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中型褐壳产蛋鸡饲粮非植酸磷适宜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20周龄的商品代北京红开产蛋鸡150只进行饲养试验和磷代谢试验,研究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20-40周龄阶段蛋鸡产蛋性能、蛋及蛋壳品质、血清生化特性和饲粮植酸磷表观消化利用率的影响,进而从多方面综合评价中型褐壳产蛋鸡的饲粮非植酸磷适宜水平,同时测定产蛋鸡对饲粮植酸磷的消化能力。试鸡按完全随机设计以体重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喂以含非植酸磷0.20%、0.25%、0.30%、0.35%和0.40%及含钙量均为3.5%的玉米一豆粕型饲粮。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鸡的产蛋率、蛋重、产蛋量、采食量、饲料效率、蛋壳强度、蛋品哈氏单位、蛋形指数、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无明显影响(P>0.18),而对蛋壳厚(P<0.04)、蛋壳重(P<0.07)及植酸磷表观消化率(P<0.05)有显著影响。蛋壳厚、蛋壳强度及蛋壳重 0.20%非植酸磷水平组最大,此时鸡对饲粮植酸磷的表观消化率高达70.5%,但随饲粮非植酸磷水平的增加,上述4项指标均恒定降低,在0.30%-0.40%非植酸磷水平,蛋壳厚(P<0.04)和蛋壳重(P<0.07)明显降低,在0.25%和0.40%时植酸磷表观消化率分别比0.20%水平组降低17.7T和21.4个百分点(P<0.05)。结果表明,北京红中型褐壳产蛋鸡在20-40周龄阶段的饲粮非植酸磷水平以0.20%(实测值为0.23%)为宜;中型褐壳产蛋鸡对饲粮植酸磷有很强的消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选用480只413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2组,钙水平为分别3.5%和4.0%,每组设5个重复,均饲喂同一种基础饲料,研究不同饲粮钙水平对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兰褐蛋鸡饲粮钙水平为4.0%时,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和蛋壳重量指标高于3.5%饲粮钙水平,但其产蛋性能降低;海兰褐蛋鸡饲粮钙水平为3.5%时,其生产性能及蛋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3.
中型褐壳产蛋鸡实用饲粮中锰适宜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 2 0周龄的商品代北京红鸡 12 0只进行试验 ,研究中型褐壳产蛋鸡在 2 0~ 43周龄阶段实用饲粮中Mn的适宜水平。试鸡按完全随机设计以体重随机分为 5个处理组 ,分别饲喂未添加Mn的玉米 豆粕型基础饲粮 (含Mn19mg/kg)和在这一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 30、6 0、90和 12 0mg/kgMn(试剂级MnSO4 ·H2 O)的饲粮。鸡只自由采食与饮水。饲粮Mn水平对产蛋率、蛋重、产蛋量、采食量、料蛋比、蛋形指数、哈夫单位、蛋壳百分率、蛋壳厚度、破蛋率、血清新城疫 (NDV)抗体滴度、多数血浆生化指标和肝细胞线粒体中含Mn超氧化物歧化酶 (MnSOD)活性无显著影响 (P >0 10 ) ,但对蛋壳强度 (P <0 0 0 1)、心肌、胰及脾中Mn含量 (P <0 10 )和心肌细胞线粒体中MnSOD活性 (P <0 0 0 1)有显著影响。随饲粮Mn水平的增加 ,蛋壳强度、心肌、胰、脾中Mn含量和心肌细胞线粒体中Mn SOD活性呈渐近线型或二次抛物线型增加。蛋壳强度、心肌Mn含量和心肌细胞线粒体MnSOD活性分别与饲粮Mn水平很好地拟合断线模型 (P <0 0 5 )、二次曲线模型 (P <0 0 3)和渐近线型模型 (P <0 0 0 1)。以上述最优拟合数学模型计算获得理想蛋壳强度、心肌Mn含量和心肌细胞线粒体MnSOD活性所需的饲粮Mn水平分别为 45、10 0和 10 5mg/kg。结果表明 ,心肌Mn含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钙水平饲粮添加维生素D_3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胫骨质量和血浆钙磷代谢的影响。采用3×3因子设计,即3个钙水平(3.0%、3.5%和4.0%)和3个维生素D_3添加水平(0、2 500和5 000 IU/kg)。选取60周龄罗曼粉壳蛋鸡810只,随机分为9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预试期1周,正试期6周。结果表明:1)与未添加维生素D_3组相比,添加维生素D_3组蛋鸡平均日采食量和产蛋率极显著升高(P0.01),料蛋比、破蛋率和软壳蛋率极显著降低(P0.01)。随着饲粮钙水平和维生素D_3添加水平的不断提高,鸡蛋的平均蛋重增加,脏蛋率减少,但差异不显著(P0.05)。