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沙棘果实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洪章  齐洁 《沙棘》2006,19(2):1-3
对俄罗斯沙棘、蒙古沙棘和中国沙棘(对照)果实重量、体积和果形指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卡图尼礼品和巨人的百果重呈双“S”型曲线,中国沙棘、金阳、秋阳的百果重增长曲线呈单“S”型;中国沙棘体积变化动态呈双“S”型曲线,俄罗斯沙棘和蒙古沙棘呈单“S”型;果形指数变化均呈倒“S”型,前期下降幅度大,中期平缓,后期有少量上升。  相似文献   

2.
沙棘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果实品质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自山西省隰县、文水、离石、中阳四产地三个不同采收期的沙棘果进行了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沙棘果实,其生理生化指标均存在差异,尤其果实大小、维生素C含量及粗脂肪含量相差较大。这将为我省沙棘良种选育、沙棘种植提供科学参数,也给以沙棘为原料的生产企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 Rousi)是鼠李沙棘的一个亚种。主要产于我国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河北、辽宁8省和宁夏、内蒙两个自治区。中国沙棘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植物。 从本世纪20年代初就开始了对沙棘的研究。随着沙棘新用途的发现和综合利用工业的发展,沙棘的化学成分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苏联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我国近几年来对沙棘的研究也相当活跃。本文重点报道几个地区的中国沙棘维生素C含量及其变化规律,为采摘期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数,同时也为加速沙棘优良品种的人工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太原市郊不同产区沙棘果实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秀珍  张喜才 《沙棘》2001,14(3):22-24
山西省的沙棘资源占全国的50%,开发利用沙棘资源有着良好的前景。现对太原市郊不同自然类型区的沙棘果实成分进行了分析测试,以为沙棘品种选育和营造人工沙棘林及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沙棘果实采收技术及装备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国内外沙棘果实采收技术及配套机械装备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强调和树立倡导保护沙棘资源的理念,推广采收成熟沙棘鲜果或冻果,坚决杜绝掠夺式的剪短枝采收方式.  相似文献   

6.
沙棘果实采收技术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外沙棘果实采收技术及机具,并针对目前我区沙棘果实的采收现状及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三北”地区沙棘果实采集机的研制应以小型动力机具为主。即:果实成熟期采收鲜果和过熟期采收冻果的配套机具。  相似文献   

7.
建平县人工沙棘林面积达4万多hm^2,但近年来沙棘果实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综合分析沙棘果实产量下降的原因是:沙棘后备资源不足;沙棘混交林通风透光条件差,影响了结实;掠夺式采果,过度放牧,破坏了沙棘资源。提出了沙棘资源保护利用的对策:①加大宣传和打击力度,禁止毁林采果和在幼林内放牧;②对现有沙棘林实行分类经营,或封育保护发挥生态功能,或集约经营提高经济效益;③建立沙棘高产园,做到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林地产出率,本文结合当地沙棘林地生长现状,通过设立不同的样地,进行了沙棘抚育管理、更新复壮和沙棘雌雄株比、结果量调查及采收方法试验研究,选择和确定了最佳的沙棘丰产栽培、抚育更新和果实采收方式,为沙棘产业发展壮大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东  张微 《林业科学》1991,27(1):8-13
本文对乌鞘岭地区天然分布的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果实生长与成熟期间维生素C,PP,E等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V_C主要存在于果肉中,且随果实发育而增加,果实变色期(花后107—110天)达到最高值,随后急速下降。但完熟后果肉中V_C减少时种子内V_C却有所增加。中国沙棘V_C水平远较西藏沙棘为高(5倍以上)。果实发育前期果肉中V_(PP)含量很高,以后逐渐下降,完熟期中国沙棘果实内V_(PP)再度升高,其变化与呼吸速率的变化表现出相同的消长规律。V_E主要存在于种子里,总趋势是随成熟而增加。种子变色期V_E上升至第一高峰值,随后下降,果实完熟后达到第二高峰值。西藏沙棘V_E含量高于中国沙棘。本文对不同维生素可能起的生理作用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张微  张锐 《林业科学》1992,28(1):76-79,T001
沙棘果实成熟与衰老时均不脱落,甚至干缩在果枝上,为了研究沙棘不落果原因,寻求促进落果的有效方法,我们进行了下列实验。一、材料与方法 (一)外施乙烯与ABA于果实完熟前期(9月中下旬)剪取中国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 L.Subsp.Sinesis)、西藏沙棘(H.thibetana Schlechtend)带叶果枝,将下端分别浸于装有500、1000ppm乙烯利,50、100ppm ABA与50、100ppm6-康基氨基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