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不同条件下雨生红球藻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AV为基本培养基,对雨生红球藻进行充气、不充气及添加不同浓度N aHCO3进行培养。结果发现,作为藻类生长因素之一的碳源,在培养雨生红球藻的过程中进行适量添加对促进该藻的生长是需要的。充气对雨生红球藻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促进该藻生长的最适NaHCO3浓度为0.2g/L。  相似文献   

2.
以亚心形扁藻为实验对象,分别以NaNO3、CO(NH2)2和(NH4)2SO4作为氮源,KH2PO4和NaH2PO4作为磷源培养亚心形扁藻,并进行观察和计数,探讨不同氮源和磷源对亚心形扁藻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液中NaNO3、CO(NH2)2、(NH4)25O4、KH2PO4和NaH2PO4都能促进亚心形扁藻的生长,以CO(NH2)2和NaHl2 PO4实验组促生长效果较为明显,亚心形扁藻的生长速率CO(NH2)2(0.0 512)>(NH4)2SO4(0.0 325)>NaNO3(0.0 306);在正交实验中,以CO(NH2)2和NaH2PO4为氮、磷源的营养盐组合能够显著促进亚心形扁藻生长,该实验组指数末期藻细胞浓度达到6.1×105cell/mL,是亚心形扁藻作为生物饵料的理想投喂浓度.  相似文献   

