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磺胺嘧腚(SD)在湘东山羊体内代谢动力学过程作了初步分析。一次静脉推注磺胺癌啶钠100毫克/公斤体重,给药后6小时内按不同时间采血,用重氮化-偶合比色法测定血中磺胺嘧啶的浓度。3头湘东山羊的试验结果表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室开放模型,不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药代动力学数据如下:消除速率(8)0.3221±0.01(小时);初始浓度(B)18.0±1.12(毫克/100毫升);血药浓度半衰期(T1/2)2.10±0.10小时;维持有效血浓度时间(TCP)3.32±0.16小时;表现分布容积(Vd)5.56±0.35(100毫升/公斤);廓清率(CLB)1.76±0.14(100毫升/公斤,小时):药对曲线下面积(AUC)55.92±2.90(毫克,小时/100毫升),其多剂量绐药参数;给药间隔时间(τ)3.85±0.05小时;蓄积系数(R)1.38±0.02;负荷剂量(D)138.00±2.64(毫克);稳态下平均血药浓度(C)13.98±0.73(毫克/100毫升);稳态下最高血药浓度(C∞)max 24.86±1.28(毫克/100毫升),稳态下最低血药浓度(C∞)min 6.86±0.46(毫克/100毫升)。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磺胺嘧啶在六匹健康成年马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过程。于给药后不同时间采血,用重氮一偶合比色法分析游离磺胺的血药浓度。通过对数图法和F—检验法确定为二室开放式模型。磺胺嘧啶在马体内的动力学参数值如下:消除半衰期(t1/2β)为5.41±1.45(小时);表观分布容积(Vdβ)为10.34±1.13(100毫升/公斤);清除率(CIB)为1.44 76±O.52(100毫升/公斤·小时)。本文还根据单剂量给药的动力学参数值,推算出多剂量给药的参数值。  相似文献   

3.
磺胺嘧啶在实验性肾功能损害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剂量静脉快速注射磺胺嘧啶140mg/kg,8h内不同时间心脏采血,测定了磺胺嘧啶在6只健康家兔及6只肾损害家兔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磺胺嘧啶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配置符合无吸收因素二室开放模型。药-时曲线方程为:C正常=134.29e-7.968t+329.28e-0.522t,C肾损=165.59e-3.942t+264.33e-0.322t。肾损害家兔与健康家兔相比,分布速率常数下降了50.53%,消除相速率常数下降了38.34%,分布相半衰期延长了123.46%,消除半衰期延长了63.15%,曲线下面积增加了34.22%,体消除率降低了22.12%。这一结果显示,家兔肾功能损害后,其体内的磺胺嘧啶代谢发生了显著变化,提示在肾脏损害时应相应增大磺胺嘧啶给药间隔时间或减小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4.
给6只健康杂种细毛羊,采用磺胺嘧啶钠注射液,以70mg/kg,一次快速静脉推注,给药后不同时间采血,用重氮化——偶合比色法测定SD浓度。经模型选择,药时变化符合无吸收因素二室模型(=Ae~(-αt)+Be~(-βt)),按此模型计算动力学参数:半衰期(T1/2β)为2.274±0.967小时;有效血浓度维持时间(TCP)为3.116±0.767小时。表明SD在该品种绵羊体内代谢较快,应属短效磺胺。建议临床应用以每公斤体重100毫克静注,间隔12小时。因为据此算得稳态平均血浓度(C_∞)为5.869mg/100ml,在有效血浓度以上(最低有效血浓度为5mg/ml);蓄积因子R为1.02,符合R在1.4左右。如果以每公斤体重70mg静注,应每4小时给药一次,为克服用药过频,应与符合该品种羊的中效、长效或口服磺胺药配合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读者高云倩问:仔猪拉黄痢用啥药?答:土霉素0.2~0.3克,口服,每日3次,连用3天;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5-甲氧嘧啶或磺胺6-甲氧嘧啶同抗菌增效剂(TMP)按5∶1比例混合,0.1~0.2克口服,每日1次,连用3天;喹诺酮类药物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也有良好治疗效果;调痢生(8501)活菌制剂。预防剂量为约0.05克/公斤体重;治疗剂量按0.1克/公斤体重,每天1次,连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周效磺胺在四匹健康成年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根据二室开放式模型的数学公式,算出了周效磺胺有关的一些药代动力学参数。周效磺胺的生物半衰期为14.13±2.15小时,其有效浓度维持时间为10.03±3.50小时。周效磺胺对马不是周效,而是属于中效磺胺。静脉推注50mg/kg体重,其负荷剂量(突击剂量)为115mg,给药间隔时间为10小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复方磺胺嘧啶在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简称药动学)特点及其变化.【方法】以罗非鱼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水温(18、23、28和33℃)饲养条件下以复方磺胺嘧啶[m(磺胺嘧啶)∶m(甲氧苄啶)=5∶1]按120 mg/kg的剂量单次饲喂给药,分别于给药后0.5、1、2、4、6、8、10、24、48、72 h采集血液样品,使用HPLC方法检测罗非鱼血浆中的药物质量浓度,研究复方磺胺嘧啶在罗非鱼血液中的吸收和消除变化规律.【结果和结论】18、23、28和33℃时,磺胺嘧啶在血浆中的峰质量浓度分别为12.41、19.60、22.48和30.78μg/mL,甲氧苄啶在血浆中的峰质量浓度分别为1.22、2.06、2.44和2.70μg/mL,2个药物的峰质量浓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磺胺嘧啶在血浆中的消除半衰期(t1/2 ke)分别为18.22、17.89、16.90和12.99 h,甲氧苄啶在血浆中的t1/2 ke分别为16.39、7.08、5.99和4.04 h,药物的消除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各温度下药物在罗非鱼血液中的药动学均为1级动力学过程.给药后10 h内血浆中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的比例分别为9.57∶1~11.01∶1、6.30∶1~9.36∶1、5.40∶1~10.39∶1和4.20∶1~20.64∶1,均维持在1∶1~40∶1的理想抑菌配比范围内.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药物在罗非鱼体内的吸收及消除影响显著,可提高药物的最大血药质量浓度与消除速率,但对复方磺胺嘧啶在血浆中的比值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继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实施对进口肉、禽等动物源性食品的11种药物残留量限制后,日本也必须对这11种药物残留量进行评测,其种类和最高限量分别是:氯霉素0.05毫克/公斤,磺胺甲基嘧啶0.02毫克/公斤,  相似文献   

