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6年6—12月,利用柑桔潜叶蛾性诱剂诱捕器对四川省北部柑桔产区的柑桔潜叶蛾消长动态进行监测,并在柑桔秋梢抽发期对8种化学药剂防治柑桔潜叶蛾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四川省北部,7月19日至8月23日为柑桔潜叶蛾成虫量持续快速上升期;8—9月为柑桔潜叶蛾盛发期,此期诱捕虫量占总诱捕虫量的63.2%。在供试药剂中,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是防治柑桔潜叶蛾的最好药剂,其次是15%茚虫威乳油和20%丁硫克百威乳油。  相似文献   

2.
1998—2010年调查上海地区柑桔潜叶蛾发生情况与当地气候,探究上海柑桔潜叶蛾的虫源性。观察结果表明,柑桔栽培北缘地区柑桔潜叶蛾初始虫源与当地4—5月温度高低无关,与梅雨、台风降雨、静止锋、下沉气流等天气现象相关,认为该虫可能由外地迁入。  相似文献   

3.
柑橘潜叶蛾的识别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柑橘潜叶蛾属鳞翅目潜叶蛾科,又名橘潜蛾、画图虫、鬼画符、潜叶虫。主要危害柑橘类。是柑橘苗木、幼年树和成年树嫩梢期的重要害虫(图1、图2)。1危害特点幼虫潜入嫩叶、嫩梢表皮下蛀食叶肉,形成银白色弯曲的隧道(图3、图4),内留有虫粪,在中央形成一条黑线,由于虫道蜿蜒曲折,致被害叶卷缩、硬化,叶片易  相似文献   

4.
正葱斑潜蝇又名大葱斑潜蝇、葱斑潜叶蝇、韭菜潜叶蝇,属双翅目潜蝇科斑潜蝇属昆虫。该虫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为害大葱、韭菜、洋葱、大蒜等百合科葱属蔬菜植物,以大葱受害最重。1为害特点葱斑潜蝇主要以幼虫在葱类蔬菜叶片上潜叶为害。幼虫在叶内潜食叶肉组织,典型潜道是连续的且比较直。潜道黄白色,虫道内充满幼虫排出的黑褐色虫粪。初期虫道细小,不易发现;随着幼虫的成长,潜道逐渐扩大。严重时被害部  相似文献   

5.
金方伦 《西南园艺》1998,26(4):11-12
柑桔潜叶蛾,又名绘图虫,在黔北各柑桔产区均有发生.据调查,夏梢虫梢率可达90%~100%,晚秋梢虫梢率也有80%~90%,叶受害率高达15%~100%不等.为及时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危害,我所从1992年开始,开展了柑桔潜叶蛾的发生规律观测及  相似文献   

6.
在上海地区菠菜潜叶蝇的盛发期,进行了不同菠菜品种、生育期与潜叶蝇发生为害关系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尖叶品种的抗虫性强,圆叶品种较感虫,进口红莲草(红梗)圆叶品种为敏感品种。菠菜三叶一心期前抗虫性强,七叶期后为最感虫阶段。初步分析了品种间抗虫性差异的原因,提出了避虫控害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桃潜叶蛾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潜叶蛾 (又称桃叶潜蛾 ) ,是近年为害桃树叶片的主要害虫之一 ,严重时能造成果园绝产。主要为害桃、杏、李、樱桃等核果类果树叶片 ,同时也为害苹果、梨等果树叶片。该虫严重破坏叶片组织 ,影响光合作用 ,从而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1 为害症状。潜叶蛾以幼虫在叶组织内潜食为害 ,串成弯曲潜道 ,并将粪便充塞其中 ;叶表皮不破裂 ,由叶面可透视虫道 ;叶受害严重时枯死脱落。2 虫源及发生规律。 桃潜叶蛾属鳞翅目潜叶蛾科 ,年发生 6~ 7代 ,以蛹在被害叶上结一白色丝茧越冬 ,来年桃展叶后羽化成虫 ,夜间在叶表皮内产卵 ,幼虫孵化后为害叶…  相似文献   

8.
桃树潜叶蛾在我国各个桃树生产区都有分布,它除了危害桃树以外,还危害李、杏、樱桃、苹果、梨、山楂等。近年来,桃树潜叶蛾在桃树上的危害逐年加重,致使叶面布满虫道,影响光合作用,严重的造成早期落叶。1危害症状桃树潜叶蛾以幼虫潜入叶片内危害吃食叶肉,初期虫体小危害的虫道较小(图1).  相似文献   

9.
南美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是近年来新入侵我国的危险性外来有害生物。采用改进的带虫叶片浸渍法评价7种药剂田间剂量对入侵我国新疆伊宁县的南美番茄潜叶蛾幼虫的致死效果,并对南美番茄潜叶蛾与菊酯类药剂抗性相关的钠离子通道击倒抗性(knock-down resistance,kdr)基因的点突变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水乳剂、24%溴虫腈悬浮剂和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南美番茄潜叶蛾表现出极高的毒力活性,试虫死亡率达100%;其次为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和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试虫死亡率达90%以上;苏云金芽胞杆菌(Bt)对南美番茄潜叶蛾的毒力活性较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的毒力活性极低。kdr基因突变位点M918T、T929I和L1014F的突变频率分别为30%、75%和100%,这与菊酯类杀虫剂对该虫表现极低毒力活性的结果一致。该研究结果可为化学防控入侵我国新疆的南美番茄潜叶蛾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
桔潜(虫斧)又名桔潜叶(虫甲),属鞘翅目,叶(虫甲)科。该虫在山地果园为害严重,尤以近竹、木林边的柑园受害更重。每年春夏季主要为害柑桔幼芽及新生春悄叶片,也食害嫩梢、幼果及果柄,偶食老叶,造成春梢叶片大量脱落,严重时导致叶落梢枯和落果。我场柑  相似文献   