3.
不同营养盐浓度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AV为基本培养基,用单因子和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生长所需的基本元素——氮、磷、铁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单因子实验得出雨生红球藻生长所需适宜的氮、磷、铁浓度分别为0.1g/L,0.02—0.04g/L,0.3—0.6mg/L;而多因子正交试验结果得出该藻生长的最优水平是A2B2C2,即N 0.3g/L,P 0.02g/L,Fe 0.5mg/L。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盐胁迫对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虾青素合成的影响与机理,以及雨生红球藻各抗氧化机制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04 mol/L、0.08 mol/L、0.12 mol/L和0.16 mol/L)和不同时间(3 d、6 d和9 d)的盐(Na Cl)胁迫对雨生红球藻生长、虾青素积累、番茄红素β-环化酶(Lcy)、β-胡萝卜素羟化酶(Crt R-B)和β-胡萝卜素酮化酶(Bkt)基因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胁迫时间的雨生红球藻的密度均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在盐胁迫的第9天,雨生红球藻的死亡率和孢子比例均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升高;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Lcy、Crt R-B和Bkt基因表达量均随着盐胁迫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不断提高;雨生红球藻SOD、CAT和GSH-Px活性以及MDA含量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的盐胁迫下与对照组(0.00 mol/L Na Cl)相比均升高,且在不同时间的0.12 mol/L Na Cl胁迫下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Lcy、Crt R-B和Bkt基因表达量在盐胁迫的早期(第3天)和中期(第6天)阶段较低,在盐胁迫的后期(第9天)阶段较高,而SOD、CAT和GSH-Px活性以及MDA含量在盐胁迫的早期和中期阶段较高,在盐胁迫的后期阶段较低。实验结果说明了适当浓度和时间的盐胁迫能促进雨生红球藻累积虾青素,雨生红球藻在盐胁迫下主要是通过提高虾青素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转录水平来促进虾青素的合成,其虾青素和抗氧化酶的抗氧化活性可能互为补充,共同保护雨生红球藻免受盐胁迫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花生四烯酸对雨生红球藻细胞生长和虾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质量浓度的花生四烯酸(62.5 mg/L)能促进雨生红球藻细胞的生长,而低质量浓度(0.1~12.5 mg/L)和高质量浓度(312.5~1562.5 mg/L)的花生四烯酸均能抑制雨生红球藻细胞的生长;花生四烯酸能促进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的积累,随着花生四烯酸质量浓度的增加,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也逐渐增加,当花生四烯酸质量浓度为312.5 mg/L时,虾青素的含量最高,达3.67 mg/L,比对照组提高48.8%。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雨生红球藻细胞增殖、质量(干)、虾青素含量的影响.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雨生红球藻的细胞增殖在生长前期作用不明显,在对数生长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质量(干)和虾青素含量有明显的增加;其中α-奈乙酸(NAA)、6-苄基嘌呤(6-BA)、2,4-二氯苯氧乙酸(2,4-D)、赤霉素(GA3)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0.5、0.5、0.1、0.5 me/L.正交多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培养雨生红球藻添加6-BA、N从和GA3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0.5、0.1、0.05 mg/L.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雨生红球藻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多种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子(光照、温度、盐度、pH)、营养盐、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植物激素,以期为雨生红球藻的科学化养殖及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雨生红球藻对黄颡鱼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免疫应答及氨氮耐受的影响。以平均体质量为(5.00±0.85)g的黄颡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添加0.00 %(对照)、0.30 %、0.50 %及1.00 %雨生红球藻的饲料,每天2次表观饱食投喂,实验进行10周。结果显示,饲料中雨生红球藻的添加量大于0.30 %能够显著提高黄颡鱼的增重率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饲料系数和白细胞数;饲料中添加0.50 %雨生红球藻能够显著降低黄颡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显著提高血清溶菌酶活性;96 h急性氨氮暴露实验表明,摄食0.50 %-1.00 %雨生红球藻饲料的黄颡鱼累积死亡率和血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饲料中添加雨生红球藻显著提高了氨氮暴露下黄颡鱼肝脏中氨代谢相关酶含量,其中,氨甲酰磷酸合成酶和精氨酸酶含量随着雨生红球藻含量的升高显著提高。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大于0.30 %雨生红球藻能够显著提高黄颡鱼的生长性能,改善血液健康状况、氧化损伤及免疫应答能力;饲料中雨生红球藻的添加量超过0.50 %能够显著提高黄颡鱼在氨氮暴露下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试验用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不同明矾浓度处理后的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的显微和超微结构变化。试验以MAV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在温度为20±1℃、光强为40μmol/m2s条件下进行扩增培养,达到一定量后用不同浓度的明矾进行处理。浓度梯度分别为0、20、40、60、80、100、120、140mg/L,暗处理24h后计算其沉降率,用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并拍照,比较其显微与超微形态结构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明矾浓度的升高,藻的沉降率逐步上升,明矾可以快速且有效地使雨生红球藻凝集并沉淀,浓度为60mg/L的明矾对雨生红球藻不会造成伤害,但会延迟和影响虾青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氮磷浓度对雨生红球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书秀  梁英  王虎 《淡水渔业》2012,42(1):15-19
在一次性培养过程中,利用水样叶绿素荧光仪(Water-PAM)研究了2个单因子(不同氮浓度、不同磷浓度)对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叶绿素相对含量及细胞密度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氮磷浓度对雨生红球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长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雨生红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最适氮浓度为1760μmol/L;最适磷浓度为18.16μmol/L。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周期中,叶绿素相对含量均与细胞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鑫威  王丽丽  龚一富  金思  李林  陈东瑞 《水产学报》2011,35(12):1822-1828
雨生红球藻是一种能产生重要次生代谢产物——虾青素的单细胞绿藻,茉莉酸甲酯( MeJA)等诱导因子可促进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以雨生红球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MeJA对雨生红球藻细胞生长、虾青素含量和dx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MeJA在抑制雨生红球藻细胞生长和总虾青素产量的积累的同时,却能促进雨生红球藻单位细胞虾青素的合成能力.当MeJA浓度为800 μmol/L时,单位细胞虾青素合成能力可达1.75×10-9mg,相比对照组(1.42×10-9 mg)增加23.24%.RT-PCR分析结果表明,dxs基因的表达受MeJA的诱导,800 μmol/L MeJA处理条件下,dxs基因的表达水平最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eJA作用下的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和dxs基因表达量呈正相关,推断dxs基因可能是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合成的一个关键酶基因,这为进一步通过代谢工程策略提高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提供了一个靶点,也为虾青素规模化生产和探讨虾青素积累的分子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单细胞雨生红球藻为试验材料,以MAV为培养基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Cu2 、Zn2 、Co2 3种微量元素离子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影响。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Cu2 、Zn2 、Co2 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2.0×10-7、3.4×10-7、9.0×10-7mol/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Cu2 的最适质量浓度是2.0×10-8mol/L;Zn2 的最适质量浓度是3.4×10-7mol/L;Co2 的最适质量浓度是6.0×10-7mol/L.。在这3种重金属离子的正交试验中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Cu2 和Co2 存在着较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15N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斜生栅藻对硝氮和氨氮吸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硝氮(NO3--N)和氨氮(NH4+-N)是水体中无机氮的主要形态。利用15N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了斜生栅藻(Scendesmus obliquus)对NO3--N和NH4+-N的吸收特征。结果显示,在相同浓度条件下,斜生栅藻对NH4+-N的吸收速率显著高于对NO3--N的吸收率,在180min的试验中,对15NH4+-N的吸收速率为0.62~1.15μmol/(g·min);对15NO3--N的吸收速率为0.08~0.15μmol/(g·min)。在NO3--N和NH4+-N2种形态氮源同时存在的混合组中,斜生栅藻对NO3--N的吸收速率[0.12~1.00μmol/(g·min)]显著低于NO3--N作为唯一氮源的单一组[0.78~1.23μmol/(g·min)],表明NH4+-N的存在对藻类吸收NO3--N有抑制作用。在14NO3--N和15NO3--N同时存在时,斜生栅藻优先吸收14NO3--N,产生同位素分馏效应,但不同形态氮对藻类氮吸收的影响远远大于同位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雨生红球藻的优化培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MAV为基本培养基,分别研究了光照、氮、磷、铁、碳等对红球藻生长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光照、温度、接种密度对红球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球藻生长所需适宜的氮、磷、铁、碳的体积质量分别为KNO3 0.1g/L,KH2PO4 0.02-0.04g/L,FeSO4 0.5mg/L,NaHCO3 0.2g/L。多因子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为700 lx、培养温度30℃、接种密度为5000/mL时,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15.
光照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别用不同光照强度、不同光暗周期及不同光剂量培养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及光周期对藻体细胞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高剂量光强有利于虾育素积累而不利于生长,促进藻生长的适宜光强为4000~5000lx,适宜光暗周期为每天12~18h光照,而在高光强下,则每天只需3h的光照即可维持藻体较好生长。  相似文献   