2)与未添加维生素D_3组相比,添加维生素D_3组蛋壳强度、蛋壳重和蛋壳比重极显著升高(P0.01),蛋壳厚度显著提高(P0.05),蛋黄重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粮钙水平的升高,蛋壳强度呈现升高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不同钙水平饲粮添加维生素D_3对蛋鸡胫骨强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与未添加维生素D_3组相比,添加维生素D_3组胫骨强度极显著升高(P0.01);随着饲粮钙水平的升高,胫骨钙含量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饲粮钙水平为4.0%时,胫骨强度显著高于饲粮钙水平为3.0%和3.5%时(P0.05)。4)与未添加维生素D_3组相比,添加维生素D_3组蛋鸡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血浆钙和磷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随着饲粮钙水平的升高,血浆钙和磷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与3.0%钙组相比,4.0%钙组血浆碱性磷酸酶显著降低(P 0.05)。结果显示,产蛋后期适当提高饲粮钙水平有利于蛋鸡生产性能,但维生素D_3缺乏会降低生产性能,甚至引起停产;饲粮添加2 500 IU/kg维生素D_3既能满足产蛋后期蛋鸡对维生素D_3的需求,同时又不造成资源的浪费,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5.
饲粮不同钙水平对老龄蛋鸡蛋品质及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8周龄新扬州产蛋母鸡300只,随机分为2组(高钙组、低钙组),每组5个重复,分别饲喂不同钙水平的玉米-豆粕型日粮,研究不同钙水平饲粮对老龄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骨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钙组平均产蛋率及蛋比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壳比例等蛋品质指标均显著高于低钙组(P<0.05),老龄蛋鸡饲粮钙水平为3.5%生产性能及蛋品质质量最佳;日粮不同钙水平下(3.5%、2.5%)老龄蛋鸡骨骼质量无明显变化,在钙供给量不足的情况下,机体钙代谢分配首先保证骨钙沉积,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并非单纯由日粮钙供给不足引发。  相似文献   

6.
用 15 0只 2 0周龄的商品代北京红鸡 ,在 2 0~ 4 0周龄期间饲粮非植酸磷水平设为 0 .2 0 % ,0 .2 5 % ,0 .30 %和0 .4 0 % ,研究饲粮非植酸磷的适宜水平。结果表明 :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蛋鸡的蛋壳厚度、蛋壳百分率、胫骨灰分钙、磷、锰、锌含量和血浆磷含量有显著影响 (P <0 .0 5 )。饲粮非植酸磷水平 0 .2 0 %时 ,血浆磷含量低于其它水平组(P <0 .0 5 ) ;蛋壳厚度、蛋壳百分率、胫骨杰分钙、磷、锰、锌含量高于其它水平组 (P <0 .0 5 ) ;而对产蛋性能、蛋形指数、哈夫单位、蛋壳重、蛋壳矿物质含量无显著影响 (P >0 .0 5 )。根据二次回归方程得出 ,2 0~ 4 0周龄商品代北京红鸡饲粮适宜非植酸磷水平为 0 .2 0 % (实测值 :0 .2 3% )。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叶酸(FA)添加水平对山麻鸭产蛋性能、蛋品质、生殖器官及血浆生殖激素指标的影响,以确定产蛋期(18~32周龄)山麻鸭FA的需要量。试验选用16周龄的山麻鸭360只,随机分成6个组,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单笼饲养。试验蛋鸭饲喂不添加FA的基础饲粮2周后,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1.0、2.0、4.0、8.0 mg/kg FA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5周。结果表明:1)饲粮FA添加水平对产蛋初期、产蛋高峰期和试验全期的蛋鸭产蛋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2)随着饲粮FA添加水平的提高,蛋壳相对重和蛋壳厚度先升高后下降,1.0 mg/kg FA添加组的蛋壳相对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随着饲粮FA添加水平的提高,优势卵泡重、优势卵泡重/卵巢重先升高后降低,饲粮FA添加水平对优势卵泡重和优势卵泡重/卵巢重有显著影响(P0.05),以4.0mg/kg FA添加组最高。4)随着饲粮FA添加水平的提高,血浆孕酮浓度先升高后下降,其中2.0 mg/kg FA添加组血浆孕酮浓度最高;8.0 mg/kg FA添加组血浆促黄体生成素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由此可见,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FA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优势卵泡的发育,但未能显著影响山麻鸭的产蛋性能。仅考虑产蛋性能,玉米-豆粕型饲粮中不需添加FA;以蛋壳相对重和蛋壳厚度为评价指标,建议玉米-豆粕型饲粮FA适宜添加水平为1.0 mg/kg。  相似文献   

8.
