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皮肤和可视黏膜出现丘疹和疱疹.2013年8月云南省永善县务基乡某村部份山羊养殖户的山羊发生山羊痘,经当地兽医治疗,病情不见好转.县动物疫控中心主任得知信息后,立即安排我带两名技术人员前去调查处理.10月23日,经现场调查,共有3户养殖户的山羊发生了山羊痘病,经过紧急免疫,对症治疗、卫生消毒等综合防制措施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于2020年7月15日下发给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等单位关于做好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中指出:7月14日,我区百色市乐业县两养牛户的牛病被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确诊为牛结节性皮肤病,这是我区首次发生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该病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疫病,  相似文献   

3.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皮肤、粘膜发生特异性的痘疹为特征,对山羊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2003年6月—11月,来宾市暴发山羊痘疫情,疫情波及4个县(市、区)的23个乡镇、78个村,发病山羊3 917只,死亡1 547只,发病率为28.19%,  相似文献   

4.
山羊痘在山羊生产疾病中是一种高密度接触性传染病,它主要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作为我国病属中一类的动物疾病,在疫情发生期间传播区域广、速度快。我国在山羊痘诊断方面只是疫苗接种或是对临床表现的山羊进行治疗,所以建立简便、快捷的诊断方法对山羊痘的治疗非常重要,本文就通过探讨山羊痘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对诊断技术与防控技术进行研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山羊痘是由痘病毒科(Poxviridae)山羊痘病毒属(Caporipo Xuims)的山羊痘病毒(Goat Pox Virus)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国际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曲靖市历史上没有山羊痘病的发病记载。2002年8月14日,富源县7个乡(镇)11个村委会21个自然村发生了山羊痘疫情。笔者组织兽医技术人员赶赴疫点疫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该次疫情传播快,呈暴发流行趋势,1个月的时间疫情涉及7个乡(镇)11个村委会21个自然村的175户农户,发病羊973只,  相似文献   

6.
1995年5月起,闽侯县上街、竹岐等乡镇陆续发生了山羊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皮肤、粘膜发生丘疹和疤疹。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山羊疽病。山羊痘是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的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这是闽侯县的首次发生。1.发病情况况从1995年5月初开始,在上街镇发生,以后疫情逐步蔓延扩散到竹岐、甘蔗、荆溪、白沙等乡镇,最后全县15个乡镇全部发生。6~9月份达到高峰,10月底基本得到控制,据统计,全县共发病3862只,占山羊存栏数的20.8%,死亡1064只,病死率为27.55%,给养…  相似文献   

7.
2003年2月,丘北县腻脚、新店、戈寒等5个乡(镇)11个自然村62户养羊户先后发生山羊痘,发病1497只,死亡999只,病死率66.7%。疫情发生后,地方政府和业务部门采取积极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传播蔓延。现就此次山羊痘疫情发病及扑灭,作如下浅述。  相似文献   

8.
山羊痘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山羊痘病毒引起的山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此病以皮肤和粘膜发生红斑、丘疹、脓泡和结痂为特征,当地俗称"羊天花"或"羊出花"。本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妊娠母羊流产及丧失生产性能,是目前危害养羊业生产的一大主要疫病。陆良县的此次山羊痘疫情是由养殖户私自外购母羊所引  相似文献   

9.
<正>2007年9月至11月,我乡先后有六个村发生山羊痘疫情,来势猛,传播快,死亡率高。山羊痘在我乡是首次发生。现将山羊痘在我乡的发生及防制情况报告如下。1疫情来源及流行情况1.1为改良本地黑山羊品种,扩大养殖规模,2007年9月仙江、三阳、更新等村的十多个农户从外地  相似文献   

10.
山羊痘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对2003年广西部分地区山羊群发生的疑似山羊痘进行了病毒分离鉴定及生物特性的研究。取疑似山羊痘病羊的皮肤丘疹、水泡或脓泡组织的病毒悬液,接种初生羔羊睾丸细胞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病毒能与山羊痘标准阳性血清反应,在感染的细胞浆内发出特异性的黄绿色荧光。病毒悬液接种乳鼠、小鼠、豚鼠、兔子都未发病,而接种3月龄山羊则出现典型的山羊痘症状和病理变化,接种9~10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未见出现痘斑,连传3代,均无异常变化。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可以看到在细胞浆内有大小不一圆形或椭圆形的包涵体,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150nm~300nm大小,卵圆形、砖形,有囊膜的病毒颗粒。利用一对山羊痘病毒P32基因引物进行了PCR扩增,将所得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5株山羊痘病毒P32基因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结果与疫苗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9.8%和99.4%。与国外其它毒株的同源性为99.6%和98、8%~99.4%。研究结果表明,所分离的病毒为山羊痘病毒,在生物学特性上与资料记载存在一定的差异,P32基因与疫苗毒和国外毒株之间同源性非常高。将该毒株命名为山羊痘病毒LiuJiang/2003株。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3月份,承德县某镇一养殖场的羊发生一种急性、热性高密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以皮肤和可视黏膜出现大量圆形丘疹为主要特征,承德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到达该养殖场,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做出所发疫病为山羊痘的初步诊断,根据我们的初步诊断结果,果断采取隔离、封锁、消毒、免疫、扑杀等措施。采取上述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周围山羊没有再出现山羊痘的情况。疫病的处理要早发现、早处理,有效地综合防制措施才能够减少山羊痘发生的概  相似文献   