16.
以MAV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以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诱变株1号为研究材料,进行物理因子对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累积的调控实验。温度梯度为15℃、20℃、25℃、30℃和35℃;光照梯度为黑暗、1000lx、2000lx、4000lx.6000lx和8000lx;盐度设0、4、8、12、16和20。进行单因子的胁迫实验,测定各组的虾青素含量和藻密度,结果显示,雨生红球藻生长的最适条件为温度15-20℃,光照1000-2000lx,盐度0。虾青素累积量最高时的温度为25~30℃,光照为8000lx,盐度为4~8。进一步进行盐度、光照的两因素胁迫正交实验,并检验两者的交互作用。其中盐度设4、8、12三个水平,光照强度设6000lx、8000lx、10000lx三个水平。结果光照为8000lx、盐度为8时获得最高的虾青素含量,其交互作用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对七彩神仙鱼(Symphysodon haraldi)增色效果以及对机体抗氧化力的影响,分别用添加0(对照组)、3.33、6.66、9.99、13.32和16.65 g/kg雨生红球藻(折算成虾青素添加量分别为0、100、200、300、400和500 mg/kg饲料)的饲料饲喂七彩神仙鱼6周,测定七彩神仙鱼皮肤、鳍条、肌肉和肝脏中的虾青素含量、体表的三刺激值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雨生红球藻可以显著提高七彩神仙鱼的增重率,当添加量为9.99 g/kg其增重率最大。七彩神仙鱼皮肤、鳍条、肌肉和肝脏虾青素含量随着雨生红球藻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当雨生红球藻添加量超过6.66 g/kg,各组织中虾青素的含量趋于稳定。随着雨生红球藻添加量增加,皮肤L*值(亮度)下降、而a*值(红度)和b*值(黄度)升高,皮肤中虾青素含量与三刺激值间的相关性均达到高度相关,并与a*值的相关性最高。随着雨生红球藻添加量的增加,七彩神仙鱼肝脏的T-AOC和GSH的含量也逐渐升高。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雨生红球藻可提高七彩神仙鱼的增重率,提高七彩神仙鱼皮肤虾青素含量,改善七彩神仙鱼体色,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雨生红球藻的添加量建议为6.66~9.99 g/kg(虾青素含量为200~300 mg/kg)。  相似文献   

18.
从内蒙古本地淡水湖泊中筛选得到一株含油相对较高、长势较好的藻种,经初步确定为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以BG11为基础培养基对其生长条件进行了优化.斜生栅藻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接种量为20%;培养基初始pH值为6.5;N、P、Fe、Mg四种营养盐的质量浓度分别为NaNO3 0.5 g/L,K2HPO4·3H2O 0.10 g/L.FeCl3·6H2O 0.008 g/L,MgSO4·7H2O 0.10 g/L,富油斜生栅藻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中生长状况良好,稳定期最大生物量(A680)可达1.905.  相似文献   

19.
雨生红球藻对紫外辐射的生理适应及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霞敏 《水产学报》2003,27(2):105-112
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辐射雨生红球藻,测定了生长K值、色素含量、SOD、POD、CAT酶活性的变化,同时用训观察了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紫外辐射对雨生红球藻有致死效应,致死率随着剂量升高而加大,辐射8min后藻细胞全部致死。辐射时间小于4min的存活抗性藻株生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紫外辐射后细胞叶绿素和类胡萝L素含量增加,增幅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而加大。紫外辐射4—5mh能使红球藻细胞虾育素含量显著提高;紫外辐射1—4min,细胞中SOD活性随着剂量增大极显著升高,但CAT酶活性降低(不显著),紫外辐射5min时SOD、CAT都失活,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都受到严重损伤。POD酶活性在紫外辐射3-5min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氮、磷浓度下亚心形扁藻的生长及水体中氮、磷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育平  赵曰水 《水产科学》2011,30(4):197-201
自然条件下,采用湛水107-13营养液为基础配方,在经消毒处理的天然海水中添加不同氮、磷质量浓度的营养盐进行亚心形扁藻的培养。结果表明,当氮、磷质量比为17时,最适合亚心形扁藻的生长。不同磷质量浓度梯度对亚心形扁藻的生长和生长率K具有显著性的影响(P<0.05)。当磷质量浓度为8 mg/L时,其相对生长常数和生长率K值均高于其他质量浓度处理。不同氮质量浓度梯度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对亚心形扁藻生长率K的影响不显著(P>0.05)。高质量浓度氮对亚心形扁藻的生长影响作用最大(P<0.05)。在培养过程中,高质量浓度氮、磷培养液中NO3--N和PO43--P的下降速率高于低质量浓度中NO3--N和PO43--P浓度的变化,并呈现出显著性的差异(P<0.05)。表明在高质量浓度营养盐条件下培养亚心形扁藻,会导致营养盐相对利用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