1品种遗传不同品种鸡,其产的蛋壳厚度和强度也不同。如通常褐壳品系比白壳品系的鸡产软壳、薄壳蛋少。随周龄的增加、蛋重增加和饲料中Ca的利用率降低,从而使蛋壳越来越薄、破蛋率越来越高。2日粮中因素日粮钙磷比例失调。钙磷比例应按饲养品种营养标准供给钙磷,一般规定水平,钙为3.3%~3.6%、磷为0.6%(总磷中应含30%以上无机磷)。磷过高或过低,均影响日粮钙磷正常比例,导致钙的吸收障碍,而产软壳、薄壳蛋。产蛋鸡日粮中,钙的含量水平要求比生长鸡高4倍~5倍。因除供自身生理需要外,还供给蛋壳的形成。产蛋鸡一般日摄钙量为3g…  相似文献   

9.
来稿摘登     
饲粮中不同钙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把200羽38周龄的京白823产蛋鸡随机均分为四组,分别饲喂含钙量为1%、2%、3.4%和4.3%的饲粮,进行五个月的饲养试验,观察各组鸡的产蛋率,每日每羽鸡产蛋克数、耗料量、增重、料蛋比、蛋重、蛋壳厚度、蛋壳重等生产性能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低钙或高钙日粮组蛋鸡的生产性能均低于按现行标准配制的含钙3.4%的日粮组蛋鸡。本试验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  相似文献   

10.
石粉粒度与饲喂时间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壳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3 个试验, 用以探讨玉米—豆粕型日粮添加不同粒度石粉(6 ~8 目,8 ~10 目,10 ~12 目和50 目) ,采用不同饲喂时间( 单饲或混饲) ,对产蛋鸡钙表观存留率、生产性能、蛋壳质量、胫骨灰分与胫骨钙含量及蛋壳超微结构的影响。试验一:选用61 周龄褐壳蛋鸡208 只,随机分为13 个处理,测定钙表观存留率,结果表明石粉粒度对其无显著影响。另选用54 周龄蛋鸡624 只,测定蛋鸡生产性能、蛋壳质量及胫骨灰分与胫骨钙含量。结果表明,各处理间产蛋量、采食量、料蛋比等无显著差异;各处理间平均蛋重、蛋壳百分率及蛋壳厚度等指标无显著差异;各处理胫骨灰分及胫骨钙含量有极显著差异。试验二:选择61 周龄褐壳蛋鸡96 只,随机分为6 个处理,测定钙表观存留率,结果表明各处理蛋鸡钙表观存留率无显著差异。另选54 周龄鸡288 只,分为6 个处理,测定其生产性能、蛋壳质量、胫骨灰分及钙含量。结果表明,石粉粒度与饲喂时间对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对蛋壳强度、蛋壳重、单位面积蛋壳重及钙含量有极显著影响;对胫骨灰分及钙含量有极显著影响。试验三:试验二结束时,每处理取4 枚蛋作为样品,从蛋壳中间取一小块样品,经处理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并拍照。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通过饲养试验研究了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产蛋后期钙的适宜需要量,旨在为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营养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52周龄的京红1号蛋鸡3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饲喂玉米-豆粕-植酸酶型基础日粮,4个处理的钙水平分别为2.91%、3.94%、4.38%和4.98%,试验期6周。试验期间每天记录蛋鸡产蛋数、蛋重和不合格蛋数,每周以重复为单位统计采食量。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取3枚鸡蛋测定蛋品质。结果表明:①不同钙水平对蛋鸡平均日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产蛋量、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3.94%处理组料蛋比和平均日采食量相对于其他处理组都有所降低;3.94%处理组的破损蛋率显著低于4.38%和4.98%处理组(P<0.05);②不同钙水平日粮对蛋壳厚度影响显著(P<0.05),4.38%处理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2.91%和4.98%处理组(P<0.05),3.94%处理组显著高于4.98%处理组(P<0.05);3.94%处理组的蛋壳强度最大,蛋壳比例最适宜,但二者在各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③通过建立蛋壳厚度与日粮钙水平间的回归关系估测日粮最佳钙水平为3.84%。综合本试验结果,在饲喂玉米-豆粕-植酸酶型基础日粮条件下,3.84%~3.94%钙水平日粮能改善京红1号蛋鸡产蛋后期蛋壳厚度、提高蛋重、降低破损蛋率,有利于其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旨在探讨绍兴鸭剩余采食量(RFI)与生产性能及蛋品质之间的关系。