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为了提高围产期奶牛的生产性能,试验选用20头围产期奶牛随机分成中药组及对照组,在中药组饲料中添加中药加味四君子散观察其对围产期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加味四君子散能显著降低产后奶牛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及三酰甘油(TG)(P0.05),显著升高血糖含量(P0.05),产后中药组血清蛋白能维持较高水平。说明加味四君子散能有效改善围产期奶牛的肝脏功能,维持奶牛的正常代谢,预防围产期奶牛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体况评分(BCS)是一种评估奶牛体脂储备、推测牛群生产力的关键指标。产前BCS以及BCS变化量(△BCS)对奶牛产后的脂肪动员、生产性能和免疫性能均有重要影响。本文总结了围产期奶牛脂肪代谢的特点,结合脂肪动员相关产物、脂肪酶和脂肪因子的调控作用,阐述了产前BCS对围产期奶牛脂肪代谢的调控作用及调控机制,为开展围产期奶牛脂肪代谢调控研究和生产上预防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奶牛肝PCmRNA丰度的竞争定量RT-PCR检测方法,优化的PCR反应条件(25μL)为:60℃退火、30个循环数、1:1的PC cDNA与PC DNA竞争模板浓度比。同时应用该方法检测不同能量摄入对围产期奶牛肝PCmRNA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能量日粮饲喂干奶期奶牛,肝脏PC mRNA丰度升高,而干奶期高能饲喂奶牛,肝脏PC mRNA丰度降低。说明干奶期低能饲喂奶牛,可以增强围产期奶牛的肝糖异生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在以往对石河子地区奶牛乳房水肿的调查情况的基础上,对围产期奶牛停止摄入钠盐,统计奶牛乳房水肿发病率、以及检测围产期健康奶牛和乳房水肿奶牛的血清中钠(Na+)、钾(K+)、氯(Cl-)水平。试验结果显示,围产期奶牛限制摄入钠盐前后乳房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29.77%、22.08%,同时检测奶牛血清显示,患乳房水肿奶牛血清钠(Na+)水平为150.03 mmol/L,且极显著高于健康奶牛(P<0.01);乳房水肿奶牛血清钾(K+)水平为5.12 mmol/L,与健康奶牛没有差异;患乳房水肿奶牛血清氯(Cl-)水平为112.13 mmol/L,且显著高于健康奶牛(P<0.05)。试验表明,尽管不添加钠盐会使围产期奶牛乳房水肿发病率有所降低;但围产期奶牛发生乳房水肿的重要原因是特殊生理时期机体钠、氯离子代谢障碍。本次试验不但验证了钠、氯离子代谢障碍引起围产期奶牛发生乳房水肿,而且在临床实践中为本地规模化牛场养殖建议围产期奶牛不补给钠盐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干乳期和围产期是奶牛生产中的两大重要环节。干乳期的长短直接影响着下一个生产周期的泌乳量和胎儿的发育,而干乳期营养状况掌握不当又可诱发围产期奶牛多种代谢疾病的发生。围产期奶牛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母牛以后的利用价值,因此正确掌握干乳期及围产期的营养需要,对预防围产期奶牛的各种代谢疾病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1营养状况与代谢疾病干乳期后期高蛋白饲料饲喂量较高,产前饲喂高钙饲料,高阳离子(Na 、K )和低阴离子日粮,维生素E、硒缺乏,可诱发乳热症,母牛躺倒不起症,二者的共同特征为临床分娩后卧地不起。愈是高产奶牛愈易发病。…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7,(2):119-120
<正>围产期包括干奶后期(产前2~3周)和泌乳初期(产后2~3周),奶牛从妊娠转入泌乳阶段。奶牛在围产期会出现许多生理特性变化,主要表现为产犊前后营养需求和代谢的不同。在产后1周奶牛会大量消耗自身储存的能源物质,出现能量负平衡。因此,本试验通过检测围产期奶牛血清中糖及脂代谢的变化情况,从中探寻规律,对围产期奶牛的营养代谢病(如脂肪肝、酮病及低钙血症)的预防和预测提供一  相似文献   

7.
