化效果最好,出芽率高,且多诱导出丛芽,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10mg/L。试验表明:黑果枸杞叶片、茎段和腋芽均可诱导愈伤组织,茎段诱导率最高;筛选出了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再生芽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其细胞工程育种及规模化生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杉木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杉木成熟合子胚为起始外植体,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凝固剂种类、有机附加物等因素对杉木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及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MS+2,4D2mg/L+6-BA1mg/L+KT1mg/L+糖30g/L是成熟合子胚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1/2MS+2,4-D1mg/L+6-BA0.5mg/L+KT0.5mg/L+糖30g/L适于杉木愈伤组织继代增殖;改良MS+6-BA0.5mg/L+KT1.5mg/L+蔗糖30g/L是诱导不定芽发生的最佳培养基。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丝棉木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培养体系,为丝棉木组培快繁、体细胞离体诱变育种及遗传转化等研究奠定基础。本试验以丝棉木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种类和浓度对丝棉木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丝棉木茎段在MS+1.0 mg/L 2,4-D培养基上可诱导出松散型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将松散型愈伤组织转接到MS+0.5 mg/L BA+0.5 mg/L 2,4-D的培养基上可获得胚性愈伤组织;将胚性愈伤组织转接到MS+0.25 mg/L BA+0.5 mg/L 2,4-D的培养基上,每15 d继代培养一次,继代时选择结构松散、质地硬脆的愈伤组织,继代培养2~3次后可获得均质的丝棉木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本研究表明,丝棉木茎段理想的松散型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2,4-D;最适松散型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0.5 mg/L BA+0.5 mg/L 2,4-D;最适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为MS+0.25 mg/L BA+0.5 mg/L 2,4-D。  相似文献   

5.
以未成熟和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进行了红松愈伤组织的诱导,其结果表明,成熟胚的诱导效果明显好于幼胚;鉴于诱导产生褐化的主要部位来自胚根,所以外植体应选用子叶、胚轴或去除胚根的胚;诱导培养基采用LM+2,4-D2.0mg/L+6-BA0.5mg/L可诱导出较大量Ⅱ型有效愈伤组织,经组织学观察,可见早期原胚团,疑似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增殖培养基可采用LM+2.4-D0.5mg/L+6-BA0.2mg,/L。  相似文献   

6.
陈山红心杉胚性愈伤组织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未成熟陈山红心杉胚胎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2,4-D,研究胚性愈伤组织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2,4-D是胚性愈伤细胞分化和生长的关键因子,最佳培养条件是:MS+6-BA 0.5mg/L+2,4-D 1.0mg/L,继代周期40天左右.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种类的基本培养基及不同浓度2,4-D、6-BA,对本地高羊茅的种子进行愈伤诱导.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种类对愈伤诱导无明显的效果;MS培养基下不同浓度2,4-D、6-BA对高羊茅愈伤诱导时间及出愈率差别很大,以9 mg/L效果最佳,愈伤诱导率达70.2%左右;过高浓度2,4-D、6-BA对萌芽和愈伤的形成有负作用;愈伤组织分化以MS-BA2.0 mg/L-NAA0.5 mg/ L为最佳 MS基本培养基,2,4-D浓度以9.0 mg/L为最佳,最适合高羊茅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 9.0 mg/L2,4-D.  相似文献   

8.
以青钱柳幼嫩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观察青钱柳愈伤组织形成及再分化形成不定芽的过程,研究不同培养基和不同生长调节物质组合对青钱柳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MS、WPM和B5培养基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激素及其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有显著影响。愈伤组织在WPM+2.0 mg/L2,4-D+1.0 mg/L 6-BA培养基组合上诱导率最高,达97.6%;(2)青钱柳愈伤组织能分化形成不定芽,激素不同浓度组合及外源物对愈伤组织分化有显著影响。青钱柳叶片愈伤组织在WPM+1.0 mg/L 6-BA+2.0 mg/LZT+0.5 mg/L2,4-D+10%椰乳的培养基上分化不定芽的频率最高,达66.33%;(3)青钱柳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2 MS+1.5 mg/L IBA。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设计,首次建立了丹红杨离体培养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丹红杨叶片最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0.20 mg/L+6-BA1.00 mg/L,诱导率为57.50%;叶柄、无芽茎段最佳胚性愈伤组织培养基诱导为MS+6-BA0.30~0.80 mg/L+ZT0.30~0.80 mg/L+NAA0.02~0.05 mg/L,诱导率为82.26%;根最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0 mg/L+KT0.50~1.00 mg/L+NAA0.50~1.00 mg/L.胚性愈伤组织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BR0.10 mg/L+NAA 0.10 mg/L.胚性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最佳培养基为WPM+6-BA0.20 mg/L+TDZ0.001~0.003 mg/L+KT0.50 mg/L+NAA0.05~0.10 mg/L.  相似文献   

10.
金丝慈竹愈伤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金丝慈竹愈伤诱导的最佳配方MS 2,4-D 5 mg/L 6-BA (0.2~0.5)mg/L;记录了愈伤发生过程中不同类型愈伤的发生时间及生长状态,并通过对健康的I型愈伤组织进行增殖培养筛选出最佳增殖配方MS 2,4-D(2~3 mg/L)46-BA 0.2 mg/L NAA 0.5 mg/L.通过对增殖后健康的I型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实现了器官再生,并获得最佳芽体分化配方MS 6-BA 5 mg/L NAA 0.2 mg/L及不定根系发生诱导配方MS 6-BA 1 mg/L NAA(0.5~2mg/L).  相似文献   

