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猪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地方物种,为了解石河子地区引入的藏猪对本地区的环境适应性,本研究利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和全自动生化仪对2~3月龄引入藏猪血液的部分生理和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与原产地饲养的高原藏猪血液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引入藏猪的血小板、葡萄糖水平远高于高原藏猪;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白细胞数、红细胞比容、谷丙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高于高原藏猪;引入藏猪谷草转氨酶远低于高原藏猪;尿素氮、肌酐、三酰甘油略低于高原藏猪,引入藏猪已经基本适应本地区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藏猪黑素皮质激素受体-4基因TaqI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猪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小型原始地方猪种,文中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藏猪黑素皮质激素受体-4(MC4R)基因TaqI酶切位点多态性。结果表明:藏猪MC4R基因TaqI酶切位点优势基因型为11,基因型频率达93.56%,与国内梅山猪、二花脸猪、民猪和金华猪等较接近,与汉普夏、大白、杜洛克等外种猪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建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专家团队培育的小型猪(命名为"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小型猪作为人类疾病模型提供参考依据。用全自动化生化仪测定1、3、6和12月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血液的9项生理指标和22项生化指标,对同一月龄不同性别的血液测定值进行单因素独立样本t检验。试验结果显示,中国实验用小型猪绝大多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同一月龄不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和肌酐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血液指标与巴马小型猪、贵州小型猪和五指山小型猪相比,大多数血液测定值接近。试验结果表明,中国实验用小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稳定,与人类正常参考值相比,小型猪9项血液生理指标中有4项和人类相接近,22项血液生化指标中有15项和人类相接近。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农科院自繁小型实验猪为研究对象,采集小型猪群血液样品,检测并分析血液指标中的20项生理指标和23项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人正常参考值相比,19项生理指标和人类接近,有9项生化指标和人类的参考值接近。上海农科院实验用小型猪和人类的生理生化指标比较接近,为实验用小型猪作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提供一定的基础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米玛顿珠  琼日 《养猪》2000,(3):43-43
藏猪是西藏高原生态环境特有的高原型原始猪种。能适应恶劣的高寒气候和以野外放牧为主的低劣饲养条件 ,是世界上分布于海拔最高的猪种之一。藏猪虽然生长缓慢 ,体格小 ,但其具有脂肪沉积少、胴体瘦肉比例高、皮薄、肉嫩、味道鲜美、鬃毛粗长等优良性状 ,深受我区藏民族的喜爱。藏猪在我区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河谷区和藏冬三江中游流域高山深谷区。特别是在西藏林芝地区分布尤为广泛 ,是该地区农牧民饲养的主要家畜之一。关于在藏猪中寄生虫流行的情况至今未见详细报道。摸清分布于我区这一高原型原始猪种寄生虫的流行情况 ,对于保…  相似文献   

6.
为了测定、分析贵州小型猪血液生化指标,试验对幼龄、青年、老龄3个年龄段43头贵州小型猪进行了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小型猪多个血液生化指标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并有近1/2项目随月龄的增长呈增长或下降的趋势,其余项目在青年段增高之后在老龄段下降.  相似文献   

7.