将围产期健康奶牛30头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于产前第28d开始饲喂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标准日粮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和标准日粮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泌乳日粮,至产后第56d结束,观察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围产期健康奶牛糖异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前低能饲喂可以增加围产期奶牛血浆葡萄糖(GLU)浓度,肝脏丙酮酸羧化酶(PC)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基因表达升高。说明干奶期低能饲喂奶牛,可以增强围产期奶牛的肝糖异生能力。  相似文献   

8.
日粮添加硒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围产期奶牛硒添加量的确定提供更全面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试验选取14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奶牛。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硒含量为0.15 mg/kg DM),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奶牛在基础日粮中添加Na_2SeO_3至硒含量分别达0.3,0.45,0.6 mg/kg DM,预试期为5 d,正试期从预产前2周至产后4周,测定试验期间采食性能、泌乳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指标和关键基因表达。结果表明:各处理组之间奶牛的干物质摄入量(DMI)和体重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奶牛的泌乳量分别提高了1.7 kg/d和1.3 kg/d,但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提高了乳蛋白产量(P0.05);显著提高了围产期奶牛血液中总蛋白的浓度(P0.05);显著降低了血液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P0.05);显著提高围产期奶牛血液、肝脏和奶中的硒水平(P0.05),同时显著提高了围产期奶牛血液和肝脏的抗氧化能力(P0.05);显著提高了肝脏中细胞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1)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但对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上述指标在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奶牛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说明围产期奶牛对硒的需求很高,含硒0.15 mg/kg DM的基础日粮无法满足奶牛的需求,此时奶牛的抗氧化能力低,日粮中补充硒达到0.45 mg/kg DM时,奶牛才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围产期(产前3周至产后3周)是奶牛内分泌和代谢发生巨变的时期,此时期奶牛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能量负平衡,可影响其产后生产性能和对疾病的易感性.本文综合阐述了围产期奶牛的生理特点及营养代谢特征,为以后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及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一、奶牛泌乳阶段的饲养 奶牛从产犊到泌乳期结束,按着奶牛泌乳规律将奶牛泌乳阶段划分为围产期、泌乳上升期、泌乳高峰期、泌乳稳定期、末乳期和干乳期6个阶段。为了调动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按着各阶段的变化,必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母牛分娩前15天至分娩后15天称围产期,以分娩为界又分为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围产期亚临床低血钙奶牛血液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为奶牛低血钙的早期预警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黑龙江省某大型集约化奶牛养殖场随机选取围产期产前奶牛28头,跟踪采集预产前2周、预产前1周、分娩当天以及产后3、7、14、21 d血浆样品,检测分析血液相关生化指标变化特征。[结果]随机选取的牛群中亚临床低血钙发病率为42.9%,低血钙组奶牛产前2周至产后3 d的血钙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奶牛,产前1周的血磷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奶牛,产后3 d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奶牛,产后7 d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显示,低血钙组奶牛血钙与血磷、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非脂化脂肪酸(NEFA)、AST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产前高血磷可能是导致该牧场围产期奶牛低血钙发生的重要因素,产前适当降低日粮中磷的水平有利于减少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后1个月的时间,此期是奶牛饲养中的关键时刻,也是奶牛最容易发病的时期,约有80%的奶牛病发生在此期.所以奶牛围产期的管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阴离子盐对围产期奶牛低钙血症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围产期是奶牛泌乳、繁殖和疾病发生的关键时期.