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家蚕品种57限·芙蓉、782·湘晖的蚕卵出库催青,当蚕卵进入转青期,对转青卵冷藏抑制,二个杂交原种的冷藏抑制有效期限有差别,浸酸前滞育卵冷藏经过时间137天时,57限·芙蓉转青卵冷藏抑制10天,其孵化率保持在94%以上,782·湘晖转青卵冷藏抑制20天,其孵化率保持在91%以上。滞育卵冷藏时间的长短对其转青卵冷藏抑制的耐受力也有影响,滞育卵冷藏时间延长,其转青卵对冷藏抑制的耐受力就会减弱。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地对3品种的桑蚕转青卵经不冷藏、冷藏3d、6d、9d、11d、13d、17d、20d8种处理进行了蚕卵磷脂的提取和定量及一日孵化率调查,结果表明:3品种蚕卵的一日孵化率经3d、6d冷藏后有一定提高,冷藏13d后一日孵化率仍达92.33%,符合国家行业标准;3品种转青卵膦脂含量冷藏区较不冷藏区有不同程度下降,3d冷藏区3品种下降的幅度在23.34%-14.41%之间,各冷藏区之间无明显差异;转青卵磷脂含量一日孵化率不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广西家蚕现行品种两广二号杂交原种短期冷藏不同保护时间和浸酸时间与死卵的关系,探讨不同品种(系)在不同的处理组合中对盐酸的敏感性和浸酸的安全范围,对广西家蚕原种四个品种(芙蓉×932、932×芙蓉、湘晖×7532、7532×湘晖)在短期冷藏中不同卵龄和不同冷藏期限对浸酸的敏感性进行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短期冷藏浸酸品种在同样处理条件下浸酸后孵化率有明显的不同,表明不同品种(系)对盐酸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中系芙蓉×932比932×芙蓉的耐酸力大,浸酸安全范围广;日系湘晖×7532比7532×湘晖更耐酸,在20 d的冷藏期限中卵龄在48~64 h按正常的浸酸标准浸酸,死卵率都较低,浸酸安全范围广。932×芙蓉、7532×湘晖在20 d的冷藏期限中死卵多,对盐酸较敏感,短期冷藏中应选择浸酸安全范围广的品种,确保浸酸安全性。本试验中所有品种中卵龄40 h的不同处理中浸酸后死卵率都很高,其浸酸安全性差,建议在短期冷藏中避免蚕种过嫩入库。本试验中不同处理死卵率不同,表明产卵后保护时间、冷藏时间、浸酸时间,同时影响着冷藏浸酸种对浸酸的敏感性,在生产上蚕种提前出库浸酸,要实现浸酸的安全性及提高孵化率,需要综合选择耐酸品种及最佳的保护时间和浸酸时间。  相似文献   

4.
以一代杂交种“781×7532”(正反交)为试验材料,即时浸酸后催青,转青卵设不冷藏区(对照组)、冷藏1 d、3 d、5 d、7 d、9 d、11 d、13 d、15 d、17 d、19 d、21 d、23 d、25 d和27 d等14个处理,调查孵化率、催青死卵率和蚁蚕饥饿死亡率。结果表明,即时浸酸后转青卵冷藏时间越长孵化率越低、催青死卵率越高、蚁蚕饥饿死亡率越高。经比较分析,冷藏15 d以内对蚕卵孵化、蚁蚕健康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转青卵冷藏抑制有效期限的试验青州桑蚕育种场房德文,刘爱梅,曹丰美,于瑞生转青卵的冷藏抑制是在非正常情况下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技术处理。在生产实践中常常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对转青卵进行冷藏抑制,以延缓收蚁日期,调节桑种平衡,调剂蚕种余缺。对于转青卵的冷藏抑制...  相似文献   

