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英民 《科学种养》2008,(11):43-44
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猪巴氏杆菌病、锁口风,临床上以败血症,咽喉及其周围组织急性炎性肿胀,呼吸困难或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特征。该病分布很广,常继发其他传染病,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奶牛巴氏杆菌病又叫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多以高烧、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黄疸、贫血和发热为特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吉林市江南公园送检东北虎病例的病原分离鉴定,分离出多杀性巴氏杆菌,为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为准确诊断和治疗该病提供依据,实验对该株巴氏杆菌毒力基因toxA进行了研究。根据巴氏杆菌毒力基因toxA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临床分离的虎源巴氏杆菌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出toxA基因片段。将长约526bp的toxA目的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上,通过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toxA基因序列与发表序列(X51512)的同源性为100%。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东北虎巴氏杆菌病的病原可能来自其食物(牛、羊肉等)。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加强检疫,切断巴氏杆菌病食源性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4.
2005年12月,在哈密地区巴里坤县岔哈泉至伊吾小淖毛湖片区放牧羊群中发生以口腔流水、呼吸困难、急性死亡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羊病,有的未见明显症状就突然死亡。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巴氏杆菌病。随后采取了相应的防制措施,控制了病情的发展和蔓延。1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5.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疆某鹅场鹅群突然发病大量死亡。通过病原分离,小白鼠致病性试验以及PCR诊断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禽霍乱。药敏试验结果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链霉素、氟苯尼考、土霉素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6.
养殖白鹜鸭已经成为许多地方农民致富的好项目,但在养殖过程中要着重防范危害较大的鸭传染性浆膜炎。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关节炎。  相似文献   

7.
<正>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症,是鸡、鸭、鹅、火鸡及野禽都能感染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死亡率高,康复后仍然带菌,给养禽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必  相似文献   

8.
某鸡场饲养的26日龄肉鸡出现突然死亡,发病3 d左右死亡180多只。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少并且剧烈腹泻,粪便呈灰黄色或绿色呈水样。呼吸困难,最后昏迷痉挛而死亡,多数发病1~3 d后死亡。通过剖检,病原分离培养,小白鼠致病性试验,生化鉴定确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病;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其对青霉素高敏,恩诺沙星中敏,磺胺低敏,其余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鹅(禽)霍乱,学名鹅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摇头瘟等,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极易出现地方性流行,一旦发病,传染迅速,死亡率高,对养鹅业危害很大,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正>2009年7月,石河子地区石总场某养鹅场饲养的72日龄朗德鹅出现大批死亡,主要表现为拉水样粪便,发病4 d内死亡230只,经诊断为鹅巴氏杆菌病,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从天津地区某些发病鸡场分离的20余株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中筛选4株(TJ株)作为制苗用菌种,制成油乳剂灭活苗,进行物理性状检验与安全性,免疫性试验,用实验室制备的禽霍乱油乳剂灭活苗(TJ株)对大港,静海等发病鸡场进行免疫接种,完全控制了禽霍乱的流行。  相似文献   

12.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即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在仔猪断奶、饲料突然改变或长途运输、气候突变、气温低等应激情况下,猪抗病力降低,易诱发该病。若诊疗不及时或诊断不准确而延误治疗,会因继发或混合感染引起死  相似文献   

13.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它主要侵害生殖系统,导致母畜发生流产和不孕,公畜发生睾丸炎。本病分布很广,可严重损害人畜健康。近两年来,由于牲畜的异地流通,群防意识淡薄、放松,布氏杆菌病开始“复燃”。为此,2007~2008年一八一团兽医站在春秋两季实施了布氏杆菌活疫苗(S2株)强制免疫和畜群的自身净化措施,从而杜绝了布氏杆菌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4.
春季天气渐暖,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是家兔繁殖的最佳季节。但是春季气候多变,给养兔生产也带来较多不利影响。因此,春季家兔的饲养管理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注意气温变化总体来说,春季的气温是逐渐升高的,但是升温并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升中有降,降中有升,气候多变,变化无常。在华北地区,尤其在3月份,"倒春寒"现象时有发生,寒流、小雪、小雨不时袭来,很容易诱发家兔感冒、巴氏杆菌病、肺炎、肠炎等。特别是刚刚断奶的仔  相似文献   

15.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重要疾病。由于我国的饲养管理条件较差,该病流行和危害日渐严重,应引起广大养殖户足够的重视。一、流行情况副猪嗜血杆菌只感染猪,主要存在于猪的上呼吸道(鼻腔、扁桃体和气管前段等)内,通过猪群间的接触和空气飞沫以及污染物而传播,带菌猪和慢性感染猪为本病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6.
自制鸭传染性浆膜炎组织灭活苗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1932年)最早发现于美国纽约州的长岛,我国于1982年在北京首次发现,目前各养鸭省区均有发生。随着集约化番鸭饲养业的迅猛发展,原发性和继发性鸭疫里氏杆菌病日益增多,该病已成为我市番鸭饲养上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的家畜、家禽、鼠类以及人类共患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自然发病以猪、绵羊和家兔较多,牛和山羊次之。发病后仔猪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一般发病率低,死亡率高,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冬季和早春。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了HACCP在巴氏杀菌乳中的应用,描述了巴氏杀菌乳的工艺流程,并进行了危害分析,确定了巴氏杀菌乳生产的关键控制点,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控制方法、纠正措施,提出了标准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9.
许培文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2):146-150
该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LAMP方法。根据GenBank中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H基因(ompH)序列,在其保守区域设计了多套LAMP引物,通过LAMP反应,评价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加入SYBR Green Ⅰ,对其进行肉眼判定。结果显示:建立的LAMP方法在56℃水浴中1 h可对猪多杀性巴氏杆菌核酸进行高效扩增,在反应结束后加入SYBR Green Ⅰ可肉眼进行判断;该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对其它相关猪病病原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DNA核酸的检测量为0.05pg,是PCR的100倍,显示出很高的敏感性;用建立的LAMP方法对5株猪多杀性巴氏杆菌阳性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LAMP法与PCR检测的结果是一致的。结果表明该研究建立了一种操作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的可对猪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快速检测并可肉眼判定结果的可视化LAMP方法,适合在基层使用。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检测布氏杆菌病的新老方法。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在全球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人危害严重,基因苗即将为其防制提供保障。认为,细菌学检验和凝集试验测将淘汰;沉淀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不理想;放射免疫试验不能广泛运用;变态反应主要用于绵羊,也用于山羊的筛检,不作山羊个体的诊断依据。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尚无诊断标准。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先进、快速、可靠的新方法,但不能区别疫苗抗体与致病株抗体。PCR可检1pg的布氏杆菌DNA,应用细菌DNA检测是最可靠的方法。最近建立的荧光探针分析可在野外快速准确地诊断,可用于家畜和野生动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