测定300只绍兴鸭410~470日龄的采食量、体重、平均蛋重、蛋品质,计算出剩余采食量与料蛋比,并分析剩余采食量与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绍兴鸭平均采食量、平均蛋重、体重、体增重、料蛋比、剩余采食量分别为198.8 g/d、73.0 g、1500.9 g、2.5 g/d、2.7、3.5 g/d;低剩余采食量组的剩余采食量、采食量以及料蛋比极显著低于高剩余采食量组;相关性分析表明,剩余采食量与采食量和料蛋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采食量与平均蛋重、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料蛋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体增重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蛋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高剩余采食量组仅蛋黄色泽水平显著高于低剩余采食量组;相关性分析表明,剩余采食量与蛋品质各指标间均无显著相关性。本试验结果表明,以剩余采食量为蛋鸭选育指标是可行的,且选育低剩余采食量的鸭子能显著降低采食量,提高饲料效率,且不改变产蛋重及蛋品质。  相似文献   

13.
日粮锰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用北京红鸡商品代分两阶段25 ~38 周龄和49 ~57 周龄研究玉米- 豆粕型基础日粮含锰20mg/kg 的情况下,以一水硫酸锰形式添加锰20mg/kg 、40mg/kg、60mg/kg 和蛋氨酸锰20mg/kg 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壳、蛋黄锰存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锰源及添加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壳品质、蛋形指数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 0 .05) ,蛋壳锰含量呈负增长,有机锰组蛋壳锰含量低于无机锰组。蛋黄锰含量却呈现正增长,以蛋氨酸锰组最高,显著高于添加20mg/kg 锰组和不添加组。由此说明锰在蛋壳和蛋黄中存留呈现相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曲霉毒素降解剂(霉立解菌,MLJ060菌)对饲喂含黄曲霉毒素B(1AFB1)霉变玉米日粮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取60周龄农大三号蛋鸡70只,随机分为7个处理,分别为基础日粮(正常玉米)组(C0)和用20%、40%、60%霉变玉米分别替代C0组中等量正常玉米的C20、C40、C60组及霉变玉米日粮中添加MLJ 060菌的E20、E40、E60组,其中霉变玉米中AFB1含量为70μg/kg,MLJ 060添加量按每千克霉变玉米添加0.4 L发酵液,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对照组C0产蛋率为75%,随着日粮中霉变玉米添加量增加,C20、C40、C60组产蛋率分别降低到65%、63.41%和49.79%,C40、C60组显著低于C0组(P<0.05);而添加MLJ060菌后的E20组产蛋率提高到74.68%,E40、E60组的产蛋率也随之提高。C60组蛋鸡日耗料量显著低于C0、C20、C40组(P<0.05),MLJ060菌的添加没有显著改善采食霉变玉米鸡的采食量(P>0.05)。随发霉玉米添加量的增加,蛋黄重下降,蛋黄色泽、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均显著变差(P<0.05),其中C40组蛋黄重显著低于C0组(P<0.05),E40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C20组的蛋黄色泽显著低于C0组,E20组与对照组接近。霉变饲料中添加黄曲霉素降解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缓解了黄曲霉毒素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试验拟在蛋禽日粮中额外添加微生态制剂,通过蛋禽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等情况,探索微生态制剂生对蛋禽生产的影响,为不同微生态制剂在蛋禽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鸡群分成4组,分别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别饲喂不同的微生态制剂,检测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相关数据.[结果]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降低动物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在日粮中添加0(对照组)、0.5%、1.0%、2.0%、3.0%和4.0%的α-亚麻酸(ALA),对海兰褐商品蛋鸡的蛋壳质量和脂质利用的影响。试验期28d。结果表明:添加α-亚麻酸,与对照组相比,各周鸡蛋蛋壳重、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增加;鸡蛋胆固醇下降;4.0%ALA组第1周和第2周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第2周注射肝素后血浆中脂蛋白脂酶(LPL)活性下降极显著(P<0.01)。