6.
双控干热空气处理设备可应用于家蚕一代杂交种生产控制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为了解使用该设备是否会影响蚕种质量,对经干热空气处理后的蚕种进行常规与非常规浸酸(不同浸酸时间)以及在不同条件下保护,调查蚕种的孵化率和蚁蚕生命力,据此确定适合的浸酸与保护条件。结果表明:经过干热空气处理的蚕种即时浸酸适期为卵产下在25℃环境中保护24 h后,最适浸渍时间正交种为8.0 min、反交种为9.5 min,浸酸后的蚕种直接催青,或22℃调节3~4 h再转15℃调节13h、37 h、2.5 d后催青,或22℃调节16 h再转15℃调节1 d、2 d后催青,其实用孵化率均可达到93%以上;经干热空气处理的蚕种短期冷藏(保护至卵色呈赤豆色)和长期冷藏(保护至卵色呈固有色)后按常规浸酸,其实用孵化率也可达到93%以上,并且孵化蚁蚕的体质亦无不良影响。经双控干热空气设备处理的蚕种,蚕卵胚胎发育比正常条件下的蚕卵胚胎发育慢,故即时浸酸适期也要相应推迟;经干热空气处理后的蚕种依然耐冷藏,对孵化亦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 我们为合理确定发种时间,准确掌握发种时的苗蚁状况,以及预测发种后的孵化率,我们就点青时间与二日实用孵化率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一、调查品种和时间75新×7532于1991年一秋蚕和1992年夏蚕调查;苏5×苏6于1991年二秋蚕和1992年春蚕调查。二、调查方法1、在蚕种见点阶段,取不同批次的蚕卵各100粒,分别用纸包好,作为调查卵,正常保护。2、每隔3小时,调查1次,并将已点青蚕卵挑出,用纸包好,注明批次、时间,放回催青室正常保护。3、将点青蚕卵于早晨6时感光,调查二日实用孵化率。三、结果与讨论点青时间和二日实用孵化率关系见表1。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与家蚕第2白卵(w-2)性状形成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信息,以家蚕正常型黑卵及其第2白卵近等基因系的转色期蚕卵为材料,构建抑制消减杂交(SSH)文库,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对SSH文库中部分克隆的测序分析表明,该文库对差异表达基因的富集性较好。随机挑选SSH文库中的300个克隆制作家蚕cDNA芯片,对家蚕正常型黑卵及第2白卵近等基因系转色期蚕卵进行检测,获得11个差异表达基因。对这11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验证分析,其结果与芯片数据分析结果趋势一致,在正常型黑卵与第2白卵近等基因系之间,这些基因的表达差异为0.1倍至数千倍。  相似文献   

9.
家蚕转青卵冷藏期限的探讨屠振力,周韵琴(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在实际生产中,往往会遇到诸如蚕体中毒,发育不良及气候突变等原因而需要补发蚕种或延迟收蚁。一般采用对转青卵进行一定时间的冷藏抑制。以前研究认为:转青卵冷藏(5℃)以3~5d,最长不超过7d为宜...  相似文献   

10.
蚕品种白玉×秋丰的转青蚕卵经冷藏13 d后收蚁饲养,实用孵化率春蚕仍达95.3%、晚秋蚕仍达97.1%;春蚕的盒种产茧量为44.9 kg,比对照区(47.1 kg)低4.7%;晚秋蚕为45.5 kg,比对照区(47.3 kg)低3.8%.春蚕的结茧率为97.7%,比对照区(98.2%)低0.5个百分点;晚秋蚕为98.1%比对照区(98.4%)低0.3个百分点.春蚕的蚕期发病率为0.39%,比对照区(0.19%)高0.2个百分点;晚秋蚕为0.21%,比对照区(0.10%)高0.11个百分点.白玉×秋丰的转青蚕卵经冷藏13 d后饲养的各项成绩稍差于对照区,在生产中一般不提倡用冷藏抑制后的转青蚕卵饲养,可用于因特殊原因需要少量补购蚕种饲养,但转青蚕卵冷藏时以不超过10 d为宜.  相似文献   