9.
磺胺嘧啶(SD)的药效学特点是在本类药物中抗菌作用强,抗菌谱较广。其蛋白结合率低,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中,为脑部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本课题是研究磺胺嘧啶的药动学特征。材料与方法(一) 供试药品:磺胺嘧啶钠注射液,上海兽药厂生产,批号820403。(二) 试验动物:健康成年黄牛6头,平均体重234±20.52公斤。(三) 试验方法:采用重氮化——偶合  相似文献   

10.
将12只家兔分为A,B两组,A组为健康对照组,B组注射四氯化碳,复制肝损伤模型。A,B两组家兔均以140 m g/kg(以磺胺六甲氧嘧淀(SMM)计)剂量耳静脉注射磺胺六甲氧嘧啶钠(SMM-N a),分别于给药后0.08,0.25,0.5,1,2,3,4,6 h采血0.5 mL,采用改良A nn ino法测定血液SMM浓度,以残数法逐只家兔拟合药-时曲线,并计算药物代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SMM在肝功能损害家兔体内的动力学变化明显,其动力学参数与健康时比较,t1/2β延长了5.087倍,AUC延长了3.051倍,tcp延长了3.753倍。表明家兔肝功能损害后,SMM在其体内消除显著变慢,提示在肝脏损害时应相应增大SMM给药时间间隔或减小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11.
磺胺二甲嘧啶用水牛4头,甲氧苄氨嘧啶用3头,氯霉素用3头,噻孢霉素用4头。一次颈静脉注射。剂量分别为100,10,15,15mg/kg。磺胺药的血药浓度测定用Annino法显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为550mμ;甲氧苄氨嘧啶血清浓度测定用微生物法,试验菌种用短小芽孢杆菌;氯霉素血药浓度测定用化学法;噻孢霉素血清浓度测定用微生物法,试验菌种用枯草杆菌。半衰期分别为5.84,3.41,10.2,1.47小时。表观分布容积分别为0.31,1.62,1.12,0.98L/kg。血药有效浓度维持时间分别为15.28,8.87,13.67,5.65小时。  相似文献   

12.
黄富 《农家参谋》2011,(8):22-22
一、注意灵活选药 1.全身性感染,选用肠道易吸收,作用较强而副作用较少的磺胺药。以2磺胺-6甲氧嘧啶(SMM)、磺胺甲基异恶唑(SMZ)、磺胺嘧啶(SD)、磺胺甲氧嗪(SMP)、磺胺二甲氧嘧啶(SM)等较好,磺胺噻唑(ST)次之。  相似文献   

