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肠杆菌产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全国临床操作规程进行菌株分离鉴定,以Nifrocefin法检测β-内酰胺酶,用三维试验法与K-B法进行酶型分析与药敏试验.结果:本组197株肠杆菌产β-内酰胺酶54株,阳性率27.4%,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占88.9%, 头孢菌素酶(AmpC)占9.3%,同时产ESBLS和AmpC(即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占1.8%,金属β-内酰胺酶未检出.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服巴坦耐药率分别为19.8%、17.3%、10.2%,对头孢吡肟耐药率为6.1%,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20.8%,而对亚胺培南敏感未检出产酶耐药株.结论:肠杆菌的耐药菌株以产ESBLS为主,对肠杆菌感染的治疗应选用头孢吡肟以及加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必要时可选用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验室方法分离鉴定了种鸭输卵管炎细菌,并对分离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和其时24种抗菌药的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分离细菌为产ESBLs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兽医临床中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等均产生耐药性;对黏杆菌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β-内酰...  相似文献   

3.
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32)鉴定了禽分离致病菌,分别进行了β-内酰胺酶(BLA)、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酶的检测,并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了各种抗生素对非产酶菌、产ESBLs菌及产AmpC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鉴定分离的20株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15株、阴沟肠杆菌1株、铜绿假单胞菌1株、法氏柠檬酸杆菌1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及鹑鸡肠球菌1株,其中法氏柠檬酸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鹑鸡肠球菌系兽医上首次检出。报道所分离的20株致病菌均产β-内酰胺酶,其中产ESBLs 9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1株。产酶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严重,而抗生素/抑制剂联用能降低药物对细菌的MICs。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猪源阴沟肠杆菌的生物学特征及药物敏感性,从临床病死猪病料中分离到1株优势细菌,经革兰染色、镜检、MALDI-TOF鉴定、1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株为阴沟肠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小鼠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猪源阴沟肠杆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4×108 CFU。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猪源阴沟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大观霉素、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多黏菌素B敏感;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苄西林、青霉素、氟苯尼考、四环素、磺胺、复方新诺明、美罗培南、替加环素、利奈唑胺耐药。综上,分离获得1株猪源阴沟肠杆菌,且耐药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疆乌市某猪场猪源耐药大肠杆菌携带β-内酰胺酶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及其共存情况.[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203株β-内酰胺类药物(包括头孢噻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多药耐药大肠杆菌进行β-内酰胺酶及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并测序检出基因的PCR产物.[结果]检出83株菌携带blaTEM (40.89;),2株菌携带blaCTXM(0.99;);检出2株菌携带rmtB(0.99;)基因,并且同时携带blaTEM,未检出其它被检耐药基因.[结论]该猪场猪源大肠杆菌中存在β-内酰胺酶及16S rRNA甲基化酶介导的耐药,并且共存.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以blaTEM为主;16S rRNA甲基化酶检出率较低.猪源大肠杆菌存在对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多重耐药的风险,有必要对此猪场耐药基因流行情况进行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6.
对国内7个省份临床分离的32株鸭大肠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及药物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32株分离的鸭大肠杆菌中产ESBLs菌株7株,阳性检出率为21.87%;产ESBLs菌株对常用头孢三代及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的敏感率低于42.9%,耐药率则高于28.6%,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噻呋的耐药率高达100%。产酶菌株和非产酶菌株对新型头孢四代产品头孢吡肟及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高于96%。加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棒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对产酶菌株和非产酶菌株的敏感率全部高于未加酶抑制剂的单方药物。产ESBLs菌株存在多重耐药现象,酶抑制剂能够部分解决此类耐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等方法分离鉴定了郑州市市售83份猪肉样和56份鸡肉样中的细菌,并研究了这些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性及所携带的毒力基因。分别从47.0%的猪肉样和66.1%的鸡肉样中检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奇异变形杆菌。这4种分离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呋、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均呈现出一定的耐药性,其中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性最强。PCR检测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大肠杆菌主要携带TEM和CTX-M基因。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5株产CTX-M大肠杆菌携带的毒力基因种类均在5种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等方法分离鉴定了郑州市市售83份猪肉样和56份鸡肉样中的细菌,并研究了这些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性及所携带的毒力基因。分别从47.0%的猪肉样和66.1%的鸡肉样中检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奇异变形杆菌。