11.
家蚕二化性品种(品系)转基因用蚕卵的预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家蚕为卵滞育昆虫,二化性家蚕品种(品系)的化性由上代卵期温度与光照等调控。将若干个二化性家蚕品种(品系)以17~18℃温度催青诱导子代蚕卵非滞育,筛选出1个经济性状较优的实用品种"秋丰"、1个突变品系P33,二者非滞育卵圈比例分别达到96.4%和89.6%,正常催青的良卵实用孵化率分别达到96.11%和98.58%,解决了采用显微注射法以家蚕实用品种构建转基因系统过程中因蚕卵滞育不能及时孵化的难题。另对利用20%盐酸-2%甲醛混合液刺激解除蚕卵滞育的方法以及非滞育蚕卵表面用70%乙醇消毒的方法进行了尝试,前者可以获得96%以上的孵化率,后者可以缩短蚕卵预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12.
产后100小时内蚕卵的即时浸酸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液温46.1℃,比重1.075的盐酸浸渍8个家蚕现行品种(或杂交型式)产下后20至100小时的滞育性卵(25℃保护中),无论是普通孵化率,还是实用孵化率(二月或一日),要达到一定高值,在5至23分钟浸酸时间内,浸酸时期越迟,所需浸渍时间越长。产下后100小时以内的蚕卵,浸酸后都有较高的实用孵化率,而且产下后60至100小时的蚕卵比产下后20至40小时的蚕卵有效盐酸浸渍时间范围更广,安全系数更大。所有供试蚕品种,达到95%以上两日实用孵化率所需的盐酸浸渍时间分别为:产后20至40小时蚕卵5分钟;60小时蚕卵11至14分钟(7532×75新在14分钟时略低);80小时蚕卵14至23分钟;100小时蚕卵为20至23分钟。浸酸时期越迟催青经过也越长,25℃中催青的收蚁时间,产后20至40小时浸酸卵为浸酸后第11日,产后60、80、和100小时浸酸卵分别为浸酸后第12、13和14至15日。由于浸酸时期推迟,加上催青经过延长,产后20至100小时浸酸卵,收蚁时间可在蚕卵产下后第12至19日变动,这样不仅扩大了即时浸酸的适期范围,还可代替因收蚁推迟而需要的浸酸前冷藏处理。  相似文献   

13.
采取漂白粉消毒浸渍并冷藏保鲜桑叶是蚕种繁育中常用的一种桑叶处理方式。为了了解饲喂经消毒浸渍后冷藏保鲜的桑叶对家蚕良卵率的影响,试验使用漂白粉消毒液浸渍消毒后并放置在12~15℃冷库中进行冷藏保鲜的桑叶,饲喂两广二号4个原种亲本芙蓉、932、湘晖、7532,分别调查4个原种母蛾的良卵率。试验结果表明,两广二号原种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母蛾良卵率总体均值并无显著差异,蚕种繁育中使用消毒并冷藏处理的桑叶饲喂家蚕对制种成绩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甲醛和盐酸在蚕种孵化中的应用,降低二者对人体和环境产生的危害,改进蚕种冷藏保护孵化办法,开展亚热带地区蚕种低温冷藏保护免浸酸技术的研究.通过对两广二号原种芙蓉×932、湘晖×7532低温冷藏保护免浸酸技术处理,调查实用孵化率和蚕卵胚子中感发育进度,找出不同库外保护时间、不同冷藏时间下蚕种实用孵化率达标、蚕种中间感...  相似文献   

