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雷文杰 《兽医导刊》2016,(11):69-70
正禽脑脊髓炎是由肠道病毒属的禽脑脊髓炎病毒侵害幼龄鸡的一种病毒性急性传染病。病原为禽脑脊髓炎病毒。属于RNA病毒科。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可感染任何年龄鸡, 1~2周龄雏鸡最易感。3周龄以上的鸡对本病有抵抗力,感染时临床症状不明显。该病主要是雏鸡共济失调,两肢轻瘫,头颈肌肉震颤,母鸡产蛋急剧下降等为特征。由于传播速度快,感染率高,如果  相似文献   

2.
禽脑脊髓炎(AE)是主要侵害雏鸡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共济失调和快速震颤为特征,该病传播迅速,既可垂直传播,又可水平传播,危害极大。该病病原为禽脑脊髓炎病毒(AEV),病毒为RNA病毒。  相似文献   

3.
禽脑脊髓炎是由鸡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本病特征是运动失调和震颤,特别是头部和颈部,轻瘫和完全麻痹,鸡主要于1~3周龄发病,但最早可于1日龄表现临床症状。所以过去曾称该病为“流行性震颤”。笔者遇到一起肉鸡病例,经初步诊断为禽脑脊髓炎。现将该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禽脑脊髓炎(AE)又称流行性震颤,是由细小RNA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本病一般发生于3周龄以内雏鸡和产蛋鸡,雏鸡发病后表现较为典型的脑炎症状,如瘫痪、头部震颤等。产蛋期感染该病主要表现产蛋量下降,其他无明显症状。  相似文献   

5.
禽脑脊髓炎(AE)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鸡的病毒性传染病,雏鸡感染后以共济失调、头颈震颤和病毒性脑炎为特征。成年鸡感染后会引起产蛋量和种蛋孵化率下降。我国自80年代初报道该病以来,目前大多数省区都有发生。1病原本病的病原是禽脑脊髓炎病毒(AEV),它属于小...  相似文献   

6.
禽脑脊髓炎又称流行性震颤,是由小RNA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雏鸡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可垂直或水平传播。垂直感染的雏鸡一般在出壳后2-12天发病,水平感染的鸡则一般在15天后发病。  相似文献   

7.
鸡脑脊髓炎(AE)是由禽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雏鸡的一种以侵害神经系统为主的传染病,又称流行性震颤。该病毒对乙醚、氯仿、胰蛋白酶和去氧胆酸盐有抵抗力.对温度也有很强的抵抗力。病毒在干燥或冷冻的条件下.可存活70d。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脑脊髓炎主要危害雏禽。成禽较少感染。雏禽感染本病后,主要特征症状为腿软无力瘫痪和头颈震颤,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大批死亡,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现将一起鹌鹑暴发传染性脑脊髓炎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鸡脑脊髓炎是一种由禽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雏鸡通常经种蛋垂直和水平传播感染,成年鸡经消化道传播感染。雏鸡发病以瘫痪、头部震颤而尚有食欲为特征,产蛋鸡发病呈隐性感染,表现为一过性的产蛋量下降。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脑脊髓炎主要危害雏禽.成禽较少感染.雏禽感染本病后,主要特征症状为腿软无力瘫痪和头颈震颤,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大批死亡,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现将一起鹌鹑暴发传染性脑脊髓炎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禽脑脊髓炎又称为流行性震颤,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鸡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可导致雏鸡运动失调、头颈震颤,成年鸡感染后可造成产蛋量下降。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就禽脑脊髓炎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要点进行详细阐述,同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旨在对禽脑脊髓炎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禽脑脊髓炎又称为流行性震颤,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鸡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可导致雏鸡运动失调、头颈震颤,成年鸡感染后可造成产蛋量下降.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就禽脑脊髓炎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要点进行详细阐述,同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旨在对禽脑脊髓炎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禽脑脊髓炎     
禽脑脊髓炎(AE)是侵害雏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本病最初于1930年在美国罗德岛发现,后传播到新英格兰州的大多数地方,所以称为“新英格兰”病。1932年又根据发病雏鸡特征性头颈震颤,称为家禽流行性震颤。1938年经实验性分类,将其定为神经性病毒病,最后命名为禽传染性脑脊髓炎。本病多发于幼龄鸡、火鸡、雉鸡和鹌鹑等,呈运动失调、瘫痪。通常都有头、颈震颤等特征性症状,1~3周龄雏易发病,鸡龄较大者,则几乎呈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4.
禽脑脊髓炎又称流行性震颤,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鸡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运动失调和头颈震颤,成年鸡产蛋量下降。1病原毒属微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对氯仿、酸、胰酶、胃酶和去氧核酸酶有抵抗力。病毒能在无免疫性母鸡所产的卵的鸡胚脑部和卵黄囊中增殖,也可在神经胶质细胞、鸡胚肾细胞、鸡胚成纤维细胞和鸡胚胰细胞等细胞培养物上生长繁殖。2流行病学鸡、雉鸡、火鸡、鹌鹑等均可自然感染。各种年龄的鸡都可被感染,但出现明显症状的多见于3周龄以下的雏鸡。病禽通过粪便排出病原,污染饲料、饮水、用具、人员,发生水平传播。病原在外界环…  相似文献   