这4种分离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呋、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均呈现出一定的耐药性,其中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性最强。PCR检测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大肠杆菌主要携带TEM和CTX-M基因。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5株产CTX-M大肠杆菌携带的毒力基因种类均在5种以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区(ICU)患者感染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出率及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ICU病区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的肠杆菌科细菌218株.用标准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用K—B琼脂扩散法做药敏试验。结果:218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56株,检出率为25.7%,其中肺炎克雷伯菌为35.4%,大肠埃希菌为30.2%。亚胺培南对ESBLs全部敏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其余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结论:ICU病区呼吸道感染患者痰中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情况严重,临床实验室有必要建立制度.常规检测ESBLs.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是治疗由产ESBLs菌株感染的有效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尿培养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发生率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VITE 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药敏分析和ESBLs测定.结果:在87株大肠埃希菌、63株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4.8%、39.7%,ESBLs产生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的耐药性高达96.9%~97.2%,较非ESBLs产生株高94.9%.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的耐药性最高分别达到80.5%、91.6%、92.5%,所有受试菌对亚胺培南均敏感.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肺炎克雷伯菌低.结论: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应选用亚胺培南和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以及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细菌病创新团队首次发现了产金属β-内酰胺酶猪源阴沟肠杆菌,并揭示了复制子不相容Inc HI2型接合转移质粒p IMP-4-EC62是介导耐药基因快速传播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抗生素与化学治疗杂志》上。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新疆春秋两季不同地区耐药猪源大肠杆菌携带β-内酰胺酶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及其共存情况。通过PCR方法对克拉玛依地区142株春季猪源耐药菌、9株克拉玛依秋季猪源耐药菌、78株昌吉地区春季猪源耐药菌和52株昌吉地区秋季猪源耐药菌进行β-内酰胺酶(blaTEM、blaCMY-2、blaLAP-1、blaKPC、blaSHV和blaOXA)和16S rRNA甲基化酶(arm A和rmt B)基因检测,并对检出耐药基因的PCR产物进行测序。结果显示:克拉玛依春季猪源耐药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基因为blaTEM(142/142,100%)、blaOXA(16/142,11.3%)、blaCMY-2(7/142,4.9%)和blaLAP-1(1/142,0.7%);克拉玛依秋季猪源耐药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为blaTEM(9/9,100%)和blaOXA(1/9,11.1%),克拉玛依春秋两季猪源耐药菌均未检测出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昌吉地区春季猪源耐药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基因为blaTEM(78/78,100%)、blaOXA(9/78,11.5%)、blaCMY-2(3/78,3.8%)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 B(1/78,1.3%);昌吉地区秋季猪源耐药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基因为blaTEM(52/52,100%)、blaOXA(4/52,7.7%)、blaCMY-2(3/52,5.8%)和blaSHV(1/52,1.9%),未检测出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上述结果表明春秋两季不同地区猪源大肠杆菌blaTEM检出率均为100%;其次不同地区春季猪源大肠杆菌对blaOXA检出率均高于秋季猪源大肠杆菌。产生β-内酰胺酶及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是猪源菌对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养殖场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对产生β-内酰胺酶及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监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江苏省南京地区动物源大肠杆菌的耐药特性,对南京地区发生大肠杆菌病的动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获得38株大肠杆菌,采用PCR方法对38株不同动物源大肠杆菌TEM、SHV、CTX-M-1、CTX-M-9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有6株大肠杆菌检测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检出率为15.8%。其中3株为CTX-M-1型,2株为CTX-M-9型,1株为SHV型。只有部分大肠杆菌对少数抗生素高敏。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新疆某养殖场羊源沙门氏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了解其携带部分相关耐药基因的流行现状及β-内酰胺酶、16SrRNA甲基化酶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lasmid 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的共存情况。使用琼脂稀释法对分离的沙门氏菌进行药敏试验,通过PCR方法进行blaTEM、blaCMY-2、blaCTX-M、blaLAP-1、blaKPC、blaOXA、blaSHV等β-内酰胺酶和armA、rmtB等16SrRNA甲基化酶及qnrA、qnrB、qnrC、qnrD、qnrS、qepA、oqxA、oqxB和aac(6′)-Ib-cr等PMQR基因检测,分析阳性菌株携带的基因型与耐药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新疆该羊养殖场分离的沙门氏菌对被检的1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80%的有6种。47株菌携带blaTEM基因,34株菌携带blaOXA基因;未检出armA和rmtB等16SrRNA甲基化酶。33株菌携带qnrS,46株菌携带oqxA,46株菌携带oqxB,47株菌携带acc(6′)-Ib-cr基因。新疆该养殖羊场分离株耐药现象严重,携带耐药基因以blaTEM、blaOXA、qnrS、aac(6′)-Ib-cr、oqxA和oqxB为主,耐药基因型复杂多变、呈多样化发展,应该加强对β-内酰胺酶及PMQR因子的监控。  相似文献   

15.