11.
<正> 柑桔潜叶(虫甲)近几年在我地发生危害严重,笔者对其发生进行了观察和防治。 该虫幼虫潜食叶肉,产生迂回曲折的虫道,内有一条由粪便形成的黑线,受害叶片不卷曲,受害重的叶片陆续脱落。成虫咬食嫩芽嫩叶,使嫩叶出现缺刻,严重时仅留下网状叶  相似文献   

12.
1 危害状 金纹细蛾幼虫从叶背潜食叶肉,形成椭圆形虫斑,叶背表皮皱缩,叶片向背面弯折.叶片正面呈现黄绿色网眼状虫斑,内有黑色虫粪.虫斑常发生在叶片边缘,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  相似文献   

13.
柑桔潜叶鲫属鞘翅目,叶鲫科。别名桔潜叶虫、桔潜斧、潜叶跳虫等。近几年该虫在我地发生危害严重.其为害株率达78兜,严重的株幼梢、幼叶危害率达100%,造成树势减退,幼果脱落,产量降低。为此,笔者于1990’~1997年对柑桔潜叶鲫在本地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l为害特点该虫幼虫潜食叶肉,产生迂回曲折的虫道,内有一条由粪便形成的黑线,受害叶片不卷曲,受害重的叶片陆续脱落。成虫咬食嫩芽嫩叶,使嫩叶出现缺刻。严重时大量取食叶片,常将叶肉吃掉仅留下网状叶脉,造成枝叶干枯、脱落,幼果随之脱落,严重削弱树势,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对柑橘潜叶蛾防效,用其单剂作为对照,在脆蜜金柑上进行防治柑橘潜叶蛾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柑橘潜叶蛾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药后3d,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对柑橘潜叶蛾的杀虫效果达97.61%~99.67%,药后7d的杀虫效果仍达93.67%~99.23%,其保梢效果亦达89.22%~94.63%,极显著优于对照单剂。试验未发现任何异常,对金柑安全,无药害,可在柑橘生产上作为防治柑橘潜叶蛾轮换用药,使用浓度推荐1600~2000倍液。  相似文献   

15.
1996~1997年.在栖霞市官道和观里等乡镇的苹果园中,对银纹潜叶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观察研究。鉴于目前对该虫的系统报道很少,现将2年来的观察研究结果整理报道如下。 一、发生与危害 银纹潜叶蛾(Lyonetia Prunifoliella Hilbn)属鳞翅目潜叶蛾科。近几年,该虫在我市再度发  相似文献   

16.
旋纹潜叶蛾的发生与防治旋纹潜叶蛾为潜叶性害虫,一般在防治其它害虫的同时即可兼治。近几年发生逐年严重,尤其是1993年和1994年该虫大发生,多数果园苹果树受害严重,已成为近年我县果园的主要害虫。经调查旋纹潜叶蛾在我县多数果园每年发生3代,各代成虫的发...  相似文献   

17.
柑桔潜叶蛾以幼虫在柑桔嫩茎嫩叶表皮下钻蛀为害,一年中以夏、秋梢受害最重,其为害造成的伤口,柑桔溃疡病菌容易潜入。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加强预测预报工作 根据该虫的生活史,结合当期的天气情况,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掌握在该虫低龄期用药,可减少用药次数。加强栽培管理。少施氮肥、重施基肥,抹除零星抽发的新梢,做到去早留齐,去零留整,促进抽发整齐一致的新梢,以切断该虫的食源,减少虫源,可以有效地抑制其发生量,同时将摘下或剪下的嫩梢集中处理。2 适时放梢 在柑桔潜叶蛾发蛾低峰期放梢,以减轻该虫为害,根据柑桔潜叶蛾的生活史,结…  相似文献   

18.
对10%虫螨腈SC进行防治柑桔木虱、潜叶蛾等四种柑桔害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虫螨腈SC对柑桔木虱、潜叶蛾防效好;对柑桔粉虱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性差;对柑桔红蜘蛛的防效一般,特别是速效性差。  相似文献   

19.
金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害虫,是当前为害苹果树叶片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以幼虫潜叶为害,在叶背表皮下取食叶肉。叶表面呈现网状不规则的椭圆形虫斑,叶背表皮虫斑皱缩,内有黑色虫粪。发生多时,一叶有20多头幼虫为害,致使叶片枯焦,光合作用受到破坏,提早落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一些柑桔园只重视螨、蚧类害虫的防治 ,忽视了其他次要病虫害的防治和管理 ,以致于前几年危害很轻的桔潜叶甲、恶性叶甲和天牛等害虫 ,在一些柑桔园造成为害 ,而且日趋严重 ,削弱树势 ,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尤其在一些管理较差的柑桔园受害更重。此文仅就桔潜叶甲和恶性叶甲作一介绍 ,以期引起大家重视。桔潜叶甲又名桔潜叶虫和桔潜等 ,属鞘翅目 ,叶甲科。其幼虫潜入柑桔春梢嫩叶表皮下取食叶肉 ,并形成较宽的螺旋形的弯曲虫道 ,虫道内有一条由其排泄物构成的较粗黑线 ,受害嫩叶几乎都枯黄脱落 ,从而引起落果。其成虫取食各种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