11.
以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成熟合子胚为基准试验材料,对红松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培养基对有效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不同,初始诱导应选用LM培养基使外植体完全脱分化,反复继代后可以产生有效愈伤组织,供试的其他培养基继代后则极少产生有效愈伤组织;不同的激素组合和浓度配比对有效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影响不同,2,4-D是愈伤组织启动的不可或缺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作用远远大于NAA。在LM+2mg.L-1 2,4-D+0.5mg.L-16-BA的诱导培养基中加入0.5mg.L-1 KT或0.5mg.L-1 TDZ,可明显提高有效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可达75.7%)。  相似文献   

12.
以朱顶红带有小鳞茎的试管苗作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及不定芽分化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 2.0mg/L+6-BA1.0mg/L+KT2.0mg/L。愈伤组织增殖需要的最佳2,4-D 2.0mg/L浓度为1.0mg/L,促进不定芽分化及植株再生的6-BA浓度为0.5mg/L。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山杏体细胞胚胎发生再生体系,以山杏茎尖为外植体,研究山杏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山杏茎尖在MS+6-BA(0.5 mg/L)+NAA(0.2 mg/L)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胚性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 mg/L)+2,4-D(0.2 mg/L)+水解酪蛋白(0.5 g/L)。山杏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能明显看出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子叶胚等阶段。  相似文献   

14.
对白鹃梅叶片芽再生的适宜培养基和适宜条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2,4-D、NAA、IBA与6-BA组合均可诱导叶片愈伤,但以MS+1 mg/L 2,4-D +0.5mg/L6-BA为愈伤诱导培养基,MS+0.3 mg/L IBA+2mg/L 6-BA+0.1 mg/L TDZ为芽分化培养基,1/2MS+0.3 mg/L IBA为生根培养基最佳.  相似文献   

15.
以野生构树组织培养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种类、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体胚发生的影响,初步建立愈伤组织诱导及体胚发生技术途径。结果表明,TDZ是影响构树茎段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素,NAA和2,4-D是次要因素,构树胚性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为MS+0. 05 mg/LTDZ+1. 0 mg/L NAA+0. 1 mg/L 2,4-D。最佳体胚诱导培养基为MS+0. 1 mg/L NAA+1. 0 mg/L 6-BA,体胚诱导率达到41. 33%。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蓖麻的离体培养体系,以其无菌发芽的种子苗为材料,切取其根、茎、叶及顶芽为外植体,探讨不同诱导途径中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诱导及腋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去种皮后消毒种子的萌发率最高,萌发所需时间最短,染菌率也低;筛选出种子萌发适宜培养基为MS 0;(2)器官发生型诱导途径中,诱导愈伤组织最适的培养基为MS+2,4-D 2 mg/L+6-BA 1 mg/L,其中以茎为外植体诱导率最高,可达90%,但愈伤组织的分化较困难;(3)器官型诱导途径中,叶基、叶脉处能直接诱导不定芽,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 mg/L+2,4-D 1 mg/L;(4)顶芽诱导腋芽增殖的效果最佳(51个芽/外植体),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 mg/L+TDZ 1 mg/L;(5)生根最适培养基为位1/2 MS+NAA 0.5 mg/L+IAA 0.5 mg/L。  相似文献   

17.
以异形玉叶金花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组合的激素组合及外源物对异形玉叶金花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6-BA 0.2 mg/L+2,4-D 1.5 mg/L;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6-BA 2.0 mg/L+NAA 0.5 mg/L+5 g/L椰乳,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4 MS+0.5mg/L NAA+0.2 mg/L IBA。  相似文献   

18.
以黑荆树叶片为外植体,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外源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激素6-BA与IBA组合、6-BA与2,4-D组合、TDZ与IBA组合均可诱导愈伤组织,但诱导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外源激素组合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其增长率为165.21%~208.53%,其中以6-BA与IBA组合的增长率最大;在添加TDZ与IBA的培养基上易分化出不定芽,但不同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对不定芽的分化率和芽的生长影响达极显著差异。综合考虑,筛选适宜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5mg/L IBA,诱导率为43.36%,平均增量和增长率分别为1.04 g和208.53%;最适宜继代时间为18~21 d;最适宜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MS+0.05 mg/L TDZ+0.2 mg/L IBA,分化率为51.85%,每块愈伤组织上分化5~8个芽点。  相似文献   

19.
以短柄五加(Acanthopanax brachypus Harms)当年生嫩枝为材料,选择叶片、叶柄为外植体,使用6-BA、NAA、IBA、2,4-D等激素,配制成不同质量浓度的培养基,进行短柄五加愈伤组织诱导,同时分析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和丛生芽增殖培养基的最佳配方,建立短柄五加植株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短柄五加叶片是较适宜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是MS+0.3mg/L 6-BA+0.5mg/L NAA,诱导率为75.0%;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形成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1mg/L,不定芽诱导率为100%;适宜不定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 0.2mg/L,增殖系数为5.80;同时活性炭能够有效防止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的褐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层积时间对‘凤丹’胚萌发的影响,并探讨了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等因素对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40d层积时间对胚萌发的效果最好,MS+Ca2++2mg/L2,4-D+30g/L蔗糖是胚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诱导率85%;MS+Ca2++1.5mg/L6-BA+0.5mg/LNAA+20g/L蔗糖是诱导不定芽发生的最佳培养基;不定芽高约1.5cm转入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可达8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