采用常规方法对3~12月龄原产地五指山小型猪两个品系的部分血液进行16项生理和12项生化指标测定和分析,并与其他小型猪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五指山小型猪品系内绝大多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性别间差异不显著,仅生理指标中的血小板和粒细胞分类计数和生化指标中的甘油三酯差异显著(P<0.05),在品系间,五指山猪黑系与白系在血小板计数(PLT)、嗜酸性粒细胞(EO)、嗜碱性粒细胞(BASO)3个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球蛋白(GLB)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实验用蕨麻小型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实验用蕨麻小型猪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及分析。采取54头蕨麻小型猪的血液,检测19项生理指标和12项生化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蕨麻小型猪性别之间比较,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只有中性粒细胞(NEUT)和总胆固醇(TC)存在显著差异,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而与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相比,血液生理指标有7项差异显著,血液生化指标有8项差异显著。蕨麻小型猪和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分别有7项和8项血液生理指标、10项和6项血液生化指标处于人正常参考值内。结果表明蕨麻小型猪和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和人的血液生理生化特性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可用于比较医学等生物医学应用,也可逐步替代犬、非人灵长类用于药物非临床安全评价和生物医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Prop1是一种新发现的参与早期胚胎垂体发育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在人和动物均已发现由于该基因突变而引起的综合性垂体功能障碍,进而影响生长和繁殖.小型猪与梅山猪比较,其繁殖力和生长性能差异显著,为了了解这些差异的遗传基础,本试验对五指山猪、藏猪和版纳猪3种小型猪的Prop1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与已知梅山猪的序列进行对比,结果为:五指山猪与藏猪外显子1第69位发生G-A碱基替换,编码同义氨基酸;藏猪外显子2第115位发生A-G碱基替换,编码终止密码子;藏猪与版纳猪外显子3第466位和第631位均发生C-T碱基替换,第466位藏猪编码同义氨基酸;第631位版纳猪编码丝氨酸(TCC),梅山猪编码脯氨酸(CCC),即2种猪的Prop1基因产物不同.在Prop1基因终止密码下游250左右有一个腺苷酸丰富区,五指山猪与藏猪有15个腺苷酸串联,版纳猪有12个.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大猪和小型猪之间生产性能差异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10.
褚方钢 《中国猪业》2010,5(8):25-25
<正>我国猪种资源极为丰富,其中体型小、生长发育缓慢、抗逆性强的小型猪种就多达十几种,如藏猪、竿猪、五指山猪、滇南小耳猪、版纳微型猪等。香猪是这些小型猪种中的一种。我国的香  相似文献   

11.
陈克研  师文  孙倩  陆娜  张贺  王洋 《中国畜牧兽医》2014,41(12):182-185
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引进巴马小型猪20头,进行饲养繁殖,观察其在东北环境下的适应性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经过2年的观察与检验,证实引进的巴马小型猪适应性良好,繁殖性能正常,性成熟期为2~3月龄,妊娠期为114~120 d,初产仔猪数为3~7头,经产仔猪数为5~10头,产仔猪数与母猪体重呈正相关(R2=0.96).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巴马原种厂提供的数据相比,白细胞数(WBC)、血红蛋白(HG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Urea)、肌酐(Cr)、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定量试验(GLU)、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胆碱酯酶(CHS)、Na、Cl、淀粉酶(AMS)和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由辽宁省饲养并繁殖的巴马小型猪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人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为辽宁地区试验应用巴马小型猪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藏猪脂蛋白脂酶基因内含子6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猪是我国特有的能适应高海拔地区的地方小型瘦肉型猪种。本研究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藏猪群体中脂蛋白脂酶(LPL)基因内含子6的Sma Ⅰ酶切多态性。结果发现,藏猪群体中AB为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A和B的频率分别为65.18%和34.82%,与国内许多地方猪种不同。本研究在藏猪群体LPL基因内含子6内还发现另外5个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比较高原蕨麻小型猪与平原巴马小型猪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为高原蕨麻小型猪的实验动物化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分别在高原地区和西安市采集高原蕨麻小型猪与巴马小型猪血样,检测10项血液生理指标和14项血液生化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血液生理指标中高原蕨麻小型猪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MH)均极显著高于巴马小型猪(P< 0.01),血小板(PLT)、红细胞分布列宽变异系数(RDW-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与巴马小型猪相比差异显著(P< 0.05);血液生化指标中高原蕨麻小型猪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葡萄糖(GLU)、肌酐(CRE)均极显著高于巴马小型猪(P< 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结果表明,高原蕨麻小型猪具有低氧适应的生理特征,与巴马小型猪相比有独特的高原适应性,具有开发成为高原疾病动物模型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藏猪是重要的经济动物,其肉制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本试验对舍饲藏猪的血浆生化指标、胴体性能及肉品质进行分析,以便为藏猪的规模化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全自动生化仪分析舍饲藏猪血浆生化指标,利用行业标准描述其胴体性能及肉品质,利用常规方法测定其肌肉营养成分及脂肪酸组成.结果 表明:舍饲藏猪血浆生化指标、胴体性能及肉品质指标在正常范围内;舍饲藏猪背肌(鲜样)水分、干物质、粗蛋白质、肌内脂肪、灰分和有机物的含量分别为69.89%、30.11%、33.30%、5.20%、2.62%、40.65%;背肌(鲜样)含有9种饱和脂肪酸、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7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共21种脂肪酸,主要脂肪酸是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和棕榈油酸.  相似文献   

15.