15.
禽脑脊髓炎(AE)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以主要侵害幼禽中枢神经系统为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为流行性震颤(EpidemicTremor)。发病雏鸡的典型症状是共济失调、站立不稳和头颈震颤,病理变化为非化脓性脑脊髓炎;成年鸡感染后出现一过性产蛋下降,孵化率降低,并通过种蛋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使疫情不断蔓延扩大,危害极大。由于AEV属小RNA病毒,无囊膜和核芯,对氯仿、乙醚、胰蛋白酶、胃酶等有较强的抵抗力,很难从环境中消除,因此,人们常把AE和世界三大禽病之一的“传染性法氏囊炎”并称为“场”病。一.历史与现状禽…  相似文献   

16.
禽脑脊髓炎的研究进展和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脑脊髓炎(AE)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以主要侵害幼禽中枢神经系统为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为流行性震颤(Epidemic Tremor)。发病雏鸡的典型症状是共济失调、站立不稳和头颈震颤,病理变化为非化脓性脑脊髓炎;成年鸡感染后出现一过性产蛋下降,孵化率降低,并通过种蛋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使疫情不断蔓延扩大,危害极大。由于AEV属小RNA病毒,无囊膜和核芯,对氯仿、乙醚、胰蛋白酶、胃酶等有较强的抵抗力,很难从环境中消除,因此,人们常把AE和世界三大禽病之一的“传染性法氏囊炎”并称为“场”病。  相似文献   

17.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PHE)是由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感染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周龄~3周龄的哺乳仔猪。感染仔猪以呕吐、衰竭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病死率很高。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具有嗜神经性,主要从感染部位经外周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传播,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从而造成非化脓性脑炎的病变。论文主要对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病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致病机制、潜在危害及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禽脑脊髓炎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雏鸡共济失调,瘫痪和头颈部震颤。此病在集约化禽场已广泛存在,成为危害养禽业的又一大敌。1流行病学自然感染见于鸡,鹌鹑,火鸡等,鸡对本病最易感。各种日龄均可感染,雏禽才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垂直传播是本病主要的传播方式,产蛋鸡感染3周内所产的蛋带有病毒.一些严重感染的胚蛋在孵化后期死亡。大部  相似文献   

19.
1病原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其病毒粒子具有六边形轮廓,无囊膜,直径24~32纳米。本病毒对氯仿、酸、胰酶、胃蛋白酶、DNA酶有抵抗力,双价镁离子保护其不受热影响。该病毒的不同毒株间无血清学差异,但野毒株和鸡胚适应毒株之间有明显的生物学区别。2流行病学该病可感染鸡、雉鸡、火鸡,各种日龄鸡均可感染,但一般雏禽才出现明显症状。病毒通过肠道感染,经粪便排毒后,病毒在粪便中可存活较长时间。本病以垂直传播为主,也可能通过接触进行水平传播。本病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该病可通过皮下、皮…  相似文献   

20.
禽脑脊髓炎是一种由禽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以运动失调、头颈震颤为特征性临床症状的病毒性传染病。此病的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广泛,可以经蛋进行垂直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进行水平传播。确诊此病要通过实验室检测,常用的诊断方法有鸡胚接种法、血清中和试验、雏鸡感染法、荧光抗体试验。由于禽脑脊髓炎暂无特效的药物治疗,主要通过预防来减少此病的发生。预防此病主要通过免疫接种和加强饲养管理来提高鸡群自身抗病能力,降低鸡群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