13.
磺胺类药物在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室内模拟降解试验,研究了6种磺胺类药物在砂土中的微生物降解,并考察了土壤类型、浓度和温度对磺胺嘧啶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磺胺嘧啶在土壤中降解的较佳条件为:砂土、308.15K和25mg·kg^-1。6种磺胺类药物在砂土中的微生物降解均较慢,其微生物降解速率常数基本上按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的顺序依次减小。磺胺类药物在砂土中的降解主要是由水解和化学降解等非生物降解作用引起的,而由微生物引起的降解作用则较小,这主要与其较强的抑菌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在酸性介质下磺胺嘧啶与碱性Luminol能产生化学发光,建立了化学发光微流动注射芯片测定鸡肉中磺胺嘧啶的方法。该芯片上微通道由激光雕刻机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上雕刻而成,采用精确时间控制进样的方式检测,测定磺胺嘧啶线性范围为(4.0~50.0)×10-8g/ml,检出限1×10-8g/ml,对2.0×10-7g/ml磺胺嘧啶连续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  相似文献   

15.
活性炭对磺胺嘧啶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磺胺嘧啶作为一种外源化学污染物,经常被广大研究人员从河水、湖水等地表水体以及工业废水中检测到。磺胺嘧啶在环境中的存在,有可能对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威胁,值得给予关注。本研究中,选用活性炭吸附处理磺胺嘧啶,并探讨了溶液pH值、盐度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H值从4.0增加到10.0,活性炭对磺胺嘧啶的吸附量从0.54mg/g下降至0.11mg/g,溶液中盐度对活性炭吸附磺胺嘧啶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周效磺胺(Sulfadoxine,SDM′)、磺胺甲氧嗪(Sulfamethoxypyridiazine,SMP)、磺胺5甲氧嘧啶(Sulfamethoxydiazine,SMD)和磺胺6甲氧嘧嘧(Sulfamonomethoxine,SMM)在人医上均属新型长效磺胺药,但在畜禽体内,有效血浓度差异较大。国内除对马有实验资料外,还未见报导。本试验着重研究,上述四种磺胺药在猪、山羊、湖羊体内血浓度变化规律,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 SM_2在育成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及其生物利用度的研究。口服 SM_2(100毫克/公斤)胶囊剂后,药一时曲线呈单指数下降,符合开放式一室模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t_(1/2Ka),t_(1/2β),t_(CP)(they),t_P,AUC,Cmax 分别为0.85±0.081小时,11.92±2.16小时,11.33±0.55小时,3.48±0.27小时,1.55±0.14毫克/毫升·小时,74.0±4.1微克/毫升。交叉试验,快速静脉推注同剂量 SM_2时。药一时曲线呈双指数曲线下降,理论值与实测值极为吻合。静注后t_(1/2B),T_(CP),V_d,AUC 分别为10.65±1.20小时,14.43±1.25小时,778±32毫升/公斤,1.97±0.16毫克/毫升·小时。口服 SM_2胶囊剂的生物利用度 F(%)=77.83±2.16。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初步分析了 DS-36在8只健康成年奶山羊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过程。静脉推注100毫克/公斤,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室开放模型,不符合二室开放模型;按一室模型算出 DS-36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消除速率常数(β)0.0089(分钟~(-1));初始浓度(B)26.12(毫克/100毫升);生物半衰期(T(1/2))1.45(小时);表观分布容积(Vd)3.91(100毫升/公斤);廓清率(Cl_B)0.034(100毫升/公斤·分钟)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Tcp[ther])3.3(小时),上述结果表明 DS-36对奶山羊为短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日本沼虾中磺胺类药物残留量测定的检出限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磺胺嘧啶(sulfadiazin)、磺胺甲基嘧啶(sulfamerazin)、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磺胺二甲基嘧啶(sulfadimethoxine)等磺胺类药物在日本沼虾中残留分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单实验室验证,对3种不同定义的"方法检出限"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详细的估算步骤和结果比较.结果表明,4种磺胺在0.025~0.65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在加标水平为0.05、0.25 mg/kg时,平均回收率在62%~11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1%以内.方法中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甲噁唑、磺胺二甲基嘧啶的3倍信噪比法日本沼虾基质的检出限分别为0.005、0.005、0.007、0.010 mg/kg,美国EPA定义的检出限(日本沼虾基质)分别为0.008、0.008、0.015、0.018 mg/kg,欧盟和IUPAC 推荐的校正曲线法的检出限(CCα,日本沼虾基质)分别为0.014、0.014、0.018、0.020 mg/kg.  相似文献   

20.
南京本地母鸡1次灌服磺胺嘧啶1 g/kg,用Annino测定法测定血中药物浓度,得出磺胺嘧啶标准曲线(y=0.004 4x+0.038,R2=0.999 3)及药时曲线,并估测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半衰期约为4.5 h,峰时约为8 h,峰浓度为0.123 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