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索小反刍兽疫疫苗和羊痘疫苗相互之间免疫效果的影响,选择90只参试羊采用单独免疫小反刍兽疫疫苗和羊痘疫苗以及两种疫苗联合免疫方式,并于免疫前及免疫后第7、14、21、28、90、210 d采集血液样本,通过阻断ELISA和间接ELISA检测其抗体水平。结果显示,两种疫苗单独免疫的抗体合格率到免疫后210 d时均在75%以上,达到国家规定标准(70%)。两种疫苗联合分点免疫情况下,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效果比单独免疫效果好,其抗体阳性率在免疫后第7、14 d时极显著高于单独免疫(P<0.01),21 d时显著高于单独免疫(P<0.05);羊痘疫苗免疫效果比单独免疫效果较差,其抗体阳性率在免疫后第7、14、21 d时极显著低于单独免疫(P<0.01),28 d时显著低于单独免疫(P<0.05),到免疫后210 d时抗体合格率仅为63.3%,未达到国家标准。研究表明,羊痘疫苗与小反刍兽疫疫苗联合免疫时,羊痘疫苗可以促进小反刍兽疫疫苗的免疫效果,而小反刍兽疫疫苗却抑制了羊痘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
猪瘟和伪狂犬抗体水平对疫苗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确定抗体水平对疫苗免疫的影响,本试验对规模化猪场不同日龄仔猪和母猪产前产后的猪瘟疫苗和伪狂犬疫苗抗体水平进行监测,并将抗体水平的变化和疫苗的免疫结合起来。结果表明,母猪产前产后的高水平猪瘟和伪狂犬疫苗抗体使仔猪具有较高的母源抗体水平,在一定时间接种猪瘟疫苗和伪狂犬疫苗后,仔猪体内的抗体水平迅速下降至较低水平并持续很长时间,而且下降后的抗体水平上升非常缓慢,使免疫猪产生一个免疫间隙期。该研究证明了仔猪体内高水平母源抗体对免疫的疫苗产生了中和作用,使抗体效价迅速降低和疫苗有效作用成分减少。因此,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拟评估仔猪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减毒活疫苗对猪圆环病毒病疫苗、猪瘟疫苗免疫的干扰情况,并分析不同免疫方式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探究PRRSV减毒活疫苗与PCV2、CSF疫苗的联合免疫提供数据参考。本研究先以100头仔猪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C、D 4组。其中A组仔猪免疫PRRSV减毒活疫苗7 d后免疫PCV2疫苗;B组仔猪同期分点注射PRRSV减毒活疫苗和PCV2疫苗;C组仔猪仅免疫PCV2疫苗;D组仔猪仅免疫PRRSV减毒活疫苗。另外再筛选100头仔猪,随机分为E、F、G、H 4组。E组仔猪于免疫PRRSV减毒活疫苗12 d后免疫CSF疫苗;F组仔猪同期分点注射PRRSV减毒活疫苗和CSF疫苗;G组仔猪仅免疫CSF疫苗;H组仔猪仅免疫PRRSV减毒活疫苗。免疫4周后,测定仔猪血清中相关抗体水平。同时,称量免疫前后各组仔猪的体重,计算不同免疫方案仔猪的平均日增重。结果表明:A~D组中, A组和B组仔猪在免疫4周后均产生了较高水平的PRRSV及PCV2抗体,且A组抗体水平略高于B组。C组仔猪仅产生了PCV2抗体,D组仔猪产生了较高水平的PRRSV抗体。E~H 4组中,E组和F组仔猪均产生了较高水平的PRRSV及CSFV抗体。G组仔猪仅产生了高水平的CSFV抗体,H组仔猪仅产生了高水平的PRRSV抗体。A、B、C、D 4组中B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最高;而E、F、G、H 4组中E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3组。PRRSV减毒活疫苗与PCV2疫苗或CSF疫苗同期分点免疫、免疫PRRSV减毒活疫苗一段时间后再免疫PCV2或CSF疫苗均能诱导仔猪产生高水平的抗体;在体液免疫方面,PRRSV减毒活疫苗免疫与否均未对另外二种疫苗表现出明显的干扰作用。在仔猪28日龄时同期分点免疫PRRSV减毒活疫苗与PCV2疫苗,12 d后再免疫CSF疫苗的免疫方案不仅能诱导仔猪产生高水平抗体,还可以使仔猪具备较高的平均日增重。