15.
在蚕桑生产上蚕种催青后如遇天气突然变冷,桑树生长缓慢,桑叶不能达到收蚁后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或其它因素变化,往往要对已催青的蚕卵进行抑制,推迟收蚁,为此,笔者对蚕种转青卵进行冷藏抑制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摘要本文对广西家蚕短期冷藏浸酸种孵化不良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有:蚕种遗传因素、蚕种卵质不充实、蚕种补种不当造成卵龄开差大、蚕种入库时间与冷藏时间把握不当、蚕种浸酸技术把握不当、其他管理不当等,提出通过提高蚕种质量、减少蚕卵卵龄差、准确把握蚕种入库时期、掌握好蚕种浸酸技术、加强人员管理这五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广西家蚕短期冷藏浸酸种的孵化率,为蚕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叶育平 《广西蚕业》2003,40(1):22-22
转青卵冷藏是在非正常情况下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技术处理。生产中常常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尤其是春季晚霜频发蚕区或遇倒春寒,催青中的蚕种发育已过缩短期而桑芽又遭受晚霜严重危害,需要对转青卵进行冷藏,以推迟收蚁日期,调节桑叶与蚕种间的平衡。早期的研究认为:转青卵冷藏(5℃)以3~5天为宜,最长不超过7天。本试验对转青卵冷藏的安全期限进行了初步调查,以探讨转青卵经一定日数冷藏后的生产应用价值。1 供试品种:“两广一号”,由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提供。2 试验分区:平附蚕种按常规催青技术操作,待蚕种转青后,按下列分区进行冷藏抑制。①冷藏0日(对照区)、②冷藏9日区、③冷藏11日区、④冷藏15日区、⑤冷藏20日区、⑥冷藏25日区、⑦冷藏34日区、冷藏43日区共8个区。对照区转青后在25℃中黑暗保护两天,第三天5时开灯感光,上午7时用棉纸吸引法收蚁。其余各区均冷藏于4℃中,但冷藏前逐级降温,从  相似文献   

18.
<正> 原种框制改散卵是蚕种生产上一大改革。为了完善改变后的有关技术处理,我们在1992年秋天对散卵原种催青卵的运输、转青卵及浸酸蚕种的冷藏等问题进行了有关探讨。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设区:(1)散卵原种催青卵运种时不同包装工具的比较。(2)散卵原种转青卵冷藏对孵化率和蚁蚕体质的影响。(3)浸酸蚕种不同冷藏期限的比较。2.处理方法:(1)运种时不同包装用具的比较:设铅皮箱、纸箱和框架三种装种容器。每个包装  相似文献   

19.
感染家蚕微孢子虫的成品卵检测是业内关注的技术问题之一。用磨碎管分装1 000粒蚕卵并加海绵塞,进行一段式催青的实验室二日孵化率达98.25%或以上,对生产用不同蚕品种、越年或冷藏浸酸蚕种及不同单位生产蚕种的二日孵化率最低为94.40%。用含0.01%十二烷基磺酸钠和2.00%氢氧化钠的溶液浸泡和磨碎蚕卵样本(约1 000粒),固形物去除率为83.38%。5龄起蚕添食感染5×105颗/mL家蚕微孢子虫孢子悬浮液后获取的混合蚕卵,在催青孵化后第7天检出率明显上升。1 000粒蚕卵混入3 000颗家蚕微孢子虫孢子的检出率为100%。蚕卵磨碎液用PBS缓冲液(pH=7.2~7.6)稀释40倍或以上时,qPCR法检测可稳定检出家蚕微孢子虫,检测灵敏度为4×106颗/mL,低于光学显微镜法的1.5×103颗/mL。105个一代杂交蚕种母蛾检疫批(166 623张毛种)母蛾检测和蚕卵集团检测的检出情况类似。不论是母蛾检测还是成品卵检测都涉及家蚕微孢子虫的胚传率和流行病学风险管控的阈值确定,上述研究提供了一种成品卵集团检测的方法,但实际...  相似文献   

20.
家蚕卵温汤处理酯酶A4的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汤孵化法是一种重要的家蚕卵人工孵化方法。酯酶A4 (EsteraseA4 ,EA4 )是家蚕卵的滞育生物钟蛋白质。将家蚕C10 8品种卵温汤处理 ,纯化出EA4 ,测定了EA4的ATP酶 (ATPase)活性变化。结果显示 :产卵后 15h(2 5℃ )的温汤处理蚕卵 ,其EA4的ATP酶最大活性 ,体外 5℃或 2 5℃条件下 ,分别出现在处理后 2 4h或 1.5h ,蚕卵也随即解除滞育 ,获得孵化能力 ;产卵后 30h(2 5℃ )的温汤处理蚕卵 ,其点青卵率随温汤刺激量增大而提高 ,点青时间随刺激量增大而缩短 ;蚕卵EA4的ATPase最大活性出现时间也随温汤刺激量增大而提前 ;且温汤处理蚕卵EA4的活性变化与蚕卵活化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