猪鸡致病菌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对分离的猪鸡致病菌,分别进行了?-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并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β-内酰胺环类抗生素或β-内酰胺环类抗生素与抑制剂舒巴坦联用对非产酶菌、产?-内酰胺酶菌、产ESBLs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43株分离菌的大多数可产生?-内酰胺酶,3株鸡志贺氏菌为ESBLs阳性菌株。30株分离产酶菌均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耐药(MIC≥32 ?g/ml),16株非产酶菌(标准菌株及分离株)中的15株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敏感,只有一株非产酶分离菌耐药。氨苄西林与舒巴坦以2∶1、4∶1配比联用时,其对分离产酶菌的MIC值分别降低10~40倍、10~20倍。临床致病菌对三代头孢均敏感,与舒巴坦以2∶1、4∶1配比联用时,三代头孢的MIC值不变。当头孢噻呋、头孢曲松与舒巴坦以2∶1配比联用时,其对产ESBLs菌的MIC值降低2~4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38株西藏牦牛源肠产毒性大肠杆菌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亚型流行及耐药性情况。利用药敏试验、PCR检测技术对实验室保存的38株肠产毒性大肠杆菌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及耐药基因研究。ESBLs检测结果显示,在初筛以及确认试验中,有21株牦牛源肠产毒性大肠杆菌检测为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55.3%。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38株肠产毒性大肠杆菌中有34株产毒性大肠杆菌携带CTX-M-U,检出率为89.5%;13株产毒性大肠杆菌携带CTX-M-1,检出率为34.2%;4株产毒性大肠杆菌携带CTX-M-9,检出率为10.5%;30株产毒性大肠杆菌携带TEM,检出率为78.9%;所有菌株均未检出OXA及SHV基因型。药敏检测结果显示,38株牦牛源肠产毒素大肠杆菌对万古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氟苯尼考、头孢噻肟等均表现为高度耐药,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达100%;对氯霉素、诺氟沙星、青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3.2%、50.0%、86.8%、73.7%;仅对链霉素、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头孢唑林、头孢西丁等表现为敏感。说明目前西藏地区产ESBLs菌株的确存在,且产ESBLs菌株的基因型以CTX型为主,TEM型次之。ESBLs的产生能明显增加菌株的耐药性,提示我们在临床用药中,不仅要合理使用抗生素,而且还要注意结合酶抑制剂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20日龄左右仔猪腹泻发病机理,检测仔猪腹泻大肠杆菌耐药性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种类,分析仔猪腹泻大肠杆菌耐药特性,为兽医临床更好地预防控制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病提供参考,从腹泻发病仔猪粪便中分离出34株致病性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用10种头孢类抗生素药敏纸片对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设计针对ESBLs基因TEM、SHV、CTX-M-1、CTX-M-2、CTX-M-8、CTX-M-9的特异性引物,检测34株仔猪腹泻大肠杆菌ESBLs基因TEM、SHV、CTX-M-1、CTX-M-2、CTX-M-8、CTX-M-9存在情况。药敏试验结果表明,34株仔猪腹泻大肠杆菌对10种头孢类抗生素的敏感度不同,其中,对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为68%、65%和56%,敏感率为29%、15%和35%;对头孢哌酮、氨曲南的耐药率为15%、9%,敏感率为70%、79%。ESBLs基因检测结果表明,34株仔猪腹泻大肠杆菌全部检测到TEM耐药基因,检出率为100%;检测到1株细菌具有CTX-M-9耐药基因,检出率为2.8%。由于该养猪场分离出的仔猪腹泻大肠杆菌对头孢类抗生素普遍耐药,并且全...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1株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情况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头孢菌素酶(AmpC)的耐药表型,从山西省某奶牛场因腹泻致死的1头犊牛肝脏中分离到1株优势大肠杆菌临床株,通过K-B纸片扩散法对该分离株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分别运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推荐的双纸片协同法(DDST)和参照NCCLS2000药选规则而设计的阻抑物基法对该分离株进行了ESBLs与AmpC β-内酰胺酶的表型确认试验;此外,还对该分离株质粒介导的blaTEM基因型进行了PCR检测。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该大肠杆菌分离株对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20种抗生素产生耐药,对多黏菌素B、痢特灵和头孢西丁敏感,而对磷霉素、头孢曲松中度敏感;ESBLs与AmpC β-内酰胺酶表型筛选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为兼产ESBLs与AmpC β-内酰胺酶的阳性菌株;PCR检测结果显示,该分离株携带有质粒介导的blaTEM基因,检测到的该基因型与国内其他地区普遍流行的blaESBL基因型一致。该分离株为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菌株,且兼产ESBLs、AmpC β-内酰胺酶;多黏菌素B、痢特灵和头孢西丁可作为治疗该场犊牛腹泻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医院获得性肺炎中肺炎克雷伯菌(KPN)分离株的耐药性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方法 收集90株医院获得性肺炎KPN,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抗菌药物敏感性和ESBL产生.结果 KPN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四环素耐药率均超过50.0%.ESBL阳性KPN株占41.1%.ESBL阳性株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明显高于ESBL阴性株(P<0.05).结论 本地区医院获得性肺炎中KPN分离株耐药率和ESBL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某动物园西部白眉长臂猿死亡的可能原因,无菌采集病死白眉长臂猿肺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通过分离纯化、培养特性观察、革兰染色镜检、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克隆测定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进一步研究分离株的致病性、耐药性,并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检测及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得到1株革兰阴性小杆菌,命名为J181121,该分离菌的培养及生化特性符合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其16S rD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登录号:CP018761.1)的同源性为99%,对小鼠致病力强。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PCR检测到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bla-SH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