3个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品种血液生化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了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贵州小型猪和广西巴马小型猪封闭群25个血液生化指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3个品种间无差异的指标有1项,差异极显著(P<0.01)的指标有7项;3个品种中所有指标的变异系数平均值依次为:0.18、0.21和0.17。通过3个小型猪品种间同一指标的比较,以及与人类参考值、国外著名的哥廷根小型猪、地方猪品种和引进大型猪品种比较,为小型猪用于人类医学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研究高脂高糖饲料对巴马小型猪脂肪分布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4头小巴马猪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8头,饲喂高脂高糖饲料,对照组6头,饲喂普通饲料,试验为期30周。试验结束后采集体像、CT扫描脂肪、血液检测生物标志物,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体重、体重指数(BMI)、脂肪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内脏脂肪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巴马小型猪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分别极显著提高1.89、2.69、1.03、3.16倍(P<0.01),此外,试验组巴马小型猪血清蛋白、肌酸酐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尿酸、尿素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试验组猪只肾脏开始恶化,高脂肪和高糖会增加巴马小型猪的脂肪摄入量,进而引发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关键词]巴马小型猪|脂肪分布|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正色湾藏香猪是高原型原始藏猪曾经导入过内江猪血缘而产生的杂交后代,这种后代即充分体现了高原型原始藏猪的特征特性,又有别于原始的高原型藏猪,在体尺、体重、体型、生产性能等方面都比高原型原始藏猪有所提高。经过近50多年的发展,色湾藏香猪现已成为黑水县最具地方特色的种群。它主产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境内,目前被黑水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8.
藏猪是我国较为古老的原始品种,为我国至今仅存的高原、高寒放牧猪种.四川省甘孜州纯种藏猪仅存近万头,面临种群灭绝的危险,为保护藏猪这一珍贵的种质资源,在甘孜州畜科所姑咱试验场及稻城、乡城等建设藏猪原种资源场和扩繁基地.甘孜州畜科所与四川农业大学联合进行藏猪种质资源保护及藏猪在舍饲条件下的适应性观察.为此对甘孜州畜科所姑咱试验场藏猪舍饲基本情况进行访问、现场考察,调查藏猪繁殖、疫病、开发、推广等状况.了解到经过5年多舍饲的藏猪不仅保持了原有的血统,扩大了种质资源,为各地区研究舍饲藏猪适应性和各种生理指标提供了科学依据,扩大了纯种藏猪的种质来源.通过充分了解藏猪的基本情况和舍饲管理的状况,对纯种藏猪的保护、开发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的高寒低氧极端环境影响动物的正常生存和物种繁衍,藏猪在长期的适应性驯化中对低氧环境有着更强的适应能力。本研究对高海拔猪种藏猪(甘孜藏猪、迪庆藏猪、西藏藏猪和合作藏猪)和八眉猪以及低海拔猪种烟台黑猪、长白猪和大白猪EGLN1基因exon 4及部分内含子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EGLN1基因exon 4序列的266bp处发生了C→T的颠换,藏猪和八眉猪在该位点均为C,而烟台黑猪和引入的选育猪种长白猪、大白猪在该位点出现了C/T杂合现象;基于变异位点的等位基因C和T共界定了3种基因型(CC、CT、TT),C和CC分别是高海拔地方猪种藏猪和八眉猪的唯一等位基因和基因型;而在低海拔选育猪种中,CC基因型频率仅为0.20,其他2种基因型均为0.40,T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达到0.60,而等位基因C的频率仅为0.40。本研究认为,高海拔猪种(2 300 m以上)藏猪和八眉猪与低海拔猪种烟台黑猪、长白猪和大白猪在EGLN1基因上存在特征性遗传变异,根据等位基因(C和T)及基因型(CC、CT、TT)在海拔上的特征差异,推测可能与不同地理区域条件下的长期适应性驯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小型猪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40多种优良地方品种中有近10个为体型矮小的品种,其中较为著名数量稍多的品种有香猪、滇南小耳猪、藏猪、乌金猪、五指山猪等。以香猪分布的区域较广,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