12.
山羊痘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我们需要加强日常检测,密切注意山羊痘疫情动向,发现疫情立即上报,同时指导农民科学饲养,确保无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13.
本市动物防疫部门于2002年8月首次接到有关山羊痘疫情的报告,动物防疫部门立即组织兽医专家组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及采样送样作实验室电镜检查,确诊为山羊痘.  相似文献   

14.
山羊痘病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中的山羊痘病毒引起山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在农业部公布的《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属一类动物疫病,其特征是羊的体温升高,眼结膜潮红,眼鼻有大量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口腔流涎,在无毛及少毛部位皮肤出现红斑及痘疹.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山羊交易量的增加,在泸水县境内山羊痘病的发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已严重影响了全县养羊业的健康发展.为全面掌握山羊痘在全县的流行情况,泸水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全县动物防疫员,从2011年开始针对该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对病原、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制措施等方面的详细调查,基本掌握了山羊痘病在泸水县的流行特点及规律.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增长的时代背景下,老百姓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也在逐年增加,各级政府也将动物疫情防治措施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与此同时,相关畜牧养殖户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治动物疫情,并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部分疫情的流行与蔓延.因此,为了将诸如山羊痘等国家重点防治动物疫病带来的危害或损失降到最低,相关部门或养殖户应该从山羊痘的流行特点入手,结合其他优秀防治经验,来保证山羊养殖户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1月至2003年3月 ,广西柳州市所辖柳江县、鹿寨县、柳城县和柳州市柳南区部分乡镇山羊相继发生原因不明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根据流行病学和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结果 ,确诊为山羊痘病。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疫情得以控制。1流行病学和发病情况据调查 ,2002年11月 ,在柳江县流山镇大石村桥石屯和流塘村石排屯最早出现疫情 ,然后其他地方先后陆续出现疫情。山羊痘病发病急 ,传播快 ,短期内可引起大批发病死亡 ,如柳江县穿山镇木团村一饲养户饲养的60头山羊 ,发病后2~3天内就死亡43头 ,死亡率达71.67 %。1…  相似文献   

17.
三明市羊痘疫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90年代以前饲养山羊为数不多,从未有过山羊痘疫病的报道。90年代初,尤溪、沙县、清流等县先后引进四川南江黄羊,山羊的饲养量急增,1995年,尤溪、沙县羊群中大面积爆发羊痘疫情。这次疫情经过广大兽医工作者的努力,1998年下半年已基本消灭。1 流行情况 根据调查,1995年9月,在尤溪县城关镇有七、八家农户饲养的200多只山羊发病,死亡100多只,后经省农大动科院确诊为山羊痘。以后相继在该县的汤川、台溪、中仙等乡镇发现羊痘疫情,全县山羊总共发病315只、死亡220只(见表)。同期,在沙县南霞、…  相似文献   

18.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山羊发生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曾在我国西北地区有过流行,在我县及周边地区尚无报道。近年来,由于山羊流通、交易频繁,引起了山羊痘的传播和流行,严重威胁养羊业的发展。2003年下半年,山羊痘在我县沙溪等乡镇首次发生,经过及时采取扑灭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9.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山羊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发病羊局部或全身皮肤出现痘疹为特征,症状明显,传染性强,死亡率高。近几年来,我区种草养羊发展迅速,山羊流通、交易频繁,同时也引起山羊痘的传播和流行,严重威胁养羊业的发展。现将在我区大方县双山镇木格村发生的一起山羊痘疫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如无继发感染则水疱在几天内结痂,并陆续于3~4周内愈合而形成放射状疤痕。要使疫情能得到及时的控制,疫病的快速诊断很重要,诊断的方法有多种,但目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对山羊痘尚无指定诊断方法,而只是有替代诊断方法即病毒中和试验(VN),参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哺乳动物、禽、蜜蜂A和B类疾病诊断试验和疫苗标准手册》,我们对一起疑似地方山羊痘进行了诊断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