这说明添加α-亚麻酸可提高蛋壳品质,增加外周组织对脂质的利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产蛋后期在小麦-DDGS(玉米酒精糟及可溶物)型饲粮中钙的适宜需要量,在充分利用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同时为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营养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360只52周龄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基础饲粮为小麦-DDGS型日粮,各组钙水平分别为3.50%、3.89%、4.28%、4.67%。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与3.50%钙水平组相比,4.28%钙水平组料蛋比显著降低,而3.89%、4.28%、4.67%钙水平组间的料蛋比无显著差异;4.28%钙水平组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3.50%钙水平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3.50%、3.89%钙水平组;不同钙水平对其他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影响。饲粮钙水平和蛋壳厚度回归方程为y=-0.0528x^2+0.4668x–0.676(R^2=0.9862),据此方程计算得到日粮最佳钙水平为4.59%。结果提示,京红1号蛋鸡产蛋后期小麦-DDGS型饲粮中钙水平推荐量为4.28%~4.59%。  相似文献   

18.
甜菜碱对蛋鸡蛋品质影响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20周龄伊莎蛋鸡800羽,随机分成2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0羽),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600mg/kg甜菜碱组。分别在50、70周龄时测定蛋品质、血清有关生化指标、蛋壳腺磷脂组分含量。结果表明:添加甜菜碱使蛋鸡日平均产蛋率提高12.33%(P<0.01)。料蛋比 降低9.92%(P<0.05)。使50周龄和70周龄蛋壳厚度分别增加了2.5%(P<0.08)的10.81%(P<0.05),蛋壳相对重提高6.69(P<0.05)和6.94%(P<0.05);蛋黄指数、哈夫单位有提高趋势。使70周龄蛋鸡蛋壳腺中卵磷脂(PC)含量提高了16.28%(P<0.01),PC/PE比值提高了22.605(P<0.03),对脑磷脂(PE)含量无影响。50周龄和70周龄蛋鸡血清中卵磷脂浓度分别提高33.46%(P<0.01)和22.42%(P<0.01);而对血清中Ca、P含量无明显影响。50周龄和70周龄蛋鸡血清及肝中甜菜碱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夏季高温环境下在饲粮中添加苜蓿多糖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将540只156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500、1 000、2 000和4 000 mg/kg苜蓿多糖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6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苜蓿多糖对平均蛋重、平均日采食量、不合格蛋率和死淘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添加500、1 000和4 000 mg/kg苜蓿多糖显著提高了蛋鸡的产蛋率(P0.05),添加500、1 000、2 000和4 000 mg/kg苜蓿多糖显著降低了料蛋比(P0.05)。2)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苜蓿多糖对蛋白高度和哈夫单位均无显著影响(P0.05);250 mg/kg苜蓿多糖添加组第4和6周末的蛋黄颜色显著提高(P0.05);500 mg/kg苜蓿多糖添加组第6周末的蛋形指数显著降低(P0.05),第1、4和6周末的蛋黄颜色显著提高(P0.05);1 000 mg/kg苜蓿多糖添加组第4和6周末的蛋壳颜色显著加深(P0.05),第1、2和4周末的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显著提高(P0.05),第1和6周末的蛋形指数显著降低(P0.05),第1、2、4和6周末的蛋黄颜色显著提高(P0.05);2 000 mg/kg苜蓿多糖添加组第1和4周末的蛋壳厚度显著提高(P0.05),第6周末的蛋形指数显著降低(P0.05),第1、4和6周末的蛋黄颜色显著提高(P0.05);4 000 mg/kg苜蓿多糖添加组第4周末的蛋壳颜色显著加深(P0.05)且蛋壳强度显著提高(P0.05),第1和4周末的蛋壳厚度显著提高(P0.05),第6周末的蛋形指数显著降低(P0.05),第1、4和6周末的蛋黄颜色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夏季高温环境下,在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苜蓿多糖可以有效缓解蛋鸡的热应激,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改善蛋品质,且适宜添加量为1 000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