低钙血症(hypocalciemia)是围产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该病常继发生产瘫痪、前胃弛缓、真胃变位、胎衣不下、子宫复旧缓慢及子宫内膜炎等疾病,给奶牛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各国均十分重视奶牛围产期低钙血症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奶牛围产期是指奶牛在临产前后一段时间的总称,一般为产前第15天到产后第15天左右,这一时期十分关键,其营养及管理状况决定着产乳期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围产期奶牛为试验动物,通过对围产期病牛和健康牛血清中的相关抗氧化酶、自由基的规律来探讨这些因素的变化情况和相互作用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围产期奶牛代谢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过瘤胃胆碱(RPC)添加量对围产期奶牛泌乳性能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依据年龄、胎次、体重、预产期及上一胎次泌乳量相近原则,选取36头健康围产期荷斯坦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RPC 20g/(头·d)和40g/(头·d)。RPC饲喂期为预产期前3周至产后3周,此后继续监测相应生产指标至产后12周。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RPC可显著提高围产期奶牛平均产量奶,还可显著降低血液中的NEFA和BHBA浓度,改善奶牛围产期能量负平衡。本试验条件下,该牧场的RPC最佳添加量为20g/(头·d)。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兽医学报》2020,(1):153-161
为了研究运动对围产期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年龄、胎次和体况相近围产期健康高产奶牛30头,将奶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15)为非运动组;试验组(n=15)为运动组,分别采集-21,-7,0,7和30 d晨饲前静脉采血10 mL,分离血清检测生化指标、NEFA、BHBA和免疫指标,用SPSS 22.0的One-way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运动组ALT在-7,0,7,30 d及AST在7,30 d和ALP在0,7,30 d显著(P<0.05)高于非运动组。运动组GLB、A/G和TP在-7,0,7和30 d和非运动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GLB和TP显著高于非运动组。非运动组和运动组NEFA在分娩当天升高进而下降,非运动组NEFA趋势变化曲线高于运动组,分娩当天达到峰值且差异显著(P<0.05)。运动组与非运动相比Ca分娩当天和产后30 d组差异显著升高(P<0.05)。运动组分娩当天IgG、产后7 d TNF-α和产后30 d IgG和TNF-α显著(P<0.05)高于非运动组。综上表明,围产期奶牛分娩前适量的运动有助于维护围产期奶牛肝脏功能,提高GLB和TP的水平,维持产后Ca、IgG和TNF-α稳定,有利于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17.
胆碱(choline,CHO)在构成细胞结构、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和调节脂肪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过瘤胃胆碱(rumen-protected choline,RPC)是对CHO进行保护的一种添加剂产品,为了提高CHO的有效利用率。研究发现RPC对围产期奶牛具有调控作用,可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调节脂肪代谢进而影响奶牛血浆生化指标。文章主要从CHO的生理功能、奶牛围产期生理特点以及RPC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等方面来进行综述,旨在为奶牛养殖行业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在围产期阶段要经历分娩、泌乳、日粮结构、环境改变等一系列应激,围产期的管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奶牛的健康和产奶潜能发挥。所以围产期饲养管理的好坏与否决定着奶牛整个泌乳期生产性能的发挥和牧场的经济效益。1围产前期奶牛饲养管理(产前30天)  相似文献   

19.
围产期奶牛经历妊娠后期、分娩和泌乳等一系列生理变化,抵抗力下降,容易诱发奶牛产后诸多疾病,其中低血钙症就是本阶段易发的疾病之一.本文就围产期奶牛低血钙症的发生原因、危害、影响因素及目前的预防措施进行了总结,为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选取30头年龄、胎次相近的健康围产期荷斯坦奶牛,根据分娩时间选取产前21 d、14 d、7 d、分娩当天和产后7 d、14 d、21 d共7个时间点,跟踪分析围产期奶牛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变化规律。另选取171头年龄、胎次相近的围产期奶牛,根据测定的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筛选出高酮血症组(10头)与健康奶牛对照组(10头)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与高酮血症相关性血液生化指标并进行ROC诊断评价,得出Cut-off point值。最后分析疾病危险因素,以OR值评价该指标对判定疾病的危险系数。结果表明,高酮血症组产前无发病,在产后14 d达最高发生率(10%),随后下降至4.8%,从时间来看,高酮血症的发生一般在分娩后1~3周,产后14 d最高;确定了高酮血症诊断的首选指标为BHBA、NEFA,辅助指标及cut-point值分别为DBIL(1.15 mmol/L)、AST(73.50 IU/L);危险因素分别为NEFA(OR=7.72),TG(OR=7.03),GGT(OR=6.71),LDH(OR=4.45),P(OR=6.23)。本试验为建立完整有效的奶牛群体监测体系对预防围产期奶牛生产性疾病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