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免疫不同圆环病毒病疫苗的抗体水平,给养殖户提供合适的免疫依据,对福建省不同地区8个猪场在使用不同猪圆环病毒病疫苗和免疫程序后猪群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场和未免疫场各阶段种猪群的猪圆环病毒病抗体阳性率皆为100%,差异不显著(P>0.05);但各阶段种猪群的S/P平均值,免疫场较未免疫场更高;同时通过比较变异系数发现,未免疫场种猪的抗体水平更活跃;14日龄免疫亚单位疫苗后抗体水平较高且维持时间较长,而免疫全病毒灭活苗后抗体水平仍持续下降。综上,种猪群免疫圆环病毒病疫苗是必要的,亚单位疫苗比全病毒灭活苗的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家禽通过饲喂含病毒性疫苗的颗粒饲料进行免疫,与常规注射同种疫苗进行了特异性抗体的比较。经ELISA测定,传染性脑脊髓炎疫苗,通过拌料和滴眼免疫产生相同的抗体,并且疫苗毒均可在鸡群中经接触传播,若口服量增加10倍,产生特异性抗体更快,但抗体滴度不增加,喉气管炎病毒经拌料免疫不能引起血清学反应。将腺病毒拌料免疫,鸡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但经滴眼产生的抗体滴度比拌料产生的要高,并且疫苗株也可在鸡群中传播。因此认为脑脊髓炎病毒和以腺病毒为载体的基因重组疫苗可经拌料对鸡免疫。  相似文献   

6.
鸡体内的抗体按其来源分为两种,即被动获得的抗体-母源抗体和主动获得的抗体-疫苗免疫后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即循环抗体)。关于体内抗体对疫苗免疫的影响不同学者持不同的观点,这就给生产中免疫程序的制订带来困难。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以便指导生产,本试验选择了具有不同水平新城疫循环抗体的成年鸡,采用不同的新城疫疫苗进行免疫,以观察其对疫苗免疫的影响,结果为:不同水平的新城疫循环抗体对不同疫苗免疫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50日龄健康海兰褐母鸡140只、非免疫公鸡2只(供采血用)。 1.2 新城疫疫苗 LaSota疫苗(中国兽药监察所提供)、Ⅰ系疫苗(北京生药厂生产)、油佐剂疫苗(山东农科院SPF鸡研究中心生产)。  相似文献   

7.
根据疫苗免疫的基本原理和抗体形成的一般规律,分析母源抗体、疫苗质量、免疫程序、免疫操作、病原微生物、饲养管理、药物等因素对机体免疫系统或抗体形成的影响,提出疫苗选择与贮运、科学制定免疫程序、规范免疫操作、加强饲养管理、合理用药五项提高免疫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禽流感与新城疫免疫的最佳方案,从不同免疫时间、不同疫苗组合研究鸡禽流感和新城疫疫苗产生的抗体是否有影响。结果表明:新城疫苗注射后7天左右开始产生抗体,而禽流感疫苗在注射后21天左右开始产生,并且能够在免疫后的6个月内达到抗体保护水平。禽流感和新城疫疫苗同时接种,两者之间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疫苗免疫是防控口蹄疫的重要措施,我国对口蹄疫采取强制免疫政策。本试验在使用环节抽取了5批牛羊口蹄疫疫苗,按照国家口蹄疫免疫方案和疫苗说明书对30日龄左右的羔羊进行了两次免疫,抗体监测结果显示:二免后O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均在80%以上,Asia I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均高于75%,A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均高于70%,免疫效果均达到农业部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对妊娠期母猪进行猪瘟疫苗免疫,观察其抗体变化情况;采用5种商品猪瘟疫苗免疫仔猪,检测其在一免和二免情况下的抗体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仔猪猪瘟母源抗体与母猪的抗体水平正相关,妊娠母猪在妊娠期60-80 d免疫无显著差异,不同来源疫苗的免疫效果相